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順著繩子再次爬進了洞,我知道,雖說他們見死不救,但我卻不能這樣,這些人是地質研究所的,雖說他們對田勇見死不救,但他們卻根本就不知道墓穴下的危險。


    可以這麽說,這幾個考古小白進去了,說不定就會有去無回,畢竟這種戰國早期的墓葬,就連我都不敢說有什麽發掘經驗,進去之後也要小心翼翼的,這幾個對考古一無所知的人進去了,說不定就會惹出什麽大亂子來,萬一破壞了文物,我身為發掘隊長,恐怕第一個受到批評的就是我了。


    而且他們雖說不管不顧的,但畢竟是幾條人命,在我心裏,一直都是人命大於天,不管是誰,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無價的,更何況是幾名對人類非常有用的地質學家。


    我下到了洞底,手裏拿著手電筒,這次的手電筒是局裏專門為我們配置的,照明能力非常強,基本上跟警用的手電筒沒什麽兩樣。


    我拿著手電筒朝著裏麵照射,裏麵黑乎乎的,一點動靜都沒有,我朝著靜悄悄的石頭甬道喊了幾聲,依然沒有任何動靜。


    雖說我現在有點著急,但畢竟進行考古發掘時間這麽久了,該有的冷靜還是有的,我拿著手電筒小心翼翼的朝著裏麵走去。四周圍依然是那種好像亂石一般堆砌而成的甬道。


    這種甬道非常不堅固,跟明清時期,甚至連唐宋時期的甬道都沒法相比。完全是用亂石堆砌而成的,一個不小心就會有坍塌的危險。


    而且四周圍沒有什麽靠椅依靠的東西,當然了。也沒有什麽機關,這也跟時代有一定的關係。


    畢竟在春秋時期,還沒有收藏文物的潮流,而且那些貴族的東西對於平民百姓來說根本就沒有很大的價值,那個時候的社會等級非常嚴厲,一旦發現違製的東西,那是會處死的。所以有些東西根本就不是平民百姓所能夠觸碰的東西。


    走著走著,我就聽到了前麵似乎有聲音。我的精神為之一振,隻要有動靜就好,那就說明幾個人還沒事兒。


    隨後我大聲的喊著馬院士幾個人,希望他們跟我回應一下。但喊了幾聲,還是沒有一點回應,我有些疑惑,左手拿著手電筒,右手抽出軍刺,慢慢的朝著聲音的方向走去。<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此時我身後早已經是漆黑一片,可以說伸手不見五指,除了手電筒之外,沒有任何光源。我心裏一陣嘀咕,隨即突然看到前麵不遠處的地上居然有一閃一閃的紅色燈光,而且還伴隨著一聲聲的輕響。


    我趕緊幾步走了過去。看到地上居然就是那部馬院士幾個人用來探測的電子設備,雖說此時那部電子設備上滿是塵土,但質量還算是不錯,還在滴滴的輕響著,紅色的小燈光也在一閃一閃的。


    看到這個設備,我心裏就咯噔了一下。如果連他們手裏的設備都丟失了,這幾個人一定是遭遇了什麽危險。要不然怎麽會將探測器都丟失了呢?


    再看看腳下,果然,一排排比較嘈雜的腳印在地上,似乎他們遇到了什麽東西,但除了他們的腳印之外,我並沒有發現別的什麽印記,不知道他們究竟遭遇到了什麽,為何會如此慌亂。


    我看著地上比較亂雜的腳印,深吸了口氣,朝著甬道的身處看去,就發現原本是三個人的腳印,怎麽會平白無故的少了一個人?難道就這麽憑空消失了嗎?


    由於這個甬道並沒有人進來過,所以地上全部都是浮土,腳印的痕跡非常清晰,很容易判斷出在墓室裏究竟有幾個人,而且不管我怎麽找,還是老樣子,少了一個人的腳印。


    隨後我抬起頭,借著手電筒的光芒朝著甬道上方看去,甬道上方是用巨大的青條石壘砌,再加上上麵蓋著厚厚的土層,光滑的青條石上沒有任何痕跡。


    其實我擔心的是他們遇到大型的蠑螈,因為蠑螈這種東西就好像壁虎一般,有的蠑螈能夠在牆麵上爬行,而且攻擊起來非常迅速,如果沒有對付過這種生物的話,根本就來不及反應就會遭到它的吞噬,但很遺憾,我並沒有在牆壁上發現有任何的痕跡。


    究竟馬院士幾個人遇到了什麽?為什麽會將設備丟棄?我再次大聲了呼喊了幾聲馬院士,但還是沒有一丁點的回應。


    我心裏暗自著急,不由得再次朝前走,這次我並沒有將那個設備撿起來,因為我身上帶的東西夠多了,如果這個時候再帶上這個檢測設備,恐怕一旦遇到什麽危險,到時候就會成為累贅。


    我再次前行,小心翼翼的朝前走了幾步,這個時候已經距離洞口越來越遠了,但我擔心馬院士幾個人的安全,還是狠下心來朝前走去。


    一路上我是追蹤著腳印來的,但剛剛走了十來米左右,我卻發現地上的腳印沒有了,就好像兩個人也都憑空消失了一般,地上的浮土還在,但三個人卻不知所蹤,真的不知道他們怎麽會這樣。


    我擔心的朝著四周圍看了看,甬道還是甬道,四周圍的情景跟剛才一樣,沒有任何特別的東西,但怎麽會消失了呢?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啊?


    我想了半天都想不明白,但我並沒有放棄,我心裏很明白,如果這個時候放棄的話,馬院士幾個人恐怕真的就會完蛋的,他們一定是遇到了什麽危險。


    想到這兒,我緊緊的攥了攥手裏的軍刺,再次朝著甬道深處走去,大概走了四五米左右,就看到前麵有一個類似小胡同的地方。


    這個地方朝著左右延伸進去了四米左右,左麵有一輛青銅馬車。馬車的造型非常古樸,隻不過地上非常不協調的是有四匹馬的白骨,此時這幾匹馬的骨頭早已經碎裂。看樣子這是一個車馬殉葬坑。


    就在馬車的旁邊還倒著已經摔碎了的幾具屍骨,看樣子應該是人的屍骨,隻不過這些屍骨也已經散亂不堪,應該是駕車的士兵。


    右麵的陪葬洞裏是一些陶罐,看樣子應該是盛酒的一些器具,不過裏麵的酒經過千年的放置,早已經空了。隻留下了一些空酒具在哪裏擺放著,那些酒壇上沒有什麽可以留下痕跡的東西。


    一切都是那麽的平凡。甚至連一點花紋都沒有,唯一有研究價值的應該就是那輛馬車了,隻不過這個時候並不是研究這些的時候,現在還是想辦法先找到馬院士幾個人再說。


    我看了幾眼之後。繼續朝前走,剛走了沒有五米,手電筒的光芒一掃,就見前麵不遠的地方居然有一座大門。


    這座大門並不像我們想想的那麽大,也許那個時候也沒有天門這一說,所以四周圍隻有這麽一個紅色的木門,但這個木門跟以前我所見到的那些古墓中的木門所不同,四周圍空空蕩蕩的,隻有這麽一個紅色木門矗立在當中。而四周圍並不是跟其他大殿一般有牆壁,就好像這個紅色木門就這麽孤零零的豎立在甬道中間,非常的突兀。


    我有些看不明白。畢竟考古這麽多年了,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形製的古代墓葬。


    我小心翼翼的走了過去,這期間並沒有發現什麽機關,當我繞過木門看向後麵時才明白,這個木門就好像一個屏風,木門後麵就是正式的墓葬了。隻不過這個墓室並不算大,跟我以前看到過的那些墓葬根本就沒法比。


    墓室很小。長度也就是五米左右,寬度也隻有八米,就好像一個t字形一般,在木門後麵一個用木頭搭建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墓室,就好像宮殿一般,四周圍用紅色的絲帛圍了起來。


    隻不過時間太長了,有的木頭已經腐朽,卯榫都已經壞了,甚至已經坍塌,而且那些絲帛也已經被風化的非常脆,我相信,隻要輕輕一捏就會變成灰一般的東西。


    就在木門和木殿中間,擺放著很多日用器具,其中大部分是一些青銅器,還有比較少的陶器,而在正中間則放著一個巨大的鼎。


    這個鼎是方的,上麵還有字,其他的陪葬物品都是放置在了這個鼎的周圍,就在木殿的正中央,則放著一口紅色的棺材。


    這個棺材跟現代的棺木不同,雖說看大小也應該是棺槨同葬,但這個棺木很顯然相對比較小,而且上麵沒有任何的花紋,按理說春秋時期的貴族墓葬應該有黃腸題湊的,但這個墓葬並沒有發現,隻是一座孤零零的棺槨擺放在那裏。


    我用手電筒朝著四周圍再次看了看,並沒有發現什麽其他可以的東西,這個地方可以說算是最底層了,但還是沒有發現馬院士幾個人的影子,難道這個地方還有什麽夾層不成?


    就在這時,我突然感覺渾身發毛,似乎身後有什麽東西在跟著我,我猛地回過頭看去,甬道裏黑漆漆一片,沒有任何動靜。


    我知道,剛才的那種感覺絕對不會無中生有,因為我經曆了很多危險的事情,遇到危險的時候一定會有所感應,那種感覺非常明確,這裏一定有古怪。


    想到這兒,我用手電筒朝著來時的甬道看去,非常仔細,我不想因為我的大意而錯過任何蛛絲馬跡,因為那樣會令我陷入危險。我剛想到這兒,突然聽到頭頂上似乎有什麽輕微的動靜,抬頭一看,頓時出了一身冷汗。(未完待續m.)(未完待續m.)(未完待續m.)(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考古隊的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葫蘆歪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葫蘆歪歪並收藏考古隊的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