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進來了興趣,也問道:“你們是說的大橋的題字中‘浦’字的那一點吧?小毛你是建這座橋的,應該知道一些情況,你和我們說說?”


    剛通車於上個月的大橋,是黃浦江上市區段第一座大橋,也是世界第四大的雙塔雙索麵斜拉橋。


    無論是坐車駛上大橋,或是乘上它的觀光電梯,相隔很遠就能看見大橋主塔的橫梁上鑲嵌著的四個紅色大字,剛健挺拔、氣象萬千。


    每個字都特別地大,麵積在16平方米左右。王建東更知道,這些字的材質為不鏽鋼,是采用螺栓膨脹螺絲等固定在主塔上的。


    可是,剛才謝路得問起的事體就出現在這四個字中的“浦”字上麵。


    原來,很多去過大橋的人都注意到,這個“浦”字是個錯字:右肩上的一點,不是在一橫上麵,而是在下麵。


    這是誰寫的,竟然出來這麽大笑話?


    可能有人看了那字體後就已經猜出來了!不錯,這四個字確實是老人家寫的。


    大橋最能顯示城市的脈動,也最能見證城市前進的步幅。老人家就特別垂青上海的大橋。隻要在上海期間,凡黃浦江上在建的大橋,他總要親自去現場走一走、看一看。


    <a id="wzsy" href="http://m.ddxs.com">頂點小說</a>


    老人家晚年很少題詞,但上海人一請他為大橋題詞,他總是欣然應諾。可以說,這位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對上海的大橋別有一番深情。


    老人家題字有很多逸聞,如請語言專家找錯別字一事,就為許多人津津樂道。


    據公開的資料,83年的6月,老人家給“學習**標兵”朱伯儒題詞——“向朱伯儒同誌學習,做一個名符其實的共產黨員。”


    寫好後,老人家對前來取字的同誌特別囑咐,“請不要急於拿去發表,應該請語言學家推敲一下,看看有沒有用字不準確的地方。”


    後來,找到著名的語言學家王力,請王力把關,王力看到題詞後認為“名符其實”的“符”不太妥當,應該改為“副”。


    老人家聽了匯報後,認為王力的意見是對的,欣然重寫了一次。重寫時,老人家還說,“老師寫了錯別字,貽誤了學生,國家領導人寫了錯別字會影響國民的文風。”


    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老人家在題字下筆時應該是十分嚴謹的,更不會隨便亂來。


    那麽,對題字如此講究的老人家,怎麽會在一個“浦”上犯錯?


    事情傳開,關於這一點裏麵的奧秘,社會上馬上有了大概兩個說法。


    坊間的說法是,可能是老人家當時老眼昏花,下筆點錯了地方。想想也有道理:在為南浦大橋題字時,老人家畢竟已經是87年高齡的老人了,拿毛筆時手一顫抖,結果在寫那一點時,一時失誤把“浦”字右肩上的一點點到了一橫下麵,也是有可能的。


    講到這裏,徐進忍不住問道:“這說法靠譜麽,我咋覺得不對勁?即便老人家老了,下筆時點錯了地方,也完全可以再重寫一遍啊。”


    王建東說道:“所以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這個“浦”字是老人家有意寫錯的。”


    這又是為什麽?


    當年,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是在南方的深圳,在廣東“珠三角”流域。


    而反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上海,幾乎成了老大難的代名詞。


    盡管上海的工業產值、出口創匯、上繳利稅等都居全國第一位。但是,在這座曾經位居遠東第一大都市裏,沒有一棟摩天大樓,機場裏沒有公共電話,指示牌上沒有英文說明,菜市場裏買不到充足的蔬菜。老城區擁擠、破舊,浦西地區的住房擁擠程度全國出名;交通太差,市民上下班等車要花兩三個小時;人均道路麵積全國倒數第一、人均居住麵積倒數第一、“三廢汙染”卻是全國第一。


    有一個名詞想必大家都知道——“深圳速度”。深圳“三天一層樓”還是相當罕見的。因為深圳的高效率,當年甚至連計劃生育工作都向深圳學習,結紮上環都要講究“深圳速度”。


    到了現在,經過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上海雖然已經取得了很大變化,甚至可以說成績前所未有,大橋的建成就是其中的一個標誌。


    但在當時政治大氣候和偏左的意識形態下,上海遠沒有今天這麽有生機,這麽大膽,這麽開放,這麽有成就。


    作為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老人家雖然早在兩年前便徹底退出政壇,結束了第二代領導集體的使命。但是,老人家身退心未退,始終惦記著自己設定的改革開放路線和進程情況,對中國大陸第一大經濟中心城市上海的改革開放更是放心下來,可以說目光時時刻刻都放在那。


    早在前年4月,國家便向全球宣布開發開放浦東,但上海卻並沒有完全放開手腳,效果遠沒有深圳那麽理想,有人仍在姓“社”、姓“資”上糾結。


    老人家當時看在眼裏,急在心頭,不改革是死路一條啊,他不時利用一些場合給上海同誌們“洗腦”。


    這次大橋建成,上海請他題字,老人家也沒有放過“提醒一下”的機會。


    在題字時,老人家有意將“浦”字右肩上的一點寫到下麵。現場官員還以為老人家落錯了筆。實際上老人家是有意為之。


    筆下之意是:現在上海的改革開放比深圳慢半拍,沒有走在前頭。希望上海的同誌們改革的膽子能再大一膽、開放的步子能再快一點,取得的成就能再輝煌一點。


    “點錯這一點,老人家可謂用心良苦。”王建東笑了笑,接著說道:


    “故事到這裏並沒有結束,老人家錯寫“浦”字還有一個後話。據說老人家當時許諾,如果上海全麵超越了深圳,各方麵都上去了,他也會讓這一點‘上去’,重新題字。”


    明白老人家的意圖後,上海的“同誌們”坐不住了。就在老人家題字之後不久,上海突然開始發力,“開發浦東”全麵啟動。不久,在“深圳速度”之後,出現了一個新的詞語——“浦東速度”。


    老人家呢,在題字之後,也沒有閑著,而是“出去走走”。這年初,老人家先後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視察,完成了他人生最後歲月裏最大的一次動作——南巡。


    很遺憾,如同未能在香港回歸後親自到“香港走一走”一樣,老人家也未能再重題這個字,那個錯字如今已永遠定格在南浦大橋上了,定格在了改革開放的曆史上!


    並且從此流傳下來一段佳話:當代哪一個錯字能有老人家寫錯的這個“浦”字給力?稱之為當代第一錯字絕不為過。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浦江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地風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地風車並收藏浦江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