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師父,老譚是合格的。</p>
他帶過的人很多,我們所熟悉的有周曉梅、李爽、忠清華清兄弟、楊誌軍、額爾敦、小高,要是細算的話張麗和王紅也是,包括木蘭、圖雅姐妹。</p>
如今周曉梅是執行總裁,忠清是出品總監,李爽是省城的區域經理,楊誌軍是呼市總廚,華清是省城總廚,額爾敦是杭州總廚,小高是廚師長,木蘭是呼市總經理,圖雅是督導。</p>
</p>
張麗雖然退了,但大家仍拿她當總經理。王紅就別說了,餃子總監,重要性不亞於忠清。</p>
這些人都是老譚親手帶出來的,至於沒帶過的大部分是這些人的徒弟,像孟夢、小慧、雅茹、小龍、李誌文、蘇婭琪琪格等人,現在也都成了中層管理,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p>
但話說回來,餐飲業不管怎麽發展,管理先進到什麽程度,老一輩傳下來的師徒傳承是不會變的。</p>
舉個簡單例子,阿巧是老譚一手打造的,從第一家不足三百平米的小店到現在全國四十多家店麵,全是他的心血。</p>
表麵上看他不是老板,但影響力比老板要大。</p>
別看他現在有病不參與管理,像退出舞台似的,給人的感覺沒他阿巧一樣運轉,並且很好。</p>
可真沒了他呢?</p>
估計到不了一個月周曉梅、忠清他們都會離開。為啥?沒有為啥,師父走了徒弟還能幹?這是規矩。</p>
中國的餐飲業不單阿巧這樣,大部分如此。</p>
當然,不是說師父帶著徒弟走了飯店就黃了。飯店依然開,師父徒弟依然找工作上崗,這也是餐飲業人員流動性大的主要原因。</p>
什麽都是優勝劣汰。</p>
員工跟不上企業的發展會被淘汰,企業發展緩慢滿足不了員工的需求被員工炒魷魚也很正常。人類社會就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要不然哪來的進步。</p>
理是這個理,但要想往好了發展一定要有準確的判斷和理智的分析,不能盲目樂觀和過高的估計自己。</p>
企業是這樣個人也是這樣。</p>
但人呐,總有把握不住自己的時候,經常禁不住誘惑頭腦一熱的做出悔恨終生的事,往往追悔莫及。</p>
秦海嘯走後的第二天劉洋給四個店長和廚師長開了會,按著師父老譚說的說了。大家聽後沒啥大反應,雖也有少許猜測,也隻是心裏活動而已。</p>
一周以後,周曉梅從省城過來,和劉洋碰過頭後直接找老店的王廚談了話,第二天便宣布王廚為代理總廚,即刻上任。</p>
代理總廚的上任員工隻議論了一兩天就過去了,然後一切照舊,工作井然生意有序,無波無瀾。</p>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也好理解——阿巧已經固定成型,員工習慣了安居樂業,至於誰當總廚沒啥,隻要不是德行不好的人就好。</p>
“秦海嘯走了一直沒給你打電話?”周曉梅關心的問劉洋。</p>
“沒有。”劉洋搖了搖頭,神情有些木然,本來陽光的臉上有著憔悴、失落和痛苦。</p>
“沒想到他會幹這事。”周曉梅說。</p>
“誰也沒鑽誰心看去,很正常------最好別叫我再看到他,看到他就整死他------”</p>
“別說傻話了。”周曉梅姐姐般的拉了劉洋的手,心疼的說:“我還不知道你,嘴上說的厲害心比誰都軟。放心,出不了倆月他就能回來,外麵不那麽好混。”</p>
“回來我也不要他。”</p>
“飯店可能不要他,但你不能,你心裏有,他心裏也有。”</p>
“有就不能一個人走。”</p>
“嗬嗬,竟說氣話。他走也有你的原因,你不刺激他他能走------但不管咋說他做的不對,人品打折,阿瓊沒對不住他的地方。但人各有誌,他也是想出去闖闖,萬一厲害了也好給你一個交代。”周曉梅安慰道。</p>
“啥交代?自己對象是區域經理,別人沒跳槽他倒先跳槽了,說白了就是拆台,拆自己對象的台。這樣人能跟著嗎?</p>
算我瞎眼,碰這個白眼狼,還他媽的傻乎乎的跟著睡了一年,想想就來氣。”</p>
“咋地,你還想睡回來呀?”周曉梅開玩笑道。</p>
“哼,那得等,等老娘厲害了叫他當鴨子。”</p>
“那我可等著,看你咋叫他當鴨子的。”</p>
兩個人笑了。</p>
說實話一男一女在一起小兩年能沒感情嗎?別說人了,就是一塊石頭揣胸口兩年也捂熱了。但石頭能捂熱,你不扔它不走。人就不一樣了,有思想有感情,一旦禁不住誘惑涼的比石頭快,走的義無反顧。</p>
周曉梅在長沙待了一個星期,等飯店和劉洋都穩定後才走。</p>
十月下旬,落葉鋪滿地的時候老譚領著西院大哥和嫂子來到北京,這時的大哥已經做了胃切除手術,但沒有化療。</p>
老中醫給號了脈,診斷之後麵色沉重,沒有保留的說了大哥情況的嚴重性。</p>
大哥這種情況隻能是養著了,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盡可能的延長生命。</p>
這種情況有活一年的,有活兩年的,活三年的挺少。老中醫沒治過,自然不敢說能治,話說回來要是能治的話那就是神醫了。</p>
“藥醫不死病。你現在最主要的是放鬆心情,讓自己樂樂嗬嗬的活。我呢也不拿你是癌症來治,就當和譚小友一樣,開調理的輔藥,主藥還得是你自己。”老中醫說。</p>
“那就行,譚老弟現在恢複的挺好。”嫂子像見了救星似的趕忙說。</p>
“嗬嗬,是恢複的挺好,但沒完全好,隨時可能爆發,就看他如何調整了。”老中醫說。</p>
“向他這樣就行。”嫂子說。</p>
老中醫看了眼老譚,轉而看著大哥和嫂子慢聲道:“和他一樣調理確是正道,主要心情得好,要有樂觀主義和珍惜生命的態度。不拿病當病,當伴生朋友和諧相處,未嚐不是治病之道。</p>
惡疾如洪,堵不如疏。我開的都是疏導調理增補之藥,三個月劑量,回去慢慢調理,切勿生氣憂鬱,壓抑急躁。”</p>
老譚問:“他這樣到我去的大青山靜養咋樣,能行嗎?”</p>
“大青山佛門淨地,需有緣人方可,可以試試,若是有緣自然最好。”</p>
這時大哥說:“聽譚老弟說了想去看看,我雖是黨員,和佛家信仰不同,但想必想法一樣,出發點相同,也是同道。”</p>
“能這麽想最好,那裏清淨,環境又好,隻是你身邊得有人陪著,畢竟體虛。”老中醫說。</p>
“我和他一起去。”嫂子說。</p>
老譚也不知道這樣做對大哥是好是壞,但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也是自身感受——覺著把心放寬了,正視疾病,積極地配合治療,再有一個能回歸原始的清淨環之地行調養,即使不好也能延長生命,多活幾年。</p>
人隻有切身感受過死亡的觸手可及,才會懂得活著的美好。</p>
我們所在意的金錢、名聲、地位在死亡麵前不重要,不值一提,那時候的幡然醒悟有舍棄這一切來換取生命的渴求。</p>
人呐,真正可貴的是尊重和擁有生命,在這個眷戀而美好的塵世上好好活著。</p>
他帶過的人很多,我們所熟悉的有周曉梅、李爽、忠清華清兄弟、楊誌軍、額爾敦、小高,要是細算的話張麗和王紅也是,包括木蘭、圖雅姐妹。</p>
如今周曉梅是執行總裁,忠清是出品總監,李爽是省城的區域經理,楊誌軍是呼市總廚,華清是省城總廚,額爾敦是杭州總廚,小高是廚師長,木蘭是呼市總經理,圖雅是督導。</p>
</p>
張麗雖然退了,但大家仍拿她當總經理。王紅就別說了,餃子總監,重要性不亞於忠清。</p>
這些人都是老譚親手帶出來的,至於沒帶過的大部分是這些人的徒弟,像孟夢、小慧、雅茹、小龍、李誌文、蘇婭琪琪格等人,現在也都成了中層管理,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p>
但話說回來,餐飲業不管怎麽發展,管理先進到什麽程度,老一輩傳下來的師徒傳承是不會變的。</p>
舉個簡單例子,阿巧是老譚一手打造的,從第一家不足三百平米的小店到現在全國四十多家店麵,全是他的心血。</p>
表麵上看他不是老板,但影響力比老板要大。</p>
別看他現在有病不參與管理,像退出舞台似的,給人的感覺沒他阿巧一樣運轉,並且很好。</p>
可真沒了他呢?</p>
估計到不了一個月周曉梅、忠清他們都會離開。為啥?沒有為啥,師父走了徒弟還能幹?這是規矩。</p>
中國的餐飲業不單阿巧這樣,大部分如此。</p>
當然,不是說師父帶著徒弟走了飯店就黃了。飯店依然開,師父徒弟依然找工作上崗,這也是餐飲業人員流動性大的主要原因。</p>
什麽都是優勝劣汰。</p>
員工跟不上企業的發展會被淘汰,企業發展緩慢滿足不了員工的需求被員工炒魷魚也很正常。人類社會就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要不然哪來的進步。</p>
理是這個理,但要想往好了發展一定要有準確的判斷和理智的分析,不能盲目樂觀和過高的估計自己。</p>
企業是這樣個人也是這樣。</p>
但人呐,總有把握不住自己的時候,經常禁不住誘惑頭腦一熱的做出悔恨終生的事,往往追悔莫及。</p>
秦海嘯走後的第二天劉洋給四個店長和廚師長開了會,按著師父老譚說的說了。大家聽後沒啥大反應,雖也有少許猜測,也隻是心裏活動而已。</p>
一周以後,周曉梅從省城過來,和劉洋碰過頭後直接找老店的王廚談了話,第二天便宣布王廚為代理總廚,即刻上任。</p>
代理總廚的上任員工隻議論了一兩天就過去了,然後一切照舊,工作井然生意有序,無波無瀾。</p>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也好理解——阿巧已經固定成型,員工習慣了安居樂業,至於誰當總廚沒啥,隻要不是德行不好的人就好。</p>
“秦海嘯走了一直沒給你打電話?”周曉梅關心的問劉洋。</p>
“沒有。”劉洋搖了搖頭,神情有些木然,本來陽光的臉上有著憔悴、失落和痛苦。</p>
“沒想到他會幹這事。”周曉梅說。</p>
“誰也沒鑽誰心看去,很正常------最好別叫我再看到他,看到他就整死他------”</p>
“別說傻話了。”周曉梅姐姐般的拉了劉洋的手,心疼的說:“我還不知道你,嘴上說的厲害心比誰都軟。放心,出不了倆月他就能回來,外麵不那麽好混。”</p>
“回來我也不要他。”</p>
“飯店可能不要他,但你不能,你心裏有,他心裏也有。”</p>
“有就不能一個人走。”</p>
“嗬嗬,竟說氣話。他走也有你的原因,你不刺激他他能走------但不管咋說他做的不對,人品打折,阿瓊沒對不住他的地方。但人各有誌,他也是想出去闖闖,萬一厲害了也好給你一個交代。”周曉梅安慰道。</p>
“啥交代?自己對象是區域經理,別人沒跳槽他倒先跳槽了,說白了就是拆台,拆自己對象的台。這樣人能跟著嗎?</p>
算我瞎眼,碰這個白眼狼,還他媽的傻乎乎的跟著睡了一年,想想就來氣。”</p>
“咋地,你還想睡回來呀?”周曉梅開玩笑道。</p>
“哼,那得等,等老娘厲害了叫他當鴨子。”</p>
“那我可等著,看你咋叫他當鴨子的。”</p>
兩個人笑了。</p>
說實話一男一女在一起小兩年能沒感情嗎?別說人了,就是一塊石頭揣胸口兩年也捂熱了。但石頭能捂熱,你不扔它不走。人就不一樣了,有思想有感情,一旦禁不住誘惑涼的比石頭快,走的義無反顧。</p>
周曉梅在長沙待了一個星期,等飯店和劉洋都穩定後才走。</p>
十月下旬,落葉鋪滿地的時候老譚領著西院大哥和嫂子來到北京,這時的大哥已經做了胃切除手術,但沒有化療。</p>
老中醫給號了脈,診斷之後麵色沉重,沒有保留的說了大哥情況的嚴重性。</p>
大哥這種情況隻能是養著了,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盡可能的延長生命。</p>
這種情況有活一年的,有活兩年的,活三年的挺少。老中醫沒治過,自然不敢說能治,話說回來要是能治的話那就是神醫了。</p>
“藥醫不死病。你現在最主要的是放鬆心情,讓自己樂樂嗬嗬的活。我呢也不拿你是癌症來治,就當和譚小友一樣,開調理的輔藥,主藥還得是你自己。”老中醫說。</p>
“那就行,譚老弟現在恢複的挺好。”嫂子像見了救星似的趕忙說。</p>
“嗬嗬,是恢複的挺好,但沒完全好,隨時可能爆發,就看他如何調整了。”老中醫說。</p>
“向他這樣就行。”嫂子說。</p>
老中醫看了眼老譚,轉而看著大哥和嫂子慢聲道:“和他一樣調理確是正道,主要心情得好,要有樂觀主義和珍惜生命的態度。不拿病當病,當伴生朋友和諧相處,未嚐不是治病之道。</p>
惡疾如洪,堵不如疏。我開的都是疏導調理增補之藥,三個月劑量,回去慢慢調理,切勿生氣憂鬱,壓抑急躁。”</p>
老譚問:“他這樣到我去的大青山靜養咋樣,能行嗎?”</p>
“大青山佛門淨地,需有緣人方可,可以試試,若是有緣自然最好。”</p>
這時大哥說:“聽譚老弟說了想去看看,我雖是黨員,和佛家信仰不同,但想必想法一樣,出發點相同,也是同道。”</p>
“能這麽想最好,那裏清淨,環境又好,隻是你身邊得有人陪著,畢竟體虛。”老中醫說。</p>
“我和他一起去。”嫂子說。</p>
老譚也不知道這樣做對大哥是好是壞,但他的出發點是好的,也是自身感受——覺著把心放寬了,正視疾病,積極地配合治療,再有一個能回歸原始的清淨環之地行調養,即使不好也能延長生命,多活幾年。</p>
人隻有切身感受過死亡的觸手可及,才會懂得活著的美好。</p>
我們所在意的金錢、名聲、地位在死亡麵前不重要,不值一提,那時候的幡然醒悟有舍棄這一切來換取生命的渴求。</p>
人呐,真正可貴的是尊重和擁有生命,在這個眷戀而美好的塵世上好好活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