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豆,我再問最後一個問題,淮西派和浙東派在朝廷對立,背後在爭什麽?”李雲睿長籲了一口氣,今天聽了無數的秘辛,受到的衝擊比較大。


    “沒想到我兒聰慧至此,居然能想到這一層!”李景隆聽了李雲睿的問話,豎起了大拇指。


    李雲睿之所以這樣問,原因很簡單,武俠小說有雲,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紛爭。探究發生紛爭的原因,無非是利益二字。


    無論是原始人爭奪食物和交配權,還是現代人爭奪升職加薪和領導表揚,所有的紛爭,都是為了利益考量。


    什麽淮西派、浙東派,淮南派,浙西派,這些派係的形成,肯定是為了某些利益,而不單純是為了在朝堂上,誰壓誰一頭。


    既然淮西派和浙東派在朝廷上對立,必然是有利益衝突,而且其中的利益還不小,否則不至於到劍拔弩張、生死相向的地步。


    因此,李雲睿才提出了這個問題。


    “你可知道,大明最肥的一塊肉是什麽?”李景隆看了看李雲睿,笑著問道。


    最肥的一塊肉?李雲睿聽了之後,仔細琢磨起來。


    大明這種窮得隻剩褲衩子的地方,能有什麽肥肉?


    自古以來,朝廷的收入無非就是人丁賦稅而已,除此之外就是鹽、鐵、茶、馬之利,再接下去商稅;朝廷的支出就是官員、士兵的俸祿,剩下的就是軍需糧食。至於民間的最大財富,無非也就是鹽、鐵、糧食的販賣。


    人丁賦稅,這是朝廷的,誰也動不了;茶、馬之利也是都被朝廷控製,可以走私,但風險極大,駙馬歐陽倫的下場,就是一個例子;官員都是朝廷下發,至於士兵的俸祿,除非將領吃空餉,否則撈不到好處,文官也拿不到好處。


    這些對於浙東派和淮西派來說,都不算重大利益,用不著你死我活地爭搶。


    剩下的就是鹽、鐵、軍需、糧草。


    太祖朱元璋放開了鐵器生產,不再實行專賣製度,冶鐵成了普通百姓自己可以幹的事情了,官員根本插不上手,除非他們想冒險把鐵器賣給蒙古人,這種收益算不上高,但風險特別大的生意,恐怕淮西派和浙東派都看不上。23sk.


    “鹽、軍需、糧食?”一通分析之後,李雲睿說出了自己的答案。


    “以你的閱曆,能想到這一步,已經是難能可貴了!”李景隆一副老懷安慰的表情,笑了起來,說道,“你有沒有想過,這三者之間,有什麽聯係?”


    聯係?三者之間的聯係?李雲睿聽了李景隆的提問,緊皺了一下眉頭。


    鹽、軍需、糧食,這三者之間能有什麽聯係?


    自大明開國以來,鹽政就采用“邊中海支”的開中法專賣製度,即鹽商在九邊繳納糧食,換取食鹽運銷資格——鹽引,這就是“邊中”;拿到鹽引之後,到朝廷在海邊的鹽課提舉司或者都轉運鹽使司支取海鹽。簡而言之就是用糧食換鹽,不用出錢。


    因此很多人在邊塞地區的商人,就在九邊租用了大量的土地種糧,糧食成熟後,直接交給邊軍來換取鹽引,這群人就是後世晉商的雛形。


    這段曆史,李雲睿略微了解一些。


    這些糧食,就成了軍需的組成部分,而軍需除了糧草,還有武器、服裝,但這些物資都是由工部和兵部來完成的,武勳想搶也搶不過去。


    至於糧食,各地的賦稅要運到當地的預備倉,大部分會運到南京附近的官倉。


    所謂預備倉,也叫常平倉,始自西漢,是為了調節糧價,儲糧備荒以供應官需民食而設置的糧倉,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州縣於四鄉各置預備倉,“出官鈔糴糧貯之以備賑濟,荒年借貸於民,秋成償還”。預備倉成了有明一代的定製,取代了常平倉。


    而官倉也有正倉、太倉、軍倉、義倉之分,正倉、太倉供應官祿,軍倉供應兵餉,義倉則是用來賑災,當然這些倉廩的功能也有交叉,不足時,就從其他倉庫調運。


    除去賦稅,剩下的糧食都被民間的商人收走,低買高賣,賺取利潤。


    鹽、軍需、糧食這三者之間的聯係,也就是糧食了。


    糧食在大明到處可見,如果淮西派和浙東派要是為了爭搶糧食,打得你死我活,爭得不可開交,這點說出來,打死李雲睿也不信。


    除此之外,這三者之間,還有什麽聯係呢?李雲睿再次陷入了沉思。


    突然之間,李雲睿腦海中閃過一個模糊的想法,但又不敢肯定。


    李雲睿回想起了在後世,有一部特別火的片子,叫做《李衛當官》,裏麵有個一個故事情節,西北戰亂,國庫空虛,當時朝廷最主要的財政來源就是淮揚的鹽稅,但太子黨上下其手,和鹽商勾結,私下裏販賣鹽引。


    李衛受四皇子胤禛所托前往揚州,軍師任先生給他出了個主意,讓李衛隻身打入漕幫,獲得漕幫幫主的信任,然後揭開了太子黨的貪腐大案。


    無論是糧食,還是鹽,都要運輸。在古代大宗貨物的運輸,除非大軍征戰走陸運,其他的大都靠水運,水運有兩種方式:漕運和海運。


    漕運主要利用內河河道進行運輸,海運則是從利用外海海道進行運輸。


    “老豆,莫不是海運與漕運之爭?”李雲睿的想法很簡單,淮西派就在淮河邊上,而淮河水係在內陸來講四通八達,是古代水運的主力;至於浙東派,一聽這名字,就是浙江沿海的人,他們對海運及海外貿易擁有極大的熱情,太祖朱元璋下令片帆不得下海,肯定是浙東派希望打破這一壁壘。


    “我兒以後,必有一番大作為!”李景隆見李雲睿很快給出了答案,老懷安慰般的笑容,浮現在臉上,說道,“雙方的爭鬥就是為了漕運!”


    漕運?為什麽沒有海運?李雲睿有些納悶地看著李景隆,浙東和淮西兩派居然為了漕運爭個不停?這沒道理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小公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錦衣衛僉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錦衣衛僉事並收藏大明小公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