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的地方?”我和周警官不約而同的問道。(.好看的小說)
舅爺點點頭,指著北麵的高山道:“你們看,身後這座山就像是一個大靠背,這也是龍椅靠背的所在,左麵的丘陵就好像是一座伏龍一般,右麵的丘陵則是伏虎,但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雍正的墓葬在這所有的山巒包圍之下的正中央。”
我們仔細的看著,果然跟舅爺所說的相差無幾。舅爺繼續道:“既然如此,那麽其他皇帝不想埋葬在這裏也就能夠理解了,因為雍正皇帝已經占據了這裏最好的風水,而剩下的風水知識一般偏上而已,如果再從這裏建造墓穴的話,恐怕再也找不到雍正皇帝這麽好的地方了。”
“可是為什麽嘉慶,道光和光緒三個皇帝都埋在了這裏?”我有些不解的問道。
舅爺苦笑著搖了搖頭道:“那是因為東陵確實沒有他們的地方了,又不能跟雍正皇帝一樣,再從新開辟一處墓葬,所以就退而求其次,將自己的墓葬埋在了這裏。”
“照您這麽說,雍正皇帝是因為東陵的格局太小,所以選擇了這裏,而他卻占據了這裏最好的風水寶穴,而他的子孫也隻能是跟著沾一點光而已?”我說道。
舅爺點點頭,隨即指著三個大牌樓道:“應該沒錯,你再看看上麵的獸頭的朝向。”
我順著舅爺所指的獸頭朝向看去。就見獸頭的朝向應該是東麵,應該是朝著太陽升起的地方,這應該沒什麽問題。我看了半天沒有什麽結果,轉而問舅爺道:“舅爺,到底是怎麽回事兒?我沒有看出到底有什麽不對的啊?”
舅爺一副惋惜的樣子指了指我道:“走,咱們回去看看你就知道了。”說著話,轉身又朝道光的牌樓走去。時間不長,我們回到了案發現場,就見舅爺指著大牌樓上一些沒有被盜的石獸道:“你們看看。這些獸頭的方向在哪兒?”
“這是朝著西麵啊?”我還是有些不解的說了一句。舅爺點點頭道:“你說的沒錯,這個獸頭的方向是朝著西麵。正好與雍正牌樓上的獸頭相對,沒錯吧。”
我點點頭,就聽舅爺繼續道:“這道光皇帝也不是個省油的燈,你看他們兩個的獸頭相對怒吼。這是在爭氣勢呢。”
我聽完舅爺的話,忍不住笑了笑道:“舅爺,您說的也太勉強了點吧?獸頭相對就是在爭氣勢嗎?清代可是以孝治國的,如果道光這個重孫子敢對雍正這個太爺爺不敬,您覺得大清國的大臣們會同意嗎?”
聽了我的話,舅爺冷哼一聲道:“你懂個屁,獸頭相對,很顯然這是在爭奪氣運,牌樓是什麽?那可是墓葬大門。如果大門上的氣勢都不足,你覺得在國運上這道光皇帝能跟雍正皇帝比嗎?再者說了,曆史上當皇帝的哪一個不是自私自利的人?難道你以為雍正皇帝就不是嗎?”
我想說些什麽。(.)但想想確實如此,道光皇帝時期國運大幅度衰退,跟康雍乾三朝根本就沒法比,而且他的太爺爺又將這麽一個好風水的地方全部都占據了,根本沒有分給後代子孫一點,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他才會想著跟自己太爺爺爭一下氣運,想改變一下國運吧。
“可是這些跟咱們的案子有什麽關係嗎?”站在一邊跟我們東跑西顛的周警官此時輕聲問道。
我愣了一下。隨即看向舅爺,舅爺臉色也尷尬起來,那位周警官一看舅爺的樣子就明白了,弄了半天我們兩個在這裏討論了半天,跟被盜案情感情一點關係都沒有,雖說沒說什麽,但估計也是被憋的有些氣惱。
隨後人家周警官要再去上麵看看,我走到舅爺身邊道:“舅爺,您下次教我的時候能不能別這樣,弄得人家警察跟著咱們跑來跑去,怪尷尬的。”
舅爺摸著鼻子道:“我也沒有讓他跟著,誰讓他跟我們跑的?”
我有些無奈的笑了笑道:“舅爺,現在您說咱們該怎麽辦吧?”舅爺搖了搖頭道:“我怎麽知道該怎麽辦?涼拌唄。”
“嗬,這老家夥居然還會開玩笑了。”我心裏暗笑道。但也不能總是這麽下去,畢竟人家是請我們來辦案子的,不是來玩兒的,於是我對舅爺道:“咱們還是到處走走吧,也許能發現點個跟案子有關的事兒呢。”
舅爺點點頭,我跟周警官說了一聲,隨後帶著舅爺到處走了起來。其實我們也是沒有目的的走訪,畢竟這次除了案子之外,還有一個任務就是要尋訪統計一下這附近家裏有沒有文物,順便講一下保護文物的重要性。
隨後走了大概半個多小時,這才剛剛走出西陵的範圍,這還是抄了近路,如果是順著大陸走,估計一個小時也走不出西陵的範圍。
這裏的家家戶戶基本上全部都是滿族人,因為是清代時期派過來看守陵寢的,所以大多數村子的名字也都跟陵墓有點關係。
我們進入的這個村叫曉新村,據說是乾隆時期就有了,這個村子最早是禦林軍所駐紮的地方,隻要每天一破曉就要穿戴整齊的去巡邏,所以就起了這麽個名字。
我們正走著,想攔住一個人去這個村的村委會,畢竟隻有找到村長我們才能了解一些情況。
我就見迎麵一個人騎著摩托車朝我們走過來,由於天氣幹燥,塵土很大,看不清這個人的麵向,但我還是我趕緊上去攔住問道:“這位大哥,請問你們村的村委會在哪兒啊?”
這個人一看到我,立馬就笑了,將摩托車停好後下來,走到我麵前一把將我的手抓住道:“沒想到是您啊,您怎麽到我們村來了?是不是來找我的?”
我愣了一下,又仔細的看了看,這才認出來,這個人正是我們昨天去古玩兒市場時,老婆撿漏的那個小攤位的老板白建剛。
就見這位白老板此時風塵仆仆的樣子,摩托車後麵還綁著一個大紙箱子,裏麵不知道裝了些什麽。
“白老板,真是巧啊。“我也笑著跟他握手。
白建剛三十多歲的臉上笑開了花道:“張同誌,你們是不是來找我的?來,走走,去我家。”說著話,就要拉著我去他家,我趕緊道:“你誤會了白老板,我們來這裏是考察的,再有就是我們想去你們村委會一下,想了解一下你們村對於文物保護的一些東西。”
“嗨,想了解那些啊,你還跑村委會去幹嗎?直接去我家得了唄,我哥就是村長,他們家就在我們前邊。”說完,他抬手看了看手腕上站著些許汙黑的手表道:“這個點村委會沒人,都在家睡覺去了,你還是去我們家吧,到了那兒我讓我媳婦給你去叫我大哥,到時候有啥事兒你就問唄。”
聽他這麽說,我點了點頭,看來去他家是免不了的了,隨即跟著這位白老板朝前麵走去。
走了大概二十多分鍾,我們進了村子,東拐西走的進了一個胡同,這個胡同並不算寬,大概有四米左右,但全都是土路,坑坑窪窪的不太好走。
白建剛笑嗬嗬道:“真是不好意思了,我們這兒窮,沒什麽好路,本來這幾年因為有老祖宗保佑,這裏成了旅遊區,誰知道本來以為日子好過了,結果還是沒人給修路,所以這路不太好走啊。”我笑了笑沒說什麽,舅爺隻是一撇嘴,看樣子對於山村修路這件事,他也有點什麽隱私。
走著走著,白建剛朝前麵一指道:“前麵就是我家,這邊就是我哥家,我們兩家的宅子都是老房子,早先祖宗們留下的,希望張先生和這位老先生別見怪啊。”白建剛說著話,將我們帶進了他家。
一進門,還沒等摩托車放穩,這白建剛早就大聲朝房子喊道:“媳婦,來人了,趕緊準備茶水。”
就聽裏麵應了一聲,從屋子裏走出了一個看上去三十多歲的女人,這女人應該就是白建剛的愛人,看上去麵容姣好,個子不高,最多有一米六左右。
白建剛家確實是老房子,青磚壘砌,有五間正房,都是用爐灰渣捶的房頂,房頂上還曬著玉米,看樣子應該是去年的糧食。
院子裏有一口水井,還有一個自來水管,當然了,還有一個石碾子,看樣子年頭不少了。
院子很大,都鋪著方磚,東麵一個很簡單的屋子,裏麵黑乎乎的不知道是做什麽用的,一般在古代,這裏也就是放一些柴火,俗稱柴房。西麵還有一間屋子,用較粗的木頭弄出來一個窗戶,如果沒有猜錯的話,應該是一個夥房。
進了大門之後,白建剛將摩托車停好,隨即將我們讓到了裏屋,裏麵家居擺設倒是不少,看樣子這白建剛的生活還算是不錯,彩電冰箱沙發等一應俱全。
我和舅爺坐在沙發上,就見白建剛的老婆端出來一個茶壺放在茶幾上,有拿出兩個水杯倒滿了茶水,跟我們說了兩句客氣話後進了裏屋。(未完待續)
舅爺點點頭,指著北麵的高山道:“你們看,身後這座山就像是一個大靠背,這也是龍椅靠背的所在,左麵的丘陵就好像是一座伏龍一般,右麵的丘陵則是伏虎,但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雍正的墓葬在這所有的山巒包圍之下的正中央。”
我們仔細的看著,果然跟舅爺所說的相差無幾。舅爺繼續道:“既然如此,那麽其他皇帝不想埋葬在這裏也就能夠理解了,因為雍正皇帝已經占據了這裏最好的風水,而剩下的風水知識一般偏上而已,如果再從這裏建造墓穴的話,恐怕再也找不到雍正皇帝這麽好的地方了。”
“可是為什麽嘉慶,道光和光緒三個皇帝都埋在了這裏?”我有些不解的問道。
舅爺苦笑著搖了搖頭道:“那是因為東陵確實沒有他們的地方了,又不能跟雍正皇帝一樣,再從新開辟一處墓葬,所以就退而求其次,將自己的墓葬埋在了這裏。”
“照您這麽說,雍正皇帝是因為東陵的格局太小,所以選擇了這裏,而他卻占據了這裏最好的風水寶穴,而他的子孫也隻能是跟著沾一點光而已?”我說道。
舅爺點點頭,隨即指著三個大牌樓道:“應該沒錯,你再看看上麵的獸頭的朝向。”
我順著舅爺所指的獸頭朝向看去。就見獸頭的朝向應該是東麵,應該是朝著太陽升起的地方,這應該沒什麽問題。我看了半天沒有什麽結果,轉而問舅爺道:“舅爺,到底是怎麽回事兒?我沒有看出到底有什麽不對的啊?”
舅爺一副惋惜的樣子指了指我道:“走,咱們回去看看你就知道了。”說著話,轉身又朝道光的牌樓走去。時間不長,我們回到了案發現場,就見舅爺指著大牌樓上一些沒有被盜的石獸道:“你們看看。這些獸頭的方向在哪兒?”
“這是朝著西麵啊?”我還是有些不解的說了一句。舅爺點點頭道:“你說的沒錯,這個獸頭的方向是朝著西麵。正好與雍正牌樓上的獸頭相對,沒錯吧。”
我點點頭,就聽舅爺繼續道:“這道光皇帝也不是個省油的燈,你看他們兩個的獸頭相對怒吼。這是在爭氣勢呢。”
我聽完舅爺的話,忍不住笑了笑道:“舅爺,您說的也太勉強了點吧?獸頭相對就是在爭氣勢嗎?清代可是以孝治國的,如果道光這個重孫子敢對雍正這個太爺爺不敬,您覺得大清國的大臣們會同意嗎?”
聽了我的話,舅爺冷哼一聲道:“你懂個屁,獸頭相對,很顯然這是在爭奪氣運,牌樓是什麽?那可是墓葬大門。如果大門上的氣勢都不足,你覺得在國運上這道光皇帝能跟雍正皇帝比嗎?再者說了,曆史上當皇帝的哪一個不是自私自利的人?難道你以為雍正皇帝就不是嗎?”
我想說些什麽。(.)但想想確實如此,道光皇帝時期國運大幅度衰退,跟康雍乾三朝根本就沒法比,而且他的太爺爺又將這麽一個好風水的地方全部都占據了,根本沒有分給後代子孫一點,也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他才會想著跟自己太爺爺爭一下氣運,想改變一下國運吧。
“可是這些跟咱們的案子有什麽關係嗎?”站在一邊跟我們東跑西顛的周警官此時輕聲問道。
我愣了一下。隨即看向舅爺,舅爺臉色也尷尬起來,那位周警官一看舅爺的樣子就明白了,弄了半天我們兩個在這裏討論了半天,跟被盜案情感情一點關係都沒有,雖說沒說什麽,但估計也是被憋的有些氣惱。
隨後人家周警官要再去上麵看看,我走到舅爺身邊道:“舅爺,您下次教我的時候能不能別這樣,弄得人家警察跟著咱們跑來跑去,怪尷尬的。”
舅爺摸著鼻子道:“我也沒有讓他跟著,誰讓他跟我們跑的?”
我有些無奈的笑了笑道:“舅爺,現在您說咱們該怎麽辦吧?”舅爺搖了搖頭道:“我怎麽知道該怎麽辦?涼拌唄。”
“嗬,這老家夥居然還會開玩笑了。”我心裏暗笑道。但也不能總是這麽下去,畢竟人家是請我們來辦案子的,不是來玩兒的,於是我對舅爺道:“咱們還是到處走走吧,也許能發現點個跟案子有關的事兒呢。”
舅爺點點頭,我跟周警官說了一聲,隨後帶著舅爺到處走了起來。其實我們也是沒有目的的走訪,畢竟這次除了案子之外,還有一個任務就是要尋訪統計一下這附近家裏有沒有文物,順便講一下保護文物的重要性。
隨後走了大概半個多小時,這才剛剛走出西陵的範圍,這還是抄了近路,如果是順著大陸走,估計一個小時也走不出西陵的範圍。
這裏的家家戶戶基本上全部都是滿族人,因為是清代時期派過來看守陵寢的,所以大多數村子的名字也都跟陵墓有點關係。
我們進入的這個村叫曉新村,據說是乾隆時期就有了,這個村子最早是禦林軍所駐紮的地方,隻要每天一破曉就要穿戴整齊的去巡邏,所以就起了這麽個名字。
我們正走著,想攔住一個人去這個村的村委會,畢竟隻有找到村長我們才能了解一些情況。
我就見迎麵一個人騎著摩托車朝我們走過來,由於天氣幹燥,塵土很大,看不清這個人的麵向,但我還是我趕緊上去攔住問道:“這位大哥,請問你們村的村委會在哪兒啊?”
這個人一看到我,立馬就笑了,將摩托車停好後下來,走到我麵前一把將我的手抓住道:“沒想到是您啊,您怎麽到我們村來了?是不是來找我的?”
我愣了一下,又仔細的看了看,這才認出來,這個人正是我們昨天去古玩兒市場時,老婆撿漏的那個小攤位的老板白建剛。
就見這位白老板此時風塵仆仆的樣子,摩托車後麵還綁著一個大紙箱子,裏麵不知道裝了些什麽。
“白老板,真是巧啊。“我也笑著跟他握手。
白建剛三十多歲的臉上笑開了花道:“張同誌,你們是不是來找我的?來,走走,去我家。”說著話,就要拉著我去他家,我趕緊道:“你誤會了白老板,我們來這裏是考察的,再有就是我們想去你們村委會一下,想了解一下你們村對於文物保護的一些東西。”
“嗨,想了解那些啊,你還跑村委會去幹嗎?直接去我家得了唄,我哥就是村長,他們家就在我們前邊。”說完,他抬手看了看手腕上站著些許汙黑的手表道:“這個點村委會沒人,都在家睡覺去了,你還是去我們家吧,到了那兒我讓我媳婦給你去叫我大哥,到時候有啥事兒你就問唄。”
聽他這麽說,我點了點頭,看來去他家是免不了的了,隨即跟著這位白老板朝前麵走去。
走了大概二十多分鍾,我們進了村子,東拐西走的進了一個胡同,這個胡同並不算寬,大概有四米左右,但全都是土路,坑坑窪窪的不太好走。
白建剛笑嗬嗬道:“真是不好意思了,我們這兒窮,沒什麽好路,本來這幾年因為有老祖宗保佑,這裏成了旅遊區,誰知道本來以為日子好過了,結果還是沒人給修路,所以這路不太好走啊。”我笑了笑沒說什麽,舅爺隻是一撇嘴,看樣子對於山村修路這件事,他也有點什麽隱私。
走著走著,白建剛朝前麵一指道:“前麵就是我家,這邊就是我哥家,我們兩家的宅子都是老房子,早先祖宗們留下的,希望張先生和這位老先生別見怪啊。”白建剛說著話,將我們帶進了他家。
一進門,還沒等摩托車放穩,這白建剛早就大聲朝房子喊道:“媳婦,來人了,趕緊準備茶水。”
就聽裏麵應了一聲,從屋子裏走出了一個看上去三十多歲的女人,這女人應該就是白建剛的愛人,看上去麵容姣好,個子不高,最多有一米六左右。
白建剛家確實是老房子,青磚壘砌,有五間正房,都是用爐灰渣捶的房頂,房頂上還曬著玉米,看樣子應該是去年的糧食。
院子裏有一口水井,還有一個自來水管,當然了,還有一個石碾子,看樣子年頭不少了。
院子很大,都鋪著方磚,東麵一個很簡單的屋子,裏麵黑乎乎的不知道是做什麽用的,一般在古代,這裏也就是放一些柴火,俗稱柴房。西麵還有一間屋子,用較粗的木頭弄出來一個窗戶,如果沒有猜錯的話,應該是一個夥房。
進了大門之後,白建剛將摩托車停好,隨即將我們讓到了裏屋,裏麵家居擺設倒是不少,看樣子這白建剛的生活還算是不錯,彩電冰箱沙發等一應俱全。
我和舅爺坐在沙發上,就見白建剛的老婆端出來一個茶壺放在茶幾上,有拿出兩個水杯倒滿了茶水,跟我們說了兩句客氣話後進了裏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