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丁前線指揮部7月4日自從印巴停火後,印軍開始調集兵力到中印邊界前線,尤其是東線。


    在陸軍參謀部的指揮下,空軍組織了突擊聯隊利用地形和雲層的掩護,不斷襲擊我後勤補給線。


    地麵上則組織不同規模的區域突擊,衝擊我全線各處的防禦線,對我軍保持了強大的壓力。


    印軍還多次組織突擊隊采用直升機機降形式,深入突擊我防區的交通和通訊樞紐,甚至攻擊各地的農牧場以破壞我就地供應的基礎。


    當然這一切也都是為了掩護考拉爾德司令官策劃的“回歸”作戰行動。


    為了實施這一反擊戰役,考拉爾德中將在東北地區的交通樞紐隆丁設立了東北戰區的前線指揮部,並親臨指揮部指揮。


    今天實施“回歸”戰役的圖上作業。


    這一行動的核心是集中裝備了460輛勒克萊爾坦克的第17、第18重裝甲師,第4軍的第14、第15裝甲步兵師和2個裝備了240架“虎”式武裝直升機的第3、第4突擊旅,這些都是在西部戰區屢立戰功的精銳部隊。


    戰役的第一階段以收複利多、迪格博伊地區,並直至緬甸邊界完全切斷利多-密支那通道為目標。


    然後,展開戰役的第二階段,由東向西橫掃“入侵”的中國軍隊,在布拉馬普德拉河的北岸建立強大的前進基地。


    最後階段,則由南向北全線向北突擊,務必在雨季結束前恢複到戰前的態勢,為今後的更大規模的大反擊奠定基礎。


    第一階段是關鍵,考拉爾德將以第3、第4旅的陸航兵團為主力,他們將突擊到對方防禦線的後方,2個重裝甲師則以優勢的主戰坦克的強大衝擊力,前後夾擊對方的防線。


    摧毀敵軍的防線後,2個裝甲步兵師就隨同裝甲師橫掃這一地區的敵軍,直達印緬邊境。


    圖上作業十分成功,敵軍根本承受不了如此強大的突擊力量的打擊。


    現在第3、第4旅的陸航兵團以及第14、第15裝甲步兵師的陸航大隊都在南方的隆萊基地進行換航“虎”反裝甲直升機的培訓,7月10日就要返回了。


    2個重型裝甲師的主戰坦克兵團則都在英帕爾東北部的一個基地進行勒克萊爾坦克的換裝訓練,由於開始得較晚將於7月14 日返回前線。


    “回歸戰役”的d日定於7月17日。


    拉薩前線指揮部7月7日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日子,71年前侵華日軍在中國的土地上的蘆溝橋向中國軍隊發動了突然襲擊,中國軍隊則奮起反擊,開始了全民抗日,抵抗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


    前指接到了北京最高統帥部的指令,基本在現有戰線展開積極防禦,以局部的突擊來消減印軍的攻擊力,以進一步鞏固戰區的防禦線。


    自從印巴再次停火以來,印軍開始調集軍力,並不斷襲擾我後勤補給線。


    我軍采取了針鋒相對的防禦措施,在空中加強了預警機的探測力量,尤其是高性能的熱成象儀對印軍攻擊機的探測相當有效。


    更絕的是殲偵-17不久投入了偵察巡邏,它加強了機頭的脈衝多普勒雷達的能力,機身下部安裝了一台側視雷達和一部高性能的半導體強製冷熱成象儀,專門在預警機雷達探測的死角進行高空巡邏。


    它的巡航時間長、運行成本低,效果也很好,多次發現鑽山溝的印軍戰機和直升機,召來在空中戰鬥執勤的殲擊機群予以打擊。


    到8月份印軍的戰機就極少能突入我防區了。


    在防區內加強了防衛組織和巡防力量,不但在市鎮和大的農牧場加強了聯防組織,即使在隻有1-2戶人家的農牧業小組也修建了防禦設施,房舍周圍布鐵絲網,埋設新型的智能地雷-它不但能殺傷敵人,還會報警。


    房間內有聯網的無線報警係統,還有地道和秘密地窖可供藏身殺敵。


    隨著新區的大規模移民開發計劃的實施,印軍的偷襲計劃越來越不成功。


    在防禦線上則以反突擊對付印軍的突擊,同時加強了防禦工事的修建,尤其是在一些關鍵地段的高地上修築了高質量的坑道體係。


    這時在一條看不見的戰線中央突擊師、第2海軍陸戰師和各集團軍的電子戰團各出奇謀與印軍鬥開了。


    我軍在戰鬥中繳獲了大量的印軍的軍用電腦,通過對俘虜的印軍技術人員的審訊和自己的研究,電子戰團掌握了印軍軍用電腦網絡係統的不少秘密。


    印軍的軍用網絡是獨立的,與民用的互聯網僅有幾個受到控製的連接通道。


    已經在大部分連隊配置了電腦和網絡端口。


    當然即使在軍用網絡上傳輸文件他們也常常采用加密的方式,可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印軍的報告和上級下達的文件居然仍然采用嚴格的格式,這是文牘主義根深蒂固的表現,對這些遵循嚴格格式的加密文件的破譯就容易得多了。


    於是經常組織特種兵和那些電子戰專家深入敵後,奇襲那些相對孤立的連隊隊部和小型野戰機場,奪取聯網的電腦後,采用各種方式破解主服務器的口令,以下載印軍的大量內部文件。


    很多次奇襲根本不破壞印軍的設備,甚至盡量不造成傷亡,讓那些遇襲擊的印軍單位自己向上級隱瞞遭襲擊的事實。


    由此來核對偵察衛星和高空偵察機的情報,前指就能準確地掌握印軍的部署和作戰意圖。


    這些戰術行動得來的情報甚至多次幫助我軍的戰略偵察部門破獲了印軍的密碼,以得到更多的軍事秘密。


    前指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戰機,決定以海軍特種部隊??第2海軍陸戰師為主,中央突擊師給予支持以實施一項遠程突擊行動。


    隆萊基地7月9日印軍6月初在這裏“丟失”了60架“海鷂”,成了印軍的傷心之地。


    可是考拉爾德司令官還是看中這個基地作為從印巴前線調來的精銳第3、第4突擊旅轉用“虎”式武裝直升機的訓練基地,因為這裏不但遠離前線,而且有大片荒丘野地可作為射擊靶場和戰術演練基地。


    當然,基地的防衛得到了加強,東、西二個幾乎相連的機場以鐵絲網圍了起來作為內層防禦圈,裏麵主要是印軍的“虎”式直升機的飛行和維護的培訓人員,除了第3 、第4快速旅的陸航兵團外,還有第4軍的第11、第12裝甲步兵師的各1個陸航大隊共同培訓,他們將各得到 20架“虎”式直升機。


    法國的2名高級教官和30名維護支持人員單獨住一個院子,由第3旅的一個班警衛。


    原來的空軍基地隻留下12架米格-21-93(經俄國改進的米格-21),飛行員和地勤人員也住在裏麵的一個單獨的院子。


    第3旅帶來的4架卡-60負責低空警戒,飛行員和維護人員也單獨住一幢小樓。


    內圈的外麵由第3旅的3個營組織巡邏和防衛,他們駐紮在西部原來警衛團的一個營區,有12輛裝有防空導彈的輪式裝甲車,用於沿鐵絲網外的一條巡邏道巡邏。


    外麵是一圈由37個雷達警戒站組成的嚴密的低空探測網。


    最絕的是在最外麵還有一圈由當地的守備部隊組成的觀察哨網絡,有6個連隊管轄140多個觀察哨,每個連管20多個,連部裝有電話和與基地守衛部隊聯網的電腦。


    每個哨位有2-3個人,配置了望遠鏡、微光夜視儀和印軍自己研製的聽音器——有一個可轉動的喇叭狀的集音器,拖出一副耳機可以聽到遠處微弱的聲音,還附帶有一個模擬發聲器,一捏會發出呼呼的響聲,據說就是中國人的電動直升機和電動小飛機的聲音。


    崗哨都有電話與連部相通,緊急時也可以用信號彈報警。


    這大概也可算是“人海戰術” 了。


    據說是根據陸軍參謀部的研究人員報告配置的,說是以人的視覺和聽覺可以彌補雷達的不足,有效地防範中國人的電動直升機和隱形小戰機的偷襲。


    看來殲-17的奇襲效果給印軍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裏多爾卡上尉是新組建的184師??這是一支二線的守備部隊,的一名連長。


    他們連負責基地最外圍東部的30個崗哨。


    他們可都是職業兵,一旦按政府命令組建起來就按人頭發餉,有不少人的薪金很高不願意來,也可以再加些錢請別人頂替。


    不少崗哨都是兄弟、父子齊上陣——當然都是窮人。


    白天崗哨沒有多少事,隔天去連部領點給養。


    晚上則要輪流戴上耳機偵聽,大熱天捂上一副耳機也相當受罪。


    連部也就12個人,主要是管分發給養。


    一部電腦也沒有人會擺弄,隻是每天由文書按條令輸入個“ok”就行了。


    “看來就要下雨了,下了雨就涼快了。”


    裏多爾卡上尉午餐後,在帳篷內覺得悶熱就同傳令兵聊聊天。


    “長官,上次您坐上那架 ‘‘大鳥‘‘ 飛得那麽高,在天上害怕嗎?”傳令兵可是一個偏僻農村的窮小子。


    十天前負責基地警衛的第3旅旅長,派了直升機來接了6個連長去基地聚餐了一次,無非是請他們盡心盡職地加強警衛。


    上尉回來後也興奮了幾天。


    上尉得意地說道:“那有什麽好害怕的,一會兒就到了。


    …咦,後麵怎麽亂哄哄的,你去看一下。”


    “別動!”一聲低沉的印地語,令他一下子清醒過來了。


    隻見2名身著印軍上校服飾的陌生人衝進來繳了他們的槍。


    他被帶到旁邊的連部帳篷裏,隻見連部的人都垂頭喪氣地站在一個角落上,有2個人在連部的那台電腦上忙個不停。


    來人告訴他,他們是中國的海軍陸戰隊,隻要與他們合作就能保住全連150多人的性命。


    他也隻有答應了。


    原來,第2陸戰師的電子戰團的戰鬥小組在一次突擊中從印軍的軍用網絡中得知這批虎式直升機將於7月10日從隆萊基地飛到利多西邊印軍的出擊基地。


    經前指批準決定立即實施奪機行動。


    今天淩晨3:20二架直-14m穿行山溝把陸戰師特種兵團的參謀長邢智力中校率領的160 人的先遣隊送到了隆萊基地東邊的一片荒丘之中,在這裏他們建立了突擊基地。


    在解決了外圍的幾個監聽哨後就直插連部,得到了最寶貴的信息源-那台聯網的電腦。


    他們已經從突擊基地拉了一條光纜到連部,光纜是綠色的,上麵還有不少綠色的“葉子”,偽裝得很好,更重要的是傳輸信息時沒有任何輻射。


    印軍的電腦與他們帶來的電腦連接了起來,二位博士熟練地進入了基地的數據庫,居然調出了基地的下水道管線圖、供電係統電纜配線圖,印度人確實相當重視基礎數據庫的建設。


    當然,他們最關心的還是警衛係統的部署,崗哨、巡邏飛機和巡邏直升機換崗時間,人員住地的分配等信息。


    資料顯示,這裏的彈藥庫內居然還有900多枚“崔格特”導彈(裝備在虎式直升機上的發射後不管的反坦克導彈,射程500-8000米),印軍在訓練中太節約了,將在下午的最後一次訓練後就裝車,明天清晨就趕運回去。


    在維修庫內除了維修工具外,還有8台虎式直升機的發動機和一大批備品備件,因為沒有動用也將裝車運往前線基地。


    下午將有一架c-130 運輸機來,晚上裝法國教官和維修人員的資料、工具和個人行李,明天一早就把他們送往科希馬東部的基地,以便就近指導和解決問題。


    陸戰師原來已經從印軍的網絡上截獲了不少信息,但是不象隆萊基地的內部網那麽詳細。


    於是邢智力少校與隨同先遣隊來的師部的幾位參謀一起商量夜間行動的細節。


    此時,一名隊員前來報告,他們已經占領了正對著印軍連部的2座警戒雷達站,它們是屬於基地直接指揮的。


    原來,經審問傳令兵告訴他們前幾天他們連向雷達站要過幾片止瀉藥,去拿藥的士兵介紹了雷達站的情況。


    於是讓連長裏多爾卡分別給那2個雷達站打電話,說是有幾個士兵似乎得了瘧疾,連部恰好沒有了奎寧片,問他們那裏還有沒有。


    在熱帶叢林地區執勤的部隊一般都有奎寧片的。


    雷達站請他們派人去拿。


    自然,不久連雷達站都被陸戰隊員拿下了。


    陸戰師已經控製了一條從東麵進入基地的空中通道。


    午夜1:10石一正師長親自率領了1500多名陸戰隊官兵,和先遣隊一樣其中也有一些上次突擊隆萊基地的中央突擊師的官兵,還有空軍的十幾名飛行員、空勤指揮員和地勤人員,秘密地到達了突擊基地。


    邢智力少校立即匯報了他們的行動計劃,石師長批準了計劃。


    他們又召集了參加行動的各級指揮員,詳細地講解和討論行動的細節和通訊聯絡的方式。


    1:50兩輛印軍的吉普車駛出基地西部的第3旅警衛部隊駐地,沿著巡邏道直奔基地內圈北部的大門,這時已經刮起了大風,車上的印軍圖涼快把車篷放了下來。


    當他們減速通過一處彎道時,被突然竄出的陸戰隊員用無聲手槍悉數擊斃,並跳上去控製了吉普車。


    迅速處理掉他們後,陸戰隊員拉起了車篷??這也很正常,天快要下雨了,一輛車居然擠進了7個人,後麵的行李艙內又藏了一個人。


    直奔基地大門而去,他們拐向大門時剛好有一輛巡邏的裝甲車開過去。


    第一輛車上下來了2個已經穿好雨衣的“印度兵”,他們是來換崗的,要等車回來時才會把前一班的人帶走,原來的那2個崗哨自然迎上前來,剛要驚訝就被解決掉了。


    這時因為前一輛車下去了2個人,又從路邊跑來了2個埋伏已久的隊員上車。


    二輛車分別駛往東西二個機場停機坪去換崗。


    卻說東部機場的2個崗哨已經走到一起,吉普車停在他們麵前2個換崗的人低頭下車,那2個印度兵還沒有看清他們的麵目就被擊昏,然後被處理好塞進了一個角落。


    2分鍾後就見4名第3旅的陸航兵分別走向2架卡-60直升機,準備升空執勤,這些都是從網絡上得到的時刻表指明的。


    他們看見那輛吉普車正停在直升機前在排除故障,於是2個人過來讓他們把車推走,可是2名“崗哨”和司機已經用無聲手槍把這4個人解決掉了。


    並立即衝過去扶住他們。


    把他們的頭盔摘下戴在2名陸戰隊員的頭上,他們的人數太少了,一架卡-60隻能上1名隊員。


    2架直升機含含糊糊地同塔台打了個招呼-半夜裏大都是這樣的,再說他們與基地塔台的人並不熟悉,就升空了。


    10分鍾後,另2架卡-60就返航著陸了,他們奇怪地看著正在“修車”的2個人,剛走過他們身邊,就被解決了。


    留下2個“崗哨”後,吉普車上的4個人就直奔塔台而去。


    一會兒1輛加油車就開過來給這二架直升機加油,陸戰隊員並沒有驚動他們。


    吉普車一直開到塔台門口才停下,塔台的指揮人員和衛兵都是原來基地的,屬於空軍部隊。


    夜間的一個衛兵也就是做做一般的警衛工作而已,他一見車上下來了2位第3旅的上尉感到很奇怪,馬上迎了上來,立即被無聲地解決了。


    車中又出來1名空軍服飾的“印軍”站在原來衛兵的位置。


    另外3名陸戰隊員悄無聲息地奔上塔台,塔台上的4名航管指揮人員已經鬆懈下來,要等2個小時後再會忙起來,不過他們永遠也不用再忙了。


    再說西部的機場,那邊是米格機的基地。


    陸戰隊員解決了2名印軍崗哨後,就見2名印軍飛行員在2名地勤人員的陪同下走向2架米格-21。


    他們剛走過那輛“故障”的吉普車,就被解決了。


    吉普車上下來了2名我軍的飛行員,他們套上了印軍飛行員的頭盔,就在陸戰隊員的幫助下登上了那2架米格-21,他們太熟悉這款戰機了,我軍也有少量的殲-7在俄國的幫助下,進行過類似的改進。


    他們用略帶咳嗽的口音同塔台通話後,就迅速升空了。


    不久,另 2架米格機返航著陸,飛行員下機時,隻見那2個地勤人員壓低了帽簷一言不發,不過夜班執勤人員不太舒服時常常這樣也就不以為然了。


    剛下飛機就被解決掉了。


    留下2名“崗哨”,4 名陸戰隊員也就直奔塔台而去。


    自有加油車來給飛機加滿燃油。


    占領塔台的行動也很順利。


    2個塔台先後向突擊基地發回了得手的信息。


    卻說那2架卡-60升空不久,等到另2架卡-60向機場返航,就立即向東邊的突擊基地飛去,他們本來就是到處巡邏的,不會驚動基地的印軍。


    他們一著陸,就有技師過來,隻要這 2架直升機發送和接收一遍印軍敵我識別碼,我軍已經得到了這個價值連城的編碼。


    他們立即把編碼加密後通過頭頂的衛星,傳輸到了前指,隻用smenhu秒而已。


    另幾位技師則忙於向這2 架卡-60灌輸我軍的敵我識別碼,並且換上了4枚我軍的反坦克導彈,我軍也有大批的卡- 60,導彈的接口不成問題,就是修改火控係統的控製碼費點時間。


    每架都擠上了12個人,作為武裝偵察型它本來隻能搭載6-8人。


    他們中有空勤指揮人員,有米格機的飛行員,以及陸戰師的指揮官。


    得到塔台得手的信息後,這支先遣隊首先出發,關鍵是出發的序列,先是1架印軍的卡-60,後麵緊跟著1架我軍的電動卡-60(wz-15m),二者的外形差不多,前麵一架的轟鳴聲掩蓋了後麵一架無聲的,它們雙雙越過巡邏道時,即使碰上巡邏的防空裝甲車也無妨了。


    後麵1架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搭載有4枚我軍的新型反輻射導彈和4名技師。


    這2架直升機直飛西邊機場的米格機旁降落,自有2名“崗哨”為他們警戒。


    飛行員和技師們一下直升機就忙開了,卡-60則重新升空,去盯住那2輛巡邏的印軍裝甲車。


    2名飛行員登上了米格機,各2枚我軍的導彈裝上了2架米格機,比較化時間的還是技師修改機上的火控係統的識別碼,否則它們不可能向印軍的目標發射。


    忙了15分鍾才完成任務。


    信息報到突擊基地。


    在此其間另一架卡-60是過了10分鍾後飛越巡邏道的,這可以迷惑巡邏的印軍裝甲車,直達東邊卡-60的基地,著陸後技師忙著向那2架卡-60灌輸我軍的識別碼,4名陸戰隊員將用它們攻擊指定的目標。


    這二架繳獲的卡-60上各有6名陸戰隊員又擠上了那二輛吉普車,到法國人住地回合,他們的任務很艱巨,就是要幹掉那個警衛班活捉34個法國人。


    接到2架米格機已經改裝完成的信息,而且那架卡-60上的陸戰隊員報告,2輛巡邏的印軍裝甲車已經到了基地的西邊。


    石一正少將親自發出了出擊的命令。


    這一下,不但隆萊基地如同響起了驚雷,整個東線都掀起了戰鬥的狂濤,先說隆萊基地的戰鬥。


    6架z-14m搭載了500名陸戰隊員和4輛bmd-m傘兵戰車,直奔基地西邊的第3旅的3個營的駐地而去,還有2架電動“黑鷹”搭載著2個小隊的隊員,他們的任務是奪取那10輛防空裝甲車。


    6架z-14m搭載了480名陸航兵團飛行員和6組技師直奔2個機場的虎式直升機停機坪,機內還有不少飛行員,他們將駕駛繳獲的10架米格機和1架c-130返航。


    另5架z-14m搭載了 400名陸戰隊員和3輛bmd傘兵戰車,直撲印軍陸航兵團住地的大院和空軍住的小院。


    他們都是從東麵的通道進入基地內的,隻要一進入圈內,其他的低空警戒雷達就不會探測到他們了,警戒雷達都是向外的。


    隻有著落引導雷達在注視著它們,不過塔台已經在我軍的手中了。


    空中打擊的主力16架wz-13也進入了基地圈內,然後分成3組奔襲各自的目標,各2架攻擊基地北部的2個防空導彈陣地;8架支持對第3旅3個營的攻擊;4架支持對參加培訓的陸航兵以及基地空軍的攻擊。


    石一正師長和幾位參謀乘坐的一架z-15通訊指揮直升機隨後跟進。


    活捉法國人的那組隊員首先得手,他們隱蔽接近後,以飛刀和無聲手槍解決了那個警衛班,然後從**把睡意朦朧的法國人一個個拖了起來。


    法國人肯定他們的資料和工具都已經裝上了那架c-130飛機了。


    信息報到指揮機後,石師長放心地下達了攻擊的命令。


    各處頓時響起了爆炸聲。


    首先是2架卡-60準確地以反坦克導彈擊中了那2輛巡邏的裝甲車。


    幾乎與此同時,2架“黑鷹”無聲無息地停到了警衛營駐地中央的裝甲車旁,遠處的2個印軍崗哨做夢也不會想到中國人會到這裏來,因為他們不是上次吃過苦頭的基地警衛團,等他們清醒過來,一麵發出警報,一麵向這裏射擊時,那些陸戰隊員已經進入了那10輛裝甲車了。


    車上的防空導彈雖然沒有用,但是那10門30毫米機炮和smenhu毫米機槍向四周營房的狂猛掃射,卻猶如中心開花。


    此時外圍的bmd傘兵戰車由東向西,天上的wz-13由西向東夾擊,猛烈的炮火,打得那些剛從**跳起來的“精銳”毫無還手之力。


    陸戰隊員配備的全是國產最新型的步榴槍??既能發射槍彈又能發射槍榴彈,四麵圍住營地後向營房發射槍榴彈。


    20分鍾後這片營房就被夷為平地,自始至終印軍也未能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那些圍攻陸航部隊的陸戰隊遇到了一些抵抗。


    原來昨天晚上算是陸航兵團培訓的結業典禮,第3旅的旅長,第4旅、第14師、第15師的參謀長都帶了一批參謀算是來祝賀的,晚上就住在這裏。


    所以這裏大大加強了警衛,夜裏也有1個班的警衛在大院內外巡邏。


    當看到大批無聲的直升機向他們的大院飛來時,立即通過對講機向值班室報告??院內有一個排的部隊,並立即退入大院。


    值班的連長立即按下了警報器,並想打電話請求警衛部隊支持,可是電話已經不通了。


    那些印軍的陸航兵團雖然精銳,可是離開了直升機還不如那些警衛呢。


    在 wz-13和bmd傘兵戰車火力的聯合打擊下,那些抵抗迅即土崩瓦解。


    而且在空中指揮的石師長一看突擊警衛營地的部隊比較順利,就指令那裏的4架wz-13過來參加對陸航兵團的攻擊。


    陸戰隊員同樣用步榴槍在大院四周以強大的火力進行掃射,在這樣猛烈的火力打擊下,這座大院內的“精銳”幾乎全部變成廢墟下的鬼魂。


    旁邊的小院內的印空軍人員也同時被 “報銷”了。


    攻擊防空導彈陣地的分隊戰鬥結束得更早,陣地的警戒雷達都是指向北方天空的。


    印軍為了保衛這個重要基地調集了二個營的s300pum2防空導彈係統,可惜它們根本防不了那4架卡-60和4架wz-13的攻擊。


    被引爆的防空導彈的二次爆轟,更是徹底地摧毀了這二個陣地。


    此時,東西二個機場上的虎式直升機已經開始陸續升空,沿著我空軍開辟的貼近印緬邊境的空中走廊飛向我方的基地。


    裝載著34名法國人及其各種維修工具、培訓設備和資料的c -130也在走廊中向北飛行;除了2架改裝了我軍的反輻射導彈的米格機外,地麵上的8架米格機升空後,立即與在天上“巡邏”的那2架米格機編隊,然後向北飛往我軍基地。


    這條繁忙的空中走廊中居然還有12架y-14、y-8運輸機,以及4架改裝的專用運油機;前指所有的 6架空中加油機向南飛呢。


    那些運輸機是去裝運基地倉庫中的彈藥和直升機、飛機的備件。


    運油機和加油機則更絕,是去基地灌裝“免費”航空煤油的!2:35石師長得報,基地外邊的約有一個師的印軍快速向基地方向移動。


    立即命令以武裝直升機、傘兵戰車和繳獲的裝甲車予以阻截。


    這支部隊是印軍的184師,這種二線師哪裏經得起陸戰師精銳部隊的猛烈打擊。


    遭到二輪掃射後就不敢動了,我軍隻是不讓他們接近基地而已。


    2:40又接到協調指揮機的通報,印軍的一個約80架武裝直升機群,已從迪布魯格爾市南邊的基地高速地向南方撲來。


    一位參謀報告師長,這批直升機以280公裏的時速,約1個半小時後才能趕到,而且必須飛到附近的基地補充燃油才能投入戰鬥,估計要1小時50分鍾才能向基地發起攻擊。


    石師長迅即向前指報告要求派遣阻截力量,至少遲滯這一機群20分鍾。


    實際上印軍第2快速旅的這一武裝直升機群是2小時20分鍾後才趕到空空蕩蕩的隆萊基地的。


    天鷹7號基地7月10日當地時間2:20突擊隆萊基地的行動並不是孤立的,前指組織了由空4師的240架戰鬥機和48架q-6攻擊機、12架eq-6電子戰機,海軍航空兵14團的48架飛豹攻擊機組成的龐大的攻擊機群對整個東線的印軍目標實施狂猛打擊。


    由於空戰主要在印軍的防區上空進行,中央突擊師出動強大的陸航兵團擔負全線的營救任務。


    東線的各防禦部隊則以炮火和突擊分隊攻擊印軍的防線。


    規模十分宏大。


    前指的軍事長官——成都軍區司令員曾友君上將把前指的軍事指揮部移到了天鷹7號基地。


    前指的戰略指導思想很明確,我軍已經進入了戰略防禦階段,在整個防線加強縱深防禦陣地,在個別地段建設堅固的坑道體係,以實施固點防守來抗擊印軍的攻擊。


    但決不是消極地等待印軍來進攻,而是不斷地組織突擊打擊印軍的進擊基地和生動目標,最大限度地削弱印軍的攻擊能力。


    在第2陸戰師向隆萊基地的印軍目標發起攻擊的同時,我攻擊機群借助險峻的山區地形,從印軍預警機的雷達照射的死角接近戰區。


    印軍的預警時間很短。


    一出山穀,戰機就急速升空擔負奪取製空權的任務。


    攻擊機則繼續從超低空撲向各自的目標:印軍的防空導彈陣地、空軍基地和炮兵陣地。


    為了指揮和協調這場大規模的空地一體戰,前指出動了3架yj- 14m預警指揮機和2架ey-14m空地協調指揮機。


    全麵攻擊發起後,指揮部頓時緊張和忙碌起來。


    2:30 開始各攻擊機中隊和電子戰機紛紛向指揮部報告戰果,至戰鬥結束,他們共摧毀了東線印軍的14個防空導彈陣地,重創了11個野戰機場,13個直升機前進基地和8個炮兵陣地。


    電子戰機不但摧毀了2座遠程預警雷達和6個軍、師級的通訊指揮係統,還極大地幹擾了戰區印軍的通訊指揮。


    同時,在東邊的1號預警機報告,印軍的第2架預警機已經升空,定點在科希馬西北的上空。


    大批印軍戰機正在升空。


    指揮部馬上指令,我軍的預警機把2架印軍預警機的位置傳輸給隆萊基地那2架繳獲的米格機,並指揮他們立即向印軍預警機發起攻擊。


    原來那2架改裝我軍反輻射導彈的米格機將起那麽大作用。


    他們不負眾望,於25分鍾後擊落了印軍東北戰區僅有的2架預警指揮機,摧毀了印空軍主要的戰場指揮係統。


    2:35 預先派出在各印軍空軍基地伏擊的空軍特種部隊的16對殲-17隱形戰機也發回了戰報,他們在印軍的各機場攻擊正在緊急起飛的戰機,頻頻得手。


    至2:45 他們已經擊毀了 19架蘇-27、蘇-30和美洲虎戰機,戰果輝煌。


    指揮部立即指令他們返航,他們的安全至關重要。


    後來,除了2架被地麵炮火擊中後,成功地迫降在我軍陣地外,其餘的全部安全地返回出擊基地。


    2:35 部署在西邊的3號預警機報告,印軍北部戰區的大批戰機逼近東北走廊。


    指揮部指令,空1師的48架殲-11和殲-15戰機,按預定方案組成2道防線阻截印軍戰機,不得放過 1架。


    在將近3個小時的空中激戰中,空1師的空中勇士以11:5的優異戰績,把印軍戰機死死地阻截在這條狹窄的東北走廊的西邊。


    這次突擊的主角-我軍的戰鬥機群,在數量上、性能上都占據了一定的優勢,而且編隊整齊。


    印軍原來在空中執勤的戰機很少,全部用於保護預警機了,那些緊急升空的戰機在起飛時就遭到了殲-17隱形戰機的伏擊,有不少機場還遭到q-6的攻擊,造成了一定的混亂,因此根本來不及在空中組成編隊。


    空中的拚殺完全是一邊倒的。


    空戰了20多分鍾後,印軍又失去了至關重要的2架預警指揮機,空戰的指揮頓時更加混亂。


    我戰機始終保持了印緬邊境空中走廊的安全暢通。


    激烈的空戰2個多小時後,印戰機的燃油就要見底了,我軍戰機的作戰時間要比它們長20多分鍾呢,印作戰機群立即陷入了滅頂之災。


    我軍的第二波戰機是開戰半個多小時後陸續投入的,他們都有印軍的敵我識別碼,在空戰中處於極為有利的地位。


    印軍飛行員很快地發現了這一點,頓時恐慌起來,地麵指揮馬上命令他們以機炮攻擊這類敵機。


    實際上是極難做到的,首先要在夜空中以目視判別對方確實是敵機,可是中方的殲-11與印軍的蘇-27在夜空中怎麽區分呢?更致命的是,印軍東北戰區的戰機全部升空作戰,根本不可能再有第二波了,而其他戰區來增援的戰機一架都沒有突破中方的空中阻截。


    空戰的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直至3個小時的空戰結束,我軍隻損失了34架戰機,而且絕大多數跳傘的飛行員都被各營救分隊救回了基地。


    印軍東北戰區的空軍幾乎是全軍覆沒。


    隆丁印軍東北戰區前線司令部7月10日9:00考拉爾德司令官主持司令部作戰會議。


    麵前的一份是第2快速旅和184師“攻入”隆萊基地後,會同各方清點現場的初步報告。


    基地的損失驚人:——240架虎式直升機,12架米格-21-93戰鬥機、4架卡-60、1架c-130j和10輛防空裝甲車全部被劫走。


    ——彈藥庫的虎式直升機用的940多枚崔格特反坦克導彈,74個火箭彈發射器,還有空軍原來存儲的米格機、蘇-27、數-30戰機用的各型導彈1500多枚,300多個火箭發射器,近萬發機炮炮彈丟失。


    ——維修庫內8台虎式直升機的發動機,以及大批的各種備件,甚至米格機的備件,還有各種維修工具全部丟失。


    ——4名教官、30名維護技師共34位法國人不見影蹤,估計被中國人劫持了。


    ——第3旅、第4旅、第14師和第15師的絕大多數陸航兵團官兵非死即傷。


    還損失了第3 旅3個營的精銳部隊。


    ——基地北部2個防空導彈係統全部被毀。


    中國人並未破壞機場的塔台、油庫等基礎設施。


    報告中的每個數字和字母都如同重錘撞擊著考拉爾德,這一切用“損失”還不能確切地表達,因為它們都轉化為敵軍的力量了,中國人是“吃進”了他的一張王牌。


    他根本不想看原因分析和應對策略。


    戰區其他方麵遭受的損失比隆萊基地的要大得多,他深深地被昨夜中國軍隊的空地一體化打擊震撼了。


    戰區空軍司令潘考德少將的報告聲似乎是從太空傳過來的:“當時預警機報告中國空軍至少出動了260架戰鬥機,近百架強擊機,從數量上就壓倒了戰區的全部空中力量,經戰區司令官的同意,我們出動了東北戰區的全部戰鬥機(包括戰鬥轟炸機)240架迎戰,並把另一架a-50u也升空參戰。


    本來作戰地域在我軍控製區,這批戰機可以得到地麵防空係統的支持,完全有能力抵禦對方的突擊。


    然而有二個因素導致首戰的慘敗:首先敵方的機群利用了山區的地形,從預警機雷達的照射死角隱蔽地接近戰區,然後發動突擊,我軍的預警時間很短,大批的防空係統遭到了超低空飛行的強擊機的精確打擊而被摧毀;中方伏擊的隱形小戰機不但摧毀了19架正在起飛的戰機,而且在各基地造成了混亂,推遲了我戰機編隊的寶貴時間。


    還迫使空軍分出部分戰機去阻截這些小飛機,又一無所獲。


    “以淩亂的隊形去抗擊隊形整齊數量還占優勢的敵方機群,已經處於很不利的地位。


    不久又損失了2架預警機,當時在預警機周圍有8架戰機在警戒,據他們報告是被2架米格21戰機發射的導彈擊落的,一定是隆萊基地的米格機,隻是機上的導彈不知怎麽能攻擊自己人的飛機呢?地麵的防空指揮係統又遭到敵軍強擊機的打擊,他們的電子戰機的幹擾功率大得異乎尋常-俄國專家說隻有金龍電池能做到這一點。


    失去指揮的我戰機繼續各自為戰,可是效率自然大打折扣。


    “中央戰區的增援戰機受限於狹窄的東北走廊,全部被敵機阻截在戰區之外。


    中國人一定是從隆萊基地得到我軍的敵我識別碼的,擁有這套“護身符”的第二波中國戰機不斷地加入戰場,對方戰機的作戰時間也比我們長20分鍾以上,在空戰的後期給了我們的空軍最後的打擊。”


    少將沉重地停頓了一下,繼續道:“3個小時的空戰,戰區損失了209架戰機,隻擊落了38架敵機(實際上是34架),其中還沒有一架他們的隱形戰機??這些戰機伏擊得手後立即返回返航,看來敵軍十分謹慎地保護著該型戰機的秘密。


    敵強擊機的穿甲彈和戰略轟炸機的鑽地彈貫穿力十分強大,摧毀了基地上的14架轟炸機,17架蘇-24、蘇-34強擊機和4 架c-130運輸機。”


    這位少將真的成為一無所有的“空”軍司令了。


    接下來各防區的司令官、軍長、主力師師長報告了戰況,他們的炮兵陣地、防空導彈陣地和直升機前進基地遭到了集中攻擊。


    初步統計損失了300多門重炮,43座火箭炮、112輛輕重型坦克、89輛自行榴彈炮、69門高射炮和7個s300防空導彈係統。


    戰區參謀部的預案中第 2、第11、第12快速旅的武裝直升機大隊用於抗擊敵軍的陸航兵團,當時第2旅的已被派往隆萊基地,另2個旅共有160架武裝直升機。


    敵軍的攻擊開始後,地麵雷達向他們通報,敵軍出動了約200架各型直升機組成10隊。


    可是並未發動對地攻擊。


    不久就發現原來他們是營救飛行員的,於是雙方展開了搶救飛行員的拚死搏鬥,我軍遭到重大損失。


    據統計我軍共擊落38 架(實際是34架)敵機,可是隻搶到3名受傷的飛行員,卻損失了33架武裝直升機。


    而且估計有70多名我軍的飛行員被敵軍的營救隊抓去了。


    戰區的好幾支部隊是由考拉爾德中將從西線帶來的精銳,他們的指揮官是首次遭受如此慘重的打擊,充分領教了中國軍隊強悍的作風,產生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被動挨打的感覺。


    考拉爾德中將是位作風強硬的將領,當然不能讓士氣低落下去,於是強打起精神說道: “我們確實遭受了重大的損失,不過並未扭轉雙方在東北戰區的實力對比。


    我軍總共有3800 多輛主戰坦克,正在源源不斷地調集過來,對方絕對沒有抗擊的能力。


    第17、第18重型裝甲師換裝勒克萊爾坦克的培訓即將結束。


    總參謀部已經在為我們緊急調集武裝直升機,我們的陸航兵團至少能夠抗擊敵軍的武裝直升機,僅依靠重型坦克的強大打擊力量也足以達成戰役目標。


    隻是空軍必須緊急尋找對策,不能再這樣被動挨打了,你們有什麽對策嗎?”潘考德少將答道:“總部已經在調集戰機增援我們,現在有二個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是該死的 ‘東北走廊’ 導致其他戰區的戰機無法迅速增援,而據情報顯示中方在一線和二線總共有550架戰鬥機,可以在自己的領空迅速調動。


    其次是基地的保衛問題,尤其是夜間頻頻遭到敵軍突擊隊和隱形小飛機的襲擊。


    相應的對策是在戰區保持足夠的製空戰機,初步定為340架,並且如果再次發生類似昨夜的襲擊,北部戰區將發動大規模的空襲,攻擊西線預定的敵軍目標。


    這樣一來基地的保衛任務就更重了。


    空軍正在演練lca輕型戰機打擊中國零式機的戰術,隻是夜間很難發現它們。


    請司令部加強保衛的力量。


    如果能用一個白天基本達成戰役目標,我們有能力奪取戰區的製空權,而且蘇-24、蘇-34攻擊機可提供火力支持。”


    這些隱形小飛機確實令人頭痛,不解決這個問題,在東北戰區集中大批戰機是極危險的事。


    考拉爾德問道:“在探測這些隱形小飛機方麵有什麽進展嗎?總部研究的聽音器有效果嗎?”潘考德少將回答道:“美、俄二國的專家也極為重視這個問題,俄國雷達專家已親臨我們戰區試驗新型的亞毫米波頻率捷變多普勒雷達,它與聽音器都有一定的效果。


    問題在於這些小飛機能在超低空飛行,安裝在地麵上探測距離太短,而且一下雨不用說聽音器就是新型雷達的效能也極低。


    俄國專家正在設法把新型雷達裝到卡-60直升機上去,可是直升機的速度太低,追不上小飛機。


    空軍正在與美國人商討引進oa-10“雷電”引導機來安裝這套新型雷達,從空中可大範圍地探測低空的小飛機,然後以火箭彈和機炮殲滅,該型飛機的速度正好壓倒那些小飛機。


    地麵上還是請司令部調用精銳部隊加強守衛。”


    中將決心盡早發起大反攻。


    經與參謀人員商討後,決定總攻擊的時間隻推遲4天至7月21 日,用於陸航兵團的重組和補充戰機。


    卡普提河大橋7月14日16:00我軍的海軍特種兵部隊——第2陸戰師“劫機”成功,對考拉爾德中將的打擊是不言而喻的,他第一次感受到中國突擊力量的攻擊力。


    損失也十分慘重,240架虎式武裝直升機本來是他手中的王牌,現在卻成了對方手中的打擊力量;他從西線帶來的第3快速旅,包括旅長在內的大部分官兵非死即傷,隻有留在陣地上的副旅長和旅部的一些參謀,以及1個裝甲步兵營、陸航兵團的22架運輸直升機和12架多用途直升機幸免於難,要想重建必將大費周章;第4快速旅損失了參謀長和一些參謀,全部的陸航兵團的武裝直升機大隊;第14、第15 裝甲步兵師的陸航大隊也幾乎全軍覆沒。


    丟失的直升機還可以再買,這些有實戰經驗的官兵的損失才是致命的。


    事發後,東北戰區立即報告了陸軍參謀部,並請求從西線和庫存中再調集一批武裝直升機增援,由於損失了大批直升機駕駛員,還要求調集一批人員來增援。


    因為武裝直升機的空中火力對這次反擊是至關重要的。


    陸軍參謀部好不容易調集了60架卡-50、卡-52,80架印製的lch及其駕駛員,隻夠裝備第4旅和第14、第15裝甲步兵師陸航大隊的。


    第3旅的殘餘部隊隻好作預備隊了。


    計劃中的攻擊力已經被削弱了。


    好在考拉爾德手中的另一張王牌??地麵的440輛勒克萊爾坦克的攻擊力也足夠強大了。


    此時,這460輛重型坦克(其中20輛是備用的,以確保任何情況下有440輛能投入作戰)在第17、第18重裝甲師的坦克兵團官兵的努力下已經到達卡普提河大橋,準備過河了。


    他們已經在英帕爾東北的卡庫爾基地培訓了3周,這些坦克兵都是老手,改型並不困難。


    他們十分讚歎該型坦克的性能:在1999年7月14日法國國慶節閱兵式中才首次向世人展示的“勒克萊爾”坦克是在世界上第一個實現不論在白天和黑夜,都能在行進中進行射擊的坦克。


    若是以每小時50公裏的速度前進,它每分鍾仍可發射6發炮彈。


    坦克內裝備有1500馬力的馬達,在戰場上的時速可達71公裏,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坦克之一。


    在沒有任何準備的情況下,若遇到1米深的河流,它也能涉水而過。


    它的最大行程為600公裏,既能抵禦北極的嚴寒,也能承受沙漠地帶的酷熱。


    戰鬥全重 54.5噸 ,較美國的a1m1主戰坦克輕7噸。


    采用模塊化設計技術和複合裝甲技術設計的組合式裝甲塊,以螺栓連接方式固定在基本裝甲框架上,組成裝甲防護體係。


    這種裝甲防護體係既便於對受傷坦克進行戰場搶救,更換被毀裝甲塊,也便於根據威脅變化方便地調整裝甲,而毋需修改坦克的基本結構,為今後更換、使用更先進的裝甲塊打下基礎。


    我國多年來與該坦克的製造商??法國賈特(giat)工業公司商討引進該型坦克和生產技術,由於北約的阻撓沒有成功。


    這支部隊從今天淩晨6:00就出發,460輛搭載了重型坦克的運輸車,還有16輛重型卡車運載著實彈訓練後多餘的炮彈跟在後麵,組成的車隊快速奔馳在公路上聲勢浩大。


    為了確保安全,東北戰區加強了空中戰機的巡邏;車隊的前、中、後部各有4輛裝備防空導彈的裝甲車保護,中間還有1輛大客車乘坐著24名法國賈特公司的維護指導人員,以防路上發生重大故障時可指導搶修,4名法國教官已乘飛機前往前方基地了。


    經過將近10個小時的奔波終於抵達了卡普提河大橋,其間隻是短暫地休息了2次。


    這裏離開大軍雲集的前線隻有55公裏了,大家都放鬆了下來。


    此時又下起了雨,氣溫也下降了,比起剛才又悶又熱要好過多了。


    命令傳下來讓就地休息,等一下坦克要駛下運輸車自行過河。


    原來為了確保這次坦克轉運萬無一失,事先對沿路的橋梁進行了檢查。


    檢查中發現卡普提河大橋的鋼架有4處出現了裂痕,專家們確定橋梁已無法承受重達80多噸的運輸車的通行,甚至也不能承受400多輛重型坦克的直接通過。


    要全麵加固橋梁時間已經不允許,而且無法繞道,因為另一條能通行重型車輛的公路緊貼布拉馬普德拉河南岸,很容易受到對岸中國炮兵的襲擊。


    幸好在大橋上遊有一處平緩的河道,即使在雨季深度也不超過1米,勒克萊爾坦克可以直接過河。


    繞行過去的土路隻有4公裏長,雖然彎曲崎嶇一些,對於主戰坦克根本不成問題。


    於是事先在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做上了標記,並派遣了交通指揮人員在岔路口執勤。


    在雨中一輛輛坦克駛下了運輸車,然後駛離公路沿著標記向渡河地點行進。


    運輸車、12 輛防空裝甲車、法國人乘坐的客車和彈藥車則直接通過大橋前往會合地點,而且彈藥車將直接前往陣地。


    按照計劃整個渡河的行動需要1個半小時。


    起先還是蠻順利的,接著坦克就要拉開距離了,坦克手隻見雨中站著不少交通指揮人員克盡職守地在指路。


    第一輛坦克的車長是第17師的參謀長,經過半個小時的行駛就要到達河岸了,他忍不住打開了艙蓋冒雨探出身子向前察看,此時由於下雨,天色已經很暗了,他還是看到了河水,通過無線電向等在會合處的人報告道,一切正常,他們馬上就要過河了。


    他做夢也不會想到,這一路的交通指揮人員已經全部換成了中央突擊師的人了。


    第2陸戰師順利地奪取了240架虎式直升機後,郝誌剛決心吃掉考拉爾德的第二張王牌? ?460輛勒克萊爾坦克。


    這些天電子戰小組頻繁出擊,收集了大量的信息,掌握了這批坦克的運輸路線和方案。


    他們預先用特殊手段破壞了卡普提河大橋,並且不露痕跡。


    製造了奪取坦克的良機。


    印軍坦克要繞道,隻得請當地的守備部隊負責指路和引導。


    郝誌剛提前一天把大批的突擊隊員和坦克手埋伏在這個地區,在這荒丘野地散布了2000多人外麵一點也看不出。


    坦克一駛下公路進入小路,他們就迅速地解決了印軍的交通指揮人員,換上了“冒牌” 的印軍,並得到了發給他們用於聯係的對講機。


    那些坦克兵根本就不認識這些守備部隊的人,所以也不可能覺察這些變化。


    這時在路旁的正好是特種兵連長,他不失時機地讓一名隊員去指揮第二輛坦克停一下,然後一個箭步竄上了低速行駛的坦克,用無聲手槍擊斃了那位參謀長,並一下子把他拖出坦克扔到路邊。


    另一名隊員則跑到坦克前做手勢讓坦克停下,駕駛員莫名其妙地停了車,由於艙蓋已經打開,隻見一個交通指揮人員站上了坦克對他說,前麵拐彎處有一個大坑你也去看看能否通過吧。


    他就鑽出了坦克,裏麵的炮手居然也跟了出來,倒是省了一番手腳,兩人被解決後,這就成了我們的第一輛坦克,立即有隊員上前在坦克不引人注目的地方貼上了2個熒光標記,我們的人隻要一看就知道是自己人的了。


    我們的坦克手雖然能駕駛,可是不能用它來作戰,好在計劃中就不需要他們作戰。


    一名善於模仿印度人說話的隊員則進去冒充“參謀長”,他隻要略微帶些著涼咳嗽,再加上在通話器中“加入”一些雷電幹擾,無人能識別出來。


    說來話長,實際上隻是幾秒針的時間。


    坦克行列又繼續前進了。


    等過了河,又行駛了1公裏,在突擊師參謀長傅其彪上校的一聲令下,坦克行列紛紛停了下來。


    有的是交通指揮人員讓他們停的,然後以各種辦法讓他們出來,自然就把他們解決了。


    有的是突擊隊員暗中堵住了坦克的進氣口,製造出“故障”,迫使坦克手出來予以解決。


    最神的是這麽大的行動居然沒有出亂子,這也可見突擊師官兵的素質之高。


    隻不過20分鍾的時間,這460輛勒克萊爾坦克已經落入我軍之手,當然他們暫時還沒有很大的戰鬥力。


    到離開會合點隻有800米的時候,第一輛坦克中的“參謀長”呼叫負責維護的法國人,說他們前麵的3輛坦克發生了故障,“可能”是涉水時出的問題,把路也堵死了。


    法國人的隊長問道,大概是什麽問題。


    回答是轉向操縱失靈。


    於是這位隊長帶了8位技師拿了一些工具,跑了過來。


    此時,在會合點負責的是第17師的一個參謀,他馬上命令2輛裝甲車上的人下來當警衛,保護法國人。


    這一行人迅速地從好幾個交通指揮人員的麵前走過,他們還熱情地為法國人指路呢。


    可是等他們剛看到坦克時,就悉數被我軍的突擊隊員製服了。


    那位法國人的隊長在槍口的威逼下,隻好向那個印軍參謀通報,再有15分鍾就能排除故障了,不過要請法國的維護人員立即送幾件工具過來。


    於是參謀讓他與其他法國人通話,他用法語講了幾個專用名詞。


    於是又有8名法國維護人員在另2輛裝甲車的印軍的保護和幫助下,拿了工具直奔小路而去。


    等他們也落入我軍之手,傅其彪上校按預定方案發出了信號。


    突擊隊員立即分工向各自的目標出擊。


    此時已是當地時間18:40,雨越來越小了,天已經黑了。


    12輛裝甲車又有2輛的人下車,到了師參謀的身邊,好聽從他的差遣。


    另6輛的人,覺得車內悶氣,也打開了艙門透風。


    那些運輸車的駕駛員也都放下車窗靠在座椅上打瞌睡養神。


    那輛客車上隻有7個法國人了。


    這時他們的近旁突然衝出來大批的突擊隊員。


    6枚槍榴彈準確地鑽入了那6輛裝甲車,一舉把車內的印軍報銷了。


    另外一批突擊隊員迅速鑽進了另6輛空的裝甲車,他們立即駛近那輛客車,不過已經有好幾名隊員先跳上了車,擊斃了印軍的駕駛員,並立即讓法國技師俯臥到車廂的地板,還每人給了一頂頭盔,讓他們都套上了防彈背心。


    於是留下2輛繼續警戒。


    那個師參謀和他身邊的印軍早已被解決掉,4輛裝甲車和大批突擊隊員已經用狂猛的火力掃射那些坦克運輸車,那些毫無戒備的運輸兵如何是對手,轉瞬即被全殲。


    卻說那16輛運輸坦克炮彈的重型運輸車,在第17師124坦克團參謀長的率領下沿著丘陵間彎曲的公路急速奔馳,這裏距前線隻有55公裏,公路的控製權已由軍方接管,為了給這支龐大的坦克輸運車隊讓路,這段時間極少有車輛通行。


    他們剛要繞過一個山嘴,隻見一個印度兵手臂上箍著“執勤”字樣,揮舞一麵小紅旗讓他們停車。


    他跳上了踏板向團參謀長行了個軍禮,說道:“報告長官,剛才下雨把前麵的公路衝出了2個坑,工兵已經在趕過來搶修了。


    大概要1小時後就修好了。


    否則,你們派人去看看能不能把車開過去。”


    參謀長當然不願意等,於是親自帶了2個司機前往察看,其他司機也紛紛下車透透氣,此時雨已經停了。


    參謀長剛轉過山嘴就被解決掉了,路邊埋伏的突擊隊員也順利地解決了那些司機和押車的警衛人員。


    他們找了塊路邊的平地把車停好了,要等著後麵的坦克開路才能到達我軍陣地。


    當卡普提河大橋畔開火的信息傳到利多的突擊師指揮部後,這次行動的總指揮郝誌剛少將將命令參戰部隊出擊。


    47集團軍的坦克師這次配屬他指揮,220電動主戰坦克在陸航兵團 120架武裝直升機的火力支持下,向利多到迪格博伊南方28公裏寬的印軍防線發起了衝擊。


    4 架wz-12m以掃雷火箭彈為坦克打開了通道,重型坦克的前鋒是8輛帶有推土鏟的主戰坦克,它們不斷地填平通道上的反坦克塹壕。


    主戰坦克以強大的火力摧毀了印軍的地堡和工事,很快地突破了印軍的前沿陣地,後麵的步兵戰車和輕裝步兵迅速跟進,以火力清除印軍步兵的反坦克火力。


    這支從低空到地麵的鐵軍協同地向印軍的縱深陣地推進。


    一支由12架wz-12護衛的運輸直升機分隊迅即來到了卡普提河大橋,接運了俘虜的法國人和大批印軍的坦克手。


    突擊隊員則大都登上了完好無損的300多輛空載的坦克運輸車的駕駛艙,跟在先頭部隊的220輛坦克之後,後麵又是240輛坦克,我軍尚未掌握這批坦克的作戰技能,僅以坦克上的重機槍掃射,所以那6輛火力較強的裝甲車反而在最後押陣。


    途中又接上16輛彈藥運輸車,讓它們居中。


    這支龐大的坦克車龍飛速向印軍在利多一帶的防線衝擊過去。


    不過半個小時後就趕到了印軍陣地的後麵。


    印軍的防禦部隊正在苦苦地抵禦正麵我軍的進攻時,後背突然遭到了強大火力的攻擊。


    這裏本來是第17、第18重裝甲師的防地,他們正在等待這批坦克的到來呢。


    誰知這批坦克反而掉轉炮口來打他們了。


    這批坦克雖僅以坦克上的重機槍掃射,然而這麽多坦克的聲勢實在驚人,此時我軍的陸航兵團的主力也轉為掩護他們了。


    第17、18師留在陣地上的自行榴彈炮和防空裝甲車如何經受得起啊。


    未被摧毀的也紛紛向兩側的陣地逃去。


    這460輛坦克夾著16 輛彈藥運輸車和300多輛空的坦克運輸車,在我軍電動坦克組成的鋼鐵屏障的保護下,如同一陣狂暴的龍卷風掃過了這段印軍陣地。


    那24位法國人早就被直升機運送到我軍陣地,不久又被專機送到了重慶坦克製造廠。


    從卡普提河大橋的槍炮聲起,到尾隨勒克萊爾坦克群的最後一輛繳獲的裝甲車進入我軍陣地,前後不過一個半小時,轉瞬間利多一帶又複歸平靜。


    印軍隆丁基地派遣的快速旅都沒有趕上這場熱鬧。


    隆丁印軍東北戰區前線指揮部7月15日9:00在今天的軍事會議上司令官的臉色更加嚴峻了,各將領在報告時十分小心唯恐引起他的不快。


    他手中的第二張王牌又被對手吃掉了,對方的出手越來越厲害了。


    利多防區的司令官是第4軍軍長凱辛根少將,他報告道:“第17、第18重裝甲師各自的3 個坦克團連人帶坦克都被敵軍劫持了,留在陣地上的自行榴彈炮團和防空裝甲車團也基本上被摧毀了。


    這將嚴重削弱 ‘門閂’ 作戰行動的打擊力量。”


    戰區參謀長丹頓少將說道:“敵軍的這二次行動,甚至前一次劫持 ‘海鷂’ 的行動顯然都是得到了確切的情報,才能組織得如此完美。


    參謀部認為不可能是內部人員透露的。


    經查各防區都發生過基層連隊連部被敵軍偷襲的事故,敵軍完全可以從連部的電腦上通過軍用網絡獲取我軍的秘密。


    據說電腦高手能破解各種複雜的口令進入各級電腦係統。


    請各位加強電腦網絡係統的安全保衛,參謀部將下文規定新的管理辦法。”


    他的話引起了全場的震驚。


    會議前他已經與司令官討論過此事了。


    考拉爾德雖然出身於裝甲部隊,但十分關注信息戰的形勢,在震驚之餘他心裏明白在這場看不見的戰爭中他輸了,而且輸得很慘。


    可是現在電腦網絡已經滲透到連隊一級,下達的指令和文件,上送的報告和統計材料都是通過網絡完成的。


    電話隻是用於實時指揮或緊急事件的請示。


    難道又要回到靠傳令兵傳送文件的時代了嗎?考拉爾德司令官決策,進攻的d日再推遲2天-7月23日,調動坦克需要更多些時間。


    他下決心扭轉被動挨打的局麵,這就必須盡快實施“門閂”行動,以優勢的重裝甲部隊在山前丘陵地帶大量殺傷敵軍,並最終把他們逐出這一地區。


    為了加強行動的保密,他指令參謀部的電子戰部隊在網絡上散布假信息,並製訂加強網絡安全的措施。


    又規定有關此次行動的命令、文件全部製作成加密的書麵文件傳送,不準保留在聯網的電腦中。


    送總參謀部的加密文件也以軍機傳送,直到軍用電腦網絡得到徹底的改造為止。


    可惜電子戰部隊隻能完成製造假情報的任務。


    對於網絡的防範措施卻一籌莫展。


    本來以印度的市場容量可以發展自己的電腦網絡係統,可是他們應用軟件的生產能力雖然比較強,但芯片製造業卻太落後了,而且也不掌握先進的操作係統和數據庫技術。


    如果芯片委托國外生產,那等於是換湯不換藥。


    所以隻好沿用美國人的電腦網絡係統,固然有利於拓展軟件業的出口市場,但是在軍用網絡中卻留下了極大的隱患。


    我軍電子戰團一係列成功的突擊行動,為這套係統敲響了喪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醒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衛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衛華並收藏醒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