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出發的第一天就遇到了戈壁灘上極其罕見的沙龍卷,在天空中形成巨大的旋風,刮的漫天黃沙。


    不過這沙龍卷來的快,去的也快,刮起的黃沙剛好遮蔽了太陽,我們可以沿著線路繼續前進。


    白天的沙漠是枯燥乏味的,尤其是在羅布泊這種生命禁區,隻從幾十年前這裏爆炸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後,羅布泊就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


    前往羅布泊探秘的人不計其數,在這其中又不知道有多少人唄永遠的掩埋在這被稱為生命禁區的羅布泊。


    而關於羅布泊的神秘傳說就更加離奇了,通過這些神秘傳說羅布泊就顯得更加詭異未知,尤其是在這個風沙肆虐的季節。


    沒有任何人敢冒著生命危險出現在這裏地方,除了我們這支在漫漫黃沙中前進的駝隊。


    李教授說,羅布泊的地下中有我國內陸最豐富的地下水係,當年國民黨讓塔裏木河改道流向孔雀河,導致羅布泊的湖泊麵積日益減少。


    好在羅布泊的地下水資源豐富,勉強維持了幾十年,直到現在,別看這戈壁灘表麵上寸草不生,這地底下還暗藏著波濤洶湧的暗河。


    楊子舔了舔幹燥的嘴唇,說∶“著地下麵竟然有暗河,為啥這裏看不到一點生命的跡象,就連一顆植物都沒有。”


    李教授,說∶“沙漠中的水汽蒸發太快了,而我們所在的地方又是一片鹽堿區,這裏根本就不能存活生命。”


    “等過了這片鹽堿區,前麵還是生長著一些沙漠中的耐旱植物,包括一些隻在夜晚出現的沙漠動物。”


    我跟楊子說∶“你別看現在這個地方全是一望無際的戈壁灘,在秦漢的時候,這片區域可是文明程度相當多。”


    “當時這個地方稱之為“幼澤“,這裏曾經人聲鼎沸,商旅“絲綢”;這裏曾經萬家燈火,樓蘭城立。”


    “漢代的張賽出使西域的時候,可能跟我們走的就是同一條路,從這裏出發前往中東地區的波斯帝國跟古羅馬帝國。”


    “著名的探險家馬可波羅就是經由這條古“絲綢之路”,來往中原跟西方。”


    “到了明朝時候,這條古“絲綢之路”已經逐漸沒落了,當時的土耳其奧斯曼帝國雄霸歐亞大陸,頻繁的戰爭隔絕了東西方之間的交流。”


    “而到了明朝中期,航海技術已經相當發達了,隻能哥布倫開創了航海******以後,人們熱衷於探索海洋的奧秘。”


    “從歐洲到亞洲開創了一條新的海上之路,而原本的古“絲綢之路”已經被人們遺忘了,來往的貿易都通過這條海上之路溝通東西方的文化交流。”


    “古“絲綢之路”的消失,也標誌著塔克拉瑪幹沙漠中文明的終結,隨著沙漠的日益擴張,土地沙漠化嚴重,古“絲綢之路”已經被埋葬在這漫漫黃沙下麵。”


    “那些原本在沙漠裏存在過的文明與國度,成為了後人口頭相傳的神話故事。”


    我這一番感歎下來,就連李教授也對我稱讚不已,認為我說的十分在理,也具有邏輯性。


    買買提老漢拿出那副地圖跟我一起研究起來,結合李教授在那圈織錦上的發現,雖然無法準確的定位到那一點,可是上麵的東西還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大概的範圍。


    幫助雖然不大,還是能在上麵找出一些顯著的地標來,比如離我們大概幾十公裏遠的地方曾今有個一個考察站,而我們下一步的計劃就是在這個考察站裏安營紮寨。


    這一天可以說是走得極為辛苦,,刮起的風雖然不大,但是這片區域屬於鹽堿區,風一來刮起漫天的鹽堿,這眼睛一眨就直流眼淚,搞得人心煩意亂。


    買買提老漢嘮嘮叨叨地說,你們外地人也不想想,這個季節是沙漠中最為危險的季節,每天幾乎都會有大風刮起。


    這已經算是好的呢?要是遇到沙漠中的極旱天氣,太陽會活活的把我們烤成肉餅。


    楊子說∶“天氣熱點,倒還好,就是刮起這風來,什麽都不能幹,連句話也說不了,這一路上也太枯燥乏味了,憋得難受。”


    郭青騎著駱駝過來調戲道∶“你要是憋得真難受,呐,那有個山坳,你去那裏擼一管再回來,我們也不會笑話你的。”


    楊子一聽這話不對勁,看到考古隊的人這下一齊笑了起來,就連我也忍不住笑出聲來。


    楊子指著郭青,說∶“你這小娘們,還調戲起你家大爺來了,看我不抓到你,打爛你的小屁屁。”


    楊子說完就催動褪下的駱駝追了上去,誰知道他跑的太急,駱駝腿一打滑,就摔了個狗吃屎。


    楊子狼狽的從地上爬了起來,看到郭青在前麵對他豎手指,吐了一口口水,罵道∶“小娘們別上我有機會抓到你,非打爛你的屁股不可。”


    楊子騎著駱駝來到我身邊,說∶“青哥兒,連你也嘲笑我,要不咱倆一起去那裏擼一管再回來。”


    我難得搭理他,催動腿下的駱駝就跨了出去,楊子在後麵隻喊讓我等等他,別太快了。


    這一路玩鬧下來,太陽已經逐漸沉了下去,我們加快了步伐,希望在天色徹底黑下來之前,趕到那個被人廢棄的考察站。


    眼瞅著天色即將暗淡下去,我們離那個廢棄的考察站,還不知道有多遠,這黑暗的沙漠裏隱藏什麽危險,誰也不知道。


    我們隻好快馬一鞭,催動腿下的駱駝趕緊跑起來,這時候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四周空無一物,還好月亮也升了上來。


    沿著淡淡的熒光,我們還能看清楚前麵的路況,在前方遠處有一大片黑色的物質,我估計那就是我們要趕到的考察站。


    據李教授說,那個考察站是幾十年前由蘇聯人出資建立的,用來研究羅布泊的地質的,不知道什麽原因給廢棄了。


    半個小時後,我們終於趕到了這個被蘇聯人廢棄的考察站,腳下的駱駝已經累的喘不過氣來。


    買買提老漢把他的駱駝看的比生命還要重要,讓我們趕緊爬下來,要是累壞了這些駱駝,我們就別想再走出沙漠了。


    我們站在這個被黑暗籠罩的考察站前,這裏的建築跟蘇聯人的如出一轍,這些是典型的俄式建築風格。


    我拿去電筒照了照,發現這個考察站的規模不算小,除了最前麵的這棟房子是木鑄的,後麵的一律是那種紅磚大瓦。


    隻開著兩個窗戶,這些房子已經被沙子也染成了一種沙漠中的味道,房子上被覆蓋了一層厚厚的黃沙。


    牆體已經開始皸裂了,不過還算完整,我們隻在這裏休息一晚,應該沒有什麽大問題。


    推開塵封的大門,撲鼻而來的是一股黴味,牆角處有幾道蜘蛛網,裏麵的一些用過的家具上一層厚厚的灰塵。


    大桌子上擺著一個張相片,是考察站當時的合影,裏麵除了幾個蘇聯人外,大部分是中國人。


    我用手拂去相片上的灰塵,這張照片應該是五六十年代照的,上麵的人穿著打扮都是哪個年代的。


    其中一個留著短頭發,豎著兩道劍眉的人,讓我有一種十分熟悉的感覺,這個人總感覺在哪裏見過,但是怎麽也想不起來。


    這就像是一個你十分熟悉的人,你每天都可以見到他,但是就是想不出他的名字了,我看著相片就是這種感覺。


    我感覺沒什麽異樣,然後把照片又擺了回去,看到這房子裏的修飾還算先進。


    在房子前麵還有一口水井,裏麵的井水還沒有斷流,我們打了幾桶水上來,準備在房子裏燒火做飯。


    這時候楊子把我拉到一邊,看了看周圍的情況,說∶“青哥兒,你看這張照片,這上麵的這個人認識吧!”


    楊子拿出我剛才放好的那張照片給我看,我搖搖頭說∶“感覺很熟悉,就是想不起來他是誰,這就是邏輯思維上的一個盲區。”


    楊子靠近我的耳朵,他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低聲說∶“這人跟我們一起去盜天宮的那小哥長得一模一樣。”


    “什麽,”我心裏一驚,照片就掉在了地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盜墓高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生於十七世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生於十七世紀並收藏盜墓高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