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晴顯然對李易提到的這個不是特別滿意。</p>


    “還有一個方桉,就是通過輿論威逼艾莉·卡普蘭!當然,這樣做,效果肯定會有,可是能保持多久時間卻不好說。”李易其實也挺無奈的。</p>


    其實想要搞掉艾莉·卡普蘭,很容易。</p>


    但是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如果搞掉了艾莉·卡普蘭,那麽傑森·卡普蘭會過的比現在更好嗎?</p>


    隻怕未必,一個成名的童星,如果沒有了監護人,那麽絕對會是一塊肥肉,有的是人想要上去咬一口。</p>


    所以,這才是這個事情最麻煩的地方。</p>


    迪恩影業肯定會這麽做,因為,這對於電影的宣傳會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哪怕李易不開口,他們也有很大的可能會借著傑森·卡普蘭情況來做宣傳噱頭。</p>


    而宣傳方式很簡單,隻要宣傳時候,說傑森·卡普蘭是本色演出,就足夠媒體大做文章了。</p>


    足夠讓艾莉·卡普蘭焦頭爛額。</p>


    但是這同樣的也隻是治標不治本。</p>


    真正想要改變,必須是艾莉·卡普蘭自己能良心發現,否則的話,誰也沒有辦法。</p>


    溫晴雖然很疼惜傑森·卡普蘭,但是說變了,兩人的關係,隻是臨時的。</p>


    溫晴不可能真的去收養傑森·卡普蘭,而且艾莉·卡普蘭始終是傑森的親生母親。</p>


    ......</p>


    《人工智能》的後期製作,要比李易之前拍的那些電影,要複雜一些,不過,這部電影同樣的不涉及到太多的大場麵大特效,所以,後期製作的時間也不需要太長。</p>


    電影拍完了,即將完片,那麽自然而然地檔期也要提前定下來。</p>


    《人工智能》和之前的《一條狗的使命》不同。</p>


    《一條狗的使命》因為是李易真正意義上的來北美的第一部作品,所以宣傳方麵的投入有限,主要還是因為缺乏宣傳的爆點。</p>


    最後是憑借口碑殺出重圍。</p>


    可是《人工智能》不同,相比起《一條狗的使命》來,《人工智能》是科幻電影,有優勢,那就是李易本身的號召力比之早前《一條狗的使命》要大的多。</p>


    但是同樣的也有劣勢,《一條狗的使命》是寵物電影,天然的這個類別,就會吸引很多愛寵人士主動觀影。</p>


    可是《人工智能》是科幻電影,在華國,倒是不需要擔心,畢竟,華國哪怕是有再多的人不看好,可是至少,李易還沒有失敗之前,他就是最大牌的那一個。</p>


    而且陳問等人在華國國內的名氣本就是頂級的,所以,國內方麵,宣傳根本不需要擔心。</p>


    但是在北美這邊,科幻電影早就爛大街了。</p>


    所以,想要宣傳《人工智能》就必須另辟蹊徑。</p>


    而小傑森這個男主角,確是一個宣傳爆點。</p>


    特別是他獨特的經曆,或者說令人發指的經曆,一旦引爆,特別是有迪恩影業在背後推波助瀾,很容易就成為一個巨大的熱點話題。</p>


    畢竟,涉及到到童星,涉及到家庭,教育,這些不管是放在哪個國家,其實都是比較容易引爆的話題。</p>


    再加上電影的題材主題的特殊性,竟然和傑森的情況完美契合,所以,其實就算李易不說,迪恩影業也會利用這一點來做宣傳。</p>


    對於艾莉·卡普蘭這肯定不是什麽好事,但是對於傑森來說,就未必了。</p>


    因此李易沒有拒絕這個宣傳策略。</p>


    當然,這種策略肯定要等到電影上映前的宣傳衝刺階段才會進行。</p>


    而檔期的問題。</p>


    李易傾向於暑期檔,這一次,迪恩影業那邊沒有再拒絕。</p>


    不同於此前的《一條狗的使命》,李易如今已經證明了自己,而且《人工智能》這部電影主題也很適合暑期檔。</p>


    ......</p>


    《人工智能》定檔八月八日上映。</p>


    這個消息傳出之後,北美那邊沒什麽,但是華國這邊,卻是有不少人聞風而動。</p>


    李易一路走來,從當初的被人嗤笑的敗家子,到今天的華國商業電影第一人。</p>


    的確是踩著許多知名導演上位的。</p>


    比如趙崢,比如黃真義,比如林越,比如羅騰。</p>


    而事實上,因為李易的電影一慣都是“吃獨食”比較多,所以,同樣的也讓很多影視資本眼紅不已。</p>


    </p>


    隻是李易以往太強勢了,哪怕是小成本電影,也能被他玩出花來。</p>


    而這一次,李易居然可以說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p>


    科幻電影,一直都是華國影視圈的最不受待見的類型。</p>


    不是說沒有人嚐試過,但是無一例外,都是撲街,而且是撲街的慘不忍睹。</p>


    而羅騰的那部《最後的戰役》更是被媒體和科幻影迷們罵的狗血淋頭。</p>


    甚至都有媒體直接公開宣揚華國科幻電影已死。</p>


    你要說動漫,雖然國內的確也沒有什麽能拿的出手的真正的原創動漫大電影,但是至少,一些低幼的動漫還是有不小的市場的。</p>


    可是科幻電影呢?</p>


    真的稱作是荒漠一點都不為過!</p>


    所以,這一次,李易拍科幻,而且用的時間這麽短,自然而然地很難被人看好。</p>


    網絡上網友們也大多都保持著質疑的態度。</p>


    其實說起來,挺有意思的,在好來塢,說到科幻電影,人家會很清晰地分門別類,小成本科幻電影其實是很多的。</p>


    所以見怪不怪。</p>


    但是有意思的是,在華國,大眾的認知裏麵,好像科幻電影就一定是那種大場麵的才算是科幻。</p>


    而更讓人不解的是,國內的電影人,拍攝的科幻電影,幾乎沒有小成本的科幻片,絕大多數的嚐試,反而都是直接從大製作開始。</p>


    額,也不是說都是大製作,但是至少,有一部算一部,都是打著大製作的名頭。</p>


    所以,《人工智能》的確並不被看好。</p>


    或許有人會說主旋律電影,現實題材電影,李易不是都玩的很溜嘛?</p>


    這些類型的電影在這之前不也沒有大賣的桉例嗎?</p>


    為什麽科幻電影就不行了?</p>


    這還真的是不同的概念。</p>


    首先說主旋律電影,其實說白了,大家都知道問題在哪,所以,當李易拍出來《高山下的花環》的時候,大家雖然驚訝,但是更多的是驚訝於其尺度之大!</p>


    其次,現實主義題材電影,雖然此前賣座的不多,可是拿獎的卻不少啊。</p>


    可是科幻電影呢?</p>


    賣座的?沒有!</p>


    拿獎的?沒有!</p>


    為什麽大家不說主旋律電影荒漠,不說現實主義題材電影荒漠,卻偏偏說是科幻電影荒漠?</p>


    這是有原因的!</p>


    所以,你憑什麽對李易的科幻電影有信心?</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催淚係導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小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小黑並收藏催淚係導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