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冰花》這部電影,可能大家記的最深刻的是那首歌。


    但是實際上這部電影真的不尋常。


    至少不那麽的簡單。


    《魯冰花》影射了很多東西。


    首先貪婪!


    《魯冰花》中的貪婪,主要指的是水城鄉小學裏的那些中上級領導,及鄉長。


    水城鄉小學之前的美術老師及校領導,每次為了拍領導的馬屁,希望將來指望鄉長多多照應,都極力推薦他的兒子參加美術競賽。


    對於權勢的巴結、權利的渴求,這是一種貪。


    而鄉長呢,為了製造自己的好名聲,為了奪得選舉連任的機會,不惜一改往日守財奴形象,假裝對古阿明父親的茶園遭遇蟲害一事表示關心,希望能多在選舉前拉攏些民意。


    這些劇情,或許在原版的影片當中,鄉長的所做所為表現的並沒有那麽的明顯,但是在成年人看來卻是顯而易見的。


    對於權勢、地位的永不變更的穩固占有,這也是一種貪。


    貪婪,讓他們枉為人師,枉為為民做主的大領導。


    水城鄉的孩子們因為這些人的存在,永遠得不到公平的競爭機會。古阿明創作繪畫的天賦,就被這些人一層一層,一級一級剝奪掉了。


    雖然地域不同,雖然社會背景不同,環境不同。


    但是誰又敢說,這樣的事情,放在這個時代,不會發生在我們身邊?


    或許單純的讀書考試,這些成績方麵的東西,不會被影響到,但是像藝術類的東西,這種需要伯樂去發掘的東西,某種程度上,幾乎可以說比比皆是。


    與那些領導貪婪相對應的,就是古阿明的苦澀。


    古阿明自從遇見了郭雲天,就一直被郭雲天誇獎。他創作的每一幅作品都不再是父親眼裏“沒用的東西”,他在這位來自城裏的大學生麵前得到了充分的認可。


    除郭雲天外,沒一個人能讀懂他畫作背後的真正含義。他看似胡亂塗鴉畫作的背後,飽含著他對世間、對經曆、對自己所見所聞的一切自然性的觀感。他通過畫作的形式,向外展示了一個兒童內心的真實世界。


    但就他以為自己一定會成為三年級被推上市裏參賽的那個名額時,現實卻給了他重磅一擊。平時被郭老師經常批評的那個同學,每年都是他去參賽,今年居然還是他。他幼小的心靈遭到了傷害,他開始仇恨起郭老師來:“你總是說我的畫作好,為什麽連個參賽資格都不給我?”


    可古阿明不知道的是,郭雲天在校內大會上一人頂住各方壓力,強行推薦讓他參賽。隻是郭雲天的力量太小了,他拗不過學校的幾朝元老,也拗不過校長。


    古阿明的苦,是權謀下的悲劇,是不良教育下的犧牲品。


    所以,電影有時候真的不是文字能媲美的,因為電影展現出來的畫麵,明明要表達的是這些東西,但是卻並不需要像文字描述那般,直截了當地展現。


    可是觀眾看完之後,卻會自然而然地想到這些東西。


    當然了,《魯冰花》不止是展現這些負麵的情緒,同時更多的是正麵的東西。


    比如阿明,比如阿明的爸爸和姐姐,比如郭老師,等等,等等。


    阿明的獲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種慰藉吧。


    盡管現實當中,像阿明這樣的孩子他的作品想要獲獎,也難如登天,不止是需要伯樂那麽簡單。


    可是至少電影也給予了一點慰藉。


    在李易看來,《魯冰花》以其說是一部少兒向的電影,倒不如說是一部關於教育的電影。


    裏麵的郭老師,可以說是整部影片的真正的最大的閃光點。


    郭雲天對孩子們的一視同仁,對古阿明的重視,對鄉長兒子得不到表揚感到失落時的安慰,都體現了他珍貴的師恩與師德。無論你是窮人的孩子,還是富貴、權勢人家的孩子,隻要你感到不平、悲傷、不痛快,作為老師,他就會去關心你,為你撫平創傷。


    他之所以推薦古阿明參賽,並不是為了拯救古阿明的貧困,而是真的看中了這個孩子的才華。他覺得這個有創造力的孩子不該被埋沒。哪怕古家再貧困,他也要為這個孩子爭取一個出人頭地,展露自己的機會。


    換個角度,如果是鄉長的兒子真的有才華,郭雲天也會不偏不倚地推薦的。


    真正的教育,要的就是教師給予學生公平競爭的環境,讓他們看到自我的樣子,並對自己有著真實的認知。


    所以,這部電影,李易才會那麽的上心。


    這不止是一部催淚劇情片,不止是歌頌母愛的《魯冰花》這首歌,本身這部電影也有許多精彩的東西在裏麵。


    這個電影想要拍出來,說簡單也簡單,因為影評是劇情片,並不需要太多麻煩的東西,甚至於李易都想著直接就地取材,直接去故事裏麵的阿明的故鄉是取景。


    這一點,從郭同生提供的阿明的故鄉的那些照片就可以看的出來,那個地方雖然變化很大,但是卻依然保留著許多當年的原貌。


    但是說難是難在,這個影片,李易不可能按照原版的風格去拍。


    而且這次的背景是寶島農村,不同的地方,有著其不同的文化,寶島和港島不同,但是某些地方又雷同,同樣的是屬於華國,但是曆史背景又不同。


    這也是李易第一次接觸寶島的風土人情的影片。


    所以,對於李易來說,也是蠻新鮮的一個事情。


    當然,其實也就是因為這個電影的背景是在寶島,如果是在內地的話,怕還真的不是那麽好拍。


    看似好像不那麽敏感,但是實際上,卻非常的敏感。


    同時演員也很關鍵。


    古阿明的角色,和過去李易拍的那些有兒童演員的電影不同,這個角色,在影片裏麵的身份,是一個茶農的孩子,古靈精怪,但是卻有著獨特的天分。


    這樣的小演員可不是那麽好找的。


    當然,李易可以慢慢找,但是還有一點,那就是關於故事裏麵的那個村子那個學校,那裏的鄉土人情等等。


    雖然電影裏麵展現的不多,但是卻不代表,可以不去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催淚係導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小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小黑並收藏催淚係導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