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老譚一直在試菜。


    店已經裝修完,員工也培訓完了,按理說可以開業,但老譚總覺著菜品上差點啥,就托著沒開業。


    小鳳十二月初從省城過來了,滿足了韓軍的願望。但小鳳對他還是和以前一樣,當弟弟看待。


    今天來品菜的有魏建設、老譚在長沙的兩位餐飲界朋友,一個王總,一個袁總,房主杜紅梅及其女兒白佳琪,還有郝南生。


    杜紅梅是老譚邀請的,因為裝修時電力需要增容,這事在哪都難辦。老譚準備找魏建設的,找之前先谘詢了杜紅梅,房主嘛,對自家房子的用電情況比別人清楚。


    沒成想杜紅梅說這事她包了——她哥就是電業局的,還當個不大不小的領導。


    難辦的事輕鬆解決,自然要請人家。


    白佳琪是韓軍請的,目的是還租寢室時的人情。另外白佳琪是韓軍到長沙後交的第一個朋友,倆人總聯係,有時還在一起吃個飯,處的挺好。


    郝南生從蘇州回來不久就過來過,如今成了常客。


    “各位給點意見。”老譚指著桌子上的菜說。


    “我吃著都挺好,尤其餃子,好吃!”魏建設首先開口。


    “餃子確實好吃,沒問題,不愧是知名品牌。菜做的也地道,尤其是鍋包肉,正宗東北做法,酸甜適度,外酥裏嫩,回味悠長。我估計這道菜能火,長沙人愛吃辣的,換下口味挺好。”王總說。


    袁總說:“老譚,菜沒毛病,餃子好吃,養生酒獨樹一幟,放心,開業準火。”


    老譚笑。


    “長沙的餃子館我幾乎都吃過,說實話都沒今天的好吃。鍋包肉以前隻是聽說,但沒吃過,今天吃確實好,酸酸甜甜的,我愛吃。”杜紅梅說。


    “我也愛吃鍋包肉,但你家做的和別人家不一樣,別人家的通紅,用番茄醬做的,看著好看,但吃著照你家的差遠了。”白佳琪說完看了眼身邊的韓軍,那意思我說的對不。


    韓軍微笑,說:“放番茄醬的是新式做法,顏色橘紅,誘人食欲。我家是傳統做法,純糖醋汁烹的,講究火候功夫。”


    “吃著特別酥嫩。”白佳琪說。


    “對,這是傳統鍋包肉的特點,跟你說做鍋包肉講究,一天做不出來,給它掛糊的澱粉需要提前二十四小時漲發。”韓軍說。


    “是嗎?有時間你教教我。”白佳琪道。


    倆人的對話引起了另外兩個女人的注意,一個是杜紅梅,一個是小鳳。杜紅梅注意的是女兒是不是喜歡韓軍;小鳳注意的是韓劇對白佳琪的態度。


    各有不同,各有心思。


    老譚沒覺著什麽,把目光看向沒說話的郝南生,說:“兄弟,你給點意見。”


    郝南生微笑一下,說:“譚哥,我不專業,這些菜我吃著都挺好,尤其這酒,像剛才袁總說的,獨樹一幟,有特色,喝的人肯定多。


    不但男的愛喝,女的也行,玫瑰酒、三花酒不就是給女的準備的嗎。”


    老譚點頭道:“養生酒和餃子我放心,這是阿巧的招牌。主要是菜,單個看都挺好,沒毛病,可是綜合到一起感覺不到特色,隻是東北菜和本地菜的簡單融合。”


    “已經很好了譚董,別要求太高,太高了叫我們這些本地餐飲還活不?”王總開玩笑道。


    老譚道:“就因為咱們長沙人對吃的講究才不敢馬虎,我這是壯著膽闖碼頭,全國人都知道外來餐飲難進長沙,做不好就得死掉,我可是輸不起。”


    袁總說:“我們長沙對外來餐飲確實排斥,但排斥的都是那些不行的,做得好的都留下了。譚董的阿巧絕對行,我相信不出兩年,就能在長沙闖出名號。”


    “好,借袁總吉言。”老譚笑道。


    隨後叫小鳳給大家倒酒。


    吃罷飯送走眾人,郝南生沒走,單獨和老譚談了另一件事。


    原來魏建設給老譚介紹的那個往外轉飯店的朋友,就是跟郝南生一起開車行的合夥人。


    郝南生知道合夥人的飯店要往外轉,但不知道老譚去談過,合夥人也沒跟他說。最近他總往老譚這跑,合夥人問他忙啥呢,他說有個好大哥來長沙開飯店,過去看看。


    合夥人聽說他好大哥開飯店,便叫他問問這位好大哥想不想再開店,開的話把自己店轉給他。


    <a id="wzsy" href="http://www.ahzww.org">ahzww.org</a>


    “你說的那個店呀,哈哈,我去談過,不知道你朋友的。”老譚笑道。


    郝南生沒想到老譚去談過,稍有尷尬,說:“原來你談過。”隨後問:“是不是不理想,沒相中?”


    老譚說:“那倒不是,位置挺好,是個開飯店的地兒。裝修的也不錯,我倒是相中了,就是轉讓費太高,八十萬,有點合不上。


    你也看了,他那個店和阿巧倆風格,轉過來的話得重新裝修,裏麵啥東西都用不上。他覺著裝修沒少花錢,可對我來說沒啥用。


    另外他那個店麵積有點大,阿巧是小餃子館,大了沒意義。做中央廚房正好,我也是奔著做中央廚房去的。


    隻是現在剛一家店,還用不著中央廚房,也就沒往下談。”


    “是這回事。”郝南生點點頭,想了一下說:“譚哥,我是不懂餐飲,但我知道你肯定不是做一家就拉倒的。這樣,他那個店我能做主,轉讓費你不用考慮,直接幹就行。”


    郝南生說的很認真,也很誠懇。


    老譚笑了,說:“兄弟,當哥的知道你啥意思,不用,這樣等於瞧不起你哥。


    他那還有一年房租,叫他營業著。我估計他要的這個價沒人能轉,等過了年,我看看這邊店生意啥樣,說實話哥也沒底,你長沙人你知道,外來餐飲很難站住腳,我也是摸石頭過河。


    開業三個月就能看出啥樣,一旦站住腳馬上做第二家,到時候他那個店沒轉出去的話就拿下。”


    “那好。”郝南生也是爽快人,說:“等過完年的。”


    郝南生走後老譚回到住處,心裏還合計著菜的事。


    不久有人敲門,是廚師長李建和兩個湘菜師傅。


    李建四十歲,大個微胖,東北菜做的地道,鍋包肉就是他做的。兩個湘菜師傅分別是馬建華和霍猛,從益陽過來的。


    菜品不理想叫師傅們有壓力,每次試完菜老譚都會把他們叫來嘮嘮。


    “今天的每道菜都挺好,大家都盡力了,比上兩次好。”老譚說。


    李健說:“老大,上完菜我和幾位師傅嘮了一會兒,覺著煲仔這塊兒不應該全是本地菜,把咱們的東北砂鍋上來應該挺好。”


    這個老譚倒沒想到,這些天一直盯炒菜了,有點忽略。


    “你詳細點說說。”老譚說。


    “其實也不用多,把砂鍋豆腐和東北年菜上來就行,這兩道菜看著簡單做起來難,咱們把功夫做到了,不但好吃,還有特色,有代表性,我覺著行。”李健說。


    老譚在腦袋裏想了一下這兩道菜,想的挺細,把整個製作過程和使用的餐具都想了。


    之後說:“砂鍋豆腐可以改進一下,加入本地的黃牛肉碎和白辣椒,再加少許的小米辣,這口味就上來了。做法按東北菜做法來,加十三香和醬油。”


    李建點頭。


    老譚接著說:“年菜好吃,但賣相不好,我建議把幹白菜換成本地土白菜,提前醃製,時間不要太長,保持綠色,那這菜就有味道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獵狼嘯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獵狼嘯風並收藏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