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銘抬頭望著天空,目光似是穿透了層層空間,看到了星空之上的三十六重宮殿,以他的意識在那天宮之中都待不了多長時間,若非他登臨元神之境,恐怕還是會像上次一樣,連門都進不了。


    隻是,下一次再進去不知道是什麽時候了。


    想到這兩次的經曆,饒是他也沒有發現進去的方法,隻是唯一相同的是,在進去之前,他出觸動了大周國運。但是,國運有靈,輕易不可動,即使是他,也無法撼動。


    因此,他隻能想想罷了。


    ······


    養心殿,陳太後倚在鳳榻上,神色慵懶,在她麵前的禦桉上擺滿了奏折,內侍大總管曹雨辰就候在一側。


    自從永安帝李婉兒繼位之後,曹雨辰就主動要求退往二線,把位子讓給了永安帝身旁伺候的小太監秦安。


    曹雨辰侍奉神武帝太久了,知道皇室太多秘密,但是他在紮根深宮幾十年,下麵不知有多少徒子徒孫,又鑒於他這麽懂事,急流勇退,所以陳太後就將他收為了心腹。


    都說,權利可以讓男人煥發第二春,這句話對女人也同樣適用,這幾個月以來,陳太後代替李婉兒執政,禦筆朱批,一言訣生死,這令她整個人看上去都年輕了許多。


    但是畢竟她年紀擺在這裏,即使外表看上去再年輕,可是她頭上的白發卻隻會多,不會少。


    “京城的法網弄好了?”不知怎的,陳皇後似是疲倦了,打了個嗬欠,抬起手掌的那一刻,纖細的手指上紅色的指甲分外惹眼。


    “啟稟娘娘,國師已經將京城的大陣都重新布置了一遍,以後再無宵小之輩敢進犯京城,娘娘可以高枕無憂了。”曹雨辰候在一側,沉聲回道。


    “高枕無憂?曹公公啊,現在陛下年幼,天下各處都是狼子野心之輩,朝堂上的那些老臣們倚老賣老,有時候本宮說的話都不管用了。”


    “哼,現在高枕無憂,還太早了!”陳太後冷哼一聲,修長的鳳眸中閃過一絲狠色。


    曹雨辰連忙打了自己一個巴掌,跪在地上,“娘娘教訓的是,老奴失言了。”


    “起來吧,陛下最近在忙什麽?”她挑著自己的指甲,漫不經心的問道。


    曹雨辰站起身,回道,“回娘娘,陛下最近一直在閉門讀書,學習政務。”


    “是嗎?”她輕輕一笑,嘴角勾起一個好看的弧度,“她才多大年紀,就這麽沉穩,不愧是先帝的子女啊。”


    “不過,哀家倒也希望她快點成長起來,過兩年哀家老了,這天下遲早要交到她手上,可不能讓她把先帝打下的基業都丟了。”


    就在此時,大殿之外一位內侍走進來,“啟稟娘娘,陛下快要來了。”


    “退下吧。”陳太後沒有說話,曹雨辰一步上前揮揮手示意他退下,等到內侍走後,陳太後輕輕閉上雙眼,“哀家乏了,剩下的奏折就交給陛下處理吧,我就不見她了。”


    “是,娘娘。”聽到陳太後吩咐,曹雨辰點點頭,讓守在門口的內侍走進來,將這裏的禦桉抬到外殿去。


    養心殿外,永安帝正緩步走進,在內侍通傳後便踏入大殿,誰料想,進殿之後卻沒有見到太後,反倒是看到原大總管曹雨辰候在這裏。


    “曹公公?母後在哪?朕來請安了。”李婉兒見到他,神色有些詫異。


    “回陛下,娘娘累了,現在正在休息。”


    “母後休息了?那朕晚上再來向母後請安。”說著,她就準備走了。


    這時,曹雨辰上前一步,攔下了她,“陛下稍安勿躁,娘娘還傳下口諭,她累了,需要休息,這些奏折就由陛下代為批閱。”


    “······”聽到這句話,李婉兒驚得有些說不出話來,但眨眼一想就明白了,這是一次對她的試探。


    說白了,就是怕她年輕氣盛,沉不住氣,暗中奪權,隻是李婉兒現在根本沒這個心思,雖然她是大周第二個女帝,但她心中還是非常清楚的。


    以她現在的威望,根本不足以執掌大權,朝堂上的那些老臣都不會服她,所以,她又何必自找沒趣,因此,她現在是真的沒這個心思。


    但她沒想到的是,自己沒這個心思,但架不住深宮的女人套路多,即使是親如母女也要試探一二。


    本來,她是想轉身就走的,但想到,這樣一走了之,似乎有些不太好,於是她又留下了。但這次的結果卻是超出了陳太後的料想,卻又讓她有些訝異。


    因為,整個下午,李婉兒都在養心殿中批閱奏折,但不同的是,她沒有用筆,隻是細細研究著陳太後朱批過的那一部分,沒有朱批的那一部分她是看都沒看。


    到了晚上,陳太後終於從內殿走出來。


    見到陳太後的那一刻,李婉兒連忙站起身向她請安,態度恭敬至極,挑不出一點毛病。


    “陛下,有心了。”


    雖然陳太後一下午都沒有露麵,但是在她出來之前,早就通過曹雨辰的口知道了這件事,所以,她對李婉兒的態度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事實上,自從李婉兒登基之後,她們母女倆之間的關係就悄然發生了變化,不再像之前那麽和睦,現在經此一遭,陳太後對她放心多了,不再像之前那麽防備。


    “陛下,晚上留下來用膳吧。”


    “兒臣,多謝母後。”李婉兒敏銳地察覺到陳太後的態度發生變化,順口答應下來。


    隨後,曹雨辰前去派人傳膳,而陳太後也來到禦桉前,開始批閱奏折,一邊批閱,一邊指導李婉兒,這時候她也趁機將自己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一時間,母女之間相處的十分融洽。


    ······


    西北之地,草原深處。


    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安置好了各種各樣的帳篷,河邊,戰馬,牛羊相映成群,長長的河流如同一條玉帶在草原上蜿蜒盤旋。


    高大的帳篷之內,年輕的拓穀可汗坐在主位之上,大帳之內再度聚集了草原各大部落的部落之主。


    上次,他們率兵南侵,攻入西北之地,但卻遭到了西北邊鎮的嚴防阻擊,最後隻能退去。但是那一次雖然他們斬獲不多,但所搶奪的財寶,牲畜,女子卻是讓各大部落的戰士們眼熱不已。


    主座之上,拓穀可汗打著赤膊,露出發達的肌肉和長滿胸毛的胸膛,洪亮的聲音就像是銅鍾一樣,“哈哈,真是笑話,南人的朝廷居然讓一個不到十八歲的小女孩當了皇帝,真是把我笑死了。”


    “大汗說的是啊,南人朝廷真的是無人了,居然讓一個女人當皇帝,可見那幫人都是些沒有卵蛋的,居然容得下一個女人爬到他們頭上!”一個穿著皮裙短褲的中年人一口喝下杯中的奶酒,不屑的大笑道。


    “哼,這次我們一定要打到中原去,活捉他們南人的皇帝,讓她來給大汗侍寢。”一個幹瘦的老者眼裏精光閃爍,浪笑不已。


    “長生天會保佑我們的,南下活捉小皇帝!”


    “活捉小皇帝!”


    “活捉小皇帝!”


    ······


    隨即,大帳內的聲音越來越大,漸漸傳到了外麵,那些正在帳內休息或是在外麵放牧的漢子們先是一愣,隨即麵上露出狂熱之色,高聲呼喊著,“活捉小皇帝!”


    《重生之搏浪大時代》


    聲音一浪高過一浪,沸反盈天。


    這一夜,拓穀可汗的部落殺牛宰羊,犒賞來自各個部落的戰士,不日,他們將再度南下,入侵大周。


    ······


    國師府內,蘇銘從入定中醒來,手裏的玉簡早已化作齏粉,在重新建立京城的法網之後,他就開始參悟自己在天子內庫中獲得的經文。


    在他入元神之境後,他的修為便慢慢停滯下來,不再像之前那樣突飛猛進,現在他已經踏入了元神境中期。


    大多數元神修士在登臨元神之境都會在這裏停留許久,而蘇銘能走到這一步,除了因為他在元嬰之境中積累深厚之外,還跟心魔在其他修士渡天劫中的積累有關,隻是走到這一步,他積累的底蘊已經消耗殆盡,想要更進一步就必須感悟大道了。


    而他在天子內庫中獲得的經文都是直指元神大道的法門,對於他來說很有借鑒意義,畢竟大道之路,殊途同歸,觸類旁通之下,總會有收獲的。


    突然,蘇銘心念一動,童孔微縮,神色十分震驚,就在剛剛,他的無相之魔化身傳來了一道令他震驚的消息。


    有關於昔日大周為什麽能在末路崛起,最後橫掃天下一統九州的真正原因。一直以來,蘇銘都在追查這件事,但他將大周藏書閣翻了個遍都沒有找到頭緒,後來才不了了之。


    但是在南疆大戰之時,他在三宗之中埋下了一個暗子。早在昆侖道派的五個元神修士進入南疆之後,這個暗子就已經悄悄埋下了。


    後來,血不染與心魔化身大戰,這顆暗子徹底開花結果,當初,他暗中派遣無相之魔潛入了清虛道人的身體,四尊元神修士隕落,一尊元神修士受創失去肉身。


    可以說,南疆一戰,昆侖道派玄字輩的修士損失慘重,而作為掌門嫡傳的清虛道人卻在這場大戰中建樹不多,甚至還拖了後腿。


    更別說,後來他聽說蘇銘在昆侖山前與魔教教主血不染正麵硬剛,一下子將他打擊的體無完膚。


    師長慘死,而曾經與自己不相上下的人卻是直接超過他,與三宗之主正麵對抗不落下風,兩相對比之下,更讓他失魂落魄,在這種情況之下,無相之魔逐漸侵入他的意識。


    之前曾提到過,無相之魔無形無相,雖是後天形成,但卻能奪舍他人,與心魔的奪舍不同,無相之魔可以在本質上奪舍一個人。


    將他的意識扭曲,奪舍他的根骨資質,血脈以及氣運,後來在南疆之戰中,蘇銘雖然沒有參與戰鬥,卻是在暗中禦使無相之魔加速侵蝕清虛道人。


    在經曆過那兩次大戰之後,玄明真人似乎是對他失望了,對於清虛道人也不再像之前那麽看重,更不準備將他培養成為下一任的昆侖道掌門。


    直到前不久,在清虛道人一次閉關中,在他走火入魔之時才趁虛而入,徹底將他拿下。在那之後,無相之魔直接頂替了他的身份,就連他師尊玄明真人也沒有察覺異樣。


    不過蘇銘也沒有讓無相之魔做別的事,隻是讓他在昆侖道派中查閱典籍,追朔當年所發生的事。


    在清虛道人的記憶之中,幾十年前,昆侖道派也遭逢變故,死傷慘重,直到近幾年才恢複過來,而且不僅僅是昆侖道派,少林寺,魔教同樣也是損失慘重。


    對於當年發生的事,宗門內的老人都諱莫如深,不敢多談論此事,後來,無相之魔就在藏書閣中尋找當年的記錄。


    但是,昆侖的典籍浩如煙海,雖然他是掌門嫡傳,但這種事他也不能明目張膽的去查,隻能一點點去找。


    最終,終於讓他找到了當年的記載。


    原來,早在百年前,修仙界就預測到了現如今的靈氣大衰和五濁惡世,那時候的修仙界空前鼎盛,宗門林立,元神修士也並不像現在這樣少。百年前的大周雖然羸弱,疆域不大,但卻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隨著靈氣衰弱的到來,天界諸神率先有了動作,他們紛紛放棄了這一界,雖然那時候天界受到的影響較小,但是五濁惡世對他們的影響卻是非常之大,因為五濁惡世很快就會影響到世界向末法之世演變,一個不好,他們留在此界的化身將會徹底完蛋。


    因此,天界諸神紛紛將自己的投影化身抽離,同時將他們在此界千萬年的積累打包帶走。天界諸神一動,陰司的諸神也起了心思,也陸續走了不少。


    但,並非是所有神靈都準備離開。麵對靈氣大衰,修仙界也不準備坐以待斃,為此,他們準備了一個長達百餘年的計劃,這個計劃的核心,就是大周王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我竟成了普渡慈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血浮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血浮華並收藏聊齋:我竟成了普渡慈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