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球迷們會注意到,本屆歐洲杯的比賽中,幾乎所有的球隊都會在比賽中進行大量傳中。
無論是曆來推崇高舉高打的英格蘭、主打整體進攻的比利時,還是以反擊作為主要進攻手段的愛爾蘭,場均都有20次以上的傳中嚐試。
葡萄牙甚至平均每場會進行30次傳中,就連熱衷控球的德國和西班牙,在小組賽階段場均也有28和22次傳中。
然而,真正通過傳中取得的進球卻實在少得可憐,高舉高打的戰術是不是真的過時了?那些願意冒險的人喜歡看到邊鋒們將球吊入禁區,這究竟是不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戰術呢?
《442》雜誌一個專欄作家豪·戴維斯經過研究發現,傳中球戰術的效果其實非常值得商榷。
足球世界中,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常人能理解的。
比如說水晶宮和布萊頓隊的緊張關係,比如說國際足聯的賬目,再比如說史蒂夫·麥克拉倫的發型。
然而最讓人困惑的是,為什麽每個人都認為進球得分最簡單的辦法是從50碼以外將球砸向前鋒的頭頂呢?
你得知道,為了將傳中形成射門,前鋒們需要在滯空過程中全身發力,調整方向,而且他們根本很可能根本就碰不到皮球。呃,各位,頂頭球真的是個技術活兒,別太小看它。
然而傳中之於足球就像是禁藥醜聞之於自行車運動一樣,二者形影不離。
全世界每一支球隊都在使用傳中球戰術,即使並不擅長,但他們還是樂此不疲。即使你足夠的out,但想必你也聽說過這句話:“把球往門前傳!”
在英超比賽的運動戰中,平均每92腳傳中才能製造一粒進球。
也就是說,英格蘭四個級別的職業聯賽全部球隊每隊傳中一次,隻有一支球隊會取得進球(丟球的很可能是阿斯頓維拉,嗬嗬,夏總別哭)。而且在這92腳直接吊入禁區的傳中球中,有73腳無法準確找到自己的隊友,這表示五分之四的傳中球都意味著將控球權拱手讓人。
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幾乎所有的球隊都要堅持這種類似於撞大運的進攻方式呢?傳中球戰術是如何變成了家中常備的進攻手段呢?即使當代足球中傳中球的比重已經降低,那麽這種簡單粗暴的戰術,應該被曆史所淘汰麽?
就像藝術一樣,很難說清傳中具體是何時出現的。不過可以認定的一點是,這個足球領域中,應用最廣泛的戰術並不是在這項運動的早期由某人一拍腦門發明出來的,而是有更深層的曆史背景。
起初,足球規則規定球員們隻可以回傳或是橫傳——就像湯姆·克萊維利那樣踢球,之後到了19世紀,盤帶成為了主流,個人能力出眾的球員甚至會直接把球帶到球門裏。
當防守球員撲向持球球員時,持球球員發現一腳貫穿球場的傳球能給接球隊友提供充足的處理球時間,以便他們能夠調整步伐繼續盤帶。
現在我們管這種球叫做大範圍轉移,在遠古時期的2-3-5陣型中,球隊的兩翼各設有一名邊鋒,這樣以來球隊的進攻自然不會缺乏寬度。
當時這種踢法類似於你和一隻讓你很煩的狗在玩取物遊戲——你奮力將球踢得很遠很遠,然後看著對方後衛氣喘籲籲地追那隻皮球。
安德魯·威爾遜是20世紀初的蘇格蘭國腳,司職左內鋒,他是謝菲爾德星期三的出場紀錄保持者和進球紀錄保持者,他說:“如果你大腳將球傳給我,對方後衛們會無所適從,因為他們擅長限製持球的進攻隊員,但是當他們麵對這些從天而降的傳球時常常會手足無措。”
傳中就是這種戰術的必要表現形式之一。在1888年的足總杯決賽中,西布羅姆維奇出人意料地戰勝了奪冠熱門普雷斯頓,當時他們依靠的就是這種“長傳球戰術”。而邊鋒伊恩·巴塞特發揮出色。
值得一提的是,和巴塞特同時代的邊鋒們都習慣於悶頭帶球到角球區然後送出傳中,但巴塞特卻有著更加獨特的見解,他認為邊鋒應該快速插上,趕在防守球員落位之前送出準確而快速的傳中球會更有威脅。
如今,邊鋒高速前插,在防守球員麵對本方球門回追時送出傳中的套路已經司空見慣了。
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傳中球打法。在維多利亞時代,有些人甚至希望禁止頭球,當謝菲爾德於1875年卯足了勁個前鋒喂球砸頭球時,人們看到的並不是這種戰術有多麽厲害,而是滑稽。
50年後,足球戰術改革的先驅赫伯特·查普曼在哈斯菲爾德和阿森納都取得了成功,在他的戰術板上,傳中球的比重大幅下降,不過他成功的前提是擁有像阿萊士·詹姆斯這樣的足球史上第一位偉大的10號球員(這位是蘇格蘭內鋒詹姆斯,不是那個搞搖滾的)。
但是英格蘭卻深深地愛上了傳中球,即使英倫三島以外足球戰術領域的革新日新月異,但這些執著的島民還是難忘初心。
在上世紀的40、50年代,傳統邊鋒在英格蘭大行其道,湧現出了斯坦利·馬修斯和湯姆·芬尼等邊路大神,然而對於邊鋒的一味追求同時給球員遴選造成了錯誤的導向,明星邊鋒們持寵而嬌,其他位置上的球員卻懷才不遇,原本的優勢轉變成了劣勢。
英格蘭隊在1950年世界杯上發揮不佳,而在1953年他們又在主場負於東歐鐵騎匈牙利,對於這一連串的潰敗,馬修斯居然說:“我認為球隊的實力應該歸結於主教練賽前的戰術布置不當……(作為教練),你不能告訴球星應該怎麽踢球。”
看見了吧,輸了比賽,不是我的問題。
ps:這部分可能有書友說比較水,作者君表示,希望借助本書,在歐洲杯期間,向一些足球愛好者(主要是新人)科普下足球的一些有趣的知識。穿插這些的時候都不是無緣無故的,都是結合比賽的情況。請耐心一些。(未完待續。)
無論是曆來推崇高舉高打的英格蘭、主打整體進攻的比利時,還是以反擊作為主要進攻手段的愛爾蘭,場均都有20次以上的傳中嚐試。
葡萄牙甚至平均每場會進行30次傳中,就連熱衷控球的德國和西班牙,在小組賽階段場均也有28和22次傳中。
然而,真正通過傳中取得的進球卻實在少得可憐,高舉高打的戰術是不是真的過時了?那些願意冒險的人喜歡看到邊鋒們將球吊入禁區,這究竟是不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戰術呢?
《442》雜誌一個專欄作家豪·戴維斯經過研究發現,傳中球戰術的效果其實非常值得商榷。
足球世界中,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常人能理解的。
比如說水晶宮和布萊頓隊的緊張關係,比如說國際足聯的賬目,再比如說史蒂夫·麥克拉倫的發型。
然而最讓人困惑的是,為什麽每個人都認為進球得分最簡單的辦法是從50碼以外將球砸向前鋒的頭頂呢?
你得知道,為了將傳中形成射門,前鋒們需要在滯空過程中全身發力,調整方向,而且他們根本很可能根本就碰不到皮球。呃,各位,頂頭球真的是個技術活兒,別太小看它。
然而傳中之於足球就像是禁藥醜聞之於自行車運動一樣,二者形影不離。
全世界每一支球隊都在使用傳中球戰術,即使並不擅長,但他們還是樂此不疲。即使你足夠的out,但想必你也聽說過這句話:“把球往門前傳!”
在英超比賽的運動戰中,平均每92腳傳中才能製造一粒進球。
也就是說,英格蘭四個級別的職業聯賽全部球隊每隊傳中一次,隻有一支球隊會取得進球(丟球的很可能是阿斯頓維拉,嗬嗬,夏總別哭)。而且在這92腳直接吊入禁區的傳中球中,有73腳無法準確找到自己的隊友,這表示五分之四的傳中球都意味著將控球權拱手讓人。
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幾乎所有的球隊都要堅持這種類似於撞大運的進攻方式呢?傳中球戰術是如何變成了家中常備的進攻手段呢?即使當代足球中傳中球的比重已經降低,那麽這種簡單粗暴的戰術,應該被曆史所淘汰麽?
就像藝術一樣,很難說清傳中具體是何時出現的。不過可以認定的一點是,這個足球領域中,應用最廣泛的戰術並不是在這項運動的早期由某人一拍腦門發明出來的,而是有更深層的曆史背景。
起初,足球規則規定球員們隻可以回傳或是橫傳——就像湯姆·克萊維利那樣踢球,之後到了19世紀,盤帶成為了主流,個人能力出眾的球員甚至會直接把球帶到球門裏。
當防守球員撲向持球球員時,持球球員發現一腳貫穿球場的傳球能給接球隊友提供充足的處理球時間,以便他們能夠調整步伐繼續盤帶。
現在我們管這種球叫做大範圍轉移,在遠古時期的2-3-5陣型中,球隊的兩翼各設有一名邊鋒,這樣以來球隊的進攻自然不會缺乏寬度。
當時這種踢法類似於你和一隻讓你很煩的狗在玩取物遊戲——你奮力將球踢得很遠很遠,然後看著對方後衛氣喘籲籲地追那隻皮球。
安德魯·威爾遜是20世紀初的蘇格蘭國腳,司職左內鋒,他是謝菲爾德星期三的出場紀錄保持者和進球紀錄保持者,他說:“如果你大腳將球傳給我,對方後衛們會無所適從,因為他們擅長限製持球的進攻隊員,但是當他們麵對這些從天而降的傳球時常常會手足無措。”
傳中就是這種戰術的必要表現形式之一。在1888年的足總杯決賽中,西布羅姆維奇出人意料地戰勝了奪冠熱門普雷斯頓,當時他們依靠的就是這種“長傳球戰術”。而邊鋒伊恩·巴塞特發揮出色。
值得一提的是,和巴塞特同時代的邊鋒們都習慣於悶頭帶球到角球區然後送出傳中,但巴塞特卻有著更加獨特的見解,他認為邊鋒應該快速插上,趕在防守球員落位之前送出準確而快速的傳中球會更有威脅。
如今,邊鋒高速前插,在防守球員麵對本方球門回追時送出傳中的套路已經司空見慣了。
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傳中球打法。在維多利亞時代,有些人甚至希望禁止頭球,當謝菲爾德於1875年卯足了勁個前鋒喂球砸頭球時,人們看到的並不是這種戰術有多麽厲害,而是滑稽。
50年後,足球戰術改革的先驅赫伯特·查普曼在哈斯菲爾德和阿森納都取得了成功,在他的戰術板上,傳中球的比重大幅下降,不過他成功的前提是擁有像阿萊士·詹姆斯這樣的足球史上第一位偉大的10號球員(這位是蘇格蘭內鋒詹姆斯,不是那個搞搖滾的)。
但是英格蘭卻深深地愛上了傳中球,即使英倫三島以外足球戰術領域的革新日新月異,但這些執著的島民還是難忘初心。
在上世紀的40、50年代,傳統邊鋒在英格蘭大行其道,湧現出了斯坦利·馬修斯和湯姆·芬尼等邊路大神,然而對於邊鋒的一味追求同時給球員遴選造成了錯誤的導向,明星邊鋒們持寵而嬌,其他位置上的球員卻懷才不遇,原本的優勢轉變成了劣勢。
英格蘭隊在1950年世界杯上發揮不佳,而在1953年他們又在主場負於東歐鐵騎匈牙利,對於這一連串的潰敗,馬修斯居然說:“我認為球隊的實力應該歸結於主教練賽前的戰術布置不當……(作為教練),你不能告訴球星應該怎麽踢球。”
看見了吧,輸了比賽,不是我的問題。
ps:這部分可能有書友說比較水,作者君表示,希望借助本書,在歐洲杯期間,向一些足球愛好者(主要是新人)科普下足球的一些有趣的知識。穿插這些的時候都不是無緣無故的,都是結合比賽的情況。請耐心一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