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老譚給五姐打了電話,說了準備在家那邊招一部分餃子工的事。五姐說家裏邊有些人想出去幹活,她給問問,有合適的話就介紹過去。
老譚這裏長期招聘,什麽時候來都可以,都能安排工作。把這裏的工資待遇和五姐做了詳細說明,工作地點在省城和呼市兩個地方,任選其一。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十天後,從老家來了三個女的和一個小夥子。其中一個女的我們在前麵介紹過,是老譚的初中同學王豔麗,那個在公路邊開小賣部的女人。
老譚把四個人安頓好,三個女的到餃子間學包餃子,小夥子沒幹過飯店,但挺精神,是二姐她們村的,和其中一個女的是姑侄倆,給安排到前麵當傳菜生。
餃子間一下來了三個學包餃子的,並且還是總經理老家的人,兩個本地女人心裏犯合計,在工作上變了樣,積極肯幹起來,若是上早班的話,也不一到七點半就走人了。
這期間趙部長給老譚引薦了省城商會會長孫於聰。
孫於聰五十多歲,身材中等,微胖,精明智慧,給人感覺深不可測,有結交之意卻又不敢深交,是那種看上去怎麽交都交不透的人。
見麵的地方在商會辦公室,孫於聰古玩店的三樓。
辦公區不大,三個文員。
孫於聰的個人辦公室很大,很氣派,有單獨的會客室、茶間和休息室。
給老譚印象深的不是孫於聰笨人和他氣派的辦公室,而是負責招待的一個叫古毅的男人。這人四十多歲,麵相忠厚,一雙眼睛透著聰明機智。非常健談,說話幹脆利落,給人的感覺是個性情中人。
和孫於聰沒交談幾句,都是些客套話。他下午一點飛蘇州,老譚也沒過多打擾。由於有趙部長在,孫於聰叫古毅負責招待,他在快十二點的時候去了機場。
孫於聰走後古毅領著趙部長和老譚參觀了古玩店。古玩店上下兩層樓,麵積兩千平,裝修的古色古香十分考究。
“孫會長買這棟樓花了兩千萬,裝修八百萬,都是真材實料。從台灣聘的經理,鑒定師是國家級的,在呼市數得著。”古毅介紹說。
“老孫在這上舍得花錢,聽說他現在搞股票呢。”趙部長說。
“嗯,但不太好,折進去三百多萬。”古毅道。
“三百萬對他來說九牛一毛。”趙部長說。
古毅笑笑,領著二人繼續往前走。
經過紫砂區的時候,穿旗袍的服務台小姐微笑著走過來,手裏捧著一個紫檀盒,對趙部長說:“趙老,孫總交代,這把紫砂壺給你。”
趙部長微笑著點點頭,對古毅說:“替我謝謝老孫。”
古毅點頭,叫服務小姐把紫砂壺送到店外的司機手裏,然後接著領老譚和趙部長參觀。
參觀完各個展區時間已到中午,老譚邀請趙部長和古毅到餃子館吃飯。都是家鄉人,願意吃餃子,三個人就到了餃子館。
一進門古毅就被座無虛席的火爆場麵鎮住了,他沒想到一個小餃子館能這火,大廳滿滿的都是人,門廳休息區還有不少等位的。
服務員、傳菜生都一路小跑,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微笑,看到他都親切的喊“您好大哥,歡迎光臨阿巧餃子館。”
他站了一會兒,由衷的對老譚和趙部長說:“這是我見到的最火的餃子館,和三千浦不相上下。”
趙部長說:“你沒嚐他家的餃子呢,呼市第一。”
老譚謙虛的笑笑,引著二人來到二樓包房,燕子和張宇早就在裏麵等著了。
把古毅向燕子、張宇做了介紹,五個人相互落座,開始上菜。
這頓飯吃得十分盡興。
古毅性情中人,樂觀開朗,說話幽默風趣,不時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趙部長古道熱腸,沒有架子,為人隨和,雖不苟言笑,但心情好,官場一生,已看透世事,活脫脫一個活明白的老者,叫人倍感親切。
五個人從中午一直喝到晚上六點,似乎還意猶未盡。
老譚知道古毅在商會負責外部招待,走的時候給他拿了張五千元儲值卡,叫他有時間常來。
古毅高興的收起,對老譚說:“譚老弟,你這個兄弟我認定了,大哥沒別的能耐,在商會管點小事,來呼市十年,和孫老大一起打天下。兄弟,給你交個底,在呼市,不管黑道白道,有事你吱聲,大哥還稍微有點力度。”
“以後少麻煩不了。”老譚說。
送走趙部長和古毅,老譚和張宇、燕子嘮了一會兒。
這兩天這倆人沒閑著,出去四處轉悠找合適的地方,準備開第二家店。這事老譚和豔華碰過,他倆的意思是先穩一穩,就是開也得等明年。
泰山路店已經裝修一個月了,老譚一直沒回去,豔華在管著,他有點惦記。和張宇、燕子說準備回省城一段時間,這邊的事交給他倆。並說開店不急,位置先選著,選好了過了年就裝修,六月份開業。
就這樣老譚在第二天回了省城。
時間已是八月中旬,立秋剛過,天空飄起了蒙蒙秋雨,空氣中少了炎熱,多了一絲涼爽。
大街上升起一朵朵五顏六色的蘑菇,蘑菇下是行走在雨裏的人。
老譚在泰山路店前麵下了車,首先看到的是用綠色護網圍起來的裝修工地。門臉已初具規模,透過細雨,二樓的廊簷已經完成,墨綠色的文瓦經過雨水的洗涮格外明亮。
外麵沒有人幹活。
進到裏麵,瓦匠正在鋪地磚,豔華和向總站在廚房門口正談著什麽。
倆人同時看到老譚,一同笑著走過來。
“回來也不說一聲。”豔華笑著說。
“省電話費。”老譚笑。
“燕子剛給我打的電話,她不說都不知道你回來。”豔華有些責備老譚。
“心裏著急,那邊都都捋順了。”老譚說。
“聽華姐說那邊非常火,一天一萬七、八。”向總滿臉笑容的問。
老譚點點頭,說:“嗯,挺火,主要是裝修的有特點,吸引人。”
向總自信的笑笑,說:“上兩天木蘭經理給我打電話,說有人問飯店誰裝修的,嘿嘿,今天早上問的人給我打電話了,說要裝修飯店,找我,我打算過兩天去呼市和你見個麵呢。”
這事老譚到不清楚,木蘭沒跟他說過。聽了也很高興,就說:“行呀向總,你這是衝出省城,走向呼市了。”
廚房的裝修已經完工,忠清正指揮著工人安裝設備,見到老譚親熱的上來打招呼。
看著忠清老譚很欣慰,覺著沒選錯人,自己不在家也能獨自戰鬥了。
“廚房人怎麽樣?找齊了嗎?”老譚問,這是他比較惦記的。
“廚師和砧板齊了,涼菜那邊一直培訓著,有現成的,餃子這邊小慧過來,還缺三個餃子工和三個荷台,一個粗加工,一個洗碗的。”忠清說。
“過兩天從老家能過來幾個,差不多夠了。”老譚說。
“那挺好,現在人太難招了,尤其是小孩和包餃子的。”
“沒事,我來解決,你負責培訓好就行。”
“有人就不怕,保證培訓到位,放心,保證完成任務,決不找借口!”忠清把每天例會上喊的口號喊出來,挺像那回事,把老譚和豔華逗笑了。
從泰山路店出來,在車上老譚問起店裏的情況,豔華簡單說了一下。跟他說立秋那天三個店的營業額都創了新高,老店賣了四萬五,赤山路店三萬,黃山路店三萬一,一共十萬六。
“那天老忙了,從上午十點開始到晚上十一點一直沒閑著,所有餃子賣空,員工們累的連晚上飯都不願意吃,收拾完衛生就回去睡覺了。”豔華興高采烈的說。
“呼市那天不算太忙,但比平時好,賣了三萬。”老譚說。
“嗯,我看營業報表了,剛開業,賣那多不錯了。”豔華說。
“就是這三萬刺激的,張宇和燕子開始找地方了。”老譚笑道。
“開店不急,咋說也得等明年的。”
“是,跟他倆說了。”老譚停頓一下,接著說:“泰山路店開完業開始整頓,休養生息,拿出三個月修煉內功。”
“我看行。”豔華道。
“你不是計劃和燕子去北京學習嗎,把張宇也帶上,都充充電。我集中力量訓練管理層,帶他們出去考察學習,開開眼界。”老譚說。
“行,我沒意見,大力支持。”
“新來的會計和出納咋樣?”老譚問。
“挺好,有徐姐負責放心,啥都整的立整的,沒扔沒落。”豔華說。
“新來的企劃咋樣?是個小夥兒?”老譚問。
“挺好,秦麗麗同學,幹事挺利落,熱情,來咱家沒幾天就適應了,文案做的也適合咱家,看設計的小樣了嗎?圖片給你發過去了。”豔華說。
“看了,挺好,廣告詞直指主題——餃子就酒、越喝越有。還得是專業人士,比咱們強。”老譚說。
“咱們呀,就是吃沒文化的虧,上學的時候不好好念書------哎,那時候多念點兒書多好——”豔華感慨道。
“沒文化就雇有文化的,你現在是老板,要站在老板的位置考慮問題,提升境界打開格局,指正方向。我要把你打造成神,讓員工跟著你有希望。”老譚認真的說。
老譚這裏長期招聘,什麽時候來都可以,都能安排工作。把這裏的工資待遇和五姐做了詳細說明,工作地點在省城和呼市兩個地方,任選其一。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十天後,從老家來了三個女的和一個小夥子。其中一個女的我們在前麵介紹過,是老譚的初中同學王豔麗,那個在公路邊開小賣部的女人。
老譚把四個人安頓好,三個女的到餃子間學包餃子,小夥子沒幹過飯店,但挺精神,是二姐她們村的,和其中一個女的是姑侄倆,給安排到前麵當傳菜生。
餃子間一下來了三個學包餃子的,並且還是總經理老家的人,兩個本地女人心裏犯合計,在工作上變了樣,積極肯幹起來,若是上早班的話,也不一到七點半就走人了。
這期間趙部長給老譚引薦了省城商會會長孫於聰。
孫於聰五十多歲,身材中等,微胖,精明智慧,給人感覺深不可測,有結交之意卻又不敢深交,是那種看上去怎麽交都交不透的人。
見麵的地方在商會辦公室,孫於聰古玩店的三樓。
辦公區不大,三個文員。
孫於聰的個人辦公室很大,很氣派,有單獨的會客室、茶間和休息室。
給老譚印象深的不是孫於聰笨人和他氣派的辦公室,而是負責招待的一個叫古毅的男人。這人四十多歲,麵相忠厚,一雙眼睛透著聰明機智。非常健談,說話幹脆利落,給人的感覺是個性情中人。
和孫於聰沒交談幾句,都是些客套話。他下午一點飛蘇州,老譚也沒過多打擾。由於有趙部長在,孫於聰叫古毅負責招待,他在快十二點的時候去了機場。
孫於聰走後古毅領著趙部長和老譚參觀了古玩店。古玩店上下兩層樓,麵積兩千平,裝修的古色古香十分考究。
“孫會長買這棟樓花了兩千萬,裝修八百萬,都是真材實料。從台灣聘的經理,鑒定師是國家級的,在呼市數得著。”古毅介紹說。
“老孫在這上舍得花錢,聽說他現在搞股票呢。”趙部長說。
“嗯,但不太好,折進去三百多萬。”古毅道。
“三百萬對他來說九牛一毛。”趙部長說。
古毅笑笑,領著二人繼續往前走。
經過紫砂區的時候,穿旗袍的服務台小姐微笑著走過來,手裏捧著一個紫檀盒,對趙部長說:“趙老,孫總交代,這把紫砂壺給你。”
趙部長微笑著點點頭,對古毅說:“替我謝謝老孫。”
古毅點頭,叫服務小姐把紫砂壺送到店外的司機手裏,然後接著領老譚和趙部長參觀。
參觀完各個展區時間已到中午,老譚邀請趙部長和古毅到餃子館吃飯。都是家鄉人,願意吃餃子,三個人就到了餃子館。
一進門古毅就被座無虛席的火爆場麵鎮住了,他沒想到一個小餃子館能這火,大廳滿滿的都是人,門廳休息區還有不少等位的。
服務員、傳菜生都一路小跑,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微笑,看到他都親切的喊“您好大哥,歡迎光臨阿巧餃子館。”
他站了一會兒,由衷的對老譚和趙部長說:“這是我見到的最火的餃子館,和三千浦不相上下。”
趙部長說:“你沒嚐他家的餃子呢,呼市第一。”
老譚謙虛的笑笑,引著二人來到二樓包房,燕子和張宇早就在裏麵等著了。
把古毅向燕子、張宇做了介紹,五個人相互落座,開始上菜。
這頓飯吃得十分盡興。
古毅性情中人,樂觀開朗,說話幽默風趣,不時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趙部長古道熱腸,沒有架子,為人隨和,雖不苟言笑,但心情好,官場一生,已看透世事,活脫脫一個活明白的老者,叫人倍感親切。
五個人從中午一直喝到晚上六點,似乎還意猶未盡。
老譚知道古毅在商會負責外部招待,走的時候給他拿了張五千元儲值卡,叫他有時間常來。
古毅高興的收起,對老譚說:“譚老弟,你這個兄弟我認定了,大哥沒別的能耐,在商會管點小事,來呼市十年,和孫老大一起打天下。兄弟,給你交個底,在呼市,不管黑道白道,有事你吱聲,大哥還稍微有點力度。”
“以後少麻煩不了。”老譚說。
送走趙部長和古毅,老譚和張宇、燕子嘮了一會兒。
這兩天這倆人沒閑著,出去四處轉悠找合適的地方,準備開第二家店。這事老譚和豔華碰過,他倆的意思是先穩一穩,就是開也得等明年。
泰山路店已經裝修一個月了,老譚一直沒回去,豔華在管著,他有點惦記。和張宇、燕子說準備回省城一段時間,這邊的事交給他倆。並說開店不急,位置先選著,選好了過了年就裝修,六月份開業。
就這樣老譚在第二天回了省城。
時間已是八月中旬,立秋剛過,天空飄起了蒙蒙秋雨,空氣中少了炎熱,多了一絲涼爽。
大街上升起一朵朵五顏六色的蘑菇,蘑菇下是行走在雨裏的人。
老譚在泰山路店前麵下了車,首先看到的是用綠色護網圍起來的裝修工地。門臉已初具規模,透過細雨,二樓的廊簷已經完成,墨綠色的文瓦經過雨水的洗涮格外明亮。
外麵沒有人幹活。
進到裏麵,瓦匠正在鋪地磚,豔華和向總站在廚房門口正談著什麽。
倆人同時看到老譚,一同笑著走過來。
“回來也不說一聲。”豔華笑著說。
“省電話費。”老譚笑。
“燕子剛給我打的電話,她不說都不知道你回來。”豔華有些責備老譚。
“心裏著急,那邊都都捋順了。”老譚說。
“聽華姐說那邊非常火,一天一萬七、八。”向總滿臉笑容的問。
老譚點點頭,說:“嗯,挺火,主要是裝修的有特點,吸引人。”
向總自信的笑笑,說:“上兩天木蘭經理給我打電話,說有人問飯店誰裝修的,嘿嘿,今天早上問的人給我打電話了,說要裝修飯店,找我,我打算過兩天去呼市和你見個麵呢。”
這事老譚到不清楚,木蘭沒跟他說過。聽了也很高興,就說:“行呀向總,你這是衝出省城,走向呼市了。”
廚房的裝修已經完工,忠清正指揮著工人安裝設備,見到老譚親熱的上來打招呼。
看著忠清老譚很欣慰,覺著沒選錯人,自己不在家也能獨自戰鬥了。
“廚房人怎麽樣?找齊了嗎?”老譚問,這是他比較惦記的。
“廚師和砧板齊了,涼菜那邊一直培訓著,有現成的,餃子這邊小慧過來,還缺三個餃子工和三個荷台,一個粗加工,一個洗碗的。”忠清說。
“過兩天從老家能過來幾個,差不多夠了。”老譚說。
“那挺好,現在人太難招了,尤其是小孩和包餃子的。”
“沒事,我來解決,你負責培訓好就行。”
“有人就不怕,保證培訓到位,放心,保證完成任務,決不找借口!”忠清把每天例會上喊的口號喊出來,挺像那回事,把老譚和豔華逗笑了。
從泰山路店出來,在車上老譚問起店裏的情況,豔華簡單說了一下。跟他說立秋那天三個店的營業額都創了新高,老店賣了四萬五,赤山路店三萬,黃山路店三萬一,一共十萬六。
“那天老忙了,從上午十點開始到晚上十一點一直沒閑著,所有餃子賣空,員工們累的連晚上飯都不願意吃,收拾完衛生就回去睡覺了。”豔華興高采烈的說。
“呼市那天不算太忙,但比平時好,賣了三萬。”老譚說。
“嗯,我看營業報表了,剛開業,賣那多不錯了。”豔華說。
“就是這三萬刺激的,張宇和燕子開始找地方了。”老譚笑道。
“開店不急,咋說也得等明年的。”
“是,跟他倆說了。”老譚停頓一下,接著說:“泰山路店開完業開始整頓,休養生息,拿出三個月修煉內功。”
“我看行。”豔華道。
“你不是計劃和燕子去北京學習嗎,把張宇也帶上,都充充電。我集中力量訓練管理層,帶他們出去考察學習,開開眼界。”老譚說。
“行,我沒意見,大力支持。”
“新來的會計和出納咋樣?”老譚問。
“挺好,有徐姐負責放心,啥都整的立整的,沒扔沒落。”豔華說。
“新來的企劃咋樣?是個小夥兒?”老譚問。
“挺好,秦麗麗同學,幹事挺利落,熱情,來咱家沒幾天就適應了,文案做的也適合咱家,看設計的小樣了嗎?圖片給你發過去了。”豔華說。
“看了,挺好,廣告詞直指主題——餃子就酒、越喝越有。還得是專業人士,比咱們強。”老譚說。
“咱們呀,就是吃沒文化的虧,上學的時候不好好念書------哎,那時候多念點兒書多好——”豔華感慨道。
“沒文化就雇有文化的,你現在是老板,要站在老板的位置考慮問題,提升境界打開格局,指正方向。我要把你打造成神,讓員工跟著你有希望。”老譚認真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