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吃狗肉有幾個地方有名。
第一當屬西塔,朝鮮族集聚區。鮮族人愛吃狗肉,有“鮮族人過年喝死狗”的說法。在省城,隻要有狗肉的飯店百分之九十是鮮族飯店。
西塔最有名的是“西塔大冷麵”。到他家狗肉是桌桌必點,冷麵現壓現煮,小拌菜自選。偌大的大廳近百桌,那還得排隊呢。
<a id="wzsy" href="http://www.2kxs.la">2kxs.la</a>
其次是長白狗肉。位於和平區南部,現在叫長白島。最先那裏有一家鮮族飯店叫“長白狗肉城”,狗肉做得好,遠近聞名,很多人慕名而來。後來陸續開了好幾家,人們吃狗肉就過來,漸漸就形成了“長白狗肉”的名號。
再次是蘇家屯狗肉,以“狗醬”好吃聞名。也確實是,拿狗醬直接拌大米飯都香,一般人能吃兩大碗,走時候還得打包。
當然,吃狗肉的地方很多,隻要是冷麵店一般的都有。三台子也有幾家,排進前三的事“川江大冷”“陵北大冷”和“集家狗肉館”。
“陵北大冷”年頭最長,老店,位置好,在飛機場四號門前麵,三台子人都知道。他家特點是實惠,十塊錢吃飽,一百塊錢吃好,童叟無欺老少皆宜。
由於開的年頭長,主道多,口碑一直很好。
他家最牛逼的是到了冬天關門歇業,第二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再開,老板夠個性。
“川江大冷”開業有五、六年,走的是快餐路子,特點是酒水便宜,用老百姓話說是酒蒙子集散地。
但該咋是咋,他家狗肉還行,全是大狗,吃著香。
最好的是“集家狗肉”,不但在三台子,市裏也有名,很多人都打車來吃。一天三條狗不夠賣,都是現烀的,上午去早了得等著,下午去晚了就沒了。
他家的特點是狗貨全,不但有狗肉,狗蹄、狗頭、狗鞭、狗雜、狗皮、狗骨頭都有,同時他家是唯一有炒菜的,整的像中餐館,所以客人不斷,都愛過來。
劉哥和老譚去的就是他家。
由於來得早,狗肉還沒好,倆人先點了兩個小拌菜慢慢喝著。
“兒子下半年該上初中了吧?”劉哥問。
“嗯,上初中。”老譚說。
“定好上哪了嗎?”
“三十三。”
“三十三?沙河子那個?”
“對,就那。”
“三十三是市籃球基地,好幾個國家隊的都那出來的。”劉哥說。
“是,孩子喜歡,非得上那。”老譚有點無奈的說。
“打籃球也行,但費用高呀,三十三不好進,得不少花錢。”劉哥說。
“是,教練給聯係的,隻要文化課合格進去沒問題,已經試訓完了,排在前三。”老譚說。
“我不建議孩子打球,當個愛好還行。”劉哥說:“打球累,動不動就受傷,現在孩子多金貴,一家一個,萬一傷的嚴重一輩子的事------”
劉哥說的不無道理,老譚考慮過,也跟兒子說過,但沒啥效果。兒子說他不怕,下定決心走體育這條路了。
看兒子堅定的表情想到自己,自己和兒子這個年齡時開始支門過日子,過早的當起了一家之主。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說的沒錯,但也無奈,都是逼的。
兒子倒不至於受窮,但挺懂事,這和他的成長經曆有關。從小身邊沒爸爸,和媽媽一起生活,相比較同齡孩子自立得多,已經有了超出年齡的辦事能力,這點老譚很欣慰。
服務員端著滿滿一盤剛烀出來的狗肉放在桌上,順帶一頭大蒜和一碟狗醬。老譚單獨要了鹽麵跟細辣椒麵,他喜歡把狗肉蘸著和好的鹽麵辣椒麵吃。
吃狗肉喝燒酒,神仙見了抖三抖。穀
飯店進來幾桌客人,其中一桌的人和劉哥認識,過來嘮了兩句,然後熱情的叫服務員給加了個菜。這是三台子人規矩,在飯店吃飯碰著熟人,不加酒就加菜,顯得混和。有時候還互相敬著喝兩杯,交情深的能直接豪爽的把單買了。
老譚在三台子生活二十年,已是老人。加上阿巧名義老板的身份,認識人不少,朋友很多,也算個人物。
隻是他不總露麵,比較低調,這也符合他性格。
很快飯店便坐滿了,喝酒聲、吆喝聲、服務員的招呼聲噪雜一片,熱鬧非常。
“生意火呀,全滿了。”老譚說。
“他家火,都來吃狗肉的。”劉哥說。
這時一個女的走到他倆桌前,笑吟吟的問:“跟你倆湊一桌行不?”
倆人看到女人笑了,是張麗。
她剛從省北大學城店回來,饞冷麵了,順便過來,沒成想碰著老譚和劉哥了。
“昨天到家的?”張麗坐下後問老譚,她知道老譚回來。
“嗯。”老譚點頭。
“好利索了?”她問。
“差不多了,還有點瘸。”老譚回答。
“那還不老實的在家待著,瞎跑啥?”
“不能總待著,得鍛煉,恢複得快。”
“喝酒恢複呀?”張麗問,大眼睛眨巴著責怪。
老譚笑,說:“不碰著劉哥了嗎,挺長時間沒見了,少喝點兒。”
“淨拿劉哥打馬虎眼——”張麗轉而對劉哥問:“劉哥,最近很少看著你,忙啥呢?”
“我能忙啥?眼神不好,麻將社不去了,成天的在小公園溜達,看人家下棋扭秧歌,到點回家吃飯。”劉哥說。
“這還不好,多清閑,享福了。”張麗說。
“是享福了——”劉哥說的很不情願,還留戀著以前打麻將喝小酒的逍遙日子。
張麗本打算不喝酒,看劉哥、老譚倆人喝得有滋有味,也到了一杯。
三個人喝著酒聊著天,先是聊老譚被撞,然後說鐵西豔粉店的籌備,接著嘮社會上傳言飛機廠搬遷的事。
隨著嘮隨著喝,其他桌客人漸漸走了,還剩下四桌。剛才滿員的時候有桌子擋著,沒看著啥熟人。現在視線開闊了,剩下的四桌裏其中一桌坐著老黃和張麗妹夫——他們班組出來小聚。
張麗妹夫看到了大姨姐,也看到了老譚,於是熱情的拉著靦腆的老黃端著酒杯過來敬酒。
妹夫拉老黃過來的時候張麗就不自在,心說妹夫整事,看不出眉眼高低來,好好喝自己的酒得了,過來敬啥酒?敬就敬唄,還把老黃拽來了,不知道咋想的。
心裏煩,但人家過來了不能不搭理。
張麗笑著站起,把倆人向老譚和劉哥做了介紹。
老譚和張麗妹夫早就認識,熱情的打招呼。但和老黃握手時發現他有點緊張,並且拿眼睛總看張麗。老譚用男人的敏感神經想這男的對張麗有意思,同時推斷出張麗和他早就認識。
五個人笑著禮貌的喝了杯中酒後,張麗妹夫看著張麗說:“巧了,下午沒班,正好一會兒小華(張麗妹妹)也來。”然後又看老譚,態度十分誠懇的說:“和譚總也挺長時間沒一起喝酒了,今天我請,咱們翻台。”
第一當屬西塔,朝鮮族集聚區。鮮族人愛吃狗肉,有“鮮族人過年喝死狗”的說法。在省城,隻要有狗肉的飯店百分之九十是鮮族飯店。
西塔最有名的是“西塔大冷麵”。到他家狗肉是桌桌必點,冷麵現壓現煮,小拌菜自選。偌大的大廳近百桌,那還得排隊呢。
<a id="wzsy" href="http://www.2kxs.la">2kxs.la</a>
其次是長白狗肉。位於和平區南部,現在叫長白島。最先那裏有一家鮮族飯店叫“長白狗肉城”,狗肉做得好,遠近聞名,很多人慕名而來。後來陸續開了好幾家,人們吃狗肉就過來,漸漸就形成了“長白狗肉”的名號。
再次是蘇家屯狗肉,以“狗醬”好吃聞名。也確實是,拿狗醬直接拌大米飯都香,一般人能吃兩大碗,走時候還得打包。
當然,吃狗肉的地方很多,隻要是冷麵店一般的都有。三台子也有幾家,排進前三的事“川江大冷”“陵北大冷”和“集家狗肉館”。
“陵北大冷”年頭最長,老店,位置好,在飛機場四號門前麵,三台子人都知道。他家特點是實惠,十塊錢吃飽,一百塊錢吃好,童叟無欺老少皆宜。
由於開的年頭長,主道多,口碑一直很好。
他家最牛逼的是到了冬天關門歇業,第二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再開,老板夠個性。
“川江大冷”開業有五、六年,走的是快餐路子,特點是酒水便宜,用老百姓話說是酒蒙子集散地。
但該咋是咋,他家狗肉還行,全是大狗,吃著香。
最好的是“集家狗肉”,不但在三台子,市裏也有名,很多人都打車來吃。一天三條狗不夠賣,都是現烀的,上午去早了得等著,下午去晚了就沒了。
他家的特點是狗貨全,不但有狗肉,狗蹄、狗頭、狗鞭、狗雜、狗皮、狗骨頭都有,同時他家是唯一有炒菜的,整的像中餐館,所以客人不斷,都愛過來。
劉哥和老譚去的就是他家。
由於來得早,狗肉還沒好,倆人先點了兩個小拌菜慢慢喝著。
“兒子下半年該上初中了吧?”劉哥問。
“嗯,上初中。”老譚說。
“定好上哪了嗎?”
“三十三。”
“三十三?沙河子那個?”
“對,就那。”
“三十三是市籃球基地,好幾個國家隊的都那出來的。”劉哥說。
“是,孩子喜歡,非得上那。”老譚有點無奈的說。
“打籃球也行,但費用高呀,三十三不好進,得不少花錢。”劉哥說。
“是,教練給聯係的,隻要文化課合格進去沒問題,已經試訓完了,排在前三。”老譚說。
“我不建議孩子打球,當個愛好還行。”劉哥說:“打球累,動不動就受傷,現在孩子多金貴,一家一個,萬一傷的嚴重一輩子的事------”
劉哥說的不無道理,老譚考慮過,也跟兒子說過,但沒啥效果。兒子說他不怕,下定決心走體育這條路了。
看兒子堅定的表情想到自己,自己和兒子這個年齡時開始支門過日子,過早的當起了一家之主。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說的沒錯,但也無奈,都是逼的。
兒子倒不至於受窮,但挺懂事,這和他的成長經曆有關。從小身邊沒爸爸,和媽媽一起生活,相比較同齡孩子自立得多,已經有了超出年齡的辦事能力,這點老譚很欣慰。
服務員端著滿滿一盤剛烀出來的狗肉放在桌上,順帶一頭大蒜和一碟狗醬。老譚單獨要了鹽麵跟細辣椒麵,他喜歡把狗肉蘸著和好的鹽麵辣椒麵吃。
吃狗肉喝燒酒,神仙見了抖三抖。穀
飯店進來幾桌客人,其中一桌的人和劉哥認識,過來嘮了兩句,然後熱情的叫服務員給加了個菜。這是三台子人規矩,在飯店吃飯碰著熟人,不加酒就加菜,顯得混和。有時候還互相敬著喝兩杯,交情深的能直接豪爽的把單買了。
老譚在三台子生活二十年,已是老人。加上阿巧名義老板的身份,認識人不少,朋友很多,也算個人物。
隻是他不總露麵,比較低調,這也符合他性格。
很快飯店便坐滿了,喝酒聲、吆喝聲、服務員的招呼聲噪雜一片,熱鬧非常。
“生意火呀,全滿了。”老譚說。
“他家火,都來吃狗肉的。”劉哥說。
這時一個女的走到他倆桌前,笑吟吟的問:“跟你倆湊一桌行不?”
倆人看到女人笑了,是張麗。
她剛從省北大學城店回來,饞冷麵了,順便過來,沒成想碰著老譚和劉哥了。
“昨天到家的?”張麗坐下後問老譚,她知道老譚回來。
“嗯。”老譚點頭。
“好利索了?”她問。
“差不多了,還有點瘸。”老譚回答。
“那還不老實的在家待著,瞎跑啥?”
“不能總待著,得鍛煉,恢複得快。”
“喝酒恢複呀?”張麗問,大眼睛眨巴著責怪。
老譚笑,說:“不碰著劉哥了嗎,挺長時間沒見了,少喝點兒。”
“淨拿劉哥打馬虎眼——”張麗轉而對劉哥問:“劉哥,最近很少看著你,忙啥呢?”
“我能忙啥?眼神不好,麻將社不去了,成天的在小公園溜達,看人家下棋扭秧歌,到點回家吃飯。”劉哥說。
“這還不好,多清閑,享福了。”張麗說。
“是享福了——”劉哥說的很不情願,還留戀著以前打麻將喝小酒的逍遙日子。
張麗本打算不喝酒,看劉哥、老譚倆人喝得有滋有味,也到了一杯。
三個人喝著酒聊著天,先是聊老譚被撞,然後說鐵西豔粉店的籌備,接著嘮社會上傳言飛機廠搬遷的事。
隨著嘮隨著喝,其他桌客人漸漸走了,還剩下四桌。剛才滿員的時候有桌子擋著,沒看著啥熟人。現在視線開闊了,剩下的四桌裏其中一桌坐著老黃和張麗妹夫——他們班組出來小聚。
張麗妹夫看到了大姨姐,也看到了老譚,於是熱情的拉著靦腆的老黃端著酒杯過來敬酒。
妹夫拉老黃過來的時候張麗就不自在,心說妹夫整事,看不出眉眼高低來,好好喝自己的酒得了,過來敬啥酒?敬就敬唄,還把老黃拽來了,不知道咋想的。
心裏煩,但人家過來了不能不搭理。
張麗笑著站起,把倆人向老譚和劉哥做了介紹。
老譚和張麗妹夫早就認識,熱情的打招呼。但和老黃握手時發現他有點緊張,並且拿眼睛總看張麗。老譚用男人的敏感神經想這男的對張麗有意思,同時推斷出張麗和他早就認識。
五個人笑著禮貌的喝了杯中酒後,張麗妹夫看著張麗說:“巧了,下午沒班,正好一會兒小華(張麗妹妹)也來。”然後又看老譚,態度十分誠懇的說:“和譚總也挺長時間沒一起喝酒了,今天我請,咱們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