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駕!”


    在內侍的高聲低喝中,聖駕起行,緩緩挪動,文武百官也轉而跟在其身後。蘇銘站在內閣首輔張道之身後,簇擁著皇帝鑾駕。


    就在他即將進城的時候,一個穿著漆黑鎧甲的士兵緩緩上前,來到蘇銘身邊,小聲問道,“國師大人,您那隻大鵬?”一邊說一邊看著金翅大鵬,臉上露出為難的表情。


    聽聞此言,蘇銘轉過頭掃了一眼風無涯,卻見他正歪著腦袋看著自己,那樣子,滑稽而又可笑,這下子,反倒讓蘇銘有些尷尬了。


    剛剛一盞茶的功夫,出了這麽多事,饒是他也驚訝不已,那顧得上風無涯,如果這士兵不提醒他,估計風無涯就要被甩在這裏了。


    好在,蘇銘是修佛的,別的沒學到,指望他尷尬,那是不可能的事,他點點頭,輕聲道,“原本我還怕嚇到了京城的百姓,但現在看來,天子腳下,他一介大妖也翻不起浪花,還是我來處理吧。”


    說完,他轉過頭,對著金翅大鵬遞了個眼色。


    風無涯頓時會意,翅膀一扇,騰空而已,數丈大的身軀眨眼間就變成尋常鷹類落在他肩上,不複大妖之威,看上去就像是一隻普通的雄鷹一樣。


    這隻是一個小插曲,不多時,他們就穿過城門,進入京城,街道兩旁,士兵早已清出一條道路,兩側道路上是人山人海,男女老少,翹首以待。


    這時候,許多人已經知道了,朝廷動用這麽大陣仗,文武百官出城相迎,就為了迎接蘇銘的回歸。


    這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他們都想看看這大周國師,究竟是何等人物。


    “這小和尚真俊啊。”


    “嘶,他就是大周國師?怎麽會這麽年輕?”


    “那隻鷹好神俊啊!”


    “聽說國師大人神通廣大,招一招手,就能號令諸神,降下雨水,我聽說,青州就是因為有國師,才下了雨。”


    ······


    各種各樣的聲音在人群中此起彼伏,驚歎、豔羨、妒忌、惡意·····皆有之。麵對這些異樣的目光,蘇銘目不斜視,絲毫沒有將他們放在心上。


    翱翔九天的神龍會在意螻蟻的目光是好是壞嗎?


    蘇銘和這些人早已不是一個層次的了,若是當初他初成國師,或許還會在意,但現在,他已成為了元神大能,天下之大,皆可去的,即使他不再是大周國師,也依舊是這世間的最強者之一。


    這便是他的底氣,麵對世人,乃至於神武帝的底氣。


    雖然他不知道神武帝在暗中有什麽謀劃,但是,不論如何,他都有與其平等對話的底氣,不僅僅隻是因為他身上的大周國運,更在於他自己的實力。


    在踏入京城之後,蘇銘就暗暗的釋放出心魔念頭,潛入人群之中,獲得了他想要的訊息。


    自從他成就元神大道,修為厚積薄發,飛速增長,而他修行的魔佛之道也是水漲船高,突飛猛進,已經達到了一念成魔,一念成佛的境界。


    <a id="wzsy" href="http://m.xiaoshuting.org">小書亭</a>


    可以說,隻要想,他立刻就能將自己修煉已久的如來法身化為如來魔身。


    因此,即使心魔化身不在他身上,他也能禦使心魔之念,掌控人心。


    然而,街道的人群中,有不少身影暗自注視著蘇銘,他一出現,這些人就三三兩兩的匯入人流,消失不見,與他們一同消失的,還有蘇銘的心魔之念。


    離開青龍大道,在玄鏡司暗衛的的接引下,文武大臣們通過法器,很快就到了內城,這個時間不到數息,這也是為什麽蘇銘一到達京城,這些官員就能出城相迎的原因。


    要知道,皇城離上京城的外城城門可是足足有幾十裏的距離,放在常人身上,至少要走半天。


    由此可見,大周雖然是以體製的力量為主,但並不排斥仙道的力量,唯有如此,當年的大周才能如日中天,鎮壓天下。


    ······


    一進入內城,站在蘇銘肩上的風無涯就感受到一股沉甸甸的壓力撲麵而來,在他眼中,不遠處,整個皇宮都好似散發著金光,神聖威嚴,厚重無比,凜然不可直視。


    浩瀚的天子龍氣籠罩整座皇城,在龍氣的威壓之下,隻一瞬間,他就感到自己的元神都好似要被凝結了一樣,妖力難以運轉。


    此刻,他所能發揮的實力,連築基小妖都不如。


    這便是天子龍氣,霸絕酷烈,萬法不侵,金翅大鵬作為妖族中的元神大能,首當其中,修為越是高強,感受到的壓力和束縛就越大。


    當年,蘇銘之所以能在京城出手的原因,正是因為老皇帝主動收斂了天子龍氣,用法網禁絕。


    不然,當初那些修士,連一成的實力都發揮不出來,更別說在朱雀街戰鬥,掀起了不小的動亂。


    感受到風無涯的狀態,蘇銘嘴角勾起一抹弧度,在他的頭上摸了兩下,便將其收入了禦獸袋。


    這裏還僅僅隻是外圍,若是進了皇城,他受到的壓力會更大,到時候說不得會引起法網的攻擊,他可不想自己,有大周氣運在身,暢行無阻,不受影響。


    進入內城之後,大部分官員都紛紛告退,回歸自己的衙門崗位,少數文武大臣回到太極殿,繼續商議國事,處理政務。


    而唯有蘇銘,一進入內城,就被宮中侍者接引,進了皇城。


    一時隔兩年,再次踏入皇宮,蘇銘心中感慨萬分,不由得慶幸自己當初正確的決定,若是還留在京城,他現在絕對不可能獲得幾十萬氣運值,更別說踏入元神之境。


    通過心魔念頭,他已經知道了這兩年京城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


    如果當年他留在京城,肯定會被卷入太子與齊王的黨爭當中,到時候,他一介元嬰修士,很難有話語權,肯定會被當成炮灰。


    事實證明,他的決定是極其正確的。


    在他走之後,太子李賢與齊王李念的鬥爭愈演愈烈,鬥得不可開交,已經極大的影響到了朝廷的正常運轉,陷入無休止的內耗。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不是太子和齊王,而是神武帝。


    這兩年,他雖然居於後宮,但朝堂大權卻依舊掌握在他手裏,太子齊王兩人的鬥爭愈演愈烈,也是他刻意放縱,推波助瀾的結果。


    第一百七十章 入京城,心魔念頭了無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我竟成了普渡慈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血浮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血浮華並收藏聊齋:我竟成了普渡慈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