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三宗掌教聚首,他也是故意威逼血河道人,為的就是占據大義的名分,同時激他出手。


    以魔教那些喜歡搞風搞雨的性子,說不定早已經下山了,若不借這個機會削弱魔教的勢力,磨礪門下弟子,以後就沒有這麽好的機會了。


    關於這一點,道佛兩派之間早有默契。


    雖然現在陰陽對衝,靈氣衰微會導致修仙界格局變化,各大勢力重新洗牌,但也正是在這樣的變局之下,才有更大的機緣。


    大爭之世,這僅僅隻是一個開端,修仙界,凡俗世界都逃脫不了。


    種種思慮在心頭一閃即逝,隨即他身上元神靈光閃動,一枚寶鑒從天門中顯現,上麵有著煙雲紋理,龍章鳳篆,造型古樸,華麗大氣。


    正是昆侖道派的鎮宗之寶玄天鏡,此鏡映照萬物,監察天下,更有不可思議之偉力,更重要的是,此寶乃是一件靈寶,生出了靈智,有七十二層禁製,乃是攻防一體,玄妙異常。


    隻見,此刻寶鏡之上,一條綿延萬裏,縱橫八方的神龍正盤踞在紫青祥瑞之氣凝成的祥雲當中,原本傷痕累累的身體也恢複過來,隻是身下的雲海縮水了許多。


    看到這一幕,玄明真人眉頭微皺,神色變得肅然起來,因為他發現,大周的氣運正在不斷減少,雖然這種減少的程度極其微弱,但還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但是在雲層深處,一道道黑氣層層暈染,根深蒂固,蔓延開來,將周遭的雲氣都汙染了,隻是雲海基數太過龐大,十分不起眼。


    就算玄天鏡是靈寶,也無法窺測大周氣運的本質變化,畢竟,這是億兆百姓民念匯聚,再加上王朝律令,法統合一所形成的大周氣運,亙古罕見,十分難得。


    “唉。”


    良久之後,鏡光歸於沉寂,一聲幽幽的歎息在大殿中的回蕩。


    ······


    與此同時,一處不知名的小山上,蘇銘雙目緊閉,盤坐於此,周身氣息古老而悠遠,以他為中心的方圓百裏,所有的生靈皆沉寂下來。


    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裏遊的,都停下動作,感受著自他身上散發出的佛韻,光明,祥和,純淨。


    在這一瞬間,不隻有多少生靈被開啟了靈智。


    此刻,在蘇銘識海當中,一道道民念匯聚,似香火非香火,似祭祀非祭祀,而是一種以神靈見人心的質樸,乃是一種純粹的感激之意。


    或大或小的金色光點浮現,高低上下,裏麵是一道道人影,代表著百姓的不同情緒,有悲傷,有高興,有失落,有希望,有哀求,有憤恨,有得意,有貪心,等等等等,光怪陸離,不計其數。


    人心之複雜,匯聚萬千信仰,能夠衍生萬般神靈,產生超脫凡俗的力量。


    隻是,對於蘇銘而言,這股力量隻是順帶,他並未求取香火,隻是一路斬妖除魔,人前顯聖,解除了百姓災厄。


    但是,一路走來,所見所感,都讓他觸目驚心,他這才意識到,這偌大的大周王朝究竟到了何等模樣。


    天災人禍,妖魔鬼怪,貪官汙吏!


    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百姓們的生活都是極其艱苦,辛苦一年,勉強隻能養活一家人,有時候連填飽肚子都做不到。


    再麵臨妖魔鬼怪的威脅時,無力抵抗,他甚至見到那些消息閉塞,深處大山中的百姓們淪為魚肉,被圈養起來收割信仰。


    而保護百姓的法網,卻隻能保護城鎮,對於那些鄉村根本無力庇佑,因為鄉村的百姓是在太少,不足以產生足夠的民念來維持法網運行。


    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居住在城鎮當中呢?


    在神武帝中興以前,大周遠比現在更加嚴峻,那時候的百姓,活著都是一件奢侈的事,但是,人世百態,眾生皆苦,如是而已。


    而現在,蘇銘身上的氣運值已經漲到了五千,隨著氣運不斷解封,他也感覺自己身上背負的壓力小了一絲絲。


    雖然微弱,但卻是真實無誤的感覺,因為這些氣運已經被他竊取,變成了他自己的,這些氣運上屬於大周的烙印已經完全消散。


    這些天以來,蘇銘一邊收集民念,截取氣運,尋找踏入元神之境的機緣,隻可惜,大道難得,直到現在,他都沒找到半分契機。


    星光閃爍,灑下遍地光輝,纖塵如水,夜色下,一片寂靜。


    隨著蘇銘斷煉化那些信仰之力,周身逸散的佛韻也緩緩消散。遠處,叢林中,一隻小鹿瞪大眼睛,似懂非懂的跪下,朝著蘇銘的方向叩首,然後撒開蹄子逃竄。


    不隻是它,山林中,花,鳥,魚,蟲,凡是在懵懂中開了靈智的生靈都對朝著蘇銘獻上了最虔誠的敬意。


    這一刻,就連天敵在側,它們都沒有發生爭鬥廝殺,反而無比和諧的共存。


    <a href="http://m.fantuantanshu.com" id="wzsy">fantuantanshu.com</a>


    小山上,蘇銘緩緩睜開雙眼,感受到無形中傳來的虔誠謝意,心中一動,便看到那副萬獸朝拜的場景。


    掐指一算,便察覺了自己與這些生靈之間的因果。


    他隻是輕輕一笑,便不再理會,亂世就快要來了,這些生靈就算是開啟了靈智,又能怎麽樣?


    ······


    雲霧繚繞的山峰上,一道身影矗立在此,他身形佝僂,須發皆白,穿著灰色道袍,蒼老的不成人樣。


    在老道士身側,站著一位中年道人,他望著天空,沉聲道,“師兄,你真的要下山嗎?”


    老道士悠然一歎,“師弟啊,師兄老了,大道無期,枯坐深山已然無用?還不如下山發揮一下自己的餘力,救一下在這亂世中沉淪的百姓。修仙界如何,我管不了,但是這蒼生何辜啊。”


    “師兄,你已經不是國師了!”中年道人眉頭一皺,言語中帶著幾分怒意。


    “師弟啊,這是師兄欠他們的,我本就該死,隻可惜僥幸沒死,剩下這把老骨頭也沒什麽用,能出點力就出點力吧。”


    隨著話語漸漸消失在風中,山巔上的兩人也隨之消失不見。


    自此,大周的土地上再度多出了一個行走塵世,斬妖除魔的老道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我竟成了普渡慈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血浮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血浮華並收藏聊齋:我竟成了普渡慈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