果然是天上一天人間一年,失仙散能讓神仙法力盡失,但它的功效僅能維持片刻,故而雖為禁藥,卻不甚嚴格,隻是不想在凡間居然能中此毒,至於什麽時候能解,還要看天界的片刻,想當於凡間的多久了。
次日清晨,日光初顯之時,阿狸方從睡夢中醒來,沒有法力護體,一身雪白的皮毛披上了一層霜雪,好在皮毛厚實,裏麵還是暖和的。
陸公子已經醒來,昨夜他看似那般虛弱,此刻倒是恢複如常,他盤膝坐在地上,也在等待法力恢複。昨夜帶他們來此的明袖姑娘和兩名侍女,還倒在地上,不知是死是活。
阿狸剛爬起來甩掉身上的霜雪,突然一股充盈的熱氣在體內湧動起來,失仙散的功效終於過去了。陸公子身形微動,想必也已經恢複了法力,阿狸便放心下來。恢複了人身,阿狸先去看地上躺的三個人是否還活著。
三人還有氣息,昨晚應是被陸公子打昏過去,至今未醒。阿狸鬆了一口氣,抬頭見陸公子正在看自己,忙笑道,“我是怕前輩公子出手太重,萬一把她們給打死了,就沒辦法詢問下毒人的線索了。”
直覺告訴阿狸這個明袖姑娘有重大嫌疑,據說她從未上樓迎客,為什麽他們一來她就出來了呢?難道真有未卜先知之能?相比之下,受人指使的可能性更大。
失仙散是一味仙草所製,這仙草就名叫失仙草,長在南極仙翁管轄的玄冰山頂,玄冰山雖不是十分難攀,怎奈南極仙翁素來保守,治境嚴謹,等閑神仙也進不了他的轄地,因此失仙草算的上是難得之物,神仙見過的都不多,更何況在凡間?
“把她的琴拿過來,”陸公子突然開口道。
明袖姑娘所奏之琴一直由一個丫鬟抱著,阿狸過去將琴從她的懷中拉了出來。黑色的古琴看上去有些曆史了,表麵光滑似鑒,觸手冰涼,似木非木,竟不知為何物。琴弦也不知是何物所製,在晨光下閃著金色的光芒。
陸公子接過古琴,並未對奇異的琴弦感興趣,而是將琴翻了過來,用手在底部摸索了一下,不知觸動了什麽機關,古琴的底部竟然打開了,露出一個方形的空槽,其中有一個造型怪異的瓷瓶,被固定在空槽中,瓶身上有許多小孔,隨著晃動,孔中散落出青色的粉末……
“失仙散?”阿狸驚叫道,“原來它藏在此處……”
陸公子揮手間將剩餘的失仙散焚為灰燼,翻過古琴,映著光線細看,古琴的底部,有許多細微的小孔。明袖姑娘在撫琴之時,琴弦震動,藏在琴中的失仙散便會泄出,隨風散落到酒杯中。幸虧陸公子察覺的早,若是在眾人麵前現了原形,那豈不糟糕了。
陸公子施法將明袖喚醒,本想從她口中得知主使之人的線索,誰知她卻一問三不知。
“明袖不知公子所謂何事,更不曾給二位下過毒。”
“那你怎麽解釋這琴中的乾坤?”阿狸將焚燒過的古琴拿給她看,失仙散雖然焚盡,樣式奇特的瓷瓶尚在,古琴內有機關也是事實。
“這……怎麽會這樣……”明袖姑娘一臉的驚疑,不知道是真的吃驚還是演的太像。
“這是你的琴吧?可別告訴我你不知道它其中的機關,裏麵這個瓷瓶內裝的就是毒藥,這個機關設計雖然精巧,但並不長久,一瓶毒藥用不了多久就會漏光。方才我看了瓷瓶中尚殘留許多毒藥,那麽說誰能在明袖姑娘不知情的情況下,在你的琴中作下如此精巧的機關,並適時放入毒藥呢?”阿狸分析道,其實還有一點她沒有挑明,這毒藥恰好是專門針對他二人的,下毒之人必定能識出他們的仙身。
“我真的不知道。”明袖姑娘也是風月場中人,見過世麵,雖在阿狸淩厲的逼問下,依然能夠穩住心神,解釋道,“姑娘不必動怒,此事說來話長。其實這古琴,昨日我也是第一次彈。這琴是姥姥留下來的,是一把世間罕見的古琴,名叫靈音。
據說姥姥臨死之前曾經交代,若有一日,廊下風鈴響起,就是故人來了,便要彈奏靈音,以侍故人。”
“廊下風鈴?”阿狸突然想到昨夜進樓之時,確實曾聽到風鈴之聲,但卻沒看到在何處。
“這正是奇怪之處,因為廊下隻有一些石頭做的一些大鈴鐺,並沒有什麽風鈴,石頭做的鈴鐺又怎麽會響呢?”明袖回身指了指屋簷下裝飾的石鈴,“可是昨夜,我分明聽到這鈴鐺響了起來,正是風鈴的聲音……而那時正是公子二人進樓的時候。”
阿狸好奇的去看那鈴鐺,每一個都有半尺多高,顏色與房頂的瓦片無異,不像是石頭,應該是窯中燒製出來的鈴鐺形狀的磚瓦,但不管是什麽材質,它都不可能會響,就算它中間是空心的,裏麵放了一個風鈴,沒有風吹進去它怎麽會響?
陸公子卻對風鈴不怎麽感興趣,隻是問道,“那位姥姥又是何人?”
明袖姑娘搖頭緩緩回憶道,“姥姥是何人,明袖也不曾見過,早在明袖出生之前,她便仙逝了。隻是聽師傅說起,姥姥是一位奇女子。姥姥是從京城來的,二八韶華,已是天下聞名的琴師,更兼才貌雙全,是京城樂坊首屈一指的頭牌。當時她正當盛年,風華絕代,雖長在風塵,卻出於泥而不染。
風塵中的女子,哪個不想早日脫離苦海,去過清清白白的日子。蒙上天眷顧,她遇到一位風度翩翩的公子,重金為她贖身。她便自以為終身有靠,追隨公子來到梵歌城,可是公子卻不肯娶她。”
“那定是公子已有了妻室,那原配夫人又是個妒婦,而公子又是吃軟飯的,所以便始亂終棄。”阿狸根據凡間話本子上所描寫的劇情,做出了自以為準確的推測。
明袖卻否認了,“不是。那公子並無妻室,隻是有了喜歡的人罷了。其實他還不如有了妻室,姥姥也好死心。公子一直在等他喜歡的人回來,而姥姥也一直在等他。就這樣一直等待,直到公子思慮成疾,英年早逝。
公子仙逝後,姥姥便留在了梵歌城,建起了這座風華坊。對了,這把古琴,也是當年那位公子贈與姥姥的。”
次日清晨,日光初顯之時,阿狸方從睡夢中醒來,沒有法力護體,一身雪白的皮毛披上了一層霜雪,好在皮毛厚實,裏麵還是暖和的。
陸公子已經醒來,昨夜他看似那般虛弱,此刻倒是恢複如常,他盤膝坐在地上,也在等待法力恢複。昨夜帶他們來此的明袖姑娘和兩名侍女,還倒在地上,不知是死是活。
阿狸剛爬起來甩掉身上的霜雪,突然一股充盈的熱氣在體內湧動起來,失仙散的功效終於過去了。陸公子身形微動,想必也已經恢複了法力,阿狸便放心下來。恢複了人身,阿狸先去看地上躺的三個人是否還活著。
三人還有氣息,昨晚應是被陸公子打昏過去,至今未醒。阿狸鬆了一口氣,抬頭見陸公子正在看自己,忙笑道,“我是怕前輩公子出手太重,萬一把她們給打死了,就沒辦法詢問下毒人的線索了。”
直覺告訴阿狸這個明袖姑娘有重大嫌疑,據說她從未上樓迎客,為什麽他們一來她就出來了呢?難道真有未卜先知之能?相比之下,受人指使的可能性更大。
失仙散是一味仙草所製,這仙草就名叫失仙草,長在南極仙翁管轄的玄冰山頂,玄冰山雖不是十分難攀,怎奈南極仙翁素來保守,治境嚴謹,等閑神仙也進不了他的轄地,因此失仙草算的上是難得之物,神仙見過的都不多,更何況在凡間?
“把她的琴拿過來,”陸公子突然開口道。
明袖姑娘所奏之琴一直由一個丫鬟抱著,阿狸過去將琴從她的懷中拉了出來。黑色的古琴看上去有些曆史了,表麵光滑似鑒,觸手冰涼,似木非木,竟不知為何物。琴弦也不知是何物所製,在晨光下閃著金色的光芒。
陸公子接過古琴,並未對奇異的琴弦感興趣,而是將琴翻了過來,用手在底部摸索了一下,不知觸動了什麽機關,古琴的底部竟然打開了,露出一個方形的空槽,其中有一個造型怪異的瓷瓶,被固定在空槽中,瓶身上有許多小孔,隨著晃動,孔中散落出青色的粉末……
“失仙散?”阿狸驚叫道,“原來它藏在此處……”
陸公子揮手間將剩餘的失仙散焚為灰燼,翻過古琴,映著光線細看,古琴的底部,有許多細微的小孔。明袖姑娘在撫琴之時,琴弦震動,藏在琴中的失仙散便會泄出,隨風散落到酒杯中。幸虧陸公子察覺的早,若是在眾人麵前現了原形,那豈不糟糕了。
陸公子施法將明袖喚醒,本想從她口中得知主使之人的線索,誰知她卻一問三不知。
“明袖不知公子所謂何事,更不曾給二位下過毒。”
“那你怎麽解釋這琴中的乾坤?”阿狸將焚燒過的古琴拿給她看,失仙散雖然焚盡,樣式奇特的瓷瓶尚在,古琴內有機關也是事實。
“這……怎麽會這樣……”明袖姑娘一臉的驚疑,不知道是真的吃驚還是演的太像。
“這是你的琴吧?可別告訴我你不知道它其中的機關,裏麵這個瓷瓶內裝的就是毒藥,這個機關設計雖然精巧,但並不長久,一瓶毒藥用不了多久就會漏光。方才我看了瓷瓶中尚殘留許多毒藥,那麽說誰能在明袖姑娘不知情的情況下,在你的琴中作下如此精巧的機關,並適時放入毒藥呢?”阿狸分析道,其實還有一點她沒有挑明,這毒藥恰好是專門針對他二人的,下毒之人必定能識出他們的仙身。
“我真的不知道。”明袖姑娘也是風月場中人,見過世麵,雖在阿狸淩厲的逼問下,依然能夠穩住心神,解釋道,“姑娘不必動怒,此事說來話長。其實這古琴,昨日我也是第一次彈。這琴是姥姥留下來的,是一把世間罕見的古琴,名叫靈音。
據說姥姥臨死之前曾經交代,若有一日,廊下風鈴響起,就是故人來了,便要彈奏靈音,以侍故人。”
“廊下風鈴?”阿狸突然想到昨夜進樓之時,確實曾聽到風鈴之聲,但卻沒看到在何處。
“這正是奇怪之處,因為廊下隻有一些石頭做的一些大鈴鐺,並沒有什麽風鈴,石頭做的鈴鐺又怎麽會響呢?”明袖回身指了指屋簷下裝飾的石鈴,“可是昨夜,我分明聽到這鈴鐺響了起來,正是風鈴的聲音……而那時正是公子二人進樓的時候。”
阿狸好奇的去看那鈴鐺,每一個都有半尺多高,顏色與房頂的瓦片無異,不像是石頭,應該是窯中燒製出來的鈴鐺形狀的磚瓦,但不管是什麽材質,它都不可能會響,就算它中間是空心的,裏麵放了一個風鈴,沒有風吹進去它怎麽會響?
陸公子卻對風鈴不怎麽感興趣,隻是問道,“那位姥姥又是何人?”
明袖姑娘搖頭緩緩回憶道,“姥姥是何人,明袖也不曾見過,早在明袖出生之前,她便仙逝了。隻是聽師傅說起,姥姥是一位奇女子。姥姥是從京城來的,二八韶華,已是天下聞名的琴師,更兼才貌雙全,是京城樂坊首屈一指的頭牌。當時她正當盛年,風華絕代,雖長在風塵,卻出於泥而不染。
風塵中的女子,哪個不想早日脫離苦海,去過清清白白的日子。蒙上天眷顧,她遇到一位風度翩翩的公子,重金為她贖身。她便自以為終身有靠,追隨公子來到梵歌城,可是公子卻不肯娶她。”
“那定是公子已有了妻室,那原配夫人又是個妒婦,而公子又是吃軟飯的,所以便始亂終棄。”阿狸根據凡間話本子上所描寫的劇情,做出了自以為準確的推測。
明袖卻否認了,“不是。那公子並無妻室,隻是有了喜歡的人罷了。其實他還不如有了妻室,姥姥也好死心。公子一直在等他喜歡的人回來,而姥姥也一直在等他。就這樣一直等待,直到公子思慮成疾,英年早逝。
公子仙逝後,姥姥便留在了梵歌城,建起了這座風華坊。對了,這把古琴,也是當年那位公子贈與姥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