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軍齊發5月26日淩晨戰幕一揭開,中國軍方立即展開了大規模的戰役行動。
——蘭州軍區的結集在庫爾勒的56集團軍,除了預先派出的快速部隊168師外,其餘的 166、167二個師先乘火車抵達喀什,然後在裝甲運兵車和強龍i的運送下直撲西線的指定目標-印軍部署在班公湖北部的第三整編山地師。
——結集在烏魯木齊的第57集團軍的169、170師,同樣經火車轉運後,在裝甲運兵車和強龍i的運送下直撲西線的指定目標-印軍部署在紮達西北部的第四整編山地師。
這二個集團軍的重型坦克全部留在後方基地,裝備了大批的適合山地作戰的步兵戰車和裝甲車。
——成都軍區的第47集團軍,以他們的快速部隊141師為先導,迅速地直奔東線的目標-印軍部署在邦迪拉東北部的第七整編山地師。
——第48集團軍也以快速部隊144師為先導,迅速地撲向印軍部署在瓦弄西北部的第八整編山地師。
這二個集團軍的重型坦克則將在他們翻越喜馬拉雅山脈後,從緬甸運到他們手中。
——第46集團軍也在兼程趕往拉薩結集,準備投入東線作戰。
他們的不少部隊是由征用的民航機空運的。
還有不少民航貨機在晝夜向拉薩運送物資。
——四條進藏的公路全部由工程兵部隊接管,投入巨大的力量確保良好的路況。
並以先進的設備指揮調度運輸。
大批的強龍i滿載著人員和物資晝夜在公路上飛馳。
他們有力地保障著前線部隊的高強度、高消耗的作戰。
——後續部隊也在緊張地調動。
我軍的統帥部完全清楚,為了達成最終的目的,並保住勝利成果,至少要派遣40萬大軍,高強度的作戰至少要進行4個月。
隻有兢兢業業地做好後勤保障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這場戰爭的規模,決不是1962年時的邊境反擊戰可比擬的。
陸軍是我軍的主幹,以其堅強的防禦能力,靈活而快速的穿插攻擊力著稱於世。
當然指戰員在苦戰時表現出來的的勇敢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不但始終激勵著國人,也令與其交過手的敵人膽寒。
不過美國的資深軍事專家認為:現代戰爭已不是單憑勇敢就能取得勝利的,當然解放軍也取得了一些先進的裝備,但在任何情況下,解放軍必須繼續開發軍事準則,以便確定如何使用這些新型裝備,然後,還必須建立訓練常規和程序,以便使指戰員能夠有效地使用這些新的裝備。
解放軍距離能夠有效地打一場局部戰爭,還有至少十年的路程要走。
即使十年之後,解放軍也還是一支防禦為主的力量,幾乎沒有能力在其所在的亞洲太平洋角落以外地區發動有效的軍事行動。
他們還認為:在目前,解放軍尚無法有效地實施自己的局部戰爭戰略。
中國軍隊還無法在其邊界以外的任何地方進行持久的軍事行動。
而且,在今後十年左右的時間內,解放軍也仍然很難具備這樣的能力。
印軍的高層自己通過深入的研究,認為中國軍隊當年能打敗自己,主因是印軍的準備不足,裝備太差。
經過四十多年的精心準備,在印中邊境地區,印軍在炮兵火力、空軍前沿基地、步兵兵力和訓練水平遠遠超出中國軍隊,後勤支持方麵更是占壓倒性的優勢。
世界主要軍事強國的專家(包括中國的不少專家在內)幾乎一致認為,中國當年的“撤軍、交還繳獲的武器”的驚人之舉,完全是因為毛澤東意識到,中國軍隊不可能在那裏持續作戰,為了避免徹底的失敗,才以退為進搞出來的花招。
那麽我國的陸軍在這次的反擊戰中能有什麽表現呢?錯那宗東南北京時間7:03這一帶的喜馬拉雅山脈平均海拔六千多米,地形是世界上最崎嘔不平的,根本不是打仗的地方。
即使在探險家眼裏,這裏也是“地球最後的秘境”。
陡壁、惡瘴、密林,春季裏低窪處巨蟒和毒蛇已開始活動,開始消融的雪山冰原導致江水開始咆哮,盡管還在旱季深穀裏也是陰雨瀝瀝。
這就是藏南地區的作戰環境。
在這參天古木掛滿鬆茸,熱帶雨林托舉冰川,粗藤盤折,荊棘載途的地域隱蔽著我軍的一支部隊,山南軍分區的第2守備團的第1營。
營長王克成少校在夜暗中注視著小河對岸不遠處的1個印軍哨所,他身旁的“電甲蟲”指揮車的熒屏上顯示對麵的印軍沒有異動。
他在等待進攻的命令,在激戰前的時刻心情終於平靜下來了。
我軍的不少職業軍人畢其一生從未上過戰場的所在多有,能有機會參加這樣一場共和國的保衛戰對一位職業軍人來說是極為幸運的。
王克成出身於川西的一個農家,從保定步校畢業後立誌畢生從軍創建自己的功業。
雖說是一名有誌青年的衝動,但他在紮紮實實地努力。
在他的要求下來到了西藏戌邊,在獨立師得到鍛煉後,又主動要求來到了前線的守備團工作,令他的老同學、老同事們大惑不解。
藏南邊境的守備條件十分艱苦,這裏山高穀深、叢林茂密,交通極為不便,雨季和雪季都會造成補給的中斷。
他在連長任上就率領部隊努力改善守備條件。
新的成員來到連隊的第一天,他總要帶他們去前線的哨所,看印度入侵軍在我國領土上修建的哨所,通過望遠鏡觀看印軍修建的龐大的工事群。
他自己每次都在內心深處感到震撼,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印度大規模擴軍,在中印邊境的入侵印軍也在躍躍欲試,大肆擴建整編山地師的基地和前沿的攻擊基地,並不惜耗費巨資改善各基地之間的山區公路。
印度移民的農牧場也越來越逼近停火線。
這一切都令他憂心如焚,不斷向上級報告入侵印軍的情況,也提出了不少有見地的建議。
作為基層的指揮員,他也感受到中央越來越重視邊防建設,前二年團裏建成了設施優良的基地,還投巨資改善了通往前沿的山地公路。
這二年的變化確實大,職業軍人已占了絕大多數,近年了待遇大幅度提高。
守備團的裝備得以優先更新,大批“電甲蟲”、tj-1火力突擊車、自動榴彈發射器、反裝甲導彈、火箭筒裝備到連隊,指戰員士氣大振,練兵熱情十分高漲。
去年底陸續運到的“小強龍”越野車更是令他們欣喜若狂,這些載重2噸,3軸6 輪、重心低矮的小型越野車最適合這裏的險惡地形,6台強勁的電動機使它們可以輕鬆地爬坡涉險,結構堅固,機件極少維護非常簡單,駕駛也很簡單,電動機根本不懼這世界屋脊稀薄的空氣,而且沒有噪聲。
王克成感到中央的措施非常有效紮實,這批電動裝備極大地改善了守備團的打擊力量,他感覺到中央的方針絕對不是被動的防禦。
今年初他剛提升為營長,守備團首次裝備了8架電動直升機(4架多用途的-9,4架wz- 10),營連級幹部輪流培訓空地協同作戰的指揮,連隊裏也選拔人員學習地麵引導直升機攻擊的技術,還得到了改裝的“電甲蟲”協同指揮車。
在這世界級的險惡山地直升機可以發揮最大的效益,不過世界上也沒有在這樣的地域使用直升機作戰的範例。
王克成也沒有被動地學習條例和規範,他認為在中印邊境地區可以更好地發揮運輸直升機的作用,提出建議用直升機把迫擊炮等輕型火炮運送到敵軍陣地周圍山上的有利陣地,然後不斷地運送炮彈,在山上或直升機上的炮兵校正員可以指揮火炮居高臨下地實施精確打擊。
因為我們的電動直升機隱蔽性好,可以做到出敵不意。
敵軍在山頂的工事不多,也很容易被攻擊機或直升機摧毀。
教員和上級領導都很重視他的報告,在研究實施的戰術。
不久他們的戰士還被送到基地集中訓練使用激光槍、雷達波照射器為被動製導的導彈和滑翔炸彈製導的技術,當王克成看到演練場上一顆顆炸彈、導彈在戰士的引導下逐一摧毀目標時,激動的心情難以平靜。
看來中央“打贏”的決心已經要轉化為行動了。
他仔細地研究過上世紀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全過程,那時不要說轟炸機,就是戰鬥機、偵察機也沒有動用過,至於後勤,那大多數是靠人力和部分畜力。
比較起來現在的準備要充分得多。
當印巴局勢緊張起來時,守備團和獨立師立即奉命進入臨戰狀態。
指戰員加快了新型通訊設備、電腦網絡設備的使用學習,他深感守備團指戰員實施職業化的重要性,電腦控製的無聲迫擊炮,超輕型榴彈炮等先進武器源源不絕地送到了他們手中。
指戰員們無不感到戰爭的腳步越來越近了,他們的血液循環和呼吸都在加快了。
他們看到網絡上印度人還在大叫大嚷“中國人麵對強大的印度軍隊絕對不敢動手,他們將像1971年 ‘觀賞’ 第3次印巴戰爭一樣,袖手旁觀第4次印巴戰爭。”
無不感到可笑。
第4次印巴戰爭一開始,中印邊境地區的印軍加強了挑釁活動,偵察機、直升機活動頻繁,前線的基地在忙著儲備戰爭物資,印軍還不時到我軍的哨所來挑釁。
王克成他們則與印軍針鋒相對,進行回擊製止,上報的資料成了我國政府抗議照會的鐵證。
大批偵察兵潛入印軍陣地進行慎密的偵察。
戰士們十分激動,紛紛向領導請戰,王克成始終在引導,讓全營保持高昂的士氣。
這幾天印軍突然收斂了,整個停火線都平靜了下來。
王克成卻認為這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征兆。
昨天終於盼來出擊的指令,王克成和營裏指揮員在團裏再次按照預案,在電子沙盤上進行了戰術演練。
他們營承擔的作戰任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作為團的主力他們得到了4架直升機(2架z-9、2架wz-10)的支持,將連續突破印軍的3個據點群,推進到邦迪拉東北方的印軍第七整編山地師基地的正麵,為獨立5師開辟攻擊的通道。
攻擊路線的直線距離是 35公裏,但在這險峻的山區實際路程要超過50公裏,不少路段的高差在1200米以上,指令他們必須在5小時內攻擊到達預定地段,每小時的推進距離是10公裏!團的2營和3營分別在他們營的兩側攻擊前進,掃除其餘的印軍哨所和據點,阻截那些印軍對中路的增援。
4營是預備隊,王少校當然不想讓預備隊來支持他們。
王克成營長把1、2、3連組成輪番突擊的攻擊陣營,4連作預備隊。
他讓實力最強的1連作前鋒攻占5公裏外的印軍a集群據點,經偵察那裏是1個連的印軍,築有32個火力點,有防空陣地。
1連得手後,2連即穿越這裏直撲13公裏外的b集群據點。
在這個地區並沒有多少可通行的路,這條路算是到第七整編山地師基地最“好的”通道,兩側雖有些枝杈的路,有幾段還得借助這條路繞過去。
可見2營和3營也是很艱苦的。
b據點的規模要大得多,有1個連的兵力和1個營部,至少有41個火力點,還有炮兵陣地、防空導彈陣地和1個直升機停機坪。
2 連得手後,再由3連穿越過去,繼續攻擊17公裏外的c集群據點,那裏也是1個連的兵力,同樣有大批的明暗火力點。
一旦攻占了這連串的印軍前沿據點,他們就直逼印軍第七整編山地師的基地。
獨立5師的地麵攻擊部隊將沿著他們開辟的通道到達攻擊地域,會同47軍的141師等部隊圍攻印第七師。
他們營以及整個守備團將回師掃蕩這一地區的各印軍據點,並保障這條重要通道的暢通。
他們將創造陸軍在山地作戰中推進速度的世界記錄。
現在前指的攻擊指令終於下達,正是黎明前的黑暗時分(這一地區要北京時間7:30才出太陽,此時是新德裏時間4:35),刹那間王克成少校隻覺得熱血沸騰,同時感到地動山搖。
營部的120、82、60迫擊炮以最大的射速向與他們對峙了幾十年的印軍哨所和a集群據點發射炮彈,團部的炮兵則以105毫米榴彈炮猛轟b集群據點,第5獨立師配屬的155加榴炮和火箭炮以密集的火力砸向c集群據點。
大批炮彈和火箭彈劃過夜空的景象十分壯觀。
在炮彈出膛的同時,配屬給1營的4架直升機也騰空而起,2架z-9各搭載了1個炮兵校正小組飛奔a、b 二處據點群周邊山上的預定地點,2架wz-10則在前麵為他們開路。
到了地頭發現那裏山上並沒有印軍,於是wz-10立即投入對a據點群的打擊。
每個炮兵校正小組有10個人,2名是校正員,還有2名是引導員,他們有激光指示槍、雷達照射器,其餘6人負責保衛,有輕機槍、自動榴彈發射器和自動步槍。
他們一著陸立即分在二處,以夜視儀、熱成象儀來搜索目標,校正炮兵的射擊。
z-9迅速返回,第二次把第3個炮兵校正組送到了c據點群周邊的山上,還把1個迫擊炮班送到了a據點群周邊的山上,他們的2門無聲60炮不斷地向印軍陣地準確地發射炮彈。
接下來z-9的首要任務就是搶運重傷員了,這是條令規定的,抽空才能運送迫擊炮班或炮彈。
不久,各炮兵陣地就開始收到前方校正員的指令:“120、120,向左4密位。”
“82,82,延伸50米!”…那些炮彈如同長了眼睛一樣,準確地砸在印軍的炮兵陣地、高炮陣地和防空導彈陣地上,印軍隱蔽的火炮剛一開火就遭到壓製,盡管在兩軍的前線據說印軍的火炮占了優勢,可是根本沒有還手的機會。
印軍也無法在陣地內活動,一經我炮兵校正員用夜視儀或熱成象儀發現,就會遭到致命的打擊。
印度炮兵的確發展十分迅速,已在中印邊界地區取消了105毫米口徑火炮的建製,僅在最前沿重炮拖不上去的地方留了一些,全麵由瑞典的fh-77b(155毫米口徑)和俄製m-46改進型(130毫米口徑)野戰火炮所代替。
fh-77b型火炮,射程40公裏以上,可發射俄製“卡斯諾普”-m型激光製導炮彈,而且有一種射程超過70公裏的衝壓噴氣式發動機的炮彈也已列裝,印軍認為已經全麵取得中印邊界地區的炮火主動權。
不過實際作戰時,就大相徑庭了。
王克成率領的突擊部隊完全不按照炮火準備20分鍾,再步兵衝鋒的模式。
炮彈一出膛, 1連的3輛“電甲蟲”立即加速到最大速度,飛馳過麵前的淺灘,從印軍哨所東麵500多米穿插到他們後麵,然後沿印軍的前沿公路直撲a據點群。
原來我軍在小河的南岸有一個哨所,河上有一座木板架的小橋,這處的河水由於山上融雪水深流急。
印軍把哨所就建在我軍哨所南邊不遠處,時時向我執勤戰士挑釁,他們並未發現對麵有什麽變化,也就相信了“中國軍隊不敢動手”的觀念。
這一印軍哨所轉瞬間就被滿懷仇恨的我軍戰士摧毀,不久木橋就換成了鋼橋。
當2連通過時,前方已經爆發了激戰。
5公裏的直線距離有8公裏的山路,電甲蟲以 60公裏的時速10分鍾不到就衝到了a據點群的前沿,這些定型生產的步兵戰車,全重僅7噸,可搭載5名戰士,由於體積小,前裝甲比bmd傘兵戰車還厚。
在山區的小路上馳騁十分靈活。
3輛車向山路的兩邊發射了掃雷火箭彈,立即衝入了印軍陣地。
他們根本不在乎暗堡或火力點的機槍吐出的火舌,一發現就是一串30毫米機炮彈,立即把它們打啞了。
它們要防備的是印軍到地堡外發射反裝甲導彈和火箭彈,這時步兵已經下車,警惕地注視著四周,發現異常就持槍射擊或發射槍榴彈。
這些常年守衛在高山密林地區的守備團指戰員,大都是職業軍人,適應這裏的高山環境,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殺敵本領,現在又裝備了直升機、步兵戰車、火力突擊車等先進完全,真是如虎添翼。
周圍山頂上的炮兵校正員和迫擊炮則居高臨下,隻要發現印軍有異常,就引導炮彈或自己開炮砸下去。
不久tj-1突擊車等把大批戰士送到了陣地中間。
a據點群是在一塊台地上,周圍是一圈山峰,印軍在反斜麵上構築了堅固的炮兵陣地,配置了6門105毫米榴彈炮。
我軍的炮火難以摧毀它們,可是1連的突擊如此神速,被炮火警醒的印軍炮兵剛跑到炮位,就被衝入陣地中的電甲蟲擊斃了。
12輛電甲蟲分成4組,後麵還有tj-1的機槍和自動榴彈發射器的火力支持,在台地上四處出擊,很快把營房中和連部的印軍打得一片混亂。
戰鬥隻進行了25分鍾就結束了,昔日在我軍哨所前耀武揚威的這連印軍在副連長的帶領下繳械投降了,他們的連長被炮彈擊斃了。
在不遠處指揮戰鬥的王克成營長命令2連立即通過這個陣地攻擊b據點群,3連、4連跟進。
1連留下打掃戰場。
看著戰車搭載著其他連的戰士揚長而去,1連長大叫“冤枉”,在無線電話中向營長求情:“營長,我們根本還沒有發揮呢,由4連來打掃戰場吧,b據點群我們也包了。”
王克成在飛速挺進的指揮車中開導他:“4連是預備隊,任務重著呢。
你們連的人正散在這個陣地上,要仔細搜索,我們的戰果可不能漏掉。
俘虜和物資交給團部的收容隊和後勤,立即趕過來。
傷員情況怎麽樣?”“隻有2名重傷員,12名輕傷員,1個也沒有 ‘光榮’ (指犧牲)。”
“你讓指導員查一下,不要讓重傷員混入輕傷員中,立即呼叫直升機運走重傷員。”
“是!”直升機直接把重傷員送到3#基地,由於後送及時他們都及時得到救治。
1連長魯國興上尉接下來被戰士的報告震驚了:這麽一個印軍連隊的營地,不但費盡心機運來了6門105榴彈炮(4門好的,馬上會有團部的炮兵來使用),有12輛“潘哈德”vlb裝甲運兵車,它們上麵不少裝備的是崔格特反裝甲導彈。
居然有4個相當大的洞庫,儲存了16門120毫米,24門82毫米迫擊炮,44挺重機槍、大批彈藥和燃油。
還有4輛英製的2噸級的全地形越野車,在這險峻山地是很珍貴的。
行家一看就知道,這裏是作為一個進攻基地來配置的。
卻說,2連的車隊剛行進到一條山脊上的公路時,遭到b據點群正麵的二個火力點的無後坐力炮的轟擊,由於車行速度快,未被擊中。
印度人沒有機會開第二炮,就被wz-10發射的火箭彈摧毀。
這個據點群要大得多,座落在一片山間的小盆地中,所謂的盆地隻是與四周的高山峻嶺相比低些,略微平坦些,其間也有不少小山包,周邊的山坡上有多處小台地,一條山區公路蜿蜒曲折地穿越其間。
印軍的防禦工事、指揮所、炮兵陣地、防空導彈陣地部署在各處,營部和連隊的營房集中在3處,在一處台地上還修築了一個直升機的停機坪,還在山坡挖了幾個洞庫隱蔽直升機呢。
不過在我猛烈的炮火打擊下,洞庫的門被破壞,山上滾下來的土石又堵住了洞口,直到戰鬥結束藏在裏麵的2架直升機也未能飛起來。
此時我軍已有4門 82迫擊炮和4門60迫擊炮機降到高山上,居高臨下地猛轟下麵的印軍。
當2連即將衝入山穀的關鍵時刻,在炮兵校正員的招呼下,獨立5師的重炮也加入了火力封鎖,天上又來了h-6,那些500公斤的炸彈在引導員的激光槍和雷達照射器的指引下,如同長著眼睛一樣砸到了印軍指揮所和炮兵的工事上,其造成的震撼或者說恐怖是可想而知的。
2連的大批電甲蟲和tj-1火力突擊車運載著步兵順利地衝入了穀地,然後按預定方案讓步兵下車後向各個方向的印軍發起攻擊。
當炸彈和重炮震耳欲聾的轟鳴聲突然停頓時,陣地上的印軍一時還不能適應,在衝上前來的我軍戰士麵前一個個呆若木雞,連舉手投降都不會了。
戰士上前抓住他們的槍,大喝一聲才把他們驚醒過來。
不久印軍抵抗的槍聲逐漸稀少,在晨曦中,一群群俘虜從各處被集中起來。
40分鍾就解決了戰鬥,難怪戰士們要大叫“空軍萬歲!”王少校在大局初定之際,就率3連、4連穿越此處撲向了c據點群。
獨立5師的陸航大隊一開戰就不斷把迫擊炮和山炮運送到印第七整編山地師基地周邊的山上,這些炮兵與空軍和陸航部隊武裝直升機對基地持續攻擊和封鎖,第七師自顧不暇當然不可能去增兵那些前沿陣地。
當3連向c據點群發起攻擊前,這連印軍已經遭受了2個多小時的轟擊,而且都是精確打擊,他們曾組織了多次仰攻企圖奪取山上的炮兵陣地,均被警衛步兵的槍彈和榴彈殲滅。
當大批500公斤的“飛蛇”滑翔炸彈呼嘯著砸向印軍的指揮所、防禦工事後,印軍的抵抗意誌已被摧毀。
3連僅遭遇輕微的抵抗,就開始收容俘虜打掃戰場了。
在這低緯度地區,太陽一升起很快就放射出熾熱的光和熱。
王克成少校看了一下表,才9:45。
真令人難以置信,僅2小時40分鍾他們就攻擊前進了 50公裏崎嶇的山路,連克3個據點群,以一個營的兵力全殲了一營印軍。
4連的指戰員還大呼 “吃虧”,他們在攻到印第七師基地前,隻是“順手”幹掉了7個印軍工事。
全營僅化3個多小時就完成了預定5個小時的任務。
獨立5師的地麵部隊沿著他們開辟的通道蜂擁而來,他們的前鋒營營長在c據點群向王克成少校表示謝意。
“時間”在戰爭中的價值太高了,趁敵人處於被動、混亂之際發起攻擊,意味著減少傷亡。
“報告營長,有一股印軍正從東邊向b據點群進犯,團部命令我營予以殲滅。”
通訊員的報告打斷了二位前鋒幹將的交談。
“預祝你們盡快拿下第七師。”
“也祝你們再次殲滅印軍。”
王克成少校率部再次投入緊張的戰鬥。
東線初響驚雷與我軍的“傳統”陸軍相比,中央突擊師是由全新的概念組建的陸軍部隊。
很多軍事愛好者並不重視“概念”這類抽象的東西,他們喜歡比較飛機的速度、機動性,軍艦的噸位,火炮的口徑等。
可是專家們卻以實例來證明“概念”的重要性。
對現代機械化戰爭理論貢獻最大的軍人是德國的古德裏安和蘇聯的圖哈切夫斯基元帥。
在建立現代化機械化部隊開始階段,蘇聯取得的成果要大得多,圖哈切夫斯基身為執掌大權的蘇聯元帥(當時古德裏安還默默無聞)不僅在1932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機械化軍,還為蘇軍建立了以“大縱深”作戰理論為主體的戰略思想。
二十世紀30年代中期情況發生了改變,古德裏安關於裝甲戰的思想被希特勒接受, “概念”變成了可怕的的打擊力量-現代化的裝甲部隊在德國誕生了。
而蘇軍卻重走老路,機械化軍被解散。
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坦克在發明它的國家-英國卻在遭受冷遇。
沒有了 “概念”絕對不會有行動。
二戰初期,德國以裝甲部隊為主體的“閃擊戰”,使得世界震驚!將德國的成功和蘇聯軍隊在芬蘭的拙劣表現相比較,使蘇軍受到很大震動。
在建立機械化部隊的過程中,德國人是幸運的,機械化部隊首先遇到的任務是進軍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這使得德國人能夠不流血地糾正錯誤並取得經驗。
在大戰爆發後,德軍最先遇到的是實力遠不能和他們相比的波蘭人,在作戰中即使犯了錯誤(這肯定發生過),也不至於付出太大的代價。
當經曆了法國戰役後,德國裝甲部隊已經成了一支高度專業化的勁旅,在這樣的對手麵前,任何的錯誤都是致命的。
不幸的是丟掉了機械化軍“概念”的蘇軍碰上了這支勁旅,於是發生了前蘇聯紅軍的65 萬大軍(整整幾個集團軍啊!)在南方被德軍合圍而被吃掉的大敗仗,其慘敗場麵之宏大,連希特勒似乎都吃了一驚。
在延安窯洞裏的毛澤東瞧不起斯大林的戰略指揮藝術不是沒有道理的。
當冷平治、郝誌剛這些中國的軍事理論和實踐的先鋒,執著地構建陸航集團軍時,直升機已經出現了半個多世紀。
美軍和前蘇聯的紅軍都大量使用這款陸軍的新寵兒。
發明直升機的美國,以其強大的軍事工業在二十世紀末就為每萬名陸軍配備了140架直升機,軍事專家們也在強調低空火力和垂直突擊,還組建了101空中騎兵師,但組建陸航集團軍獨立完成戰役任務始終停留在紙麵上。
直升機盡管已經出現了半個多世紀,但仍然存在嚴重的問題:作為低空火力平台,它不如a-10攻擊機,裝甲既薄,載彈量也少得多;作為運輸工具,則不如c-130j,既不能載運重裝備,航程還近,效率又低,c-130一類的運輸機隻要一塊很小的場地就能起降了。
最要命的是直升機結構複雜,實在嬌貴,“在常規武器中,直升機是最難伺候的動物,風險性最大。”
(美國專家語)大規模集中運用十分困難。
本來直升機最適合在山區運用,可是那裏恰恰是難以提供有力的後勤支持。
美軍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出動了著名的ah-64d“長弓阿帕奇”多任務戰鬥直升機,為了把原本駐紮在德國軍事基地的24架“阿帕奇”部署到阿爾巴尼亞(是個極為落後的山國),居然用了3個星期,還動用了近3000名支援隊伍,包括修建掩蔽物、守衛機場、對直升機本身和軍械的維修。
該機雖然性能好,但耗油量大、零備件耗損也大。
不幸事件接踵而來,首先其中1架在途中出了機械故障隻好留在意大利(所以到阿的隻有23架)。
僅僅運輸所有的人、直升機、裝備的運輸機就高達200架次,可是阿爾巴尼亞機場已被難民擠滿,混亂不堪,裝備運到也難以馬上投入裝配和使用。
遭到美國軍方一些高層次官員的不滿,一位官員說:“我現在擔心的是,等到‘阿帕奇’可以出動時,他們(南聯盟)早已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接著剛剛到達阿爾巴尼亞的這些“阿帕奇”,在4月26日一次夜間例行訓練中,其中一架突然墜毀,隻是兩名飛行員死裏逃生。
5月4日,又一架“阿帕奇”在訓練中空中爆炸,機毀人亡。
冷平治中校和郝誌剛他們分析了坦克發展的曆史,在早期坦克同樣是故障頻繁,那些汽油機功率小、機件複雜;裝甲重了,動力跟不上;裝甲薄了,又不頂用;火力也不強。
難怪發明坦克的英國並不重視它。
然而,在德國和俄國這些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把它們組成了一支可怕的突擊力量。
冷中校認為美軍發展v-22“鶚式”直升機並非上策,它雖然加大了起飛總重,在提高效率的基礎上提高了速度和航程,可是非但沒有解決“複雜性” (雖然美國人並不在乎另一個缺點“昂貴”,每架造價4400萬美元!)這個致命的問題,反而加重了複雜性。
從直升機的飛行方式變為固定機翼飛機的飛行方式時,極易出事。
1989年 3月9日v-22完成首次試飛,此後,原型機一共生產了7架。
但是,1991年6月11日,一架 v-22在試驗飛行中突然墜毀,造成兩名人員受傷,首開記錄,飛機最後徹底報廢;1992年7 月20日,又一架準備降落時墜入波多馬克河,造成3名陸戰隊員和4名平民喪生。
為此,老布什政府差一點決定取消該型飛機。
最慘的是,2000年4月8日,一架mv-22在執行夜訓任務時墜毀,導致19名海軍陸戰隊員無故喪生。
到2000年12月11日晚間海軍的一架mv——22魚鷹直升機又是在夜間訓練時墜毀,機上四名機組人員生死不詳。
不過技術從來不是軍事改革的最大障礙,坦克集群的大量運用既不在工業強大的美國產生,也不在發明坦克,而且擁有坦克最多最好的英國產生。
關鍵是有新的概念,有一套實施的措施,有一批推進的人,如想取得成功,還得有最高統帥的大力支持。
我軍的直升機既少,高性能的更不足,更大的問題是缺乏大規模運用直升機的經驗。
冷平治和郝誌剛他們是幸運的,得到了最高統帥的賞識,在王剛的支持下,統帥部作出了行動。
中央突擊師是我軍陸航集團軍的雛形,軍委幾乎把軍內最好的直升機的三分之一武裝了他們。
當我軍成功地研製出電動直升機時,冷中校、郝誌剛和王剛更是信心大增,直升機的致命傷-“複雜”被攻克了。
在此基礎上,“鶚式”直升機也許能真正成為直升機的升級產品,我國的研究人員正在奮力拚搏。
朝鮮事變讓中央突擊師得以大顯身手,這是一次突擊行動,強調的是速度,當時的戰爭氣氛遠比實戰演習緊張。
我軍又是首次大規模運用直升機作為突擊力量,當時電動型的並不多,發生了一係列的失誤,一些部隊送錯了地方,在冰天雪地中一些部隊遲遲得不到帳篷和睡袋,甚至在緊張的操作中發生了三機相撞的事故…。
不過戰爭沒有發生,失誤不流血地糾正了,並取得經驗。
在解決崔止鍾的裝甲師和壓製韓國軍方時,他們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統帥部的高層大受鼓舞,更加重視中央突擊師的建設。
這次他們將受到實戰的考驗,幸運的是,對手是昔日的手下敗將-印軍,而且這個對手還極為傲氣。
他們將會有怎樣的表現呢?印第八整編山地師7號野戰機場其實在整個“天鷹”計劃中最早出發的是1-4#前進基地上的各個突擊小隊。
4#基地的郝誌剛突擊師的各由一名營長率領的2支突擊小隊已經準備就緒,每個小隊1架武裝偵察型直-15(卡-60國產電動型),1架武直-10m,2架重型直-14m(米-26電動型),每架運送50名突擊隊員加一輛bmd電動傘兵坦克。
郝誌剛親自來送行,他的動員十分簡潔:“苦練多年,就看這一下子了。
好好幹,打出特種兵的威風來!”4:45他們依次升空出發,其他3個基地的突擊隊基本上是同時出發的。
這是最早出發的部隊。
他們鑽山溝,越山口,直奔各自的目標。
中印邊界東線,印軍在非法侵占我國的地區建有三十四個野戰機場和六十多個直升機停機坪,設有飛行聯隊和導彈聯隊。
天鷹計劃中為它們一一編號,製訂了攻擊的計劃。
從3 #、4#基地出發的4支突擊小隊的目標是印軍的7號、12號野戰機場和46號、51號直升機停機坪。
它們都是比較隱蔽又比較大的,其上停有戰機的,而且位於印軍第七、第八整編山地師的背後要害處。
田豐民少校率領的突擊小隊,5:35就隱蔽地到達位於察隅西北部的7號野戰機場不遠處小山坳裏。
這全靠電動直升機的優良性能。
突擊隊員一下直升機就迅速地向機場接近,到達預定位置隱蔽待命。
悄無聲息地卸下二輛bmd傘兵戰車後,直-14m又隱蔽地返航了。
他們一聽到耳機裏傳來的:“出擊!”命令,個個如出山猛虎,看守跑道邊上6架戰機的二名印軍衛兵一下子被微聲突擊步槍擊倒。
埋伏在小山包上的雷達站和指揮所邊上的突擊隊員,衝進裏邊一看隻有幾個值班人員,還在迷糊中就被製服成了俘虜。
不遠處的防空導彈和高炮陣地根本就沒有人。
幾名突擊隊員剛衝進戰勤值班室,製服了值班人員,警報才響起,大概是印軍上級通報已遭襲擊。
衝進營地的突擊隊員也是兵不血刃地解決了問題。
把俘虜集中起來,個個都是垂頭喪氣,清點後,才知道警衛部隊是一個排50人,還有8名飛行員和18名地勤人員。
突擊隊員又找到了2架隱蔽在山洞裏的蘇-27。
跑道邊上的是米格-21的改進型。
大家高興壞了。
一占領印軍基地,田豐民少校馬上在指揮所用數字式無線電話報告了師部。
這時桌上的電話鈴響了起來。
一名印地語和英語講得好的隊員在少校的示意下拿起了電話,耳機裏響起了急迫的英語,命令他們立即投入戰鬥行動。
田豐民也聽到了,就向他點了一下頭,那名隊員用英語大聲地回答道:“是,長官!”恰好此時耳機裏傳來爆炸的轟鳴聲,那位“長官”,大概也沒有心思去辨別這位隊員的語音了,急忙掛斷了電話。
15分鍾後,直升機運來了一批部隊接管了這個基地,布置了警戒。
為了防止印軍第八師發現情況後向這裏開炮把飛機打壞,隨部隊一起來的6名飛行員把外麵的6架米格機飛回了基地。
田豐民少校率領25名隊員,跳上了一架改裝的突擊火力直升機tz-14m,與2架武直- 10m組成了一支營救小分隊,一起升空執行新的任務去了。
經審訊才知道,這個小基地儲存了不少燃油、彈藥等物資。
而且在它的東麵2公裏處,還有一個軍牧場,養了300多匹馬和騾子,以及幾百頭奶羊。
我軍的4#基地又派了12名軍墾人員,在突擊隊員的幫助下接管了這個牧場。
那幾個非戰鬥單位的印軍老兵自然是束手就擒了。
董啟星少校是特種兵團2營營長,1米76的身材,十分壯實,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
駕駛起直升機、輕型飛機、坦克和裝甲車得心應手,這一年多來又迷上了電腦,經常到電子戰團與那些博士們“切磋武藝”。
對部下既嚴格要求,又愛護有加。
在戰術研究上頗有心得,在多次實戰演練中屢建奇功。
很受郝誌剛的賞識,說他用腦的時間比用手腳的時間長,是智能型的特種兵指揮。
他率領的另一支突擊隊也順利地攻占了第八整編山地師側後的12號直升機前進基地,這個基地麵積雖小,但收獲更豐富。
在這險峻的山區,印軍也十分重視垂直輸運和低空打擊力量,在前沿修建了不少直升機的出擊基地和前進基地。
由於印軍接到命令,這段時間盡量減少去前沿的偵察飛行,以避免中國人借口挑起衝突,所以直升機都停在基地裏。
他們繳獲了4架米-24d、6架alh和4架卡-60武裝偵察型,立即由技師裝上了我軍的敵我識別器和通話裝置,然後盡量裝備火箭彈和炮彈,米-24和卡-60就可以投入了戰鬥,那些特種兵太熟悉這二款武裝直升機了,它們的戰鬥中發揮了特殊的作用,印軍幾乎不可能攻擊它們,因為它們也有印軍的敵我識別器。
那些印製的alh隻能先回基地了,這是我軍首次得到這款大名鼎鼎的“先進輕型武裝直升機”,還得等那些印軍俘虜教練後,才能用來作戰。
不過後來都成了“蘭軍”的裝備。
另外2個小基地的情況也差不多。
基本上是完好地接管了下來。
中央突擊師在地麵戰中立了第一功。
殲滅第八整編山地師印軍的第八整編山地師是東線的一支主力部隊。
印軍的山地步兵師突出強調了在高原山區對敵方步兵的殺傷火力,由於山地步兵師內有騾馬一千多匹,從而保證了軍隊在簡易公路乃至沒有公路的條件下,仍能順利實施戰鬥行動。
每師兵力有一萬四千人。
印軍在1987年初舉行的“棋盤”演習中發現山地師表現出了缺乏機動力、防護和生存能力弱以及火力不夠的弱點,印軍隨即決定將山地師逐步改編為“整編陸軍山地步兵師”,增加直升機數量以提高機動和後勤保障能力。
在防護力方麵,開始大量換裝“凱夫拉”便攜式掩體,該裝備具有防寒保暖、使用方便、偽裝性好的優點。
為彌補火力不足,增加了40毫米榴彈發射器,印產克萊莫定向殺傷地雷以及主要用於摧毀敵掩體的ss11-b1和“法弋特”導彈等。
他們又在察隅北部駐地構築了強固的前沿工事。
還在停火線前梯次地構築了24個據點,派出了3700人駐守,時時向我軍挑釁。
這樣的四個整編山地師難道是為了“防禦”嗎?這一帶海拔普遍在3000米以上,山峰的比高大都在1300-1400米以上,地形崎嶇,森林密布。
第八整編山地師的基地位於瓦弄的西北方,是印軍投入巨資修建的,位於4條山區公路的交匯點的山穀中的三片台地上。
完全不同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經過幾十年的慘淡經營,特別是近十幾年來,印軍工程兵大量修建山區公路,前沿據點與基地都有相當不錯的公路連接。
在一些險峻的高地據點,也修築了山道,至少可以供騾馬通行,大型裝備則由直升機吊運。
在公路旁的穀地和台地上還招募移民來開發了不少的小型農牧場,也有一些用來飼養山地師的騾馬。
印軍參謀部的意圖很清楚,這些都是今後進攻西藏的出擊基地。
不少據點和前沿基地甚至越過了所謂的“麥克馬洪線”,直逼我邊防哨所。
林芝軍分區的2個守備團常年駐守在大峽穀地區,每位指戰員都輪流到前沿哨所值過勤,看到那些耀武揚威的印軍實在是生氣。
一接到備戰的命令欣喜萬分,他們的任務極為艱巨,得到了8架電動“黑鷹”、4架z-1l(電動卡-32)和8架wz-13(電動卡-52)的支持。
於是紮紮實實地製訂了拔除據點的方案。
接到“出擊!”的命令,守備3團和守備4團的官兵如同猛虎下山,他們需要通過原始而神秘的西藏雅魯藏布大峽穀,這裏的高差是地球之最,達4000-5000米。
陡壁、惡瘴、密林、巨蟒,江水咆哮,陰雨瀝瀝,盡管有印度洋上空的通信衛星和“飛天”超高空轉播機,部隊的電台還是時時與大本營失去聯絡。
這一切都加重了走進了雅魯藏布大峽穀深處守備團指戰員的孤獨感。
這裏古木參天,熱帶雨林托舉冰川,低窪處荊棘載途茅草過人。
雖然是萬裏晴空驕陽似火,在雨林中,卻暗無天日。
戰士們腳下的枯葉盈尺,不時踩出一條棲睡的毒蛇來。
樹葉上迷彩色的旱螞蟥像蛇一樣晃頭直立,發出一片“嗖嗖”聲。
要不是事先在身上塗有防蟲膏,他們早被這些螞蟥吸成無血僵屍了。
就是萬分小心情況下,有的戰士一摸脖子,還能甩下一條長蛇,令人毛骨悚然。
就在這恐怖殘酷的“死亡峽穀”,他們這些山地步兵剛毅頑強的戰鬥素質得到充份展現。
在海拔5000米的雪線上,他們消滅了一支尚未得到開戰信息的印軍巡邏隊,衝下峽穀區,鑿石定繩索,飛身越過山澗,直取印度邊境指揮所。
攀登、格鬥、捕俘,似山猿,如猛虎,一氣嗬成,讓印軍無還手之機。
1架z-1l以6200公斤的載重量不能搭載1輛戰鬥全重7 噸的“電甲蟲”,他們去掉電池和彈藥,將重量降到6噸就行了;黑鷹則搭載人員、電池和彈藥。
直升機不斷來回把“電甲蟲”、迫擊炮班越過天險,大大加快了推進速度。
一發發帶有定向破甲裝藥的迫擊炮彈、無後坐力炮的炮彈,連同戰士射出的槍榴彈,如同長了眼睛一樣準確地飛向印軍的據點,武裝直升機的火箭彈、導彈更是加大了打擊的力度。
被爆轟聲驚醒的還活著的印軍,麵對衝入據點的我軍戰士的黑洞洞的槍口,乖乖地繳槍投降。
把俘虜交給後麵的武警部隊的收容隊後,守備團的戰士們又撲向前方的據點。
對險峻地段的據點,低處的由“電甲蟲”步兵戰車實施攻擊,印軍的機槍子彈打在它們的裝甲上隻是擦出道道火花。
印軍的反裝甲導彈紅外尋的不起作用,雷達波尋的,則受到電子戰戰車的強力幹擾。
再說印軍遭受火箭彈和高爆炮彈的打擊根本也不敢離開地堡去發射導彈和火箭彈。
高處的據點則由武裝直升機和q-6攻擊機予以解決,那些據點怎麽經得起反坦克導彈的攻擊。
大多數據點是支撐不住投降的,很少有人敢冒險後撤。
他們如同一把尖刀插入印軍的據點群,快速推進,為獨立6師打開了撲向第八整編山地師的通道。
由於得不到師部的支持,外圍那些孤立的印軍據點很快就被2個守備團全部拔除。
獨立6師更是了得,他們以陸航大隊為前鋒直撲第八整編山地師北側的一係列高地,很快清除了上麵不多的印軍警戒陣地,大批突擊隊員機降在高地上,一部分人用激光槍、雷達照射器為滑翔炸彈、巡航導彈製導,為攻擊機和武裝直升機指示目標,另一部分人快速構築炮兵陣地,不久一批82、120迫擊炮,超輕型的105毫米榴彈炮由直升機吊運上來。
很快就有大批炮彈居高臨下準確地落入第八師基地。
他們與中央突擊師南北夾擊,狂烈的炮火打得基地內的印軍暈頭轉向。
獨立6師的地麵部隊在守備團掃清的前進道路上快速推進,4個小時後,就攻到了印軍第八整編山地師主陣地的正麵。
一麵構築工事,一麵以加榴炮和迫擊炮向他們發動攻擊。
運送到第八整編山地師後背的中央突擊師的部隊也向他們發起攻擊。
中央突擊師的攻擊直升機和獨立6師的陸航大隊則從空中,向他們的重炮陣地、指揮機關發動猛攻。
第八師基地內的幾架直升機剛起飛就被打下來了,嚇得他們再也不敢派直升機升空了。
我軍的電子戰直升機又以強大的壓製功率切斷了他們與外界的無線電聯係,加重了他們的孤立感。
到12:00時大批h-6也加入了對第八師的攻擊,那些500公斤的“飛蛇”不斷地砸在印軍的指揮所、炮兵陣地、防空導彈陣地的地下工事的頂上,那些超音速的“飛蛇”是帶有複合彈頭係統的鑽地彈,可以貫穿4-6米厚的混凝土。
它的預侵徹彈頭內含4個預製裝藥,爆炸能量及柱狀裝藥在軸向產生的射束流使彈頭破片速度達6000米/秒,將目標炸開一個洞口,50公斤的主侵徹戰鬥部沿此洞口繼續侵徹,彈頭上的智能引信探測到空洞後再引爆主侵徹戰鬥部裝藥,毀傷目標。
不久獨立6師的部隊向側後方轉移了。
正麵的印軍剛鬆了一口氣,馬上遭到48集團軍的快速部隊144師更猛烈的攻擊。
中央突擊師的各突擊分隊則封鎖印軍第八師的各條退路,使他們陷入了包圍圈中。
山地阻擊戰第八師的側後80多公裏處是第十整編山地師基地,奉命向第八師派出了一個團的兵力增援。
可是在這高山深穀縱橫的的地區,這80公裏可算是“遠在天涯”了。
首先是直升機幾乎被打光了,藏在主陣地的2架直升機剛起飛就被占壓倒優勢的郝誌剛的武裝直升機打掉了。
要求東線司令部派遣空軍掩護,被告知空軍正在與中國的空軍“爭奪製空權”。
到了11:00,在司令部的一再催促下,第十師的第40山地團隻好硬著頭皮沿著山區公路前進,很慶幸公路一點也未遭破壞,他們的裝備是相當精良的,前麵是裝甲車開路,車上的高射機槍直指天空。
中間有5輛防空導彈車,最後也是裝甲車。
步兵不是乘坐在裝甲運兵車和步兵戰車中,就是乘坐在拖著山炮的重型卡車上,中間還有16輛俄製的2c1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
威風凜凜地繞過2個山腳,翻過一個山口,快速推進了40公裏後,龐大的車隊正行進在一段險峻的山路時,突然前麵向江中突出的一個山嘴的陡直山坡上傾瀉下山泥,一下子把公路堵死,而且“恰巧”把剛轉過山嘴的4輛裝甲車與後麵的車隊隔絕。
緊跟著裝甲車的軍車差一點就給“活埋”。
整條車龍一下子變成了“死蛇”,團長裏達爾斯上校命令全團投入戰鬥。
話音剛落,車隊後麵也發生滑坡了。
這一下整個團被困在這山穀的險峻山路上。
裏達爾斯通過無線電話呼叫前麵裝甲車上的人,沒有回音。
空有各式武器可是不知去打誰。
這一切當然是特種兵小隊的傑作啦。
裏達爾斯上校一方麵指揮工兵清除山泥,一方麵派出一個偵察小隊越過山泥堆去查看前麵裝甲車的情況。
隱蔽在山穀對麵的特種兵報告了這一動作,所以偵察小隊剛繞過山嘴,裏達爾斯就聽到一連串的槍聲,無線電話就中斷了。
這道山嘴就像鬼門關,派人從上麵翻越也是有去無回。
這一邊又無法進行火力支援。
這位團長急得直跺腳,呼叫師部來直升機,得到的回答是直升機無法起飛,反而命令他們快速前往增援,第八師已經十分危急。
可是工兵剛清理掉一半山泥,山坡上又滑下更多的泥石。
憑借空中優勢,我軍以一個突擊小隊就這樣拖住了印軍的一個主力團。
總體來說,在東線的印軍除了4個整編山地師,還有8個主力師在後麵作支撐,在邦迪拉、德讓宗、阿帕龍、瓦弄等地還有8個師的兵力在守衛。
如果他們能在這一地域任意機動的話,我軍的攻勢作戰將遭遇極大的困難。
一般來說進攻方至少要有3:1的優勢兵力才能取得成功,可是我軍在發起攻擊的那一刻,前沿隻有4個守備團、2個獨立師,1個中央突擊師(印軍還不知道)。
印軍統帥部當然不相信我軍敢發起進攻,可是他們疏忽了這裏的地形和陸航兵團機動性對於進攻方的價值。
擁有電動直升機的47、48集團軍的陸航兵團的垂直突擊能力也非同小可。
印軍統帥部還犯了一個認識上的錯誤,他們是靜態地看兵力對比。
我軍首先奪取了製空權,保障了陸航兵團的機動自由,陸航兵團則以低空火力和垂直突擊能力奪取了印軍的前沿野戰機場,有幾個機場運-14(伊爾-76)都能起降。
40架運-14、80架電動運-8、140架電動運-7,一次就可以運送100個連和140個排的兵力。
我軍的前線兵力在迅速膨脹。
印軍第八整編山地師師部19:35(新德裏或當地實際時間17:05)再說印軍的第八整編山地師在獨立6師、48集團軍的144師、郝誌剛師的一部分以及空中大批戰機的聯合打擊下,到下午19:05時已經被切割成三大塊,再也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了。
印軍修築的工事不可謂不堅固,但其戰術思想是以此為攻擊基地,分布在前沿的據點的任務是壓製中方的哨所,所以相互間並不是按縱深防禦來配置的。
它的防禦正麵超過170公裏,對於這種複雜地形顯然是過於寬大了。
而作為主動進攻方的我軍是經過長期策劃,精心演練的,在擁有戰區製空權的情況下攻其無備,采用分割包圍的手段,切斷了印軍前沿據點與基地的聯係、各個基地之間的聯係,然後以優勢兵力和強大的空中火力,對其中的一個展開輪番進攻。
經過12個小時連續不斷的多波次的突擊,徹底摧毀了基地內印軍抵抗的意誌。
前指決定暫停攻擊,由直升機用英語和印地語向印軍喊話要求他們投降。
5分鍾後印軍第八師師部一小隊人打著白旗,前往中方陣地接洽投降事宜,144師師長率人接待他們。
印軍要求由中方高級將領受降,並保證他們的高級將領受到體麵的待遇;還要求我軍關閉幹擾機讓他們向司令部通報情況。
經向前指請示後,答複他們:中方將由中央突擊師師長郝誌剛少將代表邊防部隊司令部接受印軍第八整編山地師達尼裏爾準將的投降,保證按照國際公約給予每一位放下武器的印軍以體麵的待遇;在中方接管了全部陣地後,在受降儀式前允許達尼裏爾準將將向司令部通報情況。
現在,印軍第八師師部發布了停止抵抗的命令,成了印軍第一個被殲滅的整編山地師。
陣地上的槍炮聲頓時沉靜下來。
10分鍾後,在第八師師部,當著郝誌剛少將的麵,達尼裏爾準將向印軍東北戰區司令部報告,由於遭到中國軍隊的包圍,重裝備全部被摧毀,無法繼續進行有效抵抗,為了避免軍人無謂的傷亡,被迫向中方作出投降的決定。
無線電中沉默了一會兒,傳來了東北戰區司令官普拉德爾中將低沉的語音:我將承擔我的責任,並把你的決定通報總參謀部。
林芝軍分區的守備4團擔負起,安置這8487名戰俘的艱巨任務。
另外87名包括達尼裏爾準將在內的高級軍官,則由直升機送往專門的營地。
初步清點的繳獲物資實在驚人:11架藏在山洞中的直升機及燃油、武器裝備;32輛俄製bmp-2、bmd-3步兵戰車,隱蔽它們的山洞洞口的路都被炸壞了;17門瑞典製造的fh-77b155毫米口徑快炮和11門俄製m-46改進型(130毫米口徑)野戰火炮。
還有大批武器彈藥、燃油、發電機、衣被、帳篷等。
這一消息我軍以各種方式向印軍傳播,在印軍中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其後也轟動了整個世界。
這邊的部隊騰出手來,毫不停歇地撲向下一個目標-第十整編山地師。
由於印軍的7號野戰機場和另二個野戰機場完好無損地落入我軍手中,運-14m(伊爾-76電動改裝型)重型運輸機可以直接把部隊運送過來。
它一次可以載運46噸物資或者一個連的全副武裝的士兵。
還有運-8m中型運輸機一次也可運載22噸物資或全副武裝的士兵105名。
這大大地加快了部隊調動的速度。
東西線的地麵攻勢在第一天取得了全麵的勝利。
由於我們奪得了戰區的製空權,並以猛烈的突襲,全殲了印軍的第八整編山地師。
另3個在最前沿的第三、第四、第七整編山地師也被我完全包圍起來。
為了減少我軍的傷亡,並更完善地部署攻擊部隊,為總攻擊做好準備,夜幕降臨後,我軍停止了地麵攻擊。
由直升機嚴密監視印軍的動向,部署在周圍高地上的我軍迫擊炮、山炮則不斷向包圍圈內的印軍開火,進行襲擾。
突擊隊則借助直升機在各個山口、要道部署阻擊力量,完全堵死了印軍增援部隊的進路。
北京國務院新聞中心19:00在邊界戰爭火爆地進行的同時,在外交和新聞戰線同樣展開了緊張的活動。
在發起總攻前幾分鍾,中俄首腦熱線應中方要求接通,王剛親自向波諾馬廖夫總統通報,中國將在中印邊界全線展開自衛反擊戰。
沉默了一會兒,總統問道,貴國的目標是什麽。
王剛強調,目標有限,僅僅是收複失地。
因此請求俄國不向印度提供情報;也不提供帶有援助性質的貸款銷售武器。
總統回答:隻要中國的行動限製在邊界範圍,俄國答應嚴格保持中立。
反擊戰發起後,中國向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發出外交照會,指出中國邊防部隊的自衛反擊戰目標是有限的,僅限於收複被印度非法占領的中國領土。
26日上午9:00國務院授權新華社發表政府聲明:“印度侵略軍長期以來非法占領我國大片領土,最近更是不斷對我邊防部隊開槍開炮進行挑釁。
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我邊防部隊被迫對入侵的印度侵略軍進行全麵的自衛反擊。
我邊防部隊的目標是有限的,那就是把入侵者全部趕出中國的神聖領土。
印度的入侵軍隊必須立即停止挑釁行動,全部撤出非法占領的我國領土。”
聲明十分簡短有力,但一下子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的震動。
接著國務院的網站,中央電台、電視台,各地的媒體同時發布國務院的通知,要求全國人民堅守各自的崗位,做好本職工作,以支持邊防戰士的自衛反擊戰。
不組織遊行和張貼標語。
不對印度在華人員作出不友好的舉動。
因此,國內十分平靜,隻是網絡上十分熱鬧,提出各種戰術,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強烈要求不能再從收複的領土上撤軍。
大家紛紛湧到國防部的網站,可惜沒有任何消息,自然引起了“網民”們的極大不滿,一致留言要求提供確切的前線消息。
印度政府幾乎同時在新德裏發表了措辭強硬的聲明,指責中國軍隊采用突然襲擊的戰爭行動,全麵入侵印度領土。
甚至派遣戰機轟炸了科希馬、提斯浦爾、薩地亞等城市。
聲明要求印度人民動員起來,支持國防軍把入侵的中國侵略軍趕出神聖的印度領土。
並要求入侵的中國軍隊立即停止入侵行動,撤出入侵的印度領土,賠償印度的一切損失。
聲明宣布召回印度駐華大使以示抗議。
並宣布中國駐印度大使為不受歡迎的人。
印度的媒體瘋狂地**起來,紛紛指責中國在印巴戰爭的關鍵時刻,向印度的後背“捅了一刀”。
但大多數輿論樂觀地認為,以印度多年來在阿克賽欽地區和“阿魯那爾邦”的準備和部署的強大的軍隊,以及堅固的工事體係,中國的“挑釁”簡直是“以卵擊石”。
不少議員甚至要求軍方的反擊不必受現在的停火線的限製,堅決達成1962年就製訂的目標,在東線占領塔格拉山脊,將中國軍隊趕出塔格拉山;在西部,要占領全部有爭議的阿克賽欽地區。
少數擔憂印度落入二線作戰的不利局麵的評論員,差一點被“罵死”。
一位印度國防部的高級官員早在印巴戰爭前就狂妄地宣稱印度擁有“世界第三”的軍事力量。
這時一位前政府的高級官員更是權威地分析,印巴的“衝突”(他甚至不屑把同巴基斯坦的戰爭稱為“戰爭”)已經接近“尾聲”,中國的行動根本救不了巴基斯坦,反而給印度抓住了機會。
他認為印度這次將會給中國人一個嚴厲的教訓。
到北京時間19:00國務院新聞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時,擠滿了中外記者。
因為中印雙方都實施了新聞管製,記者無法前往戰區采訪,隻有美國、日本的媒體從特殊渠道獲得少量的從衛星照片分析得出的情報。
所以消息十分混亂。
大家都想獲得確切的消息。
時間一到,國務院發言人,陪同外長章士興和國防部副部長何立清上將進入會場,引起了“老記”們的一陣興奮,他們的“炮彈”有著落了。
國務院發言人神情嚴肅地重新宣讀了一下我國政府的聲明,馬上請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搶先問道:“能否請章外長把這次邊界自衛反擊戰的目標再詳細地描述一下。
這會導致兩國的戰爭嗎?”章外長微笑著答道:“你一次提了二個問題,因為你是第一個,照顧一下,不過下不為例。
我國政府聲明已經表述得很明確了,首先我們是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實施自衛反擊作戰的,因此目標是明確的,就是收複被印度軍隊非法占領的我國神聖領土。
如果印度軍隊立即撤出非法占領的我國領土,那麽我邊防部隊的作戰行動將立即停止。
我們注意到了印度政府的聲明,同樣把這場衝突界定為邊界衝突。
我們一貫主張通過談判和平解決邊界爭端,這個立場至今沒有改變,但是印度政府采取召回大使的做法是不利於和平談判的。”
印度時報的記者責問道:“那為什麽要轟炸科希馬、提斯浦爾、薩地亞等城市呢?”發言人請何上將問答。
何上將神情自若地答道:“我首先要指出的是,印度政府的聲明在這一點上完全混淆了是非。
我軍轟炸的是位於這些城市遠郊的遠程雷達基地和空軍基地,這是為了確保戰區製空權所必須的。
我要反問這位先生,貴國政府能夠拿出我軍轟炸這些城市的證據嗎?”把那個記者駁得啞口無言。
一位美國記者問道:“中國發動的這場戰爭,是否為了支援巴基斯坦?”章外長嚴肅地問道:“首先我要糾正這位先生的錯誤,這是我國邊防部隊的自衛反擊戰,而不是中印兩國的戰爭。
我國政府對印度挑起的入侵巴基斯坦的侵略戰爭的立場是一貫的,反對印度的侵略,支持巴基斯坦的反侵略正義鬥爭。
而邊界自衛反擊戰純粹是中印兩國的事。
印度政府都沒有把這二者聯係起來,不知這位先生有何用意。”
中國青年報記者:“能否請何上將詳細介紹一下我軍反擊戰的戰況。
我們的讀者十分關心。”
不少記者一起鼓掌,表達了大多數人的要求。
正在此時一位軍人拿了一份報告遞給了何上將,並在他耳邊輕聲說了幾句話。
然後又分送給章外長和發言人。
何上將滿臉笑容地說道:“我們並不是封鎖消息,戰鬥剛打響,前方是很緊張的,請性急的青年朋友要耐心點。
我已經準備了一些資料,誰知又來了更好的消息。
首先我要向大家報告的是,我神勇的空軍部隊在第一波的自衛反擊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摧毀了印軍在一線的全部5架空中預警指揮機。”
會場上響起了一片掌聲。
幾位印度記者神情黯淡地作著記錄。
何上將作了個請安靜的手勢,繼續道:“並基本摧毀了印軍在一線的戰機和直升機,詳細數據在統計,但至少在150架戰機、100架直升機以上。
初步奪取了戰區的製空權。
並在此基礎上,擊落了37架印軍二線來犯的戰機!”這些驚人的數據再一次引起了會場上老記們的轟動,那幾位印度記者已經無心再作記錄,隻是直愣愣地看著何上將。
幾個西方記者也露出懷疑的神色。
接下來何上將的話才讓全場的人全都楞住了,他揚了揚手中的資料說道:“剛接到的最新戰報,印軍的第八整編山地師已經向我軍繳械投降了。”
這個消息反而使全場都肅靜了,印軍整編山地師的實力這些老記是清楚的,整整14000 人哪,他們的本領和精良裝備被吹噓了20年了,一天不到就完了?!有幾個西方記者剛想提問題,何上將說道:“我知道大家有不少疑問,還是請看前方記者發送回來的受降儀式的錄象吧。”
由於這次是向全國實況轉播的,並通過衛星向全世界轉播的,在現場也有不少大屏幕投影電視機。
場上的工作人員打開了音量開關。
畫麵上清晰地顯示了一間寬大的掩蔽所,畫外音解釋說這是印軍第八整編山地師師部,鏡頭拉近顯示了一位神情有些沮喪的印軍準將的近景,畫外音介紹這位是達尼裏爾準將師長。
接著畫麵顯示了魁梧的郝誌剛少將的近景,畫外音介紹這位是中國軍方的受降代表中央突擊師師長郝誌剛少將。
鏡頭切換成陣地各處中國軍人在接管裝備,天上到處是我軍的直升機在巡視。
馬上又轉換為師部的場景,畫外音解釋,我軍關閉了幹擾機,讓達尼裏爾準將與印軍東線司令部通話。
會場上所有的人都靜下來,與全世界超過十億的電視觀眾一起清晰地聽到了他們的對話。
他們的對話回答了一切疑問,印度女記者絲黛麗再也忍不住了,失聲痛哭地掩麵奔出了會場,二位印度男記者也無心再行采訪了,趕緊一起奔出去“護花”去了。
會場上的人被他們行動搞得倒是愣了一下。
明天這肯定是一條“花邊新聞”了。
中國青年報的女記者林怡欣趕緊站起來,要求何上將允許她到前線去采訪。
何上將表示目前戰事很激烈,前線又是世界最高的喜馬拉雅山脈的崇山峻嶺,還是過一陣再說吧。
這一下招來了一群女記者的圍攻了。
何上將可不善於抵擋這一類“進攻”。
國務院發言人趕緊宣布發布會結束。
林小姐連忙抓緊時間上前纏住了何上將,後來終於如願以償。
從前線發回了許多精彩的報道,鍛煉成為有名的戰地記者。
新德裏記者招待會19:00的記者招待會在總統府圓柱廳裏舉行,新德裏的新聞記者向來以尖銳的詰問和發難使別人難圓其說而引為自豪。
今天的政府發言人的日子不會好過,首席發言人裏迪克爾博士拉來了參謀局的塔姆拉德準將和外交國務秘書拉爾·考爾壓陣。
從歐洲剛趕回來的索拉雅總理板著臉指示他們,一是要譴責中國的卑劣行徑,二是要鼓舞士氣,然後匆忙趕去參加內閣緊急會議。
麵對怒氣衝天的大批記者,裏迪克爾博士強自鎮靜。
首先報告了印巴戰線的戰況,說是印軍發起的新一輪攻勢取得了重大進展,克什米爾的戰線平均推進了5公裏多。
還介紹了一係列的戰果。
然後語調一轉,憤慨地說道:“在印中邊界,由於中國軍隊的突然襲擊,我軍遭受了重大損失,但現在已經組織起了有效的抵抗。
這次中國的空軍深入我國境內達300公裏。
我們已經要求安理會緊急討論中國的嚴重的侵略行為。
下麵請大家提問。”
印報托的記者首先發問:“請問塔姆拉德準將,中國人公布的戰報是準確的嗎?”準將知道在大事上是不可能隱瞞的,馬上以十分沉痛的表情說道:“中國在我們全力與巴基斯坦解決衝突之際,卑鄙地在今天淩晨向我軍發動了偷襲。
不幸的是我軍確實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在一線的5架預警機被毀;第八整編山地師也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達尼裏爾準將為了避免更大的無謂的犧牲,已率餘部放棄了抵抗。
至於戰機和直升機的損失數字,我暫時還不能確定。”
印度時報的記者質問道:“我們的預警係統究竟是怎麽回事,竟然如此不堪一擊!政府為什麽會重犯1962年的錯誤?”拉爾·考爾國務秘書心知肚明是他們的判斷失誤,卻裝作十分委屈地說:“先生們,政府對中國的侵略是作了充分準備的,在前線部署了大批的精銳守衛部隊,建立了縱深的防禦係統。
但是我們不是神,無法準確地知道中國何時會發動偷襲。
塔姆拉德準將可以為你們作軍事方麵的分析。”
把一個燙手的山芋拋給了準將。
準將隻好接了下來:“侵略者總是采用偷襲的手法,以取得初戰的勝利。
在曆史上日本人偷襲珍珠港、希特勒偷襲蘇俄,一開始都大獲全勝。
(準將避開了十幾天前對巴基斯坦進行的突然襲擊)可是他們最終還是以徹底的失敗收場。
中國的失敗將會更慘。
我可以給大家作一個粗略的分析。
中國經過長時間的秘密積累,在前線貯備了大量的戰爭物資,以巨大的強度發動偷襲,使我們遭受了初期的重大損失,這是不足為奇的。
但是接下來他們怎麽支持長期的戰爭呢?任何一本軍事著作都告訴我們,在激烈的戰爭期間,每個士兵每天的物資消耗接近200公斤,我軍在邊界現有16萬,而且將不斷增加。
中國是進攻的一方,至少要20萬以上,那麽每天的消耗就是4萬噸!至遲6月下旬西藏地區即將進入雨季,那兒的公路係統能承受嗎?一架蘇-27類型的重型戰機一次出擊要消耗13噸多的燃油,中國的殲-10類型的輕型戰機也要消耗近6噸的燃油。
如果以1比1的比例,一天出擊300架次,燃油的消耗接近3000 噸。
至於直升機的燃油消耗更是驚人。
大多數軍事戰略分析認為,1962年中國的主動撤軍,就是為了在冬季大雪封路前,避免失敗的悲慘下場。
我們軍方有信心,也有能力把這一場中國挑起的戰爭打下去,直到取得最後的勝利。”
準將越說越有勁,似乎勝利已經就在眼前。
新德裏國防部作戰廳在政府發言人與記者進行“防禦作戰”的同時,在國防部的作戰廳正在緊急商討怎麽同時戰勝巴基斯坦和中國的作戰方略。
與三天前相比,形勢大變。
索拉雅總理坐在主席的位置主持會議,右手邊是國防部長梅達爾那、陸軍參謀長達維爾多上將,西部前線司令官考拉爾德中將、負責後勤的德拉爾多中將、東北戰區司令官普拉德爾中將、北部戰區司令官帕利德斯中將、情報局長拉爾.辛格、空軍參謀長拉邁蒂上將、海軍參謀長薩賴達斯上將。
總理的左手邊坐著外長卡辛達、財政部長凱林克和國務秘書。
印度似乎也信奉“文左武右”的排列模式。
總理氣憤地責問道:“三天前,你們告訴我中國人不會出兵。
怎麽會遭受這麽重大的損失?”全場沉默,國防部長梅達爾那麵有愧色。
索尼雅隻好歎了口氣:“當然你們的分析也是有道理的,中國人的事確實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預測出來。
先匯報一下軍事形勢吧。”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西部前線司令官考拉爾德中將不像三天前那麽神氣了,他以刻板的語調匯報道:“我們精心策劃的 ‘陽光行動計劃‘‘受到了中國軍隊的嚴重幹擾,戰機被迫提前45分鍾起飛,而且中國的飛行員肯定從上空看到了我軍戰機的出擊情況,把情報通知了巴軍。
中國空軍在關鍵時刻摧毀了西線的全部預警機,導致攻擊機群得不到敵機的情報,而巴軍的戰機卻在自己的一側得到地麵雷達和偵察機的支持,致使戰機的攻擊沒有達到預定的效果,還遭受了重大損失,出擊的248架第一波戰機,竟然損失了31架,還有16架被擊中負傷。
而據報我方僅擊落巴方23架戰機,這尚待核實,其中可能有些僅是受傷。
地麵進攻也受到嚴重幹擾,沒有強大的空中打擊力量的支持,不可能達到預定目標,克什米爾戰線平均推進了5公裏。
這還是後來緊急調來了唯一能調動的一架a-50預警機(還有二架預警機是首都防衛圈的,是無法調動的)後,依靠第二波戰機的猛烈攻擊,才取得的戰果。
中國空軍並未參與巴方空軍的防禦作戰。
隻是我們的二線的8架追擊中國入侵飛機的戰機全部被他們擊落。”
中印邊界西線的北部戰區司令官帕利德斯中將,接下來匯報:“今天淩晨的中國的突然襲擊,我戰區防禦中國的72架戰機全部被摧毀,直升機據報在4個整編山地師的主陣地中大約還有22架能作戰。
由於最前麵的第三、第四整編山地師與司令部的無線電通訊基本上被切斷,難以得到確切的消息。
據前些時候傳來的消息,前沿的據點已經全部被攻占,這二個師已遭圍困。
中國人竟然出動了戰略轟炸機實施轟炸,使我們遭受了極大的損失,這些重型轟炸機都是在防區外實施攻擊的,我們未能打下一架。
第一整編山地師本來是準備支持在北部對巴軍作戰的第五整編山地師的,所以沒有馬上向第三整編山地師派遣增援部隊,必須馬上作出決定了。
在南部的第四整編山地師在被切斷通訊前,已經頻頻告急,司令部指令駐紮在他們西北部的第二整編山地師派一個團去增援,至今還被阻截在半路上。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戰區製空權完全在中國人手中,中國至少有200架戰機在輪番攻擊我守備部隊。
我們即使還有一些直升機也根本無法升空作戰。
而中國的攻擊部隊卻有大批武裝直升機的強大火力支持,運輸直升機又可把攻擊部隊垂直輸送到製高點,對我駐軍發動準確的炮擊。
我要求西線司令部先調一部分空軍,再從後方調集大批戰機把戰區製空權奪回來。
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守住前方的基地,並大量消耗中國軍隊。
等到雨季到來就可以發動大規模的反攻了。”
東線司令官普拉德爾中將的報告更是令人沮喪:“一線的2架預警機和122架戰機全數被毀,配置的76架直升機,據報隻有在剩下的三個整編山地師的主陣地內還有21架。
配置在第二線的前往增援的48架戰機由於沒有預警機的指揮,遭受了重創,29架被擊落。
另有4架受傷。
本來我們在東線是有空中優勢的,而現在戰區的製空權完全掌握在中國空軍手中。
給我軍的防禦帶來了極大的困難:首先直升機根本無法升空,全部被壓製在地麵上;而中國的地麵攻擊部隊則有戰機的對地攻擊火力和武裝直升機強大的火力的全麵支持;我們同樣遭受重型轟炸機的狂轟爛炸,盡管它們都是些陳舊的h-6,因為實施防區外投射彈藥,到現在也未能打下一架。
他們的運輸直升機還可以自由地把炮兵部隊垂直輸送到主陣地周圍的製高點對我基地進行準確地炮擊。
中國軍隊還可以垂直輸送到險要地段,使我軍根本無法在地麵機動。
第八整編山地師就是在這樣強大的火力的連續攻擊,又得不到增援的情況下被瓦解的。
“第十整編山地師派出的第40山地團,盡管擁有強大的火力和地麵機動能力,可是沒有空中打擊力量的支持被中國的特種部隊阻截的半路上,陷入了危險的境地。
為了防止東部戰線的崩潰,必須重新奪回戰區製空權。
當務之急是調集預警機、大批戰機,以及地麵防空導彈,重新建立出擊基地。”
情報局長拉爾.辛格報告:“我們的偵察衛星發現了中國人在東西線的山間穀地建立了4 個秘密的空軍基地,它們距戰線的直線距離都在150公裏以內。
所以從喀什和拉薩基地起飛的殲-10戰機在戰區有足夠的空戰時間,他們還佯作返航,引誘我機追擊,然後回過身來對我機包圍攻擊,使我軍遭受了重大損失。
他們則可以從這些基地及時得到補給。
原來我們認為擁有的基地的距離優勢已經不複存在。”
空軍參謀長拉邁蒂上將報告:“在印巴衝突前,空軍擁有980架戰機,在對巴作戰中損失了142架,經過補充在中國人發起偷襲前仍有914架戰機。
今天一天就損失了293架,而且全部隻有8架的預警機,隻剩下3架了。
形勢確實十分嚴重。
我認為在得到預警機的支持前,不宜再派遣大量戰機去印中邊界爭奪製空權。
偵察衛星的報告顯示中國已在邊界附近結集了近500架戰機,我們在數量上也不占優勢。
據前線返航的飛行員報告,中國戰機的速度、轉彎半徑等性能都高於我們的,此事仍在核實中。
地麵部隊則報告中國出動了新型的螺旋槳攻擊機,它們載彈量大,裝甲堅固,低空性能十分優良,對防禦部隊威脅更大的是它們飛行時幾乎是無聲的,那些紅外尋的導彈根本無法鎖定它們。
而電子戰型的幹擾功率大得異乎尋常,反輻射導彈的火力也很強。
中國已經造出了電動攻擊機了。
我們將研究對策。
那些重型轟炸機可以不占用一、二線的基地,載彈量又大,不但以重磅炸彈轟炸我軍前沿陣地,而且以巡航導彈摧毀了我軍十幾輛 ‘普裏特維’ 導彈發射車,這是我們原來沒有估計到的。”
德拉爾多中將報告:“接受國防部的指令後,我們立即與俄國聯係,他們答應可以立即提供a-50ii改進型的6架,下視小型戰機的距離提高到了350公裏,但是單價提高了30%。
而且所有的現貨都是現金交易,收款後發貨。
蘇-27、30、35及蘇-37都可以供應一批現貨,由於是緊急供貨,而且性能也有了提高,提價幅度在15-25%,機載導彈和戰機的配件都提價15%。
期貨的定金提高到40%。
英國和法國都同意貸款供應幻影2000係列的改進型以及新型的美洲虎戰鬥轟炸機,貸款條件十分優惠。
美國人表示由於印巴衝突,無法直接向我們提供戰機,但是支持英國以優惠貸款形式供應美英合作生產的**-8c( 海鷂)垂直起降戰鬥機,這款戰機對山地作戰有特殊效果。
一旦作出決定我們將立即實施。”
國務秘書薩林格報告:“中國的突然襲擊,使我們遭受重大損失所消息傳開後,不少議員包括幾位議會的黨團主席要求全國總動員,對中國宣戰。”
索尼雅斷然地說:“這點不用考慮,宣戰對我們毫無好處。
我們與巴基斯坦打到現在都沒有宣戰呢。”
國防部長梅達爾那對形勢的看法完全不同:“我與參謀總部的一些研究人員討論了形勢。
突然襲擊在初戰確實能占到很大便宜,我們的損失是不小,但當前最需要冷靜。
二周前我軍向巴基斯坦發起突襲時,初期的推進也是很順利的,但隨著戰線向前推進,阻力也越來越大。
而他們隻能得到中國的全力支持,美國至今也未向他們提供f-15e攻擊機。
我們的形勢則完全不同,英法完全支持我們,俄國也願意向我們提供新型戰機,美國都在暗中支持我們。
印中雙方的後勤支持能力的差距,簡直不可比擬。
本次作戰幾乎沒有藏族人參加,根本沒有藏族人“支前”的事。
說明中國人不可能就地得到後勤支持,反而要把物資穿越1500公裏的敵對人群以及極為惡劣的自然條件才能運到前線。
可以斷言中國人的猛烈攻勢絕對持續不了多久。
他們是依靠長時間的積聚才得以發動這次突襲的。
西藏的雨季最遲6月下旬就要開始,在運氣最好的情況下,一個月後中國的前線部隊將幾乎得不到後勤支持了。
反觀我軍,在東線可以得到900萬移民的全力支持,他們是西藏總人口的3倍半。
我們的二線部隊將全力增援前線,而根本不用擔心後勤問題。
“可以斷言一個月後,中國人又會演出撤軍的鬧劇。
這一次我們絕對不能輕易地放過他們了。
“我的意見是:主攻方向還是克什米爾,必須全力支持西線的決戰,絕對不能動搖3周內收複全部克什米爾領土的決心。
統一克什米爾後,我們將迫使巴基斯坦求和。
然後回過身來全力與中國人決戰。
“印中戰線的重點是東線,在阿魯那爾邦,我軍要利用堅固的據點,投入精銳部隊阻截中國軍隊,延緩他們的推進速度、消耗他們的人力和物資,即使暫時放棄一些地方也是可以的。
據衛星偵察中國人根本無法把重型坦克越過喜馬拉雅山脈運送到前線,他們再推進的話就將遭到我們的重型裝甲師的猛烈打擊。
即使預警機到了,地麵的防空係統也重建了,也不要試圖奪取全麵的製空權,因為我們的空軍主力在西線。
但是必須打破敵人的製空權,空中隻要達到均勢就可以了,我們也要利用山區地形突襲他們的基地,迫使他們的空軍實施防禦以分散他們的攻擊力。
在阿克賽欽戰線也是如此,空中力量力爭達到均勢。
地麵戰鬥能穩住戰線、消耗對方就是勝利。
新疆進入西藏的公路以及中國人的非法占領的阿克賽欽地區的公路係統比青藏公路差得多了。
雨季一到,這條公路必然癱瘓。
要靠空運了維持十幾萬部隊的連續作戰,連美國人也未必能辦到。
“總方針就是:對巴基斯坦猛攻;對中國軍隊則是頑強抵抗,直到把他們拖死。
至於武器的補充方案,請達維爾多上將來介紹”陸軍參謀長達維爾多上將接著說道:“我完全同意梅達爾那部長的看法。
我們必須十分細致地調整總體計劃。
應該立即把俄國能提供的6架改進型的a-50ii買進來,再定購2架,預警機在空戰中太重要了,我們是同時與二個敵人在作戰啊。
為了盡早投入使用,二組原來的預警機空勤人員立即飛赴俄國接收新型預警機,並付款請俄國專家在付運時在空中就對他們進行培訓,這款改進型的變化不會太大。
這樣一來預警機一到就可以投入使用。
當然培訓新的預警機空勤人員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
可以說今天最大的損失還是有經驗的戰勤人員。”
說到這兒,他不由得輕輕地歎了一口氣。
“在外匯許可的條件下,盡量多購買蘇-35和蘇-37,而米格-29和蘇-30、美洲虎戰鬥轟炸機則主要靠自己組裝。
我們的大多數飛行員還是比較熟悉這些戰機。
我和財政部長凱林克先生討論後,估計可以用現金買180架,還要留一大筆款項購買零部件。
遠遠不足以補充我們的損失,這就要依靠英法的貸款來購買最新型的幻影2000係列戰機和“狂風”戰機,至少250架。
我們有不少飛這些機型的飛行員。
我們認為“海鷂”垂直起降戰鬥機在東線的山地作戰中確實能發揮獨特的作用,它既能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降,又能以超音速飛行,速度是直升機的三倍。
但是空軍沒有該機的飛行員,海軍卻有不少。
要立即貸款購買50架給空軍,海軍先把飛行員劃給空軍,然後再大力培訓新的飛行員。
戰爭結束後,海軍不但可以增加一大批“海鷂”垂直起降機,而且得到了一大批有實戰經驗的飛行員。
我們自己的lca輕型戰機生產線和米格-29、蘇-30和“美洲虎”戰機的組裝線必須加緊生產和組裝,以補充戰機的損耗。”
聽了他們二人的分析,索拉雅總理的臉色好多了,她說道:“軍事上的事我完全交給各位將軍了。
卡辛達外長立即赴歐洲,請英法二國的貸款條件優惠些,我們可以從他們那兒多買些戰機。
海軍要把最優秀的“海鷂”戰機的飛行員暫時劃給空軍。
這裏要明確,戰爭一結束,這批飛行員連同新購買的“海鷂”戰機全部歸還海軍。
我認為美國人既然願意通過英國來暗中支持我們,我們應該多買些“海鷂”機,把美國人拖得更深些。
“我將親自出麵動員海外僑民更多地捐款,這樣可以多買些俄國戰機,終究我們的飛行員最熟悉俄製戰機。
“既然我們已經滿足了軍方的要求,我們的敵人也明確了。
那麽我要求你們也兌現諾言,在3周內收複克什米爾全境,一個月內至少把中國人趕回去。
你們能保證嗎?”在場的將軍們看到政府如此全力支持,紛紛表態,一定如期結束戰爭。
中印和印巴之間的大廝殺,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第二天,中印第二次的邊界衝突成了世界輿論的焦點。
雖然一致對中國軍隊奇襲所取得的驚人戰果讚歎不已,但大多數評論員和戰略分析員並不看好中、巴雙方。
美國的智囊-蘭德公司的高級研究員勃蘭德斯基的分析文章較有代表性,下麵摘錄幾段:“中國軍方經過多年的精心準備,再次對印度動手了。
與1962年時完全不同,由於印度率先對巴基斯坦發動突然襲擊,受到國際社會的抨擊。
因此,中國不會受到什麽人的譴責。
而印度卻一下子陷入了二線作戰的不利局麵。
中國軍方出手不凡,戰役布局極為精當,完全符合現代戰爭的規範,先手摧毀印軍的防空係統,一舉擊毀了戰區的全部5架預警機,有2架居然還是在地麵基地上受到大批防空導彈保護的呢。
在奪得戰區製空權後,精心組織了集中而強大的兵力和空中打擊力量,竟然一舉全殲了駐守在堅固基地上的印軍精銳-第八整編山地師。
這一點再次教育了人們,任何堅固的工事在高強度的空中火力打擊下,都是不堪一擊的,一架卡-50n“灰狼”上的126枚火箭彈足以摧毀一個炮兵陣地,一枚1千磅重的鑽地彈可以鑽透3-6米厚的混凝土工事,深入內部再爆炸,武裝直升機上的一枚反坦克導彈足以摧毀一個堅固的火力點,掃雷火箭彈一瞬間可以為步兵開辟一條進攻的通道。
在輪番的連續打擊下,守軍如何堅持呢。
人的神經根本承受不了如此恐怖的摧殘。
山區的複雜地形對掌握製空權的一方極為有利。
由直升機垂直輸送的特種部隊,可以阻截任何企圖通過險峻山路的增援部隊。
印度的守軍將有一段艱難的日子要熬呢。
但是任何初期的勝利也不能改變一個事實:中印雙方差距極大的後勤條件。
盡管西藏的公路係統經過多年的努力已有很大的改善,中國的空運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後勤能力遠遠不能維持這麽高強度戰爭的物資消耗。
各種情報顯示,中國已在一線部署了4個集團軍,一個空降軍,4個獨立師和一個突擊師,總兵力將超過20萬,僅以這些兵員計算,以每天每人200公斤的消耗量,一天就要4萬噸。
如果中國人經過多年努力在前線儲存了20萬噸物資,也不過能維持5天的高強度攻勢作戰。
物資從拉薩運往前線就和從北京運往拉薩一樣困難。
前線部隊的消耗根本得不到補充。
戰機的油料消耗更是驚人,青藏鐵路至今未能修到拉薩,從格爾木到拉薩的輸油管每天隻能輸送400噸油料,根本不夠它們“喝”的。
即使中國人全部使用電動汽車,電又從何而來?還是要用燃料來生產出來的。
印度軍隊則幾乎完全不存在後勤問題,人員損失和物資損失很快就能得到補充。
…中國軍方的最大敵人還是自然界,從拉薩通往前線的道路係統在雨季幾乎是完全癱瘓的,而雨季至遲6月底就要降臨到這塊世界最高的、道路最險峻的地區了。
中國人最多隻有一個月的時間了,到時候就得撤軍。
但是印度人是否會再次忍受“恢複”到戰前的狀態呢?這是任何人都沒有把握的。
…”文章的結論是:“中國人救不了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必將失去克什米爾,就像當年失去孟加拉國一樣。
然而世人感興趣的是,中國人將失去什麽,是西藏嗎?”台灣的輿論關心的是另一件事,一位資深的評論員認為:“前些天鬧得不可開交的台海危機終於可以平息了,大陸是不可能在與印度激戰的時候再來攻擊台灣的。
不過一想到我們不過是被大陸利用的一個棋子,心裏真不好受,這是我們始終處於被動地位的必然結果。
可是跨越台灣海峽不會比跨越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困難太多。
印軍的第八整編山地師的堅固陣地和人員素質也不會比國軍差多少,竟然一下子被共軍消滅了。
印度人有廣闊的南亞大平原上十億人口的支持,還有季雨的幫助,可以在一個月後趕走共軍。
但是國軍能熬過一個月嗎?擁有2億5千萬人的美國是遠在8000多公裏外的太平洋的對岸啊!不管這次戰爭的結果如何,當王剛把這支部隊派來進攻台灣時,我們該怎麽辦呢?”“天鷹一號”基地經過激烈戰鬥奪取到印軍第八整編山地師主陣地後,運輸機連夜送來了大批工程兵專家和施工人員,施工人員馬上投入搶修野戰機場跑道和損壞的營房的緊張工作。
專家和後勤部門領導在印軍被俘的後勤官員的協助下,徹底摸清了這個基地的全貌。
原來這是印度的著名軍事建築師的傑作,印度工程兵團曆時6年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直到2005年底才完成的。
基地占地smenhu平方公裏,按照地形,分成3大塊,簡直像一個巨大的城堡。
修建了完善的給排水係統。
為了戰時的安全供電,居然有二處電廠,一處的電廠有二台9000千瓦的發電機,另一處有三台7000千瓦的發電機。
基地內部就有一個野戰機場,跑道長800多米,運-14m(伊爾-76)可以起降;導航設備齊全;旁邊依山勢修了6個堅固的機窩,裏麵還有4架米格-29戰機呢;跑道邊還有二處寬敞的停機坪,可停放6架伊爾-76或其他戰機。
有4個直升機機場,共有7個起降點;坑道式機窩可停放16架直升機,還有隱蔽的停機坪可停放12架。
12處集中的營房足以容納20000多人宿營,說明印軍是將它作為前進基地的。
基地內部的許多大型倉庫中的戰備物資完全可以用堆積如山來形容。
在一天的戰鬥中印軍消耗的物資並不多。
被我軍摧毀的也僅是放置在露天的一部分。
完整地落入我軍手中的計有:——戰機12架(包括7號野戰機場繳獲的8架);直升機19架(包括4號直升機停機點的7 架)——7000噸航空燃油;4000噸車用油。
還有大批各種油料。
——30輛bmd-3步兵戰車,24輛裝甲車,58輛裝甲運兵車以及12輛自行火炮,77輛大小軍車。
還有不少雖遭損壞,還是可修複的。
——輕重機槍400多挺,各式步槍近20000支。
槍彈上千萬發。
——大批戰機和直升機用的機炮和機槍的彈藥。
——兩個倉庫中的軍用衣被、野營帳篷,難以計數。
——糧食和食品儲備超過8000噸。
——9000噸水泥,其中有100多噸的用於搶修機場跑道的速凝水泥。
這些既說明印軍的陰謀和野心,但對我們簡直是無價之寶啊。
郝誌剛少將在接管時,多次聽到印軍的後勤官員在向我們移交裝備時,要求我們盡量維護和管理好這些裝備。
他起先還有點不以為意,重複幾次後終於明白了他們的言外之意是,等你們“撤軍、歸還武器” 時,可以保存得好一些。
後來,他十分感慨地對王剛說道:“這些物資都是前輩留給我們的啊。
沒有當年的 ‘撤軍、歸還武器‘‘的史無前例的仁義之舉,這次印軍就不會把這麽多裝備留給我們了。
而且據統計,不像1962年的反擊戰,這次幾乎沒有敗退的印軍士兵逃入深山老林的,都安然地當了俘虜,知道會得到中方的人道主義對待。”
前指的年副總理得知這一切後十分高興,請示軍委後把這一基地命名為“天鷹一號”基地,交中央突擊師作為前進基地。
另外組織了一支精幹的工程技術人員和技工開赴基地把那兒作為修理和改裝繳獲的坦克、裝甲車、軍車和直升機的工廠。
為了讓郝誌剛全力處理軍事問題,把4#基地的主任馬振華少校調來任基地主任,負責基地的行政事務,當然還包括附近的2個野戰機場和5個直升機停機點,還有6個牧場呢。
考慮到糧食已經足夠支持一段時間,命令停止向前線運輸糧食。
為了向前線的直升機、軍車供電,基地的所有發電機日夜發電也是遠遠不夠的,所以立即空運了一套ktp-6型反應堆的一體化發電機,它的smenhu萬千瓦的電功率,稍微緩解了供電的緊張狀態。
東線**5月27日雙方的空軍徹夜進行激戰,夜暗現在已經不能阻止戰機的行動。
我軍的殲-7m都已經改進為全天候的戰機,它們大批地部署在1#-4#前沿基地,還有不少就部署在我軍奪取來的印軍前沿機場上,它們不斷地起降迎戰印軍戰機。
殲-10和殲-8m也有不少部署在前沿機場的,它們與部署在拉薩的殲-11一起為實施對地攻擊的殲-11ii、飛豹和q-6護航。
h-6則不斷在格爾木、成都、庫爾勒、昆明基地與前線之間往返,把大批滑翔炸彈投向印軍的炮兵陣地、防空陣地,印軍結集的地域,不過它們對印軍的最大打擊是根據ey-14空地協同指揮機、偵察衛星和殲-8高空偵察機的情報,以“紅鳥”和“鑽天鼠”巡航導彈連續摧毀了12 輛“普裏特維”導彈的發射車。
經過充分的準備,在陸路和運輸機、直升機的全力以赴的搶運下,我軍在前線集結了大批野戰軍。
淩晨我軍再次全線向印軍發起猛攻。
東線始終是主戰場,戰鬥極為激烈。
最慘的是被堵截在路上的第十整編山地師的40山地團,耽在公路上徹夜遭到突擊小隊的襲擾。
他們也不敢拋棄戰車落荒而逃。
到淩晨時已困頓不堪,突然一批迫擊炮彈越過旁邊的山頭,準確地落入印軍的車隊中,造成了大量的傷亡和混亂,印軍卻無從回擊。
15分鍾後炮擊才停止,最前麵的軍車旁的人看見有二個印軍士兵搖著一麵白旗從泥石堆的另一邊艱難地翻越過來。
一看原來是昨天先越過山嘴的4輛裝甲車上的士兵。
他們很快被帶到裏達爾斯上校麵前,交給他一封郝誌剛少將的勸降信,信中要求裏達爾斯上校立即率餘部投降,以避免無謂的傷亡。
告訴他第八整編山地師已經在昨晚投降了,受到了中方的體麵接待。
並指出中國的攻擊部隊15分鍾後將發動毀滅性的總攻擊。
二個士兵告訴上校,他們4輛車剛轉過山嘴,第一輛車的車長和駕駛員被狙擊手擊斃後,剛停下來,就被突擊隊員包圍,把磁性炸彈吸在車壁上,隻好投降了。
昨晚他們看到了達尼裏爾少將投降的電視轉播。
裏達爾斯上校無可奈何地率餘部向中方投降。
2千多人(包括傷員在內)由中國的軍車送往指定地點;不到1000人的印軍官兵隻好葬身在這深山溝中。
各式軍車和武器裝備則全都送往“天鷹一號”基地改裝。
郝誌剛的突擊師的主力部隊,在5月26日連夜被直升機運送到瓦弄西北部的印軍第十整編山地師的後方,派出一個營的兵力去阻截前來增援的印軍67步兵師,另派一個營去切斷它與邦迪拉東部的第九整編山地師的聯係通道;其餘主力部隊則與48集團軍的快速部隊144師的陸航兵團一起部署在第十整編山地師的後方。
獨立6師以及143師則部署它的正麵。
隻有掌握了戰區製空權,才能這麽順利地調動部隊,在局部地區創造兵力和火力的絕對優勢。
根據已經掌握的第八整編山地師的基地的特點和偵察係統獲得的情報,可以推算出第十師基地的弱點。
根據連夜製訂的方案,5月27日淩晨7:20(當地時間5:20),由掃雷火箭彈開路為進擊的步兵掃清了衝擊的通道,擁有堅固裝甲的武裝直升機則以破甲彈和火箭彈為步兵掃清通道兩邊的明暗火力點。
h-6機群、q-6攻擊機和殲-11ii則以強大的對地攻擊火力壓製印軍基地中心的炮兵陣地,並根本不讓陣地中的直升機有升空的機會。
印軍的二線戰機根本無法前來增援,我軍的預警機嚴密地監視他們的動向,幾次衝擊均被我戰機準確地阻截,在損失了13架戰機後,不敢再過來了。
在第十整編山地師基地周圍的製高點上的由直升機吊運上去的我軍迫擊炮、火箭炮和山炮不斷地向基地內的印軍轟擊,完全切斷了他們調動的通道。
在這樣的火力支持下,二支強悍的攻擊步兵分別從東北和南部直插十師的師部-基地的心髒。
第十師本來就少40團這樣一個主力團,又得不到增援。
根本無法抵擋這麽猛烈的攻勢。
師長見勢不妙,在幾個衛兵的護衛下借助複雜的地形逃出了包圍圈。
經過連續8個小時的輪番不停的猛烈衝擊,攻占了第十師師部。
餘下來的印軍紛紛投降,到15點半,全部停止了抵抗。
由於天鷹一號基地與第十整編山地師基地的公路很快修好了,林芝軍分區的第三守備團趕赴這裏來,負責接收俘虜和清理基地。
前指把它命名為天鷹二號基地,交付48集團軍作為基地。
又調集了一萬多工程兵全力修建從拉薩直達這裏的公路係統,這二個基地儲備的水泥起了極大的作用。
實際上印軍工兵修築的公路係統一直通到了停火線一帶,由於物資供應的便利,以及印度的野心,所以這些公路的質量很高。
現在從拉薩和停火線二頭同時施工,又有了這批水泥,進度相當快。
不久傳來了位於邦迪拉東北的印軍第七整編山地師被殲滅的消息,那兒自然被命名為天鷹三號基地,前指決定交給前來參戰的海軍部隊作基地。
這個基地的麵積比前二個要大得多,尤其是基地內部的野戰機場規模比較大,這些基地都是印軍建築師根據地形修建的。
能順利地奪取這些基地,確實是很幸運的事。
47集團軍和獨立5師在攻占這個基地的同時殲滅了克節朗、車新橋等地的印軍據點,收複了這一地區。
率軍直撲達旺的印軍據點。
印軍對東線唯一剩下的位於提斯浦爾東北麵70公裏處,卡門河東岸的第九整編山地師的基地,極為重視。
該師昨天派出去的第36山地團,由於出擊不遠,在基地的強大兵力的接應下,隻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撤回了基地。
東北戰區司令部又調集了二個師的兵力,第42 師增援達旺和邦迪拉的守軍;第44師則增援第九整編山地師。
原來增援第十整編山地師未果的第67師則就地構築工事和陣地堅守。
另派第68師增援瓦弄的守軍。
雙方繼續展開激戰,我軍的後續部隊通過空運和公路源源開赴前線。
西線的輝煌勝利5月27日我軍在西線的部隊於昨天同樣對印軍的基地和據點展開了突襲。
168師和171師的陸航兵團和特種兵順利地奪取了印軍的2個野戰機場和2個直升機出擊基地。
接應了第15空降軍的空降兵,實現了對班公湖北岸的第三整編山地師的包圍,並切斷了他們與第一和第四整編山地師的聯係。
經過徹夜的努力第43空降師的官兵和裝備已全部運抵前線,淩晨他們就會同56集團軍的 168師以及獨立3師,在大批攻擊機的火力支持下對第三整編山地師發動了總攻。
遭受了整夜襲擾,早已疲憊不堪的印軍,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
周圍製高點上我軍的大批火炮居高臨下,以猛烈而準確的火力切斷了基地內各處印軍的聯係。
那些空地協同引導員則以激光槍和雷達照射器不停地為h-6投擲的“飛蛇”滑翔炸彈指示目標,它們巨大的破壞力不但摧毀了印軍的堅固的工事,而且摧毀了印軍抵抗的意誌。
我軍的各支突擊隊以火焰噴射器、槍榴彈、反裝甲火箭筒等突擊兵器,分片殲滅各堅固工事中負隅頑抗的印軍。
並以三個梯隊輪番進攻,根本不給印軍以喘息的時機。
在我軍如此狂猛的突擊下,基地內各處的印軍,在6個小時後就紛紛投降。
師部的幾個主要官員則借助複雜地形在衛兵的掩護下穿越空喀山口逃回了印度。
我軍在西線也取得了一塊寶貴的前進基地,繳獲了大批的物資。
前指把該基地命名為天鷹四號基地,交第15空降軍作為基地。
大中小型運輸機不斷起降,迅速結集了大批進攻部隊。
其中一架運-14m運送了一套組裝的kpt-6一體化核動力發電機組,將和基地的發電機一起晝夜發電,為前線的大批電動軍車和直升機、運輸機提供電力。
陸航兵團的直升機又把大批部隊輸送到第二整編山地師的側後方,加強了對他們的進攻。
在獨立4師和57集團軍171師和170師一部的聯合進攻下,到夜幕降臨時,印軍陣地已經岌岌可危。
他們能堅守二整天,一是複雜的地形幫了忙,二是西北麵的第四整編山地師的增援部隊也幫了他們。
我軍攻擊部隊不斷增加,裝甲運兵車在快速調動部隊,並在空軍火力的支持和直升機的垂直輸送下在各個戰略要點部署了阻截部隊,對餘下的第一、第四、第二整編山地師實現了隔離,達到了隔而不圍的階段。
部署在二線的印軍第23師和第24師,開始向前線增援,但都遭到我軍的有力阻截。
我軍在西線的強大攻勢,對印軍的向巴基斯坦的猛烈攻勢起了牽製的作用。
同樣的,正因為印軍把主力和絕大多數的空軍投入了印巴戰線,我軍才得以快速地推進。
第三天,5月28日東線繼續保持推進的勢頭。
——在東部,48集團軍的143師的前鋒直逼瓦弄北部的印軍陣地,印軍的68師急忙前往增援。
雙方展開了激戰。
——在中部,我軍獨立6師的部隊沿雅魯藏布江向印軍的67師展開猛烈的進攻。
而48集團軍的142師則沿蘇班西裏河掃蕩這一帶的印軍據點。
快速部隊144師和中央突擊師則從天鷹一號基地一帶出發直插印軍第九整編山地師的側後,參與對他們的圍殲,並阻截前來增援的 44師。
47集團軍的140師和剛剛到達的139師的一部從北部向印軍第九整編山地師發起猛攻。
——在西部,快速部隊141師和獨立5師直撲得到印軍42師增援的達旺的守軍。
與1962年10月的第一次自衛反擊戰完全不同,在東線這一主戰場,中方在東部的推進要大大地快於西部。
(當年的第一階段的反擊中,中方從錯那-克節朗-達旺一線發力猛攻,第二階段又從達旺-西山口-邦迪拉再猛攻。
當時是限於後勤的困難,因為拉薩到這一線的公路略好些,距離又近得多)這一點引起了印軍東線司令部的困惑。
在西線,——在北部,由於印軍把原來與第一整編山地師互相呼應的第五整編山地師被派到印巴戰線去攻擊巴軍。
第15空降軍會同56集團軍的快速部隊168師直插部署在奇普恰普河南岸的印軍第一整編山地師這支孤軍的側後,而獨立3師和56集團軍的167師,以及不斷運來的166 師部隊猛烈地向他們的正麵發起攻擊。
印軍的北部戰區司令部命令鬥拴特別裏奧地的守軍派出2個步兵團前往增援,同時急忙請求西線司令部把第五整編山地師的主力第20山地團回援第一整編山地師,得到批準。
可是這一團人馬剛離開印軍的北部重鎮鬥拴特別裏奧地,又被阻截在離第一整編山地師主陣地隻有15公裏的山穀中。
——在南部,57集團軍的快速部隊171師直插印軍第二整編山地師的西部,與前來增援的印軍第23、24師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獨立4師則移動到第二整編山地師的北部,堅決阻截第四整編山地師派出的增援部隊。
而57集團軍的170師和不斷增加的169師部隊從東邊和南邊向第二整編山地師發起猛攻。
我參戰部隊如同下山的猛虎,迅猛地撲向入侵的印軍。
憑借突然襲擊的先手優勢,又以勇猛頑強的意誌準確地貫徹了天鷹計劃的方略。
在初戰中大獲全勝,大長了我國軍民的誌氣。
到下午16:00時分,戰況發生了變化。
印軍經過了極大的努力,定購的預警機重新先後在西線和東線升空執勤,科希馬、提斯浦爾和巴裏加斯的遠程預警雷達基地初步修複,投入了使用。
一批防空導彈陣地也重新修複,對遠程雷達基地和預警機提供了有力的保護。
空軍開始派出戰機與我國空軍展開了製空權的爭奪戰,並派出小分隊利用複雜的地形對我公路係統和後勤基地實施偷襲。
地麵部隊也從初期的混亂中恢複過來,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不斷派遣小股部隊展開突襲和反擊。
雙方在全線展開了激戰。
21:30我偵察衛星發現印軍的二個重型裝甲師部署在薩地亞東麵的山前丘陵區,企圖憑借重型坦克的優勢重創我軍。
這些信息迅即傳送到我軍統帥部,戰場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
移民大轉移新德裏的高級決策人員隻是從文檔上知道,在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1987年,印度議會通過法令,正式在“麥克馬洪線”以南中印爭議地區建立“阿魯納恰爾邦”,企圖使占領合法化)有900多萬移民,實際上這群人有很大的流動性。
5月下旬這兒的冬小麥已經收獲,春播也已基本結束,進入了一段農閑時節。
大約100多萬移民回到他們的故鄉去探望鄉親去了,20-30年的移居生活,遠遠不足以讓移民們“斷根”。
中印邊界反擊戰一爆發,在留下來的移民中引起了極大的驚慌。
位於最前沿的移民本來就不多,定居的年份又短,一下子都帶了細軟回家鄉避難去了。
移民大轉移是天鷹計劃的一個重要的環節。
1-4#前進基地的農墾戰士被派出去接管天鷹一號??天鷹四號基地附屬的牧場時,也接管了附近的小農場。
而大批經過木牛工程局各個農牧業基地培訓,經過嚴格考核的農墾人員,被空運到1-4#前進基地以適應這兒的環境。
實際上從印巴戰爭一開始,中央就撥出巨額資金給木牛工程局,在富裕農業人口最多的山東、四川、安徽和江蘇四省建立了很多的農墾培訓基地,招募了大批的農民,讓他們學習新型的農牧業技術。
一方麵是為了提高當地農業的科技水平,更重要的是為大規模地開發即將收複的東線準備人力資源。
而新疆的農八師以及後來納入木牛工程局的幾個軍墾農場,則大批培訓人員,一方麵可以提高北疆的節水農業的比例,也為接收侵占的西段邊境土地的印度非法移民丟棄的農地作準備。
隨著戰線的快速推進,涉及的印度非法移民數量大幅度地增加,在察隅地區的易古通、馬尼崗、塔克新和哥裏西娘和錯那地區的車新橋這些小鎮,有的人口達5萬多。
前指派遣了大批的武裝工作隊,對分散的農戶,先把他們動員到小城鎮,然後集中動員非法移民們“暫時”撤離戰區,以避免激烈的戰火造成大批平民的無謂犧牲。
那些小城鎮的印度民政官員都堅信戰爭“很快”就會結束,也一起動員移民們先回老家去避一避。
由於我軍嚴格執行不破壞公路的的命令,印度工兵修建良好的公路係統極大地提高了非法移民的撤離速度。
各種汽車、拖拉機、騾車、馬車,甚至手推車組成了道道洪流,從山區滾滾奔向南亞平原。
在各條公路上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公路的一邊是移民的撤離隊伍滾滾向南,另一邊是向北增援的印軍車隊。
中央對收複地區的開發作出重要決策:——在原中印的停火線上建立嚴密的隔離線,由武警部隊守衛,嚴禁無組織的人員進入該區。
這也是為了防止印軍埋設的地雷傷人。
——從基地派出的農墾人員隻準在原有的耕地上耕種。
所有這些分散的農地,由農場- 分場-小隊-個人承包的小農場,逐級嚴密地組織起來,按現代化經營模式開始運轉。
——未經專家的規劃,嚴禁把牧場改為農地,更不準砍伐森林。
——由前指授權的工作組從各城鎮的印度地方官員的手中和平地接收行政管理權,行使城鎮的治安和管理工作。
不斷接收基地派出的有專長的人員重新把商店、麵包房、飯店、供電…啟動起來。
——由通訊部隊立即開始改造收複地區的電訊設施。
把該區的電話、網絡、有線電視納入國家的係統。
出於軍事保密的需要,暫時對電話和網絡暫時實施管製。
之所以能做到這麽平穩的過渡,實現幾乎無損的接管,在於印度的朝野都深信,“一個月後戰爭就會結束,中國人又會撤回去了”。
怎麽會去破壞那些基礎設施呢。
——蘭州軍區的結集在庫爾勒的56集團軍,除了預先派出的快速部隊168師外,其餘的 166、167二個師先乘火車抵達喀什,然後在裝甲運兵車和強龍i的運送下直撲西線的指定目標-印軍部署在班公湖北部的第三整編山地師。
——結集在烏魯木齊的第57集團軍的169、170師,同樣經火車轉運後,在裝甲運兵車和強龍i的運送下直撲西線的指定目標-印軍部署在紮達西北部的第四整編山地師。
這二個集團軍的重型坦克全部留在後方基地,裝備了大批的適合山地作戰的步兵戰車和裝甲車。
——成都軍區的第47集團軍,以他們的快速部隊141師為先導,迅速地直奔東線的目標-印軍部署在邦迪拉東北部的第七整編山地師。
——第48集團軍也以快速部隊144師為先導,迅速地撲向印軍部署在瓦弄西北部的第八整編山地師。
這二個集團軍的重型坦克則將在他們翻越喜馬拉雅山脈後,從緬甸運到他們手中。
——第46集團軍也在兼程趕往拉薩結集,準備投入東線作戰。
他們的不少部隊是由征用的民航機空運的。
還有不少民航貨機在晝夜向拉薩運送物資。
——四條進藏的公路全部由工程兵部隊接管,投入巨大的力量確保良好的路況。
並以先進的設備指揮調度運輸。
大批的強龍i滿載著人員和物資晝夜在公路上飛馳。
他們有力地保障著前線部隊的高強度、高消耗的作戰。
——後續部隊也在緊張地調動。
我軍的統帥部完全清楚,為了達成最終的目的,並保住勝利成果,至少要派遣40萬大軍,高強度的作戰至少要進行4個月。
隻有兢兢業業地做好後勤保障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這場戰爭的規模,決不是1962年時的邊境反擊戰可比擬的。
陸軍是我軍的主幹,以其堅強的防禦能力,靈活而快速的穿插攻擊力著稱於世。
當然指戰員在苦戰時表現出來的的勇敢頑強、不怕犧牲的精神,不但始終激勵著國人,也令與其交過手的敵人膽寒。
不過美國的資深軍事專家認為:現代戰爭已不是單憑勇敢就能取得勝利的,當然解放軍也取得了一些先進的裝備,但在任何情況下,解放軍必須繼續開發軍事準則,以便確定如何使用這些新型裝備,然後,還必須建立訓練常規和程序,以便使指戰員能夠有效地使用這些新的裝備。
解放軍距離能夠有效地打一場局部戰爭,還有至少十年的路程要走。
即使十年之後,解放軍也還是一支防禦為主的力量,幾乎沒有能力在其所在的亞洲太平洋角落以外地區發動有效的軍事行動。
他們還認為:在目前,解放軍尚無法有效地實施自己的局部戰爭戰略。
中國軍隊還無法在其邊界以外的任何地方進行持久的軍事行動。
而且,在今後十年左右的時間內,解放軍也仍然很難具備這樣的能力。
印軍的高層自己通過深入的研究,認為中國軍隊當年能打敗自己,主因是印軍的準備不足,裝備太差。
經過四十多年的精心準備,在印中邊境地區,印軍在炮兵火力、空軍前沿基地、步兵兵力和訓練水平遠遠超出中國軍隊,後勤支持方麵更是占壓倒性的優勢。
世界主要軍事強國的專家(包括中國的不少專家在內)幾乎一致認為,中國當年的“撤軍、交還繳獲的武器”的驚人之舉,完全是因為毛澤東意識到,中國軍隊不可能在那裏持續作戰,為了避免徹底的失敗,才以退為進搞出來的花招。
那麽我國的陸軍在這次的反擊戰中能有什麽表現呢?錯那宗東南北京時間7:03這一帶的喜馬拉雅山脈平均海拔六千多米,地形是世界上最崎嘔不平的,根本不是打仗的地方。
即使在探險家眼裏,這裏也是“地球最後的秘境”。
陡壁、惡瘴、密林,春季裏低窪處巨蟒和毒蛇已開始活動,開始消融的雪山冰原導致江水開始咆哮,盡管還在旱季深穀裏也是陰雨瀝瀝。
這就是藏南地區的作戰環境。
在這參天古木掛滿鬆茸,熱帶雨林托舉冰川,粗藤盤折,荊棘載途的地域隱蔽著我軍的一支部隊,山南軍分區的第2守備團的第1營。
營長王克成少校在夜暗中注視著小河對岸不遠處的1個印軍哨所,他身旁的“電甲蟲”指揮車的熒屏上顯示對麵的印軍沒有異動。
他在等待進攻的命令,在激戰前的時刻心情終於平靜下來了。
我軍的不少職業軍人畢其一生從未上過戰場的所在多有,能有機會參加這樣一場共和國的保衛戰對一位職業軍人來說是極為幸運的。
王克成出身於川西的一個農家,從保定步校畢業後立誌畢生從軍創建自己的功業。
雖說是一名有誌青年的衝動,但他在紮紮實實地努力。
在他的要求下來到了西藏戌邊,在獨立師得到鍛煉後,又主動要求來到了前線的守備團工作,令他的老同學、老同事們大惑不解。
藏南邊境的守備條件十分艱苦,這裏山高穀深、叢林茂密,交通極為不便,雨季和雪季都會造成補給的中斷。
他在連長任上就率領部隊努力改善守備條件。
新的成員來到連隊的第一天,他總要帶他們去前線的哨所,看印度入侵軍在我國領土上修建的哨所,通過望遠鏡觀看印軍修建的龐大的工事群。
他自己每次都在內心深處感到震撼,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印度大規模擴軍,在中印邊境的入侵印軍也在躍躍欲試,大肆擴建整編山地師的基地和前沿的攻擊基地,並不惜耗費巨資改善各基地之間的山區公路。
印度移民的農牧場也越來越逼近停火線。
這一切都令他憂心如焚,不斷向上級報告入侵印軍的情況,也提出了不少有見地的建議。
作為基層的指揮員,他也感受到中央越來越重視邊防建設,前二年團裏建成了設施優良的基地,還投巨資改善了通往前沿的山地公路。
這二年的變化確實大,職業軍人已占了絕大多數,近年了待遇大幅度提高。
守備團的裝備得以優先更新,大批“電甲蟲”、tj-1火力突擊車、自動榴彈發射器、反裝甲導彈、火箭筒裝備到連隊,指戰員士氣大振,練兵熱情十分高漲。
去年底陸續運到的“小強龍”越野車更是令他們欣喜若狂,這些載重2噸,3軸6 輪、重心低矮的小型越野車最適合這裏的險惡地形,6台強勁的電動機使它們可以輕鬆地爬坡涉險,結構堅固,機件極少維護非常簡單,駕駛也很簡單,電動機根本不懼這世界屋脊稀薄的空氣,而且沒有噪聲。
王克成感到中央的措施非常有效紮實,這批電動裝備極大地改善了守備團的打擊力量,他感覺到中央的方針絕對不是被動的防禦。
今年初他剛提升為營長,守備團首次裝備了8架電動直升機(4架多用途的-9,4架wz- 10),營連級幹部輪流培訓空地協同作戰的指揮,連隊裏也選拔人員學習地麵引導直升機攻擊的技術,還得到了改裝的“電甲蟲”協同指揮車。
在這世界級的險惡山地直升機可以發揮最大的效益,不過世界上也沒有在這樣的地域使用直升機作戰的範例。
王克成也沒有被動地學習條例和規範,他認為在中印邊境地區可以更好地發揮運輸直升機的作用,提出建議用直升機把迫擊炮等輕型火炮運送到敵軍陣地周圍山上的有利陣地,然後不斷地運送炮彈,在山上或直升機上的炮兵校正員可以指揮火炮居高臨下地實施精確打擊。
因為我們的電動直升機隱蔽性好,可以做到出敵不意。
敵軍在山頂的工事不多,也很容易被攻擊機或直升機摧毀。
教員和上級領導都很重視他的報告,在研究實施的戰術。
不久他們的戰士還被送到基地集中訓練使用激光槍、雷達波照射器為被動製導的導彈和滑翔炸彈製導的技術,當王克成看到演練場上一顆顆炸彈、導彈在戰士的引導下逐一摧毀目標時,激動的心情難以平靜。
看來中央“打贏”的決心已經要轉化為行動了。
他仔細地研究過上世紀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全過程,那時不要說轟炸機,就是戰鬥機、偵察機也沒有動用過,至於後勤,那大多數是靠人力和部分畜力。
比較起來現在的準備要充分得多。
當印巴局勢緊張起來時,守備團和獨立師立即奉命進入臨戰狀態。
指戰員加快了新型通訊設備、電腦網絡設備的使用學習,他深感守備團指戰員實施職業化的重要性,電腦控製的無聲迫擊炮,超輕型榴彈炮等先進武器源源不絕地送到了他們手中。
指戰員們無不感到戰爭的腳步越來越近了,他們的血液循環和呼吸都在加快了。
他們看到網絡上印度人還在大叫大嚷“中國人麵對強大的印度軍隊絕對不敢動手,他們將像1971年 ‘觀賞’ 第3次印巴戰爭一樣,袖手旁觀第4次印巴戰爭。”
無不感到可笑。
第4次印巴戰爭一開始,中印邊境地區的印軍加強了挑釁活動,偵察機、直升機活動頻繁,前線的基地在忙著儲備戰爭物資,印軍還不時到我軍的哨所來挑釁。
王克成他們則與印軍針鋒相對,進行回擊製止,上報的資料成了我國政府抗議照會的鐵證。
大批偵察兵潛入印軍陣地進行慎密的偵察。
戰士們十分激動,紛紛向領導請戰,王克成始終在引導,讓全營保持高昂的士氣。
這幾天印軍突然收斂了,整個停火線都平靜了下來。
王克成卻認為這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征兆。
昨天終於盼來出擊的指令,王克成和營裏指揮員在團裏再次按照預案,在電子沙盤上進行了戰術演練。
他們營承擔的作戰任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作為團的主力他們得到了4架直升機(2架z-9、2架wz-10)的支持,將連續突破印軍的3個據點群,推進到邦迪拉東北方的印軍第七整編山地師基地的正麵,為獨立5師開辟攻擊的通道。
攻擊路線的直線距離是 35公裏,但在這險峻的山區實際路程要超過50公裏,不少路段的高差在1200米以上,指令他們必須在5小時內攻擊到達預定地段,每小時的推進距離是10公裏!團的2營和3營分別在他們營的兩側攻擊前進,掃除其餘的印軍哨所和據點,阻截那些印軍對中路的增援。
4營是預備隊,王少校當然不想讓預備隊來支持他們。
王克成營長把1、2、3連組成輪番突擊的攻擊陣營,4連作預備隊。
他讓實力最強的1連作前鋒攻占5公裏外的印軍a集群據點,經偵察那裏是1個連的印軍,築有32個火力點,有防空陣地。
1連得手後,2連即穿越這裏直撲13公裏外的b集群據點。
在這個地區並沒有多少可通行的路,這條路算是到第七整編山地師基地最“好的”通道,兩側雖有些枝杈的路,有幾段還得借助這條路繞過去。
可見2營和3營也是很艱苦的。
b據點的規模要大得多,有1個連的兵力和1個營部,至少有41個火力點,還有炮兵陣地、防空導彈陣地和1個直升機停機坪。
2 連得手後,再由3連穿越過去,繼續攻擊17公裏外的c集群據點,那裏也是1個連的兵力,同樣有大批的明暗火力點。
一旦攻占了這連串的印軍前沿據點,他們就直逼印軍第七整編山地師的基地。
獨立5師的地麵攻擊部隊將沿著他們開辟的通道到達攻擊地域,會同47軍的141師等部隊圍攻印第七師。
他們營以及整個守備團將回師掃蕩這一地區的各印軍據點,並保障這條重要通道的暢通。
他們將創造陸軍在山地作戰中推進速度的世界記錄。
現在前指的攻擊指令終於下達,正是黎明前的黑暗時分(這一地區要北京時間7:30才出太陽,此時是新德裏時間4:35),刹那間王克成少校隻覺得熱血沸騰,同時感到地動山搖。
營部的120、82、60迫擊炮以最大的射速向與他們對峙了幾十年的印軍哨所和a集群據點發射炮彈,團部的炮兵則以105毫米榴彈炮猛轟b集群據點,第5獨立師配屬的155加榴炮和火箭炮以密集的火力砸向c集群據點。
大批炮彈和火箭彈劃過夜空的景象十分壯觀。
在炮彈出膛的同時,配屬給1營的4架直升機也騰空而起,2架z-9各搭載了1個炮兵校正小組飛奔a、b 二處據點群周邊山上的預定地點,2架wz-10則在前麵為他們開路。
到了地頭發現那裏山上並沒有印軍,於是wz-10立即投入對a據點群的打擊。
每個炮兵校正小組有10個人,2名是校正員,還有2名是引導員,他們有激光指示槍、雷達照射器,其餘6人負責保衛,有輕機槍、自動榴彈發射器和自動步槍。
他們一著陸立即分在二處,以夜視儀、熱成象儀來搜索目標,校正炮兵的射擊。
z-9迅速返回,第二次把第3個炮兵校正組送到了c據點群周邊的山上,還把1個迫擊炮班送到了a據點群周邊的山上,他們的2門無聲60炮不斷地向印軍陣地準確地發射炮彈。
接下來z-9的首要任務就是搶運重傷員了,這是條令規定的,抽空才能運送迫擊炮班或炮彈。
不久,各炮兵陣地就開始收到前方校正員的指令:“120、120,向左4密位。”
“82,82,延伸50米!”…那些炮彈如同長了眼睛一樣,準確地砸在印軍的炮兵陣地、高炮陣地和防空導彈陣地上,印軍隱蔽的火炮剛一開火就遭到壓製,盡管在兩軍的前線據說印軍的火炮占了優勢,可是根本沒有還手的機會。
印軍也無法在陣地內活動,一經我炮兵校正員用夜視儀或熱成象儀發現,就會遭到致命的打擊。
印度炮兵的確發展十分迅速,已在中印邊界地區取消了105毫米口徑火炮的建製,僅在最前沿重炮拖不上去的地方留了一些,全麵由瑞典的fh-77b(155毫米口徑)和俄製m-46改進型(130毫米口徑)野戰火炮所代替。
fh-77b型火炮,射程40公裏以上,可發射俄製“卡斯諾普”-m型激光製導炮彈,而且有一種射程超過70公裏的衝壓噴氣式發動機的炮彈也已列裝,印軍認為已經全麵取得中印邊界地區的炮火主動權。
不過實際作戰時,就大相徑庭了。
王克成率領的突擊部隊完全不按照炮火準備20分鍾,再步兵衝鋒的模式。
炮彈一出膛, 1連的3輛“電甲蟲”立即加速到最大速度,飛馳過麵前的淺灘,從印軍哨所東麵500多米穿插到他們後麵,然後沿印軍的前沿公路直撲a據點群。
原來我軍在小河的南岸有一個哨所,河上有一座木板架的小橋,這處的河水由於山上融雪水深流急。
印軍把哨所就建在我軍哨所南邊不遠處,時時向我執勤戰士挑釁,他們並未發現對麵有什麽變化,也就相信了“中國軍隊不敢動手”的觀念。
這一印軍哨所轉瞬間就被滿懷仇恨的我軍戰士摧毀,不久木橋就換成了鋼橋。
當2連通過時,前方已經爆發了激戰。
5公裏的直線距離有8公裏的山路,電甲蟲以 60公裏的時速10分鍾不到就衝到了a據點群的前沿,這些定型生產的步兵戰車,全重僅7噸,可搭載5名戰士,由於體積小,前裝甲比bmd傘兵戰車還厚。
在山區的小路上馳騁十分靈活。
3輛車向山路的兩邊發射了掃雷火箭彈,立即衝入了印軍陣地。
他們根本不在乎暗堡或火力點的機槍吐出的火舌,一發現就是一串30毫米機炮彈,立即把它們打啞了。
它們要防備的是印軍到地堡外發射反裝甲導彈和火箭彈,這時步兵已經下車,警惕地注視著四周,發現異常就持槍射擊或發射槍榴彈。
這些常年守衛在高山密林地區的守備團指戰員,大都是職業軍人,適應這裏的高山環境,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殺敵本領,現在又裝備了直升機、步兵戰車、火力突擊車等先進完全,真是如虎添翼。
周圍山頂上的炮兵校正員和迫擊炮則居高臨下,隻要發現印軍有異常,就引導炮彈或自己開炮砸下去。
不久tj-1突擊車等把大批戰士送到了陣地中間。
a據點群是在一塊台地上,周圍是一圈山峰,印軍在反斜麵上構築了堅固的炮兵陣地,配置了6門105毫米榴彈炮。
我軍的炮火難以摧毀它們,可是1連的突擊如此神速,被炮火警醒的印軍炮兵剛跑到炮位,就被衝入陣地中的電甲蟲擊斃了。
12輛電甲蟲分成4組,後麵還有tj-1的機槍和自動榴彈發射器的火力支持,在台地上四處出擊,很快把營房中和連部的印軍打得一片混亂。
戰鬥隻進行了25分鍾就結束了,昔日在我軍哨所前耀武揚威的這連印軍在副連長的帶領下繳械投降了,他們的連長被炮彈擊斃了。
在不遠處指揮戰鬥的王克成營長命令2連立即通過這個陣地攻擊b據點群,3連、4連跟進。
1連留下打掃戰場。
看著戰車搭載著其他連的戰士揚長而去,1連長大叫“冤枉”,在無線電話中向營長求情:“營長,我們根本還沒有發揮呢,由4連來打掃戰場吧,b據點群我們也包了。”
王克成在飛速挺進的指揮車中開導他:“4連是預備隊,任務重著呢。
你們連的人正散在這個陣地上,要仔細搜索,我們的戰果可不能漏掉。
俘虜和物資交給團部的收容隊和後勤,立即趕過來。
傷員情況怎麽樣?”“隻有2名重傷員,12名輕傷員,1個也沒有 ‘光榮’ (指犧牲)。”
“你讓指導員查一下,不要讓重傷員混入輕傷員中,立即呼叫直升機運走重傷員。”
“是!”直升機直接把重傷員送到3#基地,由於後送及時他們都及時得到救治。
1連長魯國興上尉接下來被戰士的報告震驚了:這麽一個印軍連隊的營地,不但費盡心機運來了6門105榴彈炮(4門好的,馬上會有團部的炮兵來使用),有12輛“潘哈德”vlb裝甲運兵車,它們上麵不少裝備的是崔格特反裝甲導彈。
居然有4個相當大的洞庫,儲存了16門120毫米,24門82毫米迫擊炮,44挺重機槍、大批彈藥和燃油。
還有4輛英製的2噸級的全地形越野車,在這險峻山地是很珍貴的。
行家一看就知道,這裏是作為一個進攻基地來配置的。
卻說,2連的車隊剛行進到一條山脊上的公路時,遭到b據點群正麵的二個火力點的無後坐力炮的轟擊,由於車行速度快,未被擊中。
印度人沒有機會開第二炮,就被wz-10發射的火箭彈摧毀。
這個據點群要大得多,座落在一片山間的小盆地中,所謂的盆地隻是與四周的高山峻嶺相比低些,略微平坦些,其間也有不少小山包,周邊的山坡上有多處小台地,一條山區公路蜿蜒曲折地穿越其間。
印軍的防禦工事、指揮所、炮兵陣地、防空導彈陣地部署在各處,營部和連隊的營房集中在3處,在一處台地上還修築了一個直升機的停機坪,還在山坡挖了幾個洞庫隱蔽直升機呢。
不過在我猛烈的炮火打擊下,洞庫的門被破壞,山上滾下來的土石又堵住了洞口,直到戰鬥結束藏在裏麵的2架直升機也未能飛起來。
此時我軍已有4門 82迫擊炮和4門60迫擊炮機降到高山上,居高臨下地猛轟下麵的印軍。
當2連即將衝入山穀的關鍵時刻,在炮兵校正員的招呼下,獨立5師的重炮也加入了火力封鎖,天上又來了h-6,那些500公斤的炸彈在引導員的激光槍和雷達照射器的指引下,如同長著眼睛一樣砸到了印軍指揮所和炮兵的工事上,其造成的震撼或者說恐怖是可想而知的。
2連的大批電甲蟲和tj-1火力突擊車運載著步兵順利地衝入了穀地,然後按預定方案讓步兵下車後向各個方向的印軍發起攻擊。
當炸彈和重炮震耳欲聾的轟鳴聲突然停頓時,陣地上的印軍一時還不能適應,在衝上前來的我軍戰士麵前一個個呆若木雞,連舉手投降都不會了。
戰士上前抓住他們的槍,大喝一聲才把他們驚醒過來。
不久印軍抵抗的槍聲逐漸稀少,在晨曦中,一群群俘虜從各處被集中起來。
40分鍾就解決了戰鬥,難怪戰士們要大叫“空軍萬歲!”王少校在大局初定之際,就率3連、4連穿越此處撲向了c據點群。
獨立5師的陸航大隊一開戰就不斷把迫擊炮和山炮運送到印第七整編山地師基地周邊的山上,這些炮兵與空軍和陸航部隊武裝直升機對基地持續攻擊和封鎖,第七師自顧不暇當然不可能去增兵那些前沿陣地。
當3連向c據點群發起攻擊前,這連印軍已經遭受了2個多小時的轟擊,而且都是精確打擊,他們曾組織了多次仰攻企圖奪取山上的炮兵陣地,均被警衛步兵的槍彈和榴彈殲滅。
當大批500公斤的“飛蛇”滑翔炸彈呼嘯著砸向印軍的指揮所、防禦工事後,印軍的抵抗意誌已被摧毀。
3連僅遭遇輕微的抵抗,就開始收容俘虜打掃戰場了。
在這低緯度地區,太陽一升起很快就放射出熾熱的光和熱。
王克成少校看了一下表,才9:45。
真令人難以置信,僅2小時40分鍾他們就攻擊前進了 50公裏崎嶇的山路,連克3個據點群,以一個營的兵力全殲了一營印軍。
4連的指戰員還大呼 “吃虧”,他們在攻到印第七師基地前,隻是“順手”幹掉了7個印軍工事。
全營僅化3個多小時就完成了預定5個小時的任務。
獨立5師的地麵部隊沿著他們開辟的通道蜂擁而來,他們的前鋒營營長在c據點群向王克成少校表示謝意。
“時間”在戰爭中的價值太高了,趁敵人處於被動、混亂之際發起攻擊,意味著減少傷亡。
“報告營長,有一股印軍正從東邊向b據點群進犯,團部命令我營予以殲滅。”
通訊員的報告打斷了二位前鋒幹將的交談。
“預祝你們盡快拿下第七師。”
“也祝你們再次殲滅印軍。”
王克成少校率部再次投入緊張的戰鬥。
東線初響驚雷與我軍的“傳統”陸軍相比,中央突擊師是由全新的概念組建的陸軍部隊。
很多軍事愛好者並不重視“概念”這類抽象的東西,他們喜歡比較飛機的速度、機動性,軍艦的噸位,火炮的口徑等。
可是專家們卻以實例來證明“概念”的重要性。
對現代機械化戰爭理論貢獻最大的軍人是德國的古德裏安和蘇聯的圖哈切夫斯基元帥。
在建立現代化機械化部隊開始階段,蘇聯取得的成果要大得多,圖哈切夫斯基身為執掌大權的蘇聯元帥(當時古德裏安還默默無聞)不僅在1932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機械化軍,還為蘇軍建立了以“大縱深”作戰理論為主體的戰略思想。
二十世紀30年代中期情況發生了改變,古德裏安關於裝甲戰的思想被希特勒接受, “概念”變成了可怕的的打擊力量-現代化的裝甲部隊在德國誕生了。
而蘇軍卻重走老路,機械化軍被解散。
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坦克在發明它的國家-英國卻在遭受冷遇。
沒有了 “概念”絕對不會有行動。
二戰初期,德國以裝甲部隊為主體的“閃擊戰”,使得世界震驚!將德國的成功和蘇聯軍隊在芬蘭的拙劣表現相比較,使蘇軍受到很大震動。
在建立機械化部隊的過程中,德國人是幸運的,機械化部隊首先遇到的任務是進軍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這使得德國人能夠不流血地糾正錯誤並取得經驗。
在大戰爆發後,德軍最先遇到的是實力遠不能和他們相比的波蘭人,在作戰中即使犯了錯誤(這肯定發生過),也不至於付出太大的代價。
當經曆了法國戰役後,德國裝甲部隊已經成了一支高度專業化的勁旅,在這樣的對手麵前,任何的錯誤都是致命的。
不幸的是丟掉了機械化軍“概念”的蘇軍碰上了這支勁旅,於是發生了前蘇聯紅軍的65 萬大軍(整整幾個集團軍啊!)在南方被德軍合圍而被吃掉的大敗仗,其慘敗場麵之宏大,連希特勒似乎都吃了一驚。
在延安窯洞裏的毛澤東瞧不起斯大林的戰略指揮藝術不是沒有道理的。
當冷平治、郝誌剛這些中國的軍事理論和實踐的先鋒,執著地構建陸航集團軍時,直升機已經出現了半個多世紀。
美軍和前蘇聯的紅軍都大量使用這款陸軍的新寵兒。
發明直升機的美國,以其強大的軍事工業在二十世紀末就為每萬名陸軍配備了140架直升機,軍事專家們也在強調低空火力和垂直突擊,還組建了101空中騎兵師,但組建陸航集團軍獨立完成戰役任務始終停留在紙麵上。
直升機盡管已經出現了半個多世紀,但仍然存在嚴重的問題:作為低空火力平台,它不如a-10攻擊機,裝甲既薄,載彈量也少得多;作為運輸工具,則不如c-130j,既不能載運重裝備,航程還近,效率又低,c-130一類的運輸機隻要一塊很小的場地就能起降了。
最要命的是直升機結構複雜,實在嬌貴,“在常規武器中,直升機是最難伺候的動物,風險性最大。”
(美國專家語)大規模集中運用十分困難。
本來直升機最適合在山區運用,可是那裏恰恰是難以提供有力的後勤支持。
美軍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出動了著名的ah-64d“長弓阿帕奇”多任務戰鬥直升機,為了把原本駐紮在德國軍事基地的24架“阿帕奇”部署到阿爾巴尼亞(是個極為落後的山國),居然用了3個星期,還動用了近3000名支援隊伍,包括修建掩蔽物、守衛機場、對直升機本身和軍械的維修。
該機雖然性能好,但耗油量大、零備件耗損也大。
不幸事件接踵而來,首先其中1架在途中出了機械故障隻好留在意大利(所以到阿的隻有23架)。
僅僅運輸所有的人、直升機、裝備的運輸機就高達200架次,可是阿爾巴尼亞機場已被難民擠滿,混亂不堪,裝備運到也難以馬上投入裝配和使用。
遭到美國軍方一些高層次官員的不滿,一位官員說:“我現在擔心的是,等到‘阿帕奇’可以出動時,他們(南聯盟)早已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接著剛剛到達阿爾巴尼亞的這些“阿帕奇”,在4月26日一次夜間例行訓練中,其中一架突然墜毀,隻是兩名飛行員死裏逃生。
5月4日,又一架“阿帕奇”在訓練中空中爆炸,機毀人亡。
冷平治中校和郝誌剛他們分析了坦克發展的曆史,在早期坦克同樣是故障頻繁,那些汽油機功率小、機件複雜;裝甲重了,動力跟不上;裝甲薄了,又不頂用;火力也不強。
難怪發明坦克的英國並不重視它。
然而,在德國和俄國這些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把它們組成了一支可怕的突擊力量。
冷中校認為美軍發展v-22“鶚式”直升機並非上策,它雖然加大了起飛總重,在提高效率的基礎上提高了速度和航程,可是非但沒有解決“複雜性” (雖然美國人並不在乎另一個缺點“昂貴”,每架造價4400萬美元!)這個致命的問題,反而加重了複雜性。
從直升機的飛行方式變為固定機翼飛機的飛行方式時,極易出事。
1989年 3月9日v-22完成首次試飛,此後,原型機一共生產了7架。
但是,1991年6月11日,一架 v-22在試驗飛行中突然墜毀,造成兩名人員受傷,首開記錄,飛機最後徹底報廢;1992年7 月20日,又一架準備降落時墜入波多馬克河,造成3名陸戰隊員和4名平民喪生。
為此,老布什政府差一點決定取消該型飛機。
最慘的是,2000年4月8日,一架mv-22在執行夜訓任務時墜毀,導致19名海軍陸戰隊員無故喪生。
到2000年12月11日晚間海軍的一架mv——22魚鷹直升機又是在夜間訓練時墜毀,機上四名機組人員生死不詳。
不過技術從來不是軍事改革的最大障礙,坦克集群的大量運用既不在工業強大的美國產生,也不在發明坦克,而且擁有坦克最多最好的英國產生。
關鍵是有新的概念,有一套實施的措施,有一批推進的人,如想取得成功,還得有最高統帥的大力支持。
我軍的直升機既少,高性能的更不足,更大的問題是缺乏大規模運用直升機的經驗。
冷平治和郝誌剛他們是幸運的,得到了最高統帥的賞識,在王剛的支持下,統帥部作出了行動。
中央突擊師是我軍陸航集團軍的雛形,軍委幾乎把軍內最好的直升機的三分之一武裝了他們。
當我軍成功地研製出電動直升機時,冷中校、郝誌剛和王剛更是信心大增,直升機的致命傷-“複雜”被攻克了。
在此基礎上,“鶚式”直升機也許能真正成為直升機的升級產品,我國的研究人員正在奮力拚搏。
朝鮮事變讓中央突擊師得以大顯身手,這是一次突擊行動,強調的是速度,當時的戰爭氣氛遠比實戰演習緊張。
我軍又是首次大規模運用直升機作為突擊力量,當時電動型的並不多,發生了一係列的失誤,一些部隊送錯了地方,在冰天雪地中一些部隊遲遲得不到帳篷和睡袋,甚至在緊張的操作中發生了三機相撞的事故…。
不過戰爭沒有發生,失誤不流血地糾正了,並取得經驗。
在解決崔止鍾的裝甲師和壓製韓國軍方時,他們發揮了突出的作用。
統帥部的高層大受鼓舞,更加重視中央突擊師的建設。
這次他們將受到實戰的考驗,幸運的是,對手是昔日的手下敗將-印軍,而且這個對手還極為傲氣。
他們將會有怎樣的表現呢?印第八整編山地師7號野戰機場其實在整個“天鷹”計劃中最早出發的是1-4#前進基地上的各個突擊小隊。
4#基地的郝誌剛突擊師的各由一名營長率領的2支突擊小隊已經準備就緒,每個小隊1架武裝偵察型直-15(卡-60國產電動型),1架武直-10m,2架重型直-14m(米-26電動型),每架運送50名突擊隊員加一輛bmd電動傘兵坦克。
郝誌剛親自來送行,他的動員十分簡潔:“苦練多年,就看這一下子了。
好好幹,打出特種兵的威風來!”4:45他們依次升空出發,其他3個基地的突擊隊基本上是同時出發的。
這是最早出發的部隊。
他們鑽山溝,越山口,直奔各自的目標。
中印邊界東線,印軍在非法侵占我國的地區建有三十四個野戰機場和六十多個直升機停機坪,設有飛行聯隊和導彈聯隊。
天鷹計劃中為它們一一編號,製訂了攻擊的計劃。
從3 #、4#基地出發的4支突擊小隊的目標是印軍的7號、12號野戰機場和46號、51號直升機停機坪。
它們都是比較隱蔽又比較大的,其上停有戰機的,而且位於印軍第七、第八整編山地師的背後要害處。
田豐民少校率領的突擊小隊,5:35就隱蔽地到達位於察隅西北部的7號野戰機場不遠處小山坳裏。
這全靠電動直升機的優良性能。
突擊隊員一下直升機就迅速地向機場接近,到達預定位置隱蔽待命。
悄無聲息地卸下二輛bmd傘兵戰車後,直-14m又隱蔽地返航了。
他們一聽到耳機裏傳來的:“出擊!”命令,個個如出山猛虎,看守跑道邊上6架戰機的二名印軍衛兵一下子被微聲突擊步槍擊倒。
埋伏在小山包上的雷達站和指揮所邊上的突擊隊員,衝進裏邊一看隻有幾個值班人員,還在迷糊中就被製服成了俘虜。
不遠處的防空導彈和高炮陣地根本就沒有人。
幾名突擊隊員剛衝進戰勤值班室,製服了值班人員,警報才響起,大概是印軍上級通報已遭襲擊。
衝進營地的突擊隊員也是兵不血刃地解決了問題。
把俘虜集中起來,個個都是垂頭喪氣,清點後,才知道警衛部隊是一個排50人,還有8名飛行員和18名地勤人員。
突擊隊員又找到了2架隱蔽在山洞裏的蘇-27。
跑道邊上的是米格-21的改進型。
大家高興壞了。
一占領印軍基地,田豐民少校馬上在指揮所用數字式無線電話報告了師部。
這時桌上的電話鈴響了起來。
一名印地語和英語講得好的隊員在少校的示意下拿起了電話,耳機裏響起了急迫的英語,命令他們立即投入戰鬥行動。
田豐民也聽到了,就向他點了一下頭,那名隊員用英語大聲地回答道:“是,長官!”恰好此時耳機裏傳來爆炸的轟鳴聲,那位“長官”,大概也沒有心思去辨別這位隊員的語音了,急忙掛斷了電話。
15分鍾後,直升機運來了一批部隊接管了這個基地,布置了警戒。
為了防止印軍第八師發現情況後向這裏開炮把飛機打壞,隨部隊一起來的6名飛行員把外麵的6架米格機飛回了基地。
田豐民少校率領25名隊員,跳上了一架改裝的突擊火力直升機tz-14m,與2架武直- 10m組成了一支營救小分隊,一起升空執行新的任務去了。
經審訊才知道,這個小基地儲存了不少燃油、彈藥等物資。
而且在它的東麵2公裏處,還有一個軍牧場,養了300多匹馬和騾子,以及幾百頭奶羊。
我軍的4#基地又派了12名軍墾人員,在突擊隊員的幫助下接管了這個牧場。
那幾個非戰鬥單位的印軍老兵自然是束手就擒了。
董啟星少校是特種兵團2營營長,1米76的身材,十分壯實,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
駕駛起直升機、輕型飛機、坦克和裝甲車得心應手,這一年多來又迷上了電腦,經常到電子戰團與那些博士們“切磋武藝”。
對部下既嚴格要求,又愛護有加。
在戰術研究上頗有心得,在多次實戰演練中屢建奇功。
很受郝誌剛的賞識,說他用腦的時間比用手腳的時間長,是智能型的特種兵指揮。
他率領的另一支突擊隊也順利地攻占了第八整編山地師側後的12號直升機前進基地,這個基地麵積雖小,但收獲更豐富。
在這險峻的山區,印軍也十分重視垂直輸運和低空打擊力量,在前沿修建了不少直升機的出擊基地和前進基地。
由於印軍接到命令,這段時間盡量減少去前沿的偵察飛行,以避免中國人借口挑起衝突,所以直升機都停在基地裏。
他們繳獲了4架米-24d、6架alh和4架卡-60武裝偵察型,立即由技師裝上了我軍的敵我識別器和通話裝置,然後盡量裝備火箭彈和炮彈,米-24和卡-60就可以投入了戰鬥,那些特種兵太熟悉這二款武裝直升機了,它們的戰鬥中發揮了特殊的作用,印軍幾乎不可能攻擊它們,因為它們也有印軍的敵我識別器。
那些印製的alh隻能先回基地了,這是我軍首次得到這款大名鼎鼎的“先進輕型武裝直升機”,還得等那些印軍俘虜教練後,才能用來作戰。
不過後來都成了“蘭軍”的裝備。
另外2個小基地的情況也差不多。
基本上是完好地接管了下來。
中央突擊師在地麵戰中立了第一功。
殲滅第八整編山地師印軍的第八整編山地師是東線的一支主力部隊。
印軍的山地步兵師突出強調了在高原山區對敵方步兵的殺傷火力,由於山地步兵師內有騾馬一千多匹,從而保證了軍隊在簡易公路乃至沒有公路的條件下,仍能順利實施戰鬥行動。
每師兵力有一萬四千人。
印軍在1987年初舉行的“棋盤”演習中發現山地師表現出了缺乏機動力、防護和生存能力弱以及火力不夠的弱點,印軍隨即決定將山地師逐步改編為“整編陸軍山地步兵師”,增加直升機數量以提高機動和後勤保障能力。
在防護力方麵,開始大量換裝“凱夫拉”便攜式掩體,該裝備具有防寒保暖、使用方便、偽裝性好的優點。
為彌補火力不足,增加了40毫米榴彈發射器,印產克萊莫定向殺傷地雷以及主要用於摧毀敵掩體的ss11-b1和“法弋特”導彈等。
他們又在察隅北部駐地構築了強固的前沿工事。
還在停火線前梯次地構築了24個據點,派出了3700人駐守,時時向我軍挑釁。
這樣的四個整編山地師難道是為了“防禦”嗎?這一帶海拔普遍在3000米以上,山峰的比高大都在1300-1400米以上,地形崎嶇,森林密布。
第八整編山地師的基地位於瓦弄的西北方,是印軍投入巨資修建的,位於4條山區公路的交匯點的山穀中的三片台地上。
完全不同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經過幾十年的慘淡經營,特別是近十幾年來,印軍工程兵大量修建山區公路,前沿據點與基地都有相當不錯的公路連接。
在一些險峻的高地據點,也修築了山道,至少可以供騾馬通行,大型裝備則由直升機吊運。
在公路旁的穀地和台地上還招募移民來開發了不少的小型農牧場,也有一些用來飼養山地師的騾馬。
印軍參謀部的意圖很清楚,這些都是今後進攻西藏的出擊基地。
不少據點和前沿基地甚至越過了所謂的“麥克馬洪線”,直逼我邊防哨所。
林芝軍分區的2個守備團常年駐守在大峽穀地區,每位指戰員都輪流到前沿哨所值過勤,看到那些耀武揚威的印軍實在是生氣。
一接到備戰的命令欣喜萬分,他們的任務極為艱巨,得到了8架電動“黑鷹”、4架z-1l(電動卡-32)和8架wz-13(電動卡-52)的支持。
於是紮紮實實地製訂了拔除據點的方案。
接到“出擊!”的命令,守備3團和守備4團的官兵如同猛虎下山,他們需要通過原始而神秘的西藏雅魯藏布大峽穀,這裏的高差是地球之最,達4000-5000米。
陡壁、惡瘴、密林、巨蟒,江水咆哮,陰雨瀝瀝,盡管有印度洋上空的通信衛星和“飛天”超高空轉播機,部隊的電台還是時時與大本營失去聯絡。
這一切都加重了走進了雅魯藏布大峽穀深處守備團指戰員的孤獨感。
這裏古木參天,熱帶雨林托舉冰川,低窪處荊棘載途茅草過人。
雖然是萬裏晴空驕陽似火,在雨林中,卻暗無天日。
戰士們腳下的枯葉盈尺,不時踩出一條棲睡的毒蛇來。
樹葉上迷彩色的旱螞蟥像蛇一樣晃頭直立,發出一片“嗖嗖”聲。
要不是事先在身上塗有防蟲膏,他們早被這些螞蟥吸成無血僵屍了。
就是萬分小心情況下,有的戰士一摸脖子,還能甩下一條長蛇,令人毛骨悚然。
就在這恐怖殘酷的“死亡峽穀”,他們這些山地步兵剛毅頑強的戰鬥素質得到充份展現。
在海拔5000米的雪線上,他們消滅了一支尚未得到開戰信息的印軍巡邏隊,衝下峽穀區,鑿石定繩索,飛身越過山澗,直取印度邊境指揮所。
攀登、格鬥、捕俘,似山猿,如猛虎,一氣嗬成,讓印軍無還手之機。
1架z-1l以6200公斤的載重量不能搭載1輛戰鬥全重7 噸的“電甲蟲”,他們去掉電池和彈藥,將重量降到6噸就行了;黑鷹則搭載人員、電池和彈藥。
直升機不斷來回把“電甲蟲”、迫擊炮班越過天險,大大加快了推進速度。
一發發帶有定向破甲裝藥的迫擊炮彈、無後坐力炮的炮彈,連同戰士射出的槍榴彈,如同長了眼睛一樣準確地飛向印軍的據點,武裝直升機的火箭彈、導彈更是加大了打擊的力度。
被爆轟聲驚醒的還活著的印軍,麵對衝入據點的我軍戰士的黑洞洞的槍口,乖乖地繳槍投降。
把俘虜交給後麵的武警部隊的收容隊後,守備團的戰士們又撲向前方的據點。
對險峻地段的據點,低處的由“電甲蟲”步兵戰車實施攻擊,印軍的機槍子彈打在它們的裝甲上隻是擦出道道火花。
印軍的反裝甲導彈紅外尋的不起作用,雷達波尋的,則受到電子戰戰車的強力幹擾。
再說印軍遭受火箭彈和高爆炮彈的打擊根本也不敢離開地堡去發射導彈和火箭彈。
高處的據點則由武裝直升機和q-6攻擊機予以解決,那些據點怎麽經得起反坦克導彈的攻擊。
大多數據點是支撐不住投降的,很少有人敢冒險後撤。
他們如同一把尖刀插入印軍的據點群,快速推進,為獨立6師打開了撲向第八整編山地師的通道。
由於得不到師部的支持,外圍那些孤立的印軍據點很快就被2個守備團全部拔除。
獨立6師更是了得,他們以陸航大隊為前鋒直撲第八整編山地師北側的一係列高地,很快清除了上麵不多的印軍警戒陣地,大批突擊隊員機降在高地上,一部分人用激光槍、雷達照射器為滑翔炸彈、巡航導彈製導,為攻擊機和武裝直升機指示目標,另一部分人快速構築炮兵陣地,不久一批82、120迫擊炮,超輕型的105毫米榴彈炮由直升機吊運上來。
很快就有大批炮彈居高臨下準確地落入第八師基地。
他們與中央突擊師南北夾擊,狂烈的炮火打得基地內的印軍暈頭轉向。
獨立6師的地麵部隊在守備團掃清的前進道路上快速推進,4個小時後,就攻到了印軍第八整編山地師主陣地的正麵。
一麵構築工事,一麵以加榴炮和迫擊炮向他們發動攻擊。
運送到第八整編山地師後背的中央突擊師的部隊也向他們發起攻擊。
中央突擊師的攻擊直升機和獨立6師的陸航大隊則從空中,向他們的重炮陣地、指揮機關發動猛攻。
第八師基地內的幾架直升機剛起飛就被打下來了,嚇得他們再也不敢派直升機升空了。
我軍的電子戰直升機又以強大的壓製功率切斷了他們與外界的無線電聯係,加重了他們的孤立感。
到12:00時大批h-6也加入了對第八師的攻擊,那些500公斤的“飛蛇”不斷地砸在印軍的指揮所、炮兵陣地、防空導彈陣地的地下工事的頂上,那些超音速的“飛蛇”是帶有複合彈頭係統的鑽地彈,可以貫穿4-6米厚的混凝土。
它的預侵徹彈頭內含4個預製裝藥,爆炸能量及柱狀裝藥在軸向產生的射束流使彈頭破片速度達6000米/秒,將目標炸開一個洞口,50公斤的主侵徹戰鬥部沿此洞口繼續侵徹,彈頭上的智能引信探測到空洞後再引爆主侵徹戰鬥部裝藥,毀傷目標。
不久獨立6師的部隊向側後方轉移了。
正麵的印軍剛鬆了一口氣,馬上遭到48集團軍的快速部隊144師更猛烈的攻擊。
中央突擊師的各突擊分隊則封鎖印軍第八師的各條退路,使他們陷入了包圍圈中。
山地阻擊戰第八師的側後80多公裏處是第十整編山地師基地,奉命向第八師派出了一個團的兵力增援。
可是在這高山深穀縱橫的的地區,這80公裏可算是“遠在天涯”了。
首先是直升機幾乎被打光了,藏在主陣地的2架直升機剛起飛就被占壓倒優勢的郝誌剛的武裝直升機打掉了。
要求東線司令部派遣空軍掩護,被告知空軍正在與中國的空軍“爭奪製空權”。
到了11:00,在司令部的一再催促下,第十師的第40山地團隻好硬著頭皮沿著山區公路前進,很慶幸公路一點也未遭破壞,他們的裝備是相當精良的,前麵是裝甲車開路,車上的高射機槍直指天空。
中間有5輛防空導彈車,最後也是裝甲車。
步兵不是乘坐在裝甲運兵車和步兵戰車中,就是乘坐在拖著山炮的重型卡車上,中間還有16輛俄製的2c1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
威風凜凜地繞過2個山腳,翻過一個山口,快速推進了40公裏後,龐大的車隊正行進在一段險峻的山路時,突然前麵向江中突出的一個山嘴的陡直山坡上傾瀉下山泥,一下子把公路堵死,而且“恰巧”把剛轉過山嘴的4輛裝甲車與後麵的車隊隔絕。
緊跟著裝甲車的軍車差一點就給“活埋”。
整條車龍一下子變成了“死蛇”,團長裏達爾斯上校命令全團投入戰鬥。
話音剛落,車隊後麵也發生滑坡了。
這一下整個團被困在這山穀的險峻山路上。
裏達爾斯通過無線電話呼叫前麵裝甲車上的人,沒有回音。
空有各式武器可是不知去打誰。
這一切當然是特種兵小隊的傑作啦。
裏達爾斯上校一方麵指揮工兵清除山泥,一方麵派出一個偵察小隊越過山泥堆去查看前麵裝甲車的情況。
隱蔽在山穀對麵的特種兵報告了這一動作,所以偵察小隊剛繞過山嘴,裏達爾斯就聽到一連串的槍聲,無線電話就中斷了。
這道山嘴就像鬼門關,派人從上麵翻越也是有去無回。
這一邊又無法進行火力支援。
這位團長急得直跺腳,呼叫師部來直升機,得到的回答是直升機無法起飛,反而命令他們快速前往增援,第八師已經十分危急。
可是工兵剛清理掉一半山泥,山坡上又滑下更多的泥石。
憑借空中優勢,我軍以一個突擊小隊就這樣拖住了印軍的一個主力團。
總體來說,在東線的印軍除了4個整編山地師,還有8個主力師在後麵作支撐,在邦迪拉、德讓宗、阿帕龍、瓦弄等地還有8個師的兵力在守衛。
如果他們能在這一地域任意機動的話,我軍的攻勢作戰將遭遇極大的困難。
一般來說進攻方至少要有3:1的優勢兵力才能取得成功,可是我軍在發起攻擊的那一刻,前沿隻有4個守備團、2個獨立師,1個中央突擊師(印軍還不知道)。
印軍統帥部當然不相信我軍敢發起進攻,可是他們疏忽了這裏的地形和陸航兵團機動性對於進攻方的價值。
擁有電動直升機的47、48集團軍的陸航兵團的垂直突擊能力也非同小可。
印軍統帥部還犯了一個認識上的錯誤,他們是靜態地看兵力對比。
我軍首先奪取了製空權,保障了陸航兵團的機動自由,陸航兵團則以低空火力和垂直突擊能力奪取了印軍的前沿野戰機場,有幾個機場運-14(伊爾-76)都能起降。
40架運-14、80架電動運-8、140架電動運-7,一次就可以運送100個連和140個排的兵力。
我軍的前線兵力在迅速膨脹。
印軍第八整編山地師師部19:35(新德裏或當地實際時間17:05)再說印軍的第八整編山地師在獨立6師、48集團軍的144師、郝誌剛師的一部分以及空中大批戰機的聯合打擊下,到下午19:05時已經被切割成三大塊,再也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了。
印軍修築的工事不可謂不堅固,但其戰術思想是以此為攻擊基地,分布在前沿的據點的任務是壓製中方的哨所,所以相互間並不是按縱深防禦來配置的。
它的防禦正麵超過170公裏,對於這種複雜地形顯然是過於寬大了。
而作為主動進攻方的我軍是經過長期策劃,精心演練的,在擁有戰區製空權的情況下攻其無備,采用分割包圍的手段,切斷了印軍前沿據點與基地的聯係、各個基地之間的聯係,然後以優勢兵力和強大的空中火力,對其中的一個展開輪番進攻。
經過12個小時連續不斷的多波次的突擊,徹底摧毀了基地內印軍抵抗的意誌。
前指決定暫停攻擊,由直升機用英語和印地語向印軍喊話要求他們投降。
5分鍾後印軍第八師師部一小隊人打著白旗,前往中方陣地接洽投降事宜,144師師長率人接待他們。
印軍要求由中方高級將領受降,並保證他們的高級將領受到體麵的待遇;還要求我軍關閉幹擾機讓他們向司令部通報情況。
經向前指請示後,答複他們:中方將由中央突擊師師長郝誌剛少將代表邊防部隊司令部接受印軍第八整編山地師達尼裏爾準將的投降,保證按照國際公約給予每一位放下武器的印軍以體麵的待遇;在中方接管了全部陣地後,在受降儀式前允許達尼裏爾準將將向司令部通報情況。
現在,印軍第八師師部發布了停止抵抗的命令,成了印軍第一個被殲滅的整編山地師。
陣地上的槍炮聲頓時沉靜下來。
10分鍾後,在第八師師部,當著郝誌剛少將的麵,達尼裏爾準將向印軍東北戰區司令部報告,由於遭到中國軍隊的包圍,重裝備全部被摧毀,無法繼續進行有效抵抗,為了避免軍人無謂的傷亡,被迫向中方作出投降的決定。
無線電中沉默了一會兒,傳來了東北戰區司令官普拉德爾中將低沉的語音:我將承擔我的責任,並把你的決定通報總參謀部。
林芝軍分區的守備4團擔負起,安置這8487名戰俘的艱巨任務。
另外87名包括達尼裏爾準將在內的高級軍官,則由直升機送往專門的營地。
初步清點的繳獲物資實在驚人:11架藏在山洞中的直升機及燃油、武器裝備;32輛俄製bmp-2、bmd-3步兵戰車,隱蔽它們的山洞洞口的路都被炸壞了;17門瑞典製造的fh-77b155毫米口徑快炮和11門俄製m-46改進型(130毫米口徑)野戰火炮。
還有大批武器彈藥、燃油、發電機、衣被、帳篷等。
這一消息我軍以各種方式向印軍傳播,在印軍中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其後也轟動了整個世界。
這邊的部隊騰出手來,毫不停歇地撲向下一個目標-第十整編山地師。
由於印軍的7號野戰機場和另二個野戰機場完好無損地落入我軍手中,運-14m(伊爾-76電動改裝型)重型運輸機可以直接把部隊運送過來。
它一次可以載運46噸物資或者一個連的全副武裝的士兵。
還有運-8m中型運輸機一次也可運載22噸物資或全副武裝的士兵105名。
這大大地加快了部隊調動的速度。
東西線的地麵攻勢在第一天取得了全麵的勝利。
由於我們奪得了戰區的製空權,並以猛烈的突襲,全殲了印軍的第八整編山地師。
另3個在最前沿的第三、第四、第七整編山地師也被我完全包圍起來。
為了減少我軍的傷亡,並更完善地部署攻擊部隊,為總攻擊做好準備,夜幕降臨後,我軍停止了地麵攻擊。
由直升機嚴密監視印軍的動向,部署在周圍高地上的我軍迫擊炮、山炮則不斷向包圍圈內的印軍開火,進行襲擾。
突擊隊則借助直升機在各個山口、要道部署阻擊力量,完全堵死了印軍增援部隊的進路。
北京國務院新聞中心19:00在邊界戰爭火爆地進行的同時,在外交和新聞戰線同樣展開了緊張的活動。
在發起總攻前幾分鍾,中俄首腦熱線應中方要求接通,王剛親自向波諾馬廖夫總統通報,中國將在中印邊界全線展開自衛反擊戰。
沉默了一會兒,總統問道,貴國的目標是什麽。
王剛強調,目標有限,僅僅是收複失地。
因此請求俄國不向印度提供情報;也不提供帶有援助性質的貸款銷售武器。
總統回答:隻要中國的行動限製在邊界範圍,俄國答應嚴格保持中立。
反擊戰發起後,中國向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發出外交照會,指出中國邊防部隊的自衛反擊戰目標是有限的,僅限於收複被印度非法占領的中國領土。
26日上午9:00國務院授權新華社發表政府聲明:“印度侵略軍長期以來非法占領我國大片領土,最近更是不斷對我邊防部隊開槍開炮進行挑釁。
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我邊防部隊被迫對入侵的印度侵略軍進行全麵的自衛反擊。
我邊防部隊的目標是有限的,那就是把入侵者全部趕出中國的神聖領土。
印度的入侵軍隊必須立即停止挑釁行動,全部撤出非法占領的我國領土。”
聲明十分簡短有力,但一下子在國內外引起了巨大的震動。
接著國務院的網站,中央電台、電視台,各地的媒體同時發布國務院的通知,要求全國人民堅守各自的崗位,做好本職工作,以支持邊防戰士的自衛反擊戰。
不組織遊行和張貼標語。
不對印度在華人員作出不友好的舉動。
因此,國內十分平靜,隻是網絡上十分熱鬧,提出各種戰術,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強烈要求不能再從收複的領土上撤軍。
大家紛紛湧到國防部的網站,可惜沒有任何消息,自然引起了“網民”們的極大不滿,一致留言要求提供確切的前線消息。
印度政府幾乎同時在新德裏發表了措辭強硬的聲明,指責中國軍隊采用突然襲擊的戰爭行動,全麵入侵印度領土。
甚至派遣戰機轟炸了科希馬、提斯浦爾、薩地亞等城市。
聲明要求印度人民動員起來,支持國防軍把入侵的中國侵略軍趕出神聖的印度領土。
並要求入侵的中國軍隊立即停止入侵行動,撤出入侵的印度領土,賠償印度的一切損失。
聲明宣布召回印度駐華大使以示抗議。
並宣布中國駐印度大使為不受歡迎的人。
印度的媒體瘋狂地**起來,紛紛指責中國在印巴戰爭的關鍵時刻,向印度的後背“捅了一刀”。
但大多數輿論樂觀地認為,以印度多年來在阿克賽欽地區和“阿魯那爾邦”的準備和部署的強大的軍隊,以及堅固的工事體係,中國的“挑釁”簡直是“以卵擊石”。
不少議員甚至要求軍方的反擊不必受現在的停火線的限製,堅決達成1962年就製訂的目標,在東線占領塔格拉山脊,將中國軍隊趕出塔格拉山;在西部,要占領全部有爭議的阿克賽欽地區。
少數擔憂印度落入二線作戰的不利局麵的評論員,差一點被“罵死”。
一位印度國防部的高級官員早在印巴戰爭前就狂妄地宣稱印度擁有“世界第三”的軍事力量。
這時一位前政府的高級官員更是權威地分析,印巴的“衝突”(他甚至不屑把同巴基斯坦的戰爭稱為“戰爭”)已經接近“尾聲”,中國的行動根本救不了巴基斯坦,反而給印度抓住了機會。
他認為印度這次將會給中國人一個嚴厲的教訓。
到北京時間19:00國務院新聞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時,擠滿了中外記者。
因為中印雙方都實施了新聞管製,記者無法前往戰區采訪,隻有美國、日本的媒體從特殊渠道獲得少量的從衛星照片分析得出的情報。
所以消息十分混亂。
大家都想獲得確切的消息。
時間一到,國務院發言人,陪同外長章士興和國防部副部長何立清上將進入會場,引起了“老記”們的一陣興奮,他們的“炮彈”有著落了。
國務院發言人神情嚴肅地重新宣讀了一下我國政府的聲明,馬上請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搶先問道:“能否請章外長把這次邊界自衛反擊戰的目標再詳細地描述一下。
這會導致兩國的戰爭嗎?”章外長微笑著答道:“你一次提了二個問題,因為你是第一個,照顧一下,不過下不為例。
我國政府聲明已經表述得很明確了,首先我們是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實施自衛反擊作戰的,因此目標是明確的,就是收複被印度軍隊非法占領的我國神聖領土。
如果印度軍隊立即撤出非法占領的我國領土,那麽我邊防部隊的作戰行動將立即停止。
我們注意到了印度政府的聲明,同樣把這場衝突界定為邊界衝突。
我們一貫主張通過談判和平解決邊界爭端,這個立場至今沒有改變,但是印度政府采取召回大使的做法是不利於和平談判的。”
印度時報的記者責問道:“那為什麽要轟炸科希馬、提斯浦爾、薩地亞等城市呢?”發言人請何上將問答。
何上將神情自若地答道:“我首先要指出的是,印度政府的聲明在這一點上完全混淆了是非。
我軍轟炸的是位於這些城市遠郊的遠程雷達基地和空軍基地,這是為了確保戰區製空權所必須的。
我要反問這位先生,貴國政府能夠拿出我軍轟炸這些城市的證據嗎?”把那個記者駁得啞口無言。
一位美國記者問道:“中國發動的這場戰爭,是否為了支援巴基斯坦?”章外長嚴肅地問道:“首先我要糾正這位先生的錯誤,這是我國邊防部隊的自衛反擊戰,而不是中印兩國的戰爭。
我國政府對印度挑起的入侵巴基斯坦的侵略戰爭的立場是一貫的,反對印度的侵略,支持巴基斯坦的反侵略正義鬥爭。
而邊界自衛反擊戰純粹是中印兩國的事。
印度政府都沒有把這二者聯係起來,不知這位先生有何用意。”
中國青年報記者:“能否請何上將詳細介紹一下我軍反擊戰的戰況。
我們的讀者十分關心。”
不少記者一起鼓掌,表達了大多數人的要求。
正在此時一位軍人拿了一份報告遞給了何上將,並在他耳邊輕聲說了幾句話。
然後又分送給章外長和發言人。
何上將滿臉笑容地說道:“我們並不是封鎖消息,戰鬥剛打響,前方是很緊張的,請性急的青年朋友要耐心點。
我已經準備了一些資料,誰知又來了更好的消息。
首先我要向大家報告的是,我神勇的空軍部隊在第一波的自衛反擊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摧毀了印軍在一線的全部5架空中預警指揮機。”
會場上響起了一片掌聲。
幾位印度記者神情黯淡地作著記錄。
何上將作了個請安靜的手勢,繼續道:“並基本摧毀了印軍在一線的戰機和直升機,詳細數據在統計,但至少在150架戰機、100架直升機以上。
初步奪取了戰區的製空權。
並在此基礎上,擊落了37架印軍二線來犯的戰機!”這些驚人的數據再一次引起了會場上老記們的轟動,那幾位印度記者已經無心再作記錄,隻是直愣愣地看著何上將。
幾個西方記者也露出懷疑的神色。
接下來何上將的話才讓全場的人全都楞住了,他揚了揚手中的資料說道:“剛接到的最新戰報,印軍的第八整編山地師已經向我軍繳械投降了。”
這個消息反而使全場都肅靜了,印軍整編山地師的實力這些老記是清楚的,整整14000 人哪,他們的本領和精良裝備被吹噓了20年了,一天不到就完了?!有幾個西方記者剛想提問題,何上將說道:“我知道大家有不少疑問,還是請看前方記者發送回來的受降儀式的錄象吧。”
由於這次是向全國實況轉播的,並通過衛星向全世界轉播的,在現場也有不少大屏幕投影電視機。
場上的工作人員打開了音量開關。
畫麵上清晰地顯示了一間寬大的掩蔽所,畫外音解釋說這是印軍第八整編山地師師部,鏡頭拉近顯示了一位神情有些沮喪的印軍準將的近景,畫外音介紹這位是達尼裏爾準將師長。
接著畫麵顯示了魁梧的郝誌剛少將的近景,畫外音介紹這位是中國軍方的受降代表中央突擊師師長郝誌剛少將。
鏡頭切換成陣地各處中國軍人在接管裝備,天上到處是我軍的直升機在巡視。
馬上又轉換為師部的場景,畫外音解釋,我軍關閉了幹擾機,讓達尼裏爾準將與印軍東線司令部通話。
會場上所有的人都靜下來,與全世界超過十億的電視觀眾一起清晰地聽到了他們的對話。
他們的對話回答了一切疑問,印度女記者絲黛麗再也忍不住了,失聲痛哭地掩麵奔出了會場,二位印度男記者也無心再行采訪了,趕緊一起奔出去“護花”去了。
會場上的人被他們行動搞得倒是愣了一下。
明天這肯定是一條“花邊新聞”了。
中國青年報的女記者林怡欣趕緊站起來,要求何上將允許她到前線去采訪。
何上將表示目前戰事很激烈,前線又是世界最高的喜馬拉雅山脈的崇山峻嶺,還是過一陣再說吧。
這一下招來了一群女記者的圍攻了。
何上將可不善於抵擋這一類“進攻”。
國務院發言人趕緊宣布發布會結束。
林小姐連忙抓緊時間上前纏住了何上將,後來終於如願以償。
從前線發回了許多精彩的報道,鍛煉成為有名的戰地記者。
新德裏記者招待會19:00的記者招待會在總統府圓柱廳裏舉行,新德裏的新聞記者向來以尖銳的詰問和發難使別人難圓其說而引為自豪。
今天的政府發言人的日子不會好過,首席發言人裏迪克爾博士拉來了參謀局的塔姆拉德準將和外交國務秘書拉爾·考爾壓陣。
從歐洲剛趕回來的索拉雅總理板著臉指示他們,一是要譴責中國的卑劣行徑,二是要鼓舞士氣,然後匆忙趕去參加內閣緊急會議。
麵對怒氣衝天的大批記者,裏迪克爾博士強自鎮靜。
首先報告了印巴戰線的戰況,說是印軍發起的新一輪攻勢取得了重大進展,克什米爾的戰線平均推進了5公裏多。
還介紹了一係列的戰果。
然後語調一轉,憤慨地說道:“在印中邊界,由於中國軍隊的突然襲擊,我軍遭受了重大損失,但現在已經組織起了有效的抵抗。
這次中國的空軍深入我國境內達300公裏。
我們已經要求安理會緊急討論中國的嚴重的侵略行為。
下麵請大家提問。”
印報托的記者首先發問:“請問塔姆拉德準將,中國人公布的戰報是準確的嗎?”準將知道在大事上是不可能隱瞞的,馬上以十分沉痛的表情說道:“中國在我們全力與巴基斯坦解決衝突之際,卑鄙地在今天淩晨向我軍發動了偷襲。
不幸的是我軍確實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在一線的5架預警機被毀;第八整編山地師也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達尼裏爾準將為了避免更大的無謂的犧牲,已率餘部放棄了抵抗。
至於戰機和直升機的損失數字,我暫時還不能確定。”
印度時報的記者質問道:“我們的預警係統究竟是怎麽回事,竟然如此不堪一擊!政府為什麽會重犯1962年的錯誤?”拉爾·考爾國務秘書心知肚明是他們的判斷失誤,卻裝作十分委屈地說:“先生們,政府對中國的侵略是作了充分準備的,在前線部署了大批的精銳守衛部隊,建立了縱深的防禦係統。
但是我們不是神,無法準確地知道中國何時會發動偷襲。
塔姆拉德準將可以為你們作軍事方麵的分析。”
把一個燙手的山芋拋給了準將。
準將隻好接了下來:“侵略者總是采用偷襲的手法,以取得初戰的勝利。
在曆史上日本人偷襲珍珠港、希特勒偷襲蘇俄,一開始都大獲全勝。
(準將避開了十幾天前對巴基斯坦進行的突然襲擊)可是他們最終還是以徹底的失敗收場。
中國的失敗將會更慘。
我可以給大家作一個粗略的分析。
中國經過長時間的秘密積累,在前線貯備了大量的戰爭物資,以巨大的強度發動偷襲,使我們遭受了初期的重大損失,這是不足為奇的。
但是接下來他們怎麽支持長期的戰爭呢?任何一本軍事著作都告訴我們,在激烈的戰爭期間,每個士兵每天的物資消耗接近200公斤,我軍在邊界現有16萬,而且將不斷增加。
中國是進攻的一方,至少要20萬以上,那麽每天的消耗就是4萬噸!至遲6月下旬西藏地區即將進入雨季,那兒的公路係統能承受嗎?一架蘇-27類型的重型戰機一次出擊要消耗13噸多的燃油,中國的殲-10類型的輕型戰機也要消耗近6噸的燃油。
如果以1比1的比例,一天出擊300架次,燃油的消耗接近3000 噸。
至於直升機的燃油消耗更是驚人。
大多數軍事戰略分析認為,1962年中國的主動撤軍,就是為了在冬季大雪封路前,避免失敗的悲慘下場。
我們軍方有信心,也有能力把這一場中國挑起的戰爭打下去,直到取得最後的勝利。”
準將越說越有勁,似乎勝利已經就在眼前。
新德裏國防部作戰廳在政府發言人與記者進行“防禦作戰”的同時,在國防部的作戰廳正在緊急商討怎麽同時戰勝巴基斯坦和中國的作戰方略。
與三天前相比,形勢大變。
索拉雅總理坐在主席的位置主持會議,右手邊是國防部長梅達爾那、陸軍參謀長達維爾多上將,西部前線司令官考拉爾德中將、負責後勤的德拉爾多中將、東北戰區司令官普拉德爾中將、北部戰區司令官帕利德斯中將、情報局長拉爾.辛格、空軍參謀長拉邁蒂上將、海軍參謀長薩賴達斯上將。
總理的左手邊坐著外長卡辛達、財政部長凱林克和國務秘書。
印度似乎也信奉“文左武右”的排列模式。
總理氣憤地責問道:“三天前,你們告訴我中國人不會出兵。
怎麽會遭受這麽重大的損失?”全場沉默,國防部長梅達爾那麵有愧色。
索尼雅隻好歎了口氣:“當然你們的分析也是有道理的,中國人的事確實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預測出來。
先匯報一下軍事形勢吧。”
大家都鬆了一口氣,西部前線司令官考拉爾德中將不像三天前那麽神氣了,他以刻板的語調匯報道:“我們精心策劃的 ‘陽光行動計劃‘‘受到了中國軍隊的嚴重幹擾,戰機被迫提前45分鍾起飛,而且中國的飛行員肯定從上空看到了我軍戰機的出擊情況,把情報通知了巴軍。
中國空軍在關鍵時刻摧毀了西線的全部預警機,導致攻擊機群得不到敵機的情報,而巴軍的戰機卻在自己的一側得到地麵雷達和偵察機的支持,致使戰機的攻擊沒有達到預定的效果,還遭受了重大損失,出擊的248架第一波戰機,竟然損失了31架,還有16架被擊中負傷。
而據報我方僅擊落巴方23架戰機,這尚待核實,其中可能有些僅是受傷。
地麵進攻也受到嚴重幹擾,沒有強大的空中打擊力量的支持,不可能達到預定目標,克什米爾戰線平均推進了5公裏。
這還是後來緊急調來了唯一能調動的一架a-50預警機(還有二架預警機是首都防衛圈的,是無法調動的)後,依靠第二波戰機的猛烈攻擊,才取得的戰果。
中國空軍並未參與巴方空軍的防禦作戰。
隻是我們的二線的8架追擊中國入侵飛機的戰機全部被他們擊落。”
中印邊界西線的北部戰區司令官帕利德斯中將,接下來匯報:“今天淩晨的中國的突然襲擊,我戰區防禦中國的72架戰機全部被摧毀,直升機據報在4個整編山地師的主陣地中大約還有22架能作戰。
由於最前麵的第三、第四整編山地師與司令部的無線電通訊基本上被切斷,難以得到確切的消息。
據前些時候傳來的消息,前沿的據點已經全部被攻占,這二個師已遭圍困。
中國人竟然出動了戰略轟炸機實施轟炸,使我們遭受了極大的損失,這些重型轟炸機都是在防區外實施攻擊的,我們未能打下一架。
第一整編山地師本來是準備支持在北部對巴軍作戰的第五整編山地師的,所以沒有馬上向第三整編山地師派遣增援部隊,必須馬上作出決定了。
在南部的第四整編山地師在被切斷通訊前,已經頻頻告急,司令部指令駐紮在他們西北部的第二整編山地師派一個團去增援,至今還被阻截在半路上。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戰區製空權完全在中國人手中,中國至少有200架戰機在輪番攻擊我守備部隊。
我們即使還有一些直升機也根本無法升空作戰。
而中國的攻擊部隊卻有大批武裝直升機的強大火力支持,運輸直升機又可把攻擊部隊垂直輸送到製高點,對我駐軍發動準確的炮擊。
我要求西線司令部先調一部分空軍,再從後方調集大批戰機把戰區製空權奪回來。
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守住前方的基地,並大量消耗中國軍隊。
等到雨季到來就可以發動大規模的反攻了。”
東線司令官普拉德爾中將的報告更是令人沮喪:“一線的2架預警機和122架戰機全數被毀,配置的76架直升機,據報隻有在剩下的三個整編山地師的主陣地內還有21架。
配置在第二線的前往增援的48架戰機由於沒有預警機的指揮,遭受了重創,29架被擊落。
另有4架受傷。
本來我們在東線是有空中優勢的,而現在戰區的製空權完全掌握在中國空軍手中。
給我軍的防禦帶來了極大的困難:首先直升機根本無法升空,全部被壓製在地麵上;而中國的地麵攻擊部隊則有戰機的對地攻擊火力和武裝直升機強大的火力的全麵支持;我們同樣遭受重型轟炸機的狂轟爛炸,盡管它們都是些陳舊的h-6,因為實施防區外投射彈藥,到現在也未能打下一架。
他們的運輸直升機還可以自由地把炮兵部隊垂直輸送到主陣地周圍的製高點對我基地進行準確地炮擊。
中國軍隊還可以垂直輸送到險要地段,使我軍根本無法在地麵機動。
第八整編山地師就是在這樣強大的火力的連續攻擊,又得不到增援的情況下被瓦解的。
“第十整編山地師派出的第40山地團,盡管擁有強大的火力和地麵機動能力,可是沒有空中打擊力量的支持被中國的特種部隊阻截的半路上,陷入了危險的境地。
為了防止東部戰線的崩潰,必須重新奪回戰區製空權。
當務之急是調集預警機、大批戰機,以及地麵防空導彈,重新建立出擊基地。”
情報局長拉爾.辛格報告:“我們的偵察衛星發現了中國人在東西線的山間穀地建立了4 個秘密的空軍基地,它們距戰線的直線距離都在150公裏以內。
所以從喀什和拉薩基地起飛的殲-10戰機在戰區有足夠的空戰時間,他們還佯作返航,引誘我機追擊,然後回過身來對我機包圍攻擊,使我軍遭受了重大損失。
他們則可以從這些基地及時得到補給。
原來我們認為擁有的基地的距離優勢已經不複存在。”
空軍參謀長拉邁蒂上將報告:“在印巴衝突前,空軍擁有980架戰機,在對巴作戰中損失了142架,經過補充在中國人發起偷襲前仍有914架戰機。
今天一天就損失了293架,而且全部隻有8架的預警機,隻剩下3架了。
形勢確實十分嚴重。
我認為在得到預警機的支持前,不宜再派遣大量戰機去印中邊界爭奪製空權。
偵察衛星的報告顯示中國已在邊界附近結集了近500架戰機,我們在數量上也不占優勢。
據前線返航的飛行員報告,中國戰機的速度、轉彎半徑等性能都高於我們的,此事仍在核實中。
地麵部隊則報告中國出動了新型的螺旋槳攻擊機,它們載彈量大,裝甲堅固,低空性能十分優良,對防禦部隊威脅更大的是它們飛行時幾乎是無聲的,那些紅外尋的導彈根本無法鎖定它們。
而電子戰型的幹擾功率大得異乎尋常,反輻射導彈的火力也很強。
中國已經造出了電動攻擊機了。
我們將研究對策。
那些重型轟炸機可以不占用一、二線的基地,載彈量又大,不但以重磅炸彈轟炸我軍前沿陣地,而且以巡航導彈摧毀了我軍十幾輛 ‘普裏特維’ 導彈發射車,這是我們原來沒有估計到的。”
德拉爾多中將報告:“接受國防部的指令後,我們立即與俄國聯係,他們答應可以立即提供a-50ii改進型的6架,下視小型戰機的距離提高到了350公裏,但是單價提高了30%。
而且所有的現貨都是現金交易,收款後發貨。
蘇-27、30、35及蘇-37都可以供應一批現貨,由於是緊急供貨,而且性能也有了提高,提價幅度在15-25%,機載導彈和戰機的配件都提價15%。
期貨的定金提高到40%。
英國和法國都同意貸款供應幻影2000係列的改進型以及新型的美洲虎戰鬥轟炸機,貸款條件十分優惠。
美國人表示由於印巴衝突,無法直接向我們提供戰機,但是支持英國以優惠貸款形式供應美英合作生產的**-8c( 海鷂)垂直起降戰鬥機,這款戰機對山地作戰有特殊效果。
一旦作出決定我們將立即實施。”
國務秘書薩林格報告:“中國的突然襲擊,使我們遭受重大損失所消息傳開後,不少議員包括幾位議會的黨團主席要求全國總動員,對中國宣戰。”
索尼雅斷然地說:“這點不用考慮,宣戰對我們毫無好處。
我們與巴基斯坦打到現在都沒有宣戰呢。”
國防部長梅達爾那對形勢的看法完全不同:“我與參謀總部的一些研究人員討論了形勢。
突然襲擊在初戰確實能占到很大便宜,我們的損失是不小,但當前最需要冷靜。
二周前我軍向巴基斯坦發起突襲時,初期的推進也是很順利的,但隨著戰線向前推進,阻力也越來越大。
而他們隻能得到中國的全力支持,美國至今也未向他們提供f-15e攻擊機。
我們的形勢則完全不同,英法完全支持我們,俄國也願意向我們提供新型戰機,美國都在暗中支持我們。
印中雙方的後勤支持能力的差距,簡直不可比擬。
本次作戰幾乎沒有藏族人參加,根本沒有藏族人“支前”的事。
說明中國人不可能就地得到後勤支持,反而要把物資穿越1500公裏的敵對人群以及極為惡劣的自然條件才能運到前線。
可以斷言中國人的猛烈攻勢絕對持續不了多久。
他們是依靠長時間的積聚才得以發動這次突襲的。
西藏的雨季最遲6月下旬就要開始,在運氣最好的情況下,一個月後中國的前線部隊將幾乎得不到後勤支持了。
反觀我軍,在東線可以得到900萬移民的全力支持,他們是西藏總人口的3倍半。
我們的二線部隊將全力增援前線,而根本不用擔心後勤問題。
“可以斷言一個月後,中國人又會演出撤軍的鬧劇。
這一次我們絕對不能輕易地放過他們了。
“我的意見是:主攻方向還是克什米爾,必須全力支持西線的決戰,絕對不能動搖3周內收複全部克什米爾領土的決心。
統一克什米爾後,我們將迫使巴基斯坦求和。
然後回過身來全力與中國人決戰。
“印中戰線的重點是東線,在阿魯那爾邦,我軍要利用堅固的據點,投入精銳部隊阻截中國軍隊,延緩他們的推進速度、消耗他們的人力和物資,即使暫時放棄一些地方也是可以的。
據衛星偵察中國人根本無法把重型坦克越過喜馬拉雅山脈運送到前線,他們再推進的話就將遭到我們的重型裝甲師的猛烈打擊。
即使預警機到了,地麵的防空係統也重建了,也不要試圖奪取全麵的製空權,因為我們的空軍主力在西線。
但是必須打破敵人的製空權,空中隻要達到均勢就可以了,我們也要利用山區地形突襲他們的基地,迫使他們的空軍實施防禦以分散他們的攻擊力。
在阿克賽欽戰線也是如此,空中力量力爭達到均勢。
地麵戰鬥能穩住戰線、消耗對方就是勝利。
新疆進入西藏的公路以及中國人的非法占領的阿克賽欽地區的公路係統比青藏公路差得多了。
雨季一到,這條公路必然癱瘓。
要靠空運了維持十幾萬部隊的連續作戰,連美國人也未必能辦到。
“總方針就是:對巴基斯坦猛攻;對中國軍隊則是頑強抵抗,直到把他們拖死。
至於武器的補充方案,請達維爾多上將來介紹”陸軍參謀長達維爾多上將接著說道:“我完全同意梅達爾那部長的看法。
我們必須十分細致地調整總體計劃。
應該立即把俄國能提供的6架改進型的a-50ii買進來,再定購2架,預警機在空戰中太重要了,我們是同時與二個敵人在作戰啊。
為了盡早投入使用,二組原來的預警機空勤人員立即飛赴俄國接收新型預警機,並付款請俄國專家在付運時在空中就對他們進行培訓,這款改進型的變化不會太大。
這樣一來預警機一到就可以投入使用。
當然培訓新的預警機空勤人員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
可以說今天最大的損失還是有經驗的戰勤人員。”
說到這兒,他不由得輕輕地歎了一口氣。
“在外匯許可的條件下,盡量多購買蘇-35和蘇-37,而米格-29和蘇-30、美洲虎戰鬥轟炸機則主要靠自己組裝。
我們的大多數飛行員還是比較熟悉這些戰機。
我和財政部長凱林克先生討論後,估計可以用現金買180架,還要留一大筆款項購買零部件。
遠遠不足以補充我們的損失,這就要依靠英法的貸款來購買最新型的幻影2000係列戰機和“狂風”戰機,至少250架。
我們有不少飛這些機型的飛行員。
我們認為“海鷂”垂直起降戰鬥機在東線的山地作戰中確實能發揮獨特的作用,它既能像直升機一樣垂直起降,又能以超音速飛行,速度是直升機的三倍。
但是空軍沒有該機的飛行員,海軍卻有不少。
要立即貸款購買50架給空軍,海軍先把飛行員劃給空軍,然後再大力培訓新的飛行員。
戰爭結束後,海軍不但可以增加一大批“海鷂”垂直起降機,而且得到了一大批有實戰經驗的飛行員。
我們自己的lca輕型戰機生產線和米格-29、蘇-30和“美洲虎”戰機的組裝線必須加緊生產和組裝,以補充戰機的損耗。”
聽了他們二人的分析,索拉雅總理的臉色好多了,她說道:“軍事上的事我完全交給各位將軍了。
卡辛達外長立即赴歐洲,請英法二國的貸款條件優惠些,我們可以從他們那兒多買些戰機。
海軍要把最優秀的“海鷂”戰機的飛行員暫時劃給空軍。
這裏要明確,戰爭一結束,這批飛行員連同新購買的“海鷂”戰機全部歸還海軍。
我認為美國人既然願意通過英國來暗中支持我們,我們應該多買些“海鷂”機,把美國人拖得更深些。
“我將親自出麵動員海外僑民更多地捐款,這樣可以多買些俄國戰機,終究我們的飛行員最熟悉俄製戰機。
“既然我們已經滿足了軍方的要求,我們的敵人也明確了。
那麽我要求你們也兌現諾言,在3周內收複克什米爾全境,一個月內至少把中國人趕回去。
你們能保證嗎?”在場的將軍們看到政府如此全力支持,紛紛表態,一定如期結束戰爭。
中印和印巴之間的大廝殺,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第二天,中印第二次的邊界衝突成了世界輿論的焦點。
雖然一致對中國軍隊奇襲所取得的驚人戰果讚歎不已,但大多數評論員和戰略分析員並不看好中、巴雙方。
美國的智囊-蘭德公司的高級研究員勃蘭德斯基的分析文章較有代表性,下麵摘錄幾段:“中國軍方經過多年的精心準備,再次對印度動手了。
與1962年時完全不同,由於印度率先對巴基斯坦發動突然襲擊,受到國際社會的抨擊。
因此,中國不會受到什麽人的譴責。
而印度卻一下子陷入了二線作戰的不利局麵。
中國軍方出手不凡,戰役布局極為精當,完全符合現代戰爭的規範,先手摧毀印軍的防空係統,一舉擊毀了戰區的全部5架預警機,有2架居然還是在地麵基地上受到大批防空導彈保護的呢。
在奪得戰區製空權後,精心組織了集中而強大的兵力和空中打擊力量,竟然一舉全殲了駐守在堅固基地上的印軍精銳-第八整編山地師。
這一點再次教育了人們,任何堅固的工事在高強度的空中火力打擊下,都是不堪一擊的,一架卡-50n“灰狼”上的126枚火箭彈足以摧毀一個炮兵陣地,一枚1千磅重的鑽地彈可以鑽透3-6米厚的混凝土工事,深入內部再爆炸,武裝直升機上的一枚反坦克導彈足以摧毀一個堅固的火力點,掃雷火箭彈一瞬間可以為步兵開辟一條進攻的通道。
在輪番的連續打擊下,守軍如何堅持呢。
人的神經根本承受不了如此恐怖的摧殘。
山區的複雜地形對掌握製空權的一方極為有利。
由直升機垂直輸送的特種部隊,可以阻截任何企圖通過險峻山路的增援部隊。
印度的守軍將有一段艱難的日子要熬呢。
但是任何初期的勝利也不能改變一個事實:中印雙方差距極大的後勤條件。
盡管西藏的公路係統經過多年的努力已有很大的改善,中國的空運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後勤能力遠遠不能維持這麽高強度戰爭的物資消耗。
各種情報顯示,中國已在一線部署了4個集團軍,一個空降軍,4個獨立師和一個突擊師,總兵力將超過20萬,僅以這些兵員計算,以每天每人200公斤的消耗量,一天就要4萬噸。
如果中國人經過多年努力在前線儲存了20萬噸物資,也不過能維持5天的高強度攻勢作戰。
物資從拉薩運往前線就和從北京運往拉薩一樣困難。
前線部隊的消耗根本得不到補充。
戰機的油料消耗更是驚人,青藏鐵路至今未能修到拉薩,從格爾木到拉薩的輸油管每天隻能輸送400噸油料,根本不夠它們“喝”的。
即使中國人全部使用電動汽車,電又從何而來?還是要用燃料來生產出來的。
印度軍隊則幾乎完全不存在後勤問題,人員損失和物資損失很快就能得到補充。
…中國軍方的最大敵人還是自然界,從拉薩通往前線的道路係統在雨季幾乎是完全癱瘓的,而雨季至遲6月底就要降臨到這塊世界最高的、道路最險峻的地區了。
中國人最多隻有一個月的時間了,到時候就得撤軍。
但是印度人是否會再次忍受“恢複”到戰前的狀態呢?這是任何人都沒有把握的。
…”文章的結論是:“中國人救不了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必將失去克什米爾,就像當年失去孟加拉國一樣。
然而世人感興趣的是,中國人將失去什麽,是西藏嗎?”台灣的輿論關心的是另一件事,一位資深的評論員認為:“前些天鬧得不可開交的台海危機終於可以平息了,大陸是不可能在與印度激戰的時候再來攻擊台灣的。
不過一想到我們不過是被大陸利用的一個棋子,心裏真不好受,這是我們始終處於被動地位的必然結果。
可是跨越台灣海峽不會比跨越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困難太多。
印軍的第八整編山地師的堅固陣地和人員素質也不會比國軍差多少,竟然一下子被共軍消滅了。
印度人有廣闊的南亞大平原上十億人口的支持,還有季雨的幫助,可以在一個月後趕走共軍。
但是國軍能熬過一個月嗎?擁有2億5千萬人的美國是遠在8000多公裏外的太平洋的對岸啊!不管這次戰爭的結果如何,當王剛把這支部隊派來進攻台灣時,我們該怎麽辦呢?”“天鷹一號”基地經過激烈戰鬥奪取到印軍第八整編山地師主陣地後,運輸機連夜送來了大批工程兵專家和施工人員,施工人員馬上投入搶修野戰機場跑道和損壞的營房的緊張工作。
專家和後勤部門領導在印軍被俘的後勤官員的協助下,徹底摸清了這個基地的全貌。
原來這是印度的著名軍事建築師的傑作,印度工程兵團曆時6年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直到2005年底才完成的。
基地占地smenhu平方公裏,按照地形,分成3大塊,簡直像一個巨大的城堡。
修建了完善的給排水係統。
為了戰時的安全供電,居然有二處電廠,一處的電廠有二台9000千瓦的發電機,另一處有三台7000千瓦的發電機。
基地內部就有一個野戰機場,跑道長800多米,運-14m(伊爾-76)可以起降;導航設備齊全;旁邊依山勢修了6個堅固的機窩,裏麵還有4架米格-29戰機呢;跑道邊還有二處寬敞的停機坪,可停放6架伊爾-76或其他戰機。
有4個直升機機場,共有7個起降點;坑道式機窩可停放16架直升機,還有隱蔽的停機坪可停放12架。
12處集中的營房足以容納20000多人宿營,說明印軍是將它作為前進基地的。
基地內部的許多大型倉庫中的戰備物資完全可以用堆積如山來形容。
在一天的戰鬥中印軍消耗的物資並不多。
被我軍摧毀的也僅是放置在露天的一部分。
完整地落入我軍手中的計有:——戰機12架(包括7號野戰機場繳獲的8架);直升機19架(包括4號直升機停機點的7 架)——7000噸航空燃油;4000噸車用油。
還有大批各種油料。
——30輛bmd-3步兵戰車,24輛裝甲車,58輛裝甲運兵車以及12輛自行火炮,77輛大小軍車。
還有不少雖遭損壞,還是可修複的。
——輕重機槍400多挺,各式步槍近20000支。
槍彈上千萬發。
——大批戰機和直升機用的機炮和機槍的彈藥。
——兩個倉庫中的軍用衣被、野營帳篷,難以計數。
——糧食和食品儲備超過8000噸。
——9000噸水泥,其中有100多噸的用於搶修機場跑道的速凝水泥。
這些既說明印軍的陰謀和野心,但對我們簡直是無價之寶啊。
郝誌剛少將在接管時,多次聽到印軍的後勤官員在向我們移交裝備時,要求我們盡量維護和管理好這些裝備。
他起先還有點不以為意,重複幾次後終於明白了他們的言外之意是,等你們“撤軍、歸還武器” 時,可以保存得好一些。
後來,他十分感慨地對王剛說道:“這些物資都是前輩留給我們的啊。
沒有當年的 ‘撤軍、歸還武器‘‘的史無前例的仁義之舉,這次印軍就不會把這麽多裝備留給我們了。
而且據統計,不像1962年的反擊戰,這次幾乎沒有敗退的印軍士兵逃入深山老林的,都安然地當了俘虜,知道會得到中方的人道主義對待。”
前指的年副總理得知這一切後十分高興,請示軍委後把這一基地命名為“天鷹一號”基地,交中央突擊師作為前進基地。
另外組織了一支精幹的工程技術人員和技工開赴基地把那兒作為修理和改裝繳獲的坦克、裝甲車、軍車和直升機的工廠。
為了讓郝誌剛全力處理軍事問題,把4#基地的主任馬振華少校調來任基地主任,負責基地的行政事務,當然還包括附近的2個野戰機場和5個直升機停機點,還有6個牧場呢。
考慮到糧食已經足夠支持一段時間,命令停止向前線運輸糧食。
為了向前線的直升機、軍車供電,基地的所有發電機日夜發電也是遠遠不夠的,所以立即空運了一套ktp-6型反應堆的一體化發電機,它的smenhu萬千瓦的電功率,稍微緩解了供電的緊張狀態。
東線**5月27日雙方的空軍徹夜進行激戰,夜暗現在已經不能阻止戰機的行動。
我軍的殲-7m都已經改進為全天候的戰機,它們大批地部署在1#-4#前沿基地,還有不少就部署在我軍奪取來的印軍前沿機場上,它們不斷地起降迎戰印軍戰機。
殲-10和殲-8m也有不少部署在前沿機場的,它們與部署在拉薩的殲-11一起為實施對地攻擊的殲-11ii、飛豹和q-6護航。
h-6則不斷在格爾木、成都、庫爾勒、昆明基地與前線之間往返,把大批滑翔炸彈投向印軍的炮兵陣地、防空陣地,印軍結集的地域,不過它們對印軍的最大打擊是根據ey-14空地協同指揮機、偵察衛星和殲-8高空偵察機的情報,以“紅鳥”和“鑽天鼠”巡航導彈連續摧毀了12 輛“普裏特維”導彈的發射車。
經過充分的準備,在陸路和運輸機、直升機的全力以赴的搶運下,我軍在前線集結了大批野戰軍。
淩晨我軍再次全線向印軍發起猛攻。
東線始終是主戰場,戰鬥極為激烈。
最慘的是被堵截在路上的第十整編山地師的40山地團,耽在公路上徹夜遭到突擊小隊的襲擾。
他們也不敢拋棄戰車落荒而逃。
到淩晨時已困頓不堪,突然一批迫擊炮彈越過旁邊的山頭,準確地落入印軍的車隊中,造成了大量的傷亡和混亂,印軍卻無從回擊。
15分鍾後炮擊才停止,最前麵的軍車旁的人看見有二個印軍士兵搖著一麵白旗從泥石堆的另一邊艱難地翻越過來。
一看原來是昨天先越過山嘴的4輛裝甲車上的士兵。
他們很快被帶到裏達爾斯上校麵前,交給他一封郝誌剛少將的勸降信,信中要求裏達爾斯上校立即率餘部投降,以避免無謂的傷亡。
告訴他第八整編山地師已經在昨晚投降了,受到了中方的體麵接待。
並指出中國的攻擊部隊15分鍾後將發動毀滅性的總攻擊。
二個士兵告訴上校,他們4輛車剛轉過山嘴,第一輛車的車長和駕駛員被狙擊手擊斃後,剛停下來,就被突擊隊員包圍,把磁性炸彈吸在車壁上,隻好投降了。
昨晚他們看到了達尼裏爾少將投降的電視轉播。
裏達爾斯上校無可奈何地率餘部向中方投降。
2千多人(包括傷員在內)由中國的軍車送往指定地點;不到1000人的印軍官兵隻好葬身在這深山溝中。
各式軍車和武器裝備則全都送往“天鷹一號”基地改裝。
郝誌剛的突擊師的主力部隊,在5月26日連夜被直升機運送到瓦弄西北部的印軍第十整編山地師的後方,派出一個營的兵力去阻截前來增援的印軍67步兵師,另派一個營去切斷它與邦迪拉東部的第九整編山地師的聯係通道;其餘主力部隊則與48集團軍的快速部隊144師的陸航兵團一起部署在第十整編山地師的後方。
獨立6師以及143師則部署它的正麵。
隻有掌握了戰區製空權,才能這麽順利地調動部隊,在局部地區創造兵力和火力的絕對優勢。
根據已經掌握的第八整編山地師的基地的特點和偵察係統獲得的情報,可以推算出第十師基地的弱點。
根據連夜製訂的方案,5月27日淩晨7:20(當地時間5:20),由掃雷火箭彈開路為進擊的步兵掃清了衝擊的通道,擁有堅固裝甲的武裝直升機則以破甲彈和火箭彈為步兵掃清通道兩邊的明暗火力點。
h-6機群、q-6攻擊機和殲-11ii則以強大的對地攻擊火力壓製印軍基地中心的炮兵陣地,並根本不讓陣地中的直升機有升空的機會。
印軍的二線戰機根本無法前來增援,我軍的預警機嚴密地監視他們的動向,幾次衝擊均被我戰機準確地阻截,在損失了13架戰機後,不敢再過來了。
在第十整編山地師基地周圍的製高點上的由直升機吊運上去的我軍迫擊炮、火箭炮和山炮不斷地向基地內的印軍轟擊,完全切斷了他們調動的通道。
在這樣的火力支持下,二支強悍的攻擊步兵分別從東北和南部直插十師的師部-基地的心髒。
第十師本來就少40團這樣一個主力團,又得不到增援。
根本無法抵擋這麽猛烈的攻勢。
師長見勢不妙,在幾個衛兵的護衛下借助複雜的地形逃出了包圍圈。
經過連續8個小時的輪番不停的猛烈衝擊,攻占了第十師師部。
餘下來的印軍紛紛投降,到15點半,全部停止了抵抗。
由於天鷹一號基地與第十整編山地師基地的公路很快修好了,林芝軍分區的第三守備團趕赴這裏來,負責接收俘虜和清理基地。
前指把它命名為天鷹二號基地,交付48集團軍作為基地。
又調集了一萬多工程兵全力修建從拉薩直達這裏的公路係統,這二個基地儲備的水泥起了極大的作用。
實際上印軍工兵修築的公路係統一直通到了停火線一帶,由於物資供應的便利,以及印度的野心,所以這些公路的質量很高。
現在從拉薩和停火線二頭同時施工,又有了這批水泥,進度相當快。
不久傳來了位於邦迪拉東北的印軍第七整編山地師被殲滅的消息,那兒自然被命名為天鷹三號基地,前指決定交給前來參戰的海軍部隊作基地。
這個基地的麵積比前二個要大得多,尤其是基地內部的野戰機場規模比較大,這些基地都是印軍建築師根據地形修建的。
能順利地奪取這些基地,確實是很幸運的事。
47集團軍和獨立5師在攻占這個基地的同時殲滅了克節朗、車新橋等地的印軍據點,收複了這一地區。
率軍直撲達旺的印軍據點。
印軍對東線唯一剩下的位於提斯浦爾東北麵70公裏處,卡門河東岸的第九整編山地師的基地,極為重視。
該師昨天派出去的第36山地團,由於出擊不遠,在基地的強大兵力的接應下,隻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撤回了基地。
東北戰區司令部又調集了二個師的兵力,第42 師增援達旺和邦迪拉的守軍;第44師則增援第九整編山地師。
原來增援第十整編山地師未果的第67師則就地構築工事和陣地堅守。
另派第68師增援瓦弄的守軍。
雙方繼續展開激戰,我軍的後續部隊通過空運和公路源源開赴前線。
西線的輝煌勝利5月27日我軍在西線的部隊於昨天同樣對印軍的基地和據點展開了突襲。
168師和171師的陸航兵團和特種兵順利地奪取了印軍的2個野戰機場和2個直升機出擊基地。
接應了第15空降軍的空降兵,實現了對班公湖北岸的第三整編山地師的包圍,並切斷了他們與第一和第四整編山地師的聯係。
經過徹夜的努力第43空降師的官兵和裝備已全部運抵前線,淩晨他們就會同56集團軍的 168師以及獨立3師,在大批攻擊機的火力支持下對第三整編山地師發動了總攻。
遭受了整夜襲擾,早已疲憊不堪的印軍,根本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
周圍製高點上我軍的大批火炮居高臨下,以猛烈而準確的火力切斷了基地內各處印軍的聯係。
那些空地協同引導員則以激光槍和雷達照射器不停地為h-6投擲的“飛蛇”滑翔炸彈指示目標,它們巨大的破壞力不但摧毀了印軍的堅固的工事,而且摧毀了印軍抵抗的意誌。
我軍的各支突擊隊以火焰噴射器、槍榴彈、反裝甲火箭筒等突擊兵器,分片殲滅各堅固工事中負隅頑抗的印軍。
並以三個梯隊輪番進攻,根本不給印軍以喘息的時機。
在我軍如此狂猛的突擊下,基地內各處的印軍,在6個小時後就紛紛投降。
師部的幾個主要官員則借助複雜地形在衛兵的掩護下穿越空喀山口逃回了印度。
我軍在西線也取得了一塊寶貴的前進基地,繳獲了大批的物資。
前指把該基地命名為天鷹四號基地,交第15空降軍作為基地。
大中小型運輸機不斷起降,迅速結集了大批進攻部隊。
其中一架運-14m運送了一套組裝的kpt-6一體化核動力發電機組,將和基地的發電機一起晝夜發電,為前線的大批電動軍車和直升機、運輸機提供電力。
陸航兵團的直升機又把大批部隊輸送到第二整編山地師的側後方,加強了對他們的進攻。
在獨立4師和57集團軍171師和170師一部的聯合進攻下,到夜幕降臨時,印軍陣地已經岌岌可危。
他們能堅守二整天,一是複雜的地形幫了忙,二是西北麵的第四整編山地師的增援部隊也幫了他們。
我軍攻擊部隊不斷增加,裝甲運兵車在快速調動部隊,並在空軍火力的支持和直升機的垂直輸送下在各個戰略要點部署了阻截部隊,對餘下的第一、第四、第二整編山地師實現了隔離,達到了隔而不圍的階段。
部署在二線的印軍第23師和第24師,開始向前線增援,但都遭到我軍的有力阻截。
我軍在西線的強大攻勢,對印軍的向巴基斯坦的猛烈攻勢起了牽製的作用。
同樣的,正因為印軍把主力和絕大多數的空軍投入了印巴戰線,我軍才得以快速地推進。
第三天,5月28日東線繼續保持推進的勢頭。
——在東部,48集團軍的143師的前鋒直逼瓦弄北部的印軍陣地,印軍的68師急忙前往增援。
雙方展開了激戰。
——在中部,我軍獨立6師的部隊沿雅魯藏布江向印軍的67師展開猛烈的進攻。
而48集團軍的142師則沿蘇班西裏河掃蕩這一帶的印軍據點。
快速部隊144師和中央突擊師則從天鷹一號基地一帶出發直插印軍第九整編山地師的側後,參與對他們的圍殲,並阻截前來增援的 44師。
47集團軍的140師和剛剛到達的139師的一部從北部向印軍第九整編山地師發起猛攻。
——在西部,快速部隊141師和獨立5師直撲得到印軍42師增援的達旺的守軍。
與1962年10月的第一次自衛反擊戰完全不同,在東線這一主戰場,中方在東部的推進要大大地快於西部。
(當年的第一階段的反擊中,中方從錯那-克節朗-達旺一線發力猛攻,第二階段又從達旺-西山口-邦迪拉再猛攻。
當時是限於後勤的困難,因為拉薩到這一線的公路略好些,距離又近得多)這一點引起了印軍東線司令部的困惑。
在西線,——在北部,由於印軍把原來與第一整編山地師互相呼應的第五整編山地師被派到印巴戰線去攻擊巴軍。
第15空降軍會同56集團軍的快速部隊168師直插部署在奇普恰普河南岸的印軍第一整編山地師這支孤軍的側後,而獨立3師和56集團軍的167師,以及不斷運來的166 師部隊猛烈地向他們的正麵發起攻擊。
印軍的北部戰區司令部命令鬥拴特別裏奧地的守軍派出2個步兵團前往增援,同時急忙請求西線司令部把第五整編山地師的主力第20山地團回援第一整編山地師,得到批準。
可是這一團人馬剛離開印軍的北部重鎮鬥拴特別裏奧地,又被阻截在離第一整編山地師主陣地隻有15公裏的山穀中。
——在南部,57集團軍的快速部隊171師直插印軍第二整編山地師的西部,與前來增援的印軍第23、24師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獨立4師則移動到第二整編山地師的北部,堅決阻截第四整編山地師派出的增援部隊。
而57集團軍的170師和不斷增加的169師部隊從東邊和南邊向第二整編山地師發起猛攻。
我參戰部隊如同下山的猛虎,迅猛地撲向入侵的印軍。
憑借突然襲擊的先手優勢,又以勇猛頑強的意誌準確地貫徹了天鷹計劃的方略。
在初戰中大獲全勝,大長了我國軍民的誌氣。
到下午16:00時分,戰況發生了變化。
印軍經過了極大的努力,定購的預警機重新先後在西線和東線升空執勤,科希馬、提斯浦爾和巴裏加斯的遠程預警雷達基地初步修複,投入了使用。
一批防空導彈陣地也重新修複,對遠程雷達基地和預警機提供了有力的保護。
空軍開始派出戰機與我國空軍展開了製空權的爭奪戰,並派出小分隊利用複雜的地形對我公路係統和後勤基地實施偷襲。
地麵部隊也從初期的混亂中恢複過來,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不斷派遣小股部隊展開突襲和反擊。
雙方在全線展開了激戰。
21:30我偵察衛星發現印軍的二個重型裝甲師部署在薩地亞東麵的山前丘陵區,企圖憑借重型坦克的優勢重創我軍。
這些信息迅即傳送到我軍統帥部,戰場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
移民大轉移新德裏的高級決策人員隻是從文檔上知道,在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1987年,印度議會通過法令,正式在“麥克馬洪線”以南中印爭議地區建立“阿魯納恰爾邦”,企圖使占領合法化)有900多萬移民,實際上這群人有很大的流動性。
5月下旬這兒的冬小麥已經收獲,春播也已基本結束,進入了一段農閑時節。
大約100多萬移民回到他們的故鄉去探望鄉親去了,20-30年的移居生活,遠遠不足以讓移民們“斷根”。
中印邊界反擊戰一爆發,在留下來的移民中引起了極大的驚慌。
位於最前沿的移民本來就不多,定居的年份又短,一下子都帶了細軟回家鄉避難去了。
移民大轉移是天鷹計劃的一個重要的環節。
1-4#前進基地的農墾戰士被派出去接管天鷹一號??天鷹四號基地附屬的牧場時,也接管了附近的小農場。
而大批經過木牛工程局各個農牧業基地培訓,經過嚴格考核的農墾人員,被空運到1-4#前進基地以適應這兒的環境。
實際上從印巴戰爭一開始,中央就撥出巨額資金給木牛工程局,在富裕農業人口最多的山東、四川、安徽和江蘇四省建立了很多的農墾培訓基地,招募了大批的農民,讓他們學習新型的農牧業技術。
一方麵是為了提高當地農業的科技水平,更重要的是為大規模地開發即將收複的東線準備人力資源。
而新疆的農八師以及後來納入木牛工程局的幾個軍墾農場,則大批培訓人員,一方麵可以提高北疆的節水農業的比例,也為接收侵占的西段邊境土地的印度非法移民丟棄的農地作準備。
隨著戰線的快速推進,涉及的印度非法移民數量大幅度地增加,在察隅地區的易古通、馬尼崗、塔克新和哥裏西娘和錯那地區的車新橋這些小鎮,有的人口達5萬多。
前指派遣了大批的武裝工作隊,對分散的農戶,先把他們動員到小城鎮,然後集中動員非法移民們“暫時”撤離戰區,以避免激烈的戰火造成大批平民的無謂犧牲。
那些小城鎮的印度民政官員都堅信戰爭“很快”就會結束,也一起動員移民們先回老家去避一避。
由於我軍嚴格執行不破壞公路的的命令,印度工兵修建良好的公路係統極大地提高了非法移民的撤離速度。
各種汽車、拖拉機、騾車、馬車,甚至手推車組成了道道洪流,從山區滾滾奔向南亞平原。
在各條公路上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公路的一邊是移民的撤離隊伍滾滾向南,另一邊是向北增援的印軍車隊。
中央對收複地區的開發作出重要決策:——在原中印的停火線上建立嚴密的隔離線,由武警部隊守衛,嚴禁無組織的人員進入該區。
這也是為了防止印軍埋設的地雷傷人。
——從基地派出的農墾人員隻準在原有的耕地上耕種。
所有這些分散的農地,由農場- 分場-小隊-個人承包的小農場,逐級嚴密地組織起來,按現代化經營模式開始運轉。
——未經專家的規劃,嚴禁把牧場改為農地,更不準砍伐森林。
——由前指授權的工作組從各城鎮的印度地方官員的手中和平地接收行政管理權,行使城鎮的治安和管理工作。
不斷接收基地派出的有專長的人員重新把商店、麵包房、飯店、供電…啟動起來。
——由通訊部隊立即開始改造收複地區的電訊設施。
把該區的電話、網絡、有線電視納入國家的係統。
出於軍事保密的需要,暫時對電話和網絡暫時實施管製。
之所以能做到這麽平穩的過渡,實現幾乎無損的接管,在於印度的朝野都深信,“一個月後戰爭就會結束,中國人又會撤回去了”。
怎麽會去破壞那些基礎設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