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同為一個隊,但是在平日的訓練中,除非是教練的要求,除此之外隊長韓衝羽更多的是自己獨個的單練,隨便挑一個到兩個隊員作為自己的對手,然後就開始自己的突破表演,種種漂亮的入球姿勢常常引得思元高中裏慕名而來的女生的陣陣尖叫。這種獨來獨往的球風時常被李宵龍所指責,李宵龍告訴韓衝羽身為一個控球後衛更多的是需要給別的隊友創造機會,而不光是自己想著得分。韓的回答是:“如果別的隊友都不能得分時候我傳給誰去?場上我最相信的永遠都是我自己。”


    “也許讓韓衝羽當得分後衛更適合一些。”李宵龍常常有這樣的想法,但是若是不去看韓衝羽的得分,僅僅是他的控球,他的傳球,他開闊的視野,他的創造力又讓人覺得不擔當一個球隊的靈魂人物而僅僅放任其擔當一台得分機器更為可惜,而控球後衛無疑是發揮其才能的最佳位置。


    這樣的球員是多少球隊可遇而不可求的,而如今思元最大的問題大概就是說服韓的獨斷個性,李宵龍為此也花了不少心思,除非有人能夠打敗他,也許他瘋狂的得分行為會收斂一些,但放眼整個思元,甚至整個區內同年齡的球員中都未必有人是他的對手,所以韓的獨來獨往不是沒有道理的。


    場上,紅隊已經以35:22領先13分結束了上半場。韓衝羽一人就獨得24分,加4次助攻,幾乎紅隊所有的得分都與韓有關。而相比之下,李馨雖也有4次助攻,但得分僅有區區的6分,更關鍵的一點是韓衝羽的得分都是在李馨的防守下得到的,這對李馨的心理是個巨大壓力。


    下半場開始,情況與上半場如出一轍,看似簡單的籃球技術在韓的串聯運用下簡直出神入化,就拿開場連續三次的晃人上籃來說:第一次麵對李馨的防守,韓連續的交叉步胯下運球,李馨雖然密切關注著韓的動作,但卻無法確定速度驚人的韓何時會啟動,韓就利用這樣令人眼花的運球來分散防守者的注意力,而有經驗的防守者一般都會緊盯對手的視線,期望可以從其目光中讀出一些信息從而來判斷其下一步可能的動作。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韓就是利用瞬間李馨揣摩自己的心理的時候向旁瞥了一下,做了一個似要分球的假眼神,僅僅是半秒不到的遲疑,韓便已經甩下呆滯在原地的李馨進而突破上籃了。


    第二次是從側麵進攻,在李馨的緊逼之下,韓背身運球,佯裝一點一點向內線擠,李馨當然是拚命地頂,然後看著進攻者的動作,用手或其他方法不斷向對方施壓這是任何一個有經驗的防守者都會做的。而韓感覺到李馨因為要頂住自己向左側的移動,所以重心都在的背部的左側,便突然一個半轉身向內突,李馨即是本能性的又是經驗性的跟上防守,但誰又知道,僅僅是一步的間隔韓衝羽就做好了重心的重新挑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將球運至左手,而此時也已調整好步伐,三步並兩步再次上籃得分。而可憐的李馨極力想跟上韓的步伐但重心又無法立即調整過來,幾乎摔倒。


    第三次是正麵進攻,韓這次是麵對李馨,沒有做任何假動作或晃人動作,直接向右路突破,李馨貼得很緊,接近禁區時李馨也及時跟到了,再挪一步就是底線,所以李馨當然的認為韓會投籃或傳球,但他卻沒有,而是右腳一步跨向李馨身前,僅此一步的動作便瞬間將自己的不利形式轉為有利形式――李馨反被韓擋在底線前,頓時失去防守的有利位置,韓又以極快的速度將身後的球背身運到身前。之前又遇到陳嘯吟的補防,在這樣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情況下,韓居然未作任何調整動作,再次一個180度大轉身輕易越過陳的防守再次上籃。


    在場人員無不被這突破動作驚得而大張其口。


    這種被稱作crossover的動作,即變向過人。韓能夠以如此快的速度,如此簡潔實用的動作,連續三次運用不同的方法突破得手,實在出乎李馨預料。更讓李馨膽寒的是每次都以為自己已經妥貼地做好了一切防守的準備,對手幾乎沒有可能直接從這裏突破得分的,但結果是連續三次雖然都是運球突破,而且三次的突破的方法卻都不盡相同,每次都以最快的反應最恰當的技術動作來擺脫防守。


    韓衝羽每多一次成果的進攻,李馨的信心上就受到多一次打擊,三次過後幾乎磨滅了李馨的防守yu望。而以相同的方式不同的方法屢次突破對手的防線得分,這就是韓最為可怕之處,一般的對手早在此時失去自信心。一點一點失去控球,防守體係,籃板,應該得到的分,最後以大比分落敗,別人從前這樣形容不敗之師“空氣漫遊者”,而這又何嚐不是說明了“空氣漫遊者”的核心人物韓衝羽真正的可怕之處。


    紅隊乘勝追擊,轉眼間比分已經拉大到二十分,此後不但韓衝羽繼續著驚人的表現,隊友卓一凡的內線突破,甚至大力扣籃;池勝威不久前才練就成的中投絕技;新人黃澤寺積極的拚搶;俞越音嚴密的防守都得到充分的發揮,就好像都受到韓衝羽感染似的,積極性被迅速調動起來。在他們眼裏隻要是和韓衝羽分在一組,似乎就從來都沒有想過會敗。


    “我不用害怕失誤,不用害怕球投不進,有韓衝羽在,隻要他在就一定沒有問題的。”隊友都對韓衝羽抱有這樣的一種信賴,所以能夠放開手腳,淋漓盡致地發揮自己的專長。


    “看來這場比賽大局已定了。”李宵龍在場邊沉思道。他的目的似乎達到了,比賽後階段,疲憊漸漸開始在李馨臉上顯露開來。訓練過後,李馨顯得非常消沉,一聲不吭地離開了體育館。


    “為什麽您要這麽做呢?為什麽要讓韓衝羽發揮出全部實力來對付你的兒子呢?李馨他才隻有十六歲而已啊。也許你的兒子從此也就一蹶不振了啊!”比賽結束,一旁的田建中不解地詢問李宵龍。


    “我隻是要他了解到強中自有強中手的道理。”李宵龍淡淡地丟下這一句便離開了體育館。


    “到底我與他的差距在哪裏?為什麽他能夠擁有那麽高的實力,到底他是如何訓練出來的,還是天生如此?而他僅僅比我大一歲而已。”


    “我是不是該放棄,也許加入籃球隊本來就是一個錯誤?我也許根本不可能像韓衝羽那樣來領導一支球隊。”


    “我真的打得有隊友們說的那麽好嗎?還是僅僅是巧合。思元夏杯上獲得亞軍也是巧合吧,或者是完全是卓一凡和夏俊的功勞,我隻是個陪襯而已,因為和他們在一起,所以分享了這種榮譽。那麽打敗卓一凡呢?也是巧合嗎?不是吧!


    我還是有實力的不是嗎?那怎麽會敗給韓衝羽,那為什麽會敗給羅宏天都那麽慘?


    因為他們是天才球員嗎?天才球員就不是人嗎?為什麽他們能夠達到的高度,我卻達不到,是我不夠努力嗎?我沒有他們努力嗎?不,我已經非常努力了,我不相信別人會比我更努力,但為什麽,為什麽會敗得那麽慘?”


    無數的疑問困擾著李馨,韓衝羽瘋狂得分的身影在少年心裏落下了深深的陰影,整個回家的路上李馨都在不住地問自己。


    當一個人有煩惱的時候他會幹什麽?如果是沒有知心朋友的大概隻有將苦惱獨自咽到肚子裏,那樣很苦,很少有人願意這樣。所以為了分解自己的煩惱,人就會為此去尋找一個自己能夠與之說話的人,這便是朋友了。李馨是幸運的,對他而言,從前有苦隻有一個人下咽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他有了卓一凡,夏俊,池勝威,歐陽馳,章曉雪,方文欣這些朋友,任何時候隻要想到他們就不會覺得生活索然無味了,這是李馨從前未曾想到過的。但有些問題即使是整日形影不離的朋友也未必能夠對其傾訴,那是因為他們也許並不能理解自己的感受,並不能設身處地地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來為自己想一想,當然這樣要求別人是苛刻的,我們也沒有資格更多地要求他人這麽做。別人有別人的生活,絕大多數的情況下與自己的生活環境是迥異的,就如你不能想像對方的立場一樣。所以真正能夠找到交心的朋友的人是少之又少,在這方麵,李馨仍然是幸運的,當他遇到心理問題,第一個想到的人是誰?不是卓一凡,不是夏俊,更不是父親李宵龍,而是周峻毅:一個接觸機會並不是很多的神秘男子,但卻是李馨真正願意吐露心聲的知心朋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少年籃球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dreamwing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dreamwing並收藏少年籃球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