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傾城》成功了。


    自然而然地讓不少人高呼武俠又回來了。


    看到《一刀傾城》的成功,以及那些分析這部電影成功的原因的人,都開始紛紛討論武俠電影在這個時代成功的可能性。


    結果,態度卻都是躊躇的!


    畢竟,誰都知道,李易的電影很有代表性,但是同時卻又不具備普遍性。


    比如當初的《十二怒漢》,很多模仿跟風者,真的成功了嗎?


    《十二怒漢》可以比較輕易地就去嚐試,去模仿,但是《一刀傾城》這樣的電影,門檻其實還是比較高的。


    首先,《一刀傾城》不止是在劇情上,同樣的在動作戲上,陣容絕對堪稱“豪華”!


    其次,不要忘記了,李易的電影的加成,本身李易的名字就已經擁有了國內任何明星都不具備的號召力。


    最後,門檻,門檻,還是門檻!


    《十二怒漢》一個單一的場景,幾個人圍繞著一件事談話,可以說絕對是門檻最低的影片類型了。


    但是《一刀傾城》卻是不同的。


    武俠片從來都不是說沒有門檻的。


    其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動作設計,武俠,武俠,劇情負責俠,但是武又由誰來負責?


    這類的電影,門檻無疑是很高的。


    所以《一刀傾城》的確讓武俠似乎回光返照了一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並沒有像《十二怒漢》那樣上映之後就引來了無數的模仿跟風者。


    有意思的是,曾幾何時,模仿跟風好像門檻很低,可是到了今時今日,模仿跟風的門口卻已經不低了。


    畢竟,港島黃金時代,模仿跟風者,其實本身大多也是圈內的比較有實力的電影公司。


    而如今,隨著國內的市場開始趨於理性,相對來說,電影的宣發,門檻也提高了不少,當年的港島,為什麽一部火爆的電影出來,就能夠出現那麽多跟風之作?


    而且從拍攝到上映,時間非常之短,一來是因為,港島地方本身不大,可以說隻是一個城市而已,而看看那些模仿跟風的都是什麽人?


    都是那些院線相關的,至少也是能把電影輕鬆地拿到電影院上映的人模仿跟風。


    你現在去試一試,哪怕是拍一部和《一刀傾城》相差無幾的電影,可是沒有李易這樣的人脈,影響力和號召力,怕是連院線都上不了。


    本來對《一刀傾城》寄予厚望的元八爺等人,也沒想到,《一刀傾城》雖然成功了,但是市場依然還是如舊。


    似乎大家依然都還是停留在武俠已死,《一刀傾城》隻是回光返照的印象之中。


    其實這樣的結果,李易倒是不覺得有什麽奇怪的。


    同樣的趙光明也不覺得有什麽奇怪的。


    所以劇組慶功宴上,元八爺問起的時候,趙光明笑著道:“如果這部電影不是李易拍的,你們覺得《一刀傾城》能請的來你們元家班和於老?”


    “如果不是李易導演拍的,《一刀傾城》院線或許會給排片,但是絕對不會像現在這般!”


    “所以,在很多人看來,這部電影的成功,並不是武俠的成功,而是李易作品的成功。”


    “為此,可以說成也李導,敗也李導,除非......”趙光明說著似笑非笑地看著李易。


    “看我幹嘛?你有什麽話直接說就是了!”李易摸了摸鼻子無奈地道。


    “除非再來一部!最好是同類型的!”趙光明笑著說道。


    眾人都不由地麵露苦笑。


    “其實你們發現沒有,武俠片,或者功夫片真正風靡的時候,其實都有一個特點。”這個時候趙光明又說道。


    “你的意思是?”元八爺遲疑了一下。


    “是演員!”趙光明說道。


    從最早的功夫片出現,到功夫片最後的時代,可以說都有很明顯的特征,那就是,功夫明星。


    眾人頓時就恍然。


    武俠片,不,應該說是功夫片,實際上,還真的是這樣。


    因為過去的武俠片,功夫片,實際上,特點都很明顯,那就是,裏麵的演員,至少都是能打的,是有武術功底的。


    可是如今呢?


    可以說演藝圈又有多少人有武術功底?


    “你們覺得吳軍怎麽樣?”元八爺突然問道。


    “你覺得他有成功新功夫明星的潛力?”趙光明問道。


    元八爺點了點頭道:“不錯,我覺得他身上具備了功夫明星的那種特質。當然,趙千也不錯。”


    “但是有潛力,沒用啊!沒有好作品,他們也演不了啊。”趙光明搖頭道。


    然後兩人都紛紛不約而同地看向了李易。


    “別看我啊!我就算有那心思,可沒好劇本,我也拍不了啊!”李易其實倒是也覺得,如果能重新打造武俠,或者說功夫電影,的確挺有意思的。


    武俠片是華國獨有的特色文化,其實同樣的功夫片也是如此。


    功夫這個詞,就是從港島通過電影傳播到海外的。


    所以同樣的功夫片也是華國的一個比較獨特的文化。


    但是就像李易說的那樣,沒有合適的劇本,他也拍不了啊。


    “其實我倒是有點想法,比如啊,王五,這是個曆史上有原型的人物,那麽我們是不是可以想一想,拍王五的其他的故事,亦或者說,拍和王五有些類似的名人的故事?”趙光明說道。


    “霍元甲?黃飛鴻?葉問?”元八爺頓時就喊出了三個名字。


    還別說,這三位都是曆史上真正的武術家,而且都是真實人物。


    不過,他說的這幾位,其實港片早就拍過不少了。


    反倒是李易卻是怔了一下,主要是元八爺提到這幾個名字的時候,李易突然就想起了幾部電影。


    還別說,其中還真的有和《一刀傾城》有些類似的電影。


    而有意思的是,關於黃飛鴻的電影,編劇和《一刀傾城》的居然是同一個。


    當然,兩者之間還是有所不同的,比起《一刀傾城》來,黃飛鴻係列,顯得更加的突出“黃飛鴻”這個角色。


    而且《黃飛鴻》係列還探討了在那個新舊時代變化節點,十三姨這個角色,可以說絕對是《黃飛鴻》係列的點睛之筆。


    李易想著想著就有些入了迷,因為可以說《黃飛鴻》真正的是李易記憶之中那個世界,為數不多的武俠係列片,而且算是最為成功的武俠係列片,當然,這裏指的是前麵三部。


    而事實上,真正和《一刀傾城》幾乎相差無幾的電影卻是一部《十月圍城》。


    不過,林希更喜歡《黃飛鴻》係列!


    因為《黃飛鴻》係列真正的做到了兼顧江湖俠義和為國為民。


    同時也更加商業化!


    這個係列的電影可以說不隻是新派武俠的創新,還有對中西碰撞的思考。洋人靠不住,朝廷靠不住,黑社會猖獗,內鬥正歡,名不聊生,人民能依靠什麽?惟有“自強”。


    “你們說拍黃飛鴻怎麽樣?”李易笑著問道。


    “黃飛鴻?”眾人都有些驚喜地看向李易。


    “不錯,我覺得,黃飛鴻所處的時代更有意思一些,相比起霍元甲,葉問等人,黃飛鴻所處的時代,可以說正值新舊時代交替的時代,同時也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時代,拍出來應該會比較有意思。”


    “那劇本有想法了嗎?”趙光明問道。


    李易點了點頭,不過,心裏卻是在想,要拍哪一部。


    第一部《壯誌淩雲》,第二部《男兒當自強》,以及第三部《獅王爭霸》可以說每一部都有自己的主題。


    而且黃飛鴻裏麵在李易看來,真正有趣的地方也在於對於人物的設定上麵。


    首先黃飛鴻他所處的時代,正是東西方文化交鋒的邊緣。他應該是一個受挫的角色,而非戰無不勝,因為他一方麵無法擺脫傳統觀念,另一方麵又為西方思想而動搖。


    而且關於黃飛鴻,他和很多武俠人物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像王五,其實他的性格塑造的並不是那麽深,或者說《一刀傾城》裏麵,王五也好,譚嗣同也罷,對於他們的人物的性格的塑造,並沒有太多的著墨。


    但是《黃飛鴻》裏麵對黃飛鴻的塑造卻是非常有趣的。


    首先,黃飛鴻不像是傳統武師,電影塑造出來的黃飛鴻乍一看更像是個‘頑皮小子’,那麽如何讓這樣的一個“頑皮小子”卻讓人能直觀的感受到,他是一代宗師?


    這一點就很考驗武術指導了!


    原版的武術動作設計就非常亮眼,他的招式不一定要符合武功路數,但一招一式一定要漂亮、有觀賞感,讓人一看就覺得他是一代宗師。


    李易自己在那浮想聯翩,越是看,越是喜歡,可以說這個係列的電影裏麵的黃飛鴻真的太特別了。


    他的“頑皮小子”的設定,並不是那種很虛浮,很浮誇的,相反,這個設定是基於,他對傳統觀念的堅持和被西方思想觀念所影響之後,往往這種“扭捏”才展現出來他不“嚴肅”的一麵。


    當然這裏不得不提到的是電影裏麵的女主角,十三姨的角色。


    十三姨這個角色,可以說和很多武俠片裏麵的女主角都有很大的不同之處。


    因為武俠武俠,我們通常的武俠片,大多都是屬於封建時代,畢竟武俠很多時候都是以古裝呈現。


    所以,武俠片裏麵的女主角,頂破天了也就是一個屬於傳統觀念裏麵的那種敢愛敢恨。


    但是無一例外,哪怕是武俠片裏麵的江湖兒女,可是實際上,對待感情上,也是非常矜持的。


    十三姨的角色,一個白富美,留學歸國,既有西方現代女性的大方開化,又含傳統華國女性的保守優雅,是完美的戀人,是夢想的情人。


    可是她的作用可不僅僅如此,她是整部電影中除黃飛鴻外,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是缺一不可的角色。手持西洋照相機,一席淡色歐洲服飾,高挑的身材,白皙的皮膚,幾乎毫無瑕疵的麵部,從一開場不僅簡潔明了的展現了角色的身份背景,更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幾乎讓人感覺曆史上若真有十三姨此人,那這個人便是她了。十三姨在英國受過較為良好的西式教育,對西方現代化及其產生的新鮮事物有較強的接受能力,她從歸國走進黃飛鴻的生活的那一刻起便注定會對他產生著持久的影響力。


    粵東是最早對殖民者開放的地區之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西方的人、事、器已開始產生一定的效果,但黃飛鴻的身邊還沒有一個真正接觸過西方,去過西方,並且和自己非常親近的人,就在這時十三姨回來了。


    緊接著西方的服飾、西方的飲食、西方的禮儀、西方的語言和西方的機器便接踵而來,來到黃飛鴻的日常生活裏,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這個傳統的華國男人。可以說十三姨是黃飛鴻開眼看世界的那雙最直接的眼睛,她將西方的現代化的產物帶到黃飛鴻的生活裏習慣中,她是黃飛鴻認識新世界的眼睛,也是黃飛鴻內心深處傳統與現代文明的一個橋梁,是進是退,雖不是一時所能改變的,但卻已在不知不覺中悄然變化。


    而對十三姨,最初的時候黃飛鴻是拒絕然後到猶豫到糾結再到坦然麵對,這不單單是傳統倫理與愛情在黃飛鴻內心掙紮的過程,更是黃飛鴻對十三姨所代表的西方文明的從反感到懷疑到摸索再到包容學習的過程,是傳統向現代過渡的一個過程,在她身上,黃飛鴻看到了中西文明交織的結果,而從對傳統儒家倫理的突破開始,黃飛鴻在前進的道路上已經邁出了一大步。


    這對男女主角,也是李易覺得所看過的電影裏麵,最最特別的一對了。


    黃飛鴻無疑是一代宗師,但是對於我們過去的對一代宗師的概念,大多時候,都是年紀比較大的,似乎隻有年長的人,才能成為一代宗師,自然而然地對一代宗師的戀愛觀,愛情戲,這些很少會有所涉獵。


    畢竟,我們是來看一代宗師打架的,是來看他的武功的,而不是來看他談情說愛的。


    似乎一代宗師和愛情,完全就是倆絕緣體。


    可是黃飛鴻和十三姨卻不同,黃飛鴻是一代宗師,但是他卻又和十三姨談戀愛,嗯,味道頓時就出來了。


    當然,電影中的十三姨不僅僅是個“人”而已,她對黃飛鴻的作用,對黃飛鴻身邊人的作用,甚至於對整部電影的作用已經大大超出了“人”這個範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催淚係導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小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小黑並收藏催淚係導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