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貢院之上凝聚的文運浩浩蕩蕩,奔流千裏,橫亙在京城上空,其內浮現出諸多人族先賢,諸子百家的虛影。


    上京城是大周的中心,更是在古都長安的遺址上建立而來,擁有極其雄厚的曆史底蘊。


    而無論是青鳥還是大日都是香火神靈在暗中推動,才會有如此異象,當初帝都險些被叛軍攻破,這些香火神靈損失慘重,後來蘇銘修複法網,立下了自己的凋像,奪走了不少的香火。


    所以,這些神靈也不得不繼續向朝廷靠攏,從之前的合作淪為了附庸,沒辦法,神靈也要恰飯的啊,沒有足夠的香火,他們恐怕都沒法在京城占據一席之地。


    虛空之中,車輦稍停,自裏麵端坐的李青山手捧的書卷中,一個個鬥大的文字飛出,與天空中的文運相合,凝成一道聖字瀑布,字字珠璣,輕靈玄妙,成百上千,往府城中落下。


    文字飄飄揚揚,如春雨,落在街道上,掛在屋簷下,飛入小池中,叮叮當當,宛若實質。這是他考卷上的策論,端沉浩大,正氣凜然,引起了古之聖賢的共鳴。


    這道策論橫亙在虛空中,化作靈文,講述聖賢之道,諸子道理,浩然之氣,經久不散。每一個文字都散發靈光,蘊含聖人的道理,府城中聽到的看到的人兒,都萌生一種要讀書喜讀書的蠢蠢欲動。


    隻是這一瞬間,就不知道多少稚嫩孩童開竅,得到文氣沾染,以後思維敏捷,有望在科場上有所收獲。


    片刻間,他已經遊曆了中州各處,身上凝聚的文氣越來越雄厚,堪比積年儒生。最終,他在貢院前落下,而金也榜由實化虛,須臾之後,徹底消失。


    天穹上又恢複平靜,風清日朗,天高雲澹。


    這一幕,深深的印刻在所有人的心中,這是新帝繼位以來的又一次盛舉,上次,大周在便將趕走了韃靼,武功赫赫,現在又有科場狀元引動上古聖賢,足以見教化之功,這不是人心向背,氣運所鍾,是什麽?


    而京城中的人們開始談論這一次放榜的景象,可以說,這幾乎是幾十年以來最為宏達的一場科考。


    這樣的局麵,也代表著文運昌盛,百年一遇。


    會試的榜首,曆來都是大周的狀元,殿試不過是一個流程罷了,畢竟,這些舉子的試卷早已流傳出去,被世人揣摩,而能在天下考生中脫穎而出的舉子拿到狀元之位,也是實至名歸。


    就算是君王看他不順眼,也得捏鼻子認了。


    這一天,滿城的百姓都陷入狂歡之中,張燈結彩,喜訊連連。


    三天後,進士榜甲榜諸位士子進宮麵聖,在宮中進行殿試,當然這隻不過是走一個形式罷了,還有什麽能比甲榜更加令人信服的嗎?


    科舉之事,就連皇帝也不能憑借自己的喜好胡亂插手,這也是當初神武帝定下的規矩,一直很好的延續下來。


    現在,李青山可算是真正名副其實的狀元公了。


    離開皇宮之後,狀元在宮中侍衛的引領下,遊街唱名,不過,有了之前的十日巡空,現在這遊街唱名反而有些落後了。


    隻是,這千百年的習俗還是要遵守的,曆朝曆代的狀元都是如此。


    青龍大道上,新科狀元李青山穿著紅色官袍,騎在一匹白馬身上,風姿如玉,儒雅非凡,雖然容顏並非絕世,但也是端正英挺,令人見之難忘。


    忽然,當李青山走到街道的交匯處之時,他的目光一下子凝住了,因為在這裏,他看到了一座凋像。


    當初蘇銘修複京城法網,立了四座凋像,這便是其中之一。


    看到凋像,李青山麵上露出震驚之色,目中滿是激動,在這凋像外圍,還有不少信眾在祭拜。


    當即,李青山就下馬,緩步走到凋像前。


    “新科狀元怎麽也來了?”


    “他是來祭拜國師大人的麽?”


    ······


    周圍的群眾剪刀片李青山過來,為他讓開一條通道,開始交頭接耳起來。


    李青山對於周圍的聲音充耳不聞,看著眼前的凋像,眼中滿是複雜之色,他曆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京城了,現在,他終於可以親自到恩人麵前拜謝了。


    幾年前,青州大旱,數個月沒有下雨,當時李青山的家裏也遭受了旱災,顆粒無收,眼見著就要斷糧斷水,好在國師大人在青州祈雨,在官府的幫助下,他們母子才得以度過災年。自那之後,他們家裏一直都留著國師的畫像,母親更是早晚都要念經祭拜。


    在他入京之前,母親就叮囑他一定要向國師道謝,李青山自然是答應了。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何況是救命之恩!


    而他從青州一路披荊斬棘,終於來到京城,更是一舉奪得了狀元之位,可以到國師麵前當麵道謝。


    此刻,李青山沒有說話,朝著凋像深深一拜,轉身便離開了。


    過些時日,他要到國師府親自拜謝。


    在他離開之後,人群嘩然一片,連新科狀元也來參拜國師,國師大人真是神通廣大啊,於是,那些信眾更加虔誠了,而這件事很快就傳遍了整個京城,畢竟作為新科狀元,他的一舉一動都影響深遠。


    國師府花園,蘇銘正躺在桃花樹下,他睜開眼睛,麵色古怪,就在剛剛,他身上的氣運值又增長了一大截,已經到達百萬之數了。


    怎麽突然增長了這麽多?


    他心念一動,立刻就得到了他散布在京城各地魔念的回應,但得到消息後,他神色更加古怪。


    這李青山,為什麽要拜自己?


    在蘇銘的記憶之中,他與此人好像並無交集,他運轉天機術算,隨後他才發現,自己和李青山還有一層因果。


    更多的,就算不出來,畢竟此人乃是文曲星君轉世,雖然還未覺醒,但也不是那麽容易被推算的。


    今夜,他就準備到李青山住處一探,去會一會那個文曲星君。


    ······


    夜色漸深,燈火闌珊,隨著時間的推移,京城在子時過後正式進入宵禁狀態,街道上的行人漸漸稀少。


    狀元府邸中,李青山正在書房內寫信,成為狀元之後,他先去參見了座師,後來又與同年應酬,拉近關係,一直到臨近宵禁才回家。


    燈光照耀下,李青山眉宇間隱隱冒出紅光,頭頂更有文氣浮現,凝成一本書冊。


    不知何時,蘇銘已經來到了書房內,他看著麵前的李青山,眼中滿是驚歎之色,好一個大儒種子。


    經過貢院的文氣洗刷,李青山的儒道修為已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隻要他能一步一個腳印,堅守本心,日後至少是一代大儒,若文曲星君真靈覺醒,恐怕就能立地成聖。


    “誰?”


    忽然,李青山似是察覺到了什麽,猛地回頭,沉聲一喝,於此同時他身上的文氣勃發,化作一道無形的威壓橫掃八方,這股威壓,足以鎮壓尋常的金丹鬼物。


    但是,今天這裏來的並不是什麽鬼物,而是蘇銘,這點力量,還不足以讓他現出身形。


    李青山目光在房間內掃了一圈發現沒有異樣,心中有些遲疑,,他明明感覺剛剛有什麽東西在附近,怎麽看不到呢。


    不愧是文曲星君轉世,感覺真是敏銳。


    正當李青山轉過身的時候,一道身影出現在他身前不遠處,他心下一沉,麵色不改的問道,“你是誰?”


    “你不是想要見貧僧麽?”蘇銘轉過身,微微一笑。


    看到蘇銘的刹那,李青山腦海裏彷佛有雷電劃過,使得他整個人都宕機了,好半晌他才回過神來,連忙拜倒,“李青山見過恩人。”


    “恩人?貧僧不記得曾於你有恩啊?”


    李青山麵色一肅,沉聲道,“國師大人普度眾生,救人無數,在下本是青州之人,當年大旱若非國師出手,恐怕青州已是餓殍遍地,屍骸遍野,在下很可能也活不到現在了。多謝國師的救命之恩,在下感激不盡,以後若有力所能及的地方,在下義不容辭。”說完,他朝著蘇銘再度拜倒。


    看著眼前之人,蘇銘輕輕搖頭,“起來吧,舉手之勞,不足言謝,你也不必放在心上。”他心念一動,一股無形的力道將他托起。


    他望著李青山,神色逐漸變得嚴肅,“貧僧不日將離開京城,遊曆天下,臨走前,倒是想見見你。”


    “出來吧,別躲了。”在踏入這座府邸的那一刻,他的神念就已籠罩四方,隔絕了所有視線。


    當他親眼看到李青山的那一刻,就已經確定了他文曲星君轉世的身份。


    然而,聽到這句話,李青山眉頭一皺,麵上露出不解之色,“國師大人這是何意?房間裏除了我們,沒有其他人啊?”


    “難道你要讓貧僧逼你出來麽?”蘇銘沒有理他,眉頭一皺,似是有些不悅。


    話音落下,李青山身上的氣質陡然一變,體內的文曲星君真靈蘇醒了,他的眉眼瞬間便的銳利起來,神色傲然,緊緊地盯著蘇銘,“普渡慈航,你來這裏幹什麽?”


    蘇銘不屑的看了他一眼,一道強橫的威壓彌漫而出,朝著李青山壓下,“小小一位星君,你還沒有質問我的資格!難道你不知道,大周是我的地盤麽?”


    刹那間,他感受到強大的壓迫力撲麵而來,連他的真靈之火都變得暗澹無光,險些破滅,而且這股威壓隻針對他,對周圍的環境沒有任何影響。


    “你到底想幹嘛?”“李青山”此刻感到無比的屈辱,想他堂堂文曲星君,掌管天下文運,萬人敬仰,何曾受到過如此屈辱!


    番茄


    蘇銘麵上露出一絲玩味之色,澹澹說道,“不幹嘛?你轉世之身我可以不管,也不幹涉你在大周的行動,但是,你要告訴我,當年大劫之後,天庭之內有多少神靈轉世,又有多少神靈沉睡潛藏在暗中。”


    聽到這句話,文曲星君臉色一黑,眉宇間浮現出濃濃的怒色,想讓他背叛天庭,不可能!


    然而,就在此時,蘇銘身上散發的威壓更加強大,使得“李青山”的身子都被壓完了,他更是感受到了濃濃的生死危機。


    此刻,文曲星君心中無比懊惱,他不該貪這人間氣運,轉世到此,露了破綻,不然怎麽會被這和尚抓住,受到威脅?


    現在想跑,太遲了!


    如果他知道京城有這樣一個知曉當年密辛而且強勢霸道的修士,怎麽說也不會踏進京城啊。


    在麵對生死的抉擇下,他最終還是屈服了,他看了蘇銘一眼,神色頗為鬱悶,“當年補天失敗,諸神遭到反噬,天庭也受創嚴重。四禦大帝都已經脫離了此界,因此當時天庭中級別最高的乃是真武帝君。”


    “大劫之後,帝君就開啟了天宮大陣,消失不見,一些神靈消失不見,一些神靈轉世落入人間,也有一些離開了這個世界。”


    “我當時轉世的比較早,隻知道武曲星君,太陰星君和貪狼星君轉世,這在諸神之中也不算是什麽秘密,但哪些神靈沉睡了倒是無人知曉,後來轉世之後,天庭發生了什麽我就不知道了。”


    “真武帝君?武曲,太陰,貪狼?”聽到這幾個名字,蘇銘有些訝然,沒想到有這麽多神靈都轉世了。


    雖然說他們的轉世之身不一定在人族,但在未來的大爭之世中,人族乃是重中之重,從天庭劇變到現在也不過幾十年的時間,隻夠他們輪回一次。


    所以,即使他們已經真靈複蘇,實力也未必恢複到巔峰狀態,這麽多星君轉世,定然有所圖謀,看來,未來天下競逐,還需要把神靈這一係的力量算上。


    這次抓住文曲星君,純屬湊巧,他本就快要覺醒了,若是晚一點,說不定他就離開京城了,那時候,這家夥就能成功覺醒,到時候就算是他也查不出來異樣。


    當然,這家夥說的是真是假還有待查證,但他也不打算問了,看他這模樣,就算是再問也問不出什麽。


    況且,一個星君不是這麽好殺的,留著他,以後會有大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聊齋:我竟成了普渡慈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血浮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血浮華並收藏聊齋:我竟成了普渡慈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