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張光祖以後,國誠並沒有沿原路回府,而是繞到錦衣衛南鎮府司去了。
南鎮撫司的指揮同知吳璉見一小娃娃領著百餘半大小子來到衙門,心中又是好氣又是好笑,這是哪家的少爺,連錦衣衛南鎮撫司也敢闖。正待叫人將這群小孩驅散,他猛然發現當中一個七八歲的小童身穿飛魚服,腰間佩戴一把小小的繡春刀,心下一驚,難道這就是皇上新自提拔的那個香水百戶?這小家夥別看年齡小,可不是盞省油的燈,前段時間把一個從一品的右都督和正三品的順天府尹給拉下了馬,一文一武,被他耍弄於股掌之間。
“他不會是來找本同知的麻煩來了吧,我可沒惹你,而且我還是你的頂頭上司呢。”吳璉此刻心中不免有些惴惴不安。說來好笑,平時吳鏈別說見到同級的官員,就算是見到一二品的朝中大員也是趾高氣揚,但今天一個小小的百戶卻讓他有點忌憚。
國誠很有禮貌,上堂來先給吳璉深鞠一躬:“下官錦衣衛百戶國誠見過同知大人。”
國誠並不認得吳璉,不過明朝是一個很有趣的朝代,從官服上就可以看出官員是文還是武,是什麽品級,所以國誠認得堂上的官員是指揮同知。
吳璉心下稍安,問道:“國百戶今日來到南鎮撫司有何貴幹哪?”
國誠道:“有人欺負到錦衣衛頭上來了,帶人打了錦衣衛。”
吳璉拍案而起:“是誰這麽大膽,錦衣衛是皇上親軍,攻擊錦衣衛就是打皇上的臉,還有王法嗎?”
國誠道:“彭城伯。”
吳璉一下子軟了:“伯爺呀,這可有點難辦了。”
明代的勳爵,除了朱元璋敢大開殺戒之外,沒哪個皇帝敢動他們,更別談錦衣衛了。
國誠道:“沒事,我打回來了,還把張光祖的兩條手給廢了。”
吳璉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卻沒有請國誠喝。原來明人喝茶是有講究的,如果自己端起茶杯,同時請對方喝茶,這叫端茶送客,而自已想喝茶是拿起茶杯獨飲。這口茶還沒有下咽,聽說國誠已經廢了張光祖的兩條手,不由嗆了一下,咳嗽了幾聲,失聲叫道:“你廢了張光祖的兩隻手?”
“是呀,欺負到錦衣衛頭上,不是找倒黴嗎?”國誠氣憤地說,接著他把事情的原委說細地說給吳璉聽。
吳璉聽了半晌說不出話來,問道:“打也打了,你把這事告訴本官又有何用呢?”
國誠道:“大人,您放心,黑鍋用不了您背,我國誠年齡雖小,背卻很寬,再大的黑鍋也不怕。這次來是找您要武器來了。”
吳璉倒抽一口涼氣:“喝,還嫌打得不夠重啊,木棍板凳都搞斷人兩隻手,再上武器,不要出人命嗎?沒有、沒有。”
國誠站起身來,摸出一卷黃色絲綢卷軸出來,高高舉起,道:“請指揮同知大人接旨。”
吳璉心道:“你還帶聖旨來的呀,早說呀,這不是讓我白跪你一趟嗎,喝,這百戶比我這從三品的同知還威風。”
吳璉無可奈何地跪下,國誠道:“同知大人親自看吧。”
吳璉接過聖旨一看,聖旨不是發給自己的,還真白跪一趟。聖旨上說和明白,國誠自行招募百餘名錦衣衛,專職保衛皇孫的安全,請各級官員予以配合。
國誠收過聖旨,對吳璉說道:“同知大人,皇上請您給我一點武器。”
吳璉苦笑著說:“你把皇上都搬出來了,看樣子我不給也不成了,走,我們去倉庫看看。”
國誠帶來的來的錦衣衛一聲歡呼,跟著吳璉往武器倉庫而去。
進了倉庫,裏麵的武器琳琅滿目,什麽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啦,什麽盾牌、弓箭、弩槍啦,什麽三眼銃、鳥銃、拐子銃啦真是應有盡有。
吳璉道:“全在裏麵,拿吧。待會兒點個數,到我那填個領條,就可以拿走了。醜話說在前頭啊,拿走了以後,保管可就歸你了,丟了槍械自己負責啊。”
國誠對錦衣衛們說道:“除了弓箭、弩槍什麽也別拿,力氣大的,用弓箭,力氣小的用弩槍。”
國誠自己卻挑了一支鳥銃和一支拐子銃,現代人,還是對火器感興趣啊。
盧受已經得知街頭發生的事情,向萬曆匯報。當萬曆聽到國誠明知張光祖是彭城伯的後人,還要折斷他的雙手,歎道:“殺伐果決,看來由檢撿到了個人才呀。”
盧受道:“奴婢倒覺得這國誠啊,殺氣太重,人家都求饒了,放過他算了。古語有雲,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會饒人。”
萬曆道:“收起你那副仁義道德吧,我可沒聽說你饒過誰呀。李長庚,你饒過了嗎?”
盧受嚇得跪倒在地,和小雞啄米似的磕頭:“奴婢該死,奴婢該死。”
萬曆道:“起來吧,不知道的,還以為朕在欺負你呢。你是朕的心腹,用得久了,也不願意換了。李長庚的事朕心裏明白,你委屈了。”
盧受哭道:“萬歲,你的話讓奴婢心暖哪。”
萬曆丟給他一條毛巾,道:“擦擦吧,一大把年紀了。再說說國誠吧。”
盧受擦幹眼淚,道:“萬歲,這國誠現在已經進了錦衣衛南鎮撫司了,你說他是不是向吳璉求援呢?”
萬曆道:“不會。國誠的性子剛毅,斷不會做出這麽沒誌氣的事。他去那裏做什麽呢?”
萬曆皺著眉頭思考,手指無意識地在扶手上敲著。突然,他霍地起身,道:“不好,他去南鎮撫司拿武器去了,要出大事了。”
盧受忙道:“奴婢這就讓人把國誠宣進宮來,這小猴崽子,還翻天了。”
萬曆又緩緩地坐下:“算了,別插手這件事。太平了許多日子,怪沒意思的,看看熱鬧也好。”
盧受心道:“彭城伯張靜之,你自求多福吧,地上的禍你不惹,偏惹天上的禍。你不知道國誠這小子領了奉旨打人證的啊,不打白不打,打了也白打。”
國誠領著興高采烈的錦衣衛回到了國府,今天的收獲真不錯,打了人,領了兵器,回來還有新製服穿。
製服是量體裁製的,非常合身,穿上新衣,連頭上的包,身上的烏青也顯得漂亮了許多。隻是陳國齊有點鬱悶,因為國誠剛才扔在地上猛踩的衣服正是他的那件。
國誠哪管這些,拿到誰的衣服算誰倒黴,要知道運氣也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呢。他道:“陳國齊,你從後門出去,用繩子在離牆兩尺的地方拉起警戒線,把咱們的後牆包起來,上麵掛上一張告示牌,上麵寫著錦衣衛演習,閑人免入。吳虎平,你在前門也這樣辦。別說你不會寫字,學了兩個月,這幾個字應該會寫的。”
陳國齊、吳虎平齊聲問道:“有誰會來?這細繩能擋住來人嗎?”
國誠冷然道:“記住一句話,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當上級下命令時,你不是提出疑問,而是盡力完成任務。以後我下完命令後,隻想聽到兩個字,遵命。”
陳國齊和吳虎平一凜,齊聲道:“卑職錯了,遵命,這就去辦。”
陳國齊和吳虎平帶領人去布置,人多力量大,不一會兒就布置完了。他們先後回來複命。
國誠對陳國齊和吳虎平說:“今天我們打了張光祖,這件事定然不能善了。他一定會帶人前來報仇,而且會很快前來。我不知道他們會從前門來,還是後門來,你們各帶56人把守前後兩道圍牆,如果有人來了,就告訴我,我親自處理。你們聽我號令,我說射,你們就盡力放箭。”
陳國齊和吳虎平齊聲應了聲遵命,就去布置人員了。
看到國誠前來視察,陳國齊道:“早知到今天要打仗,我該多練練射箭的。”
國誠道:“射得中也好,射不中也好,沒有關係。彭城伯隻能調家丁前來進攻,就算能從五城兵馬司借兵,看到我們錦衣衛的服裝還敢進攻嗎?所以主力部隊還是家丁,這些家丁見我們動了真家夥,肯定嚇得拔腿就跑,到時候聽我命令抓俘虜去。”
盧受把打聽到最新的情況跟萬曆匯報了一下,萬曆沉吟了半天說:“我仿佛聽到了陷阱打開的聲音。”
南鎮撫司的指揮同知吳璉見一小娃娃領著百餘半大小子來到衙門,心中又是好氣又是好笑,這是哪家的少爺,連錦衣衛南鎮撫司也敢闖。正待叫人將這群小孩驅散,他猛然發現當中一個七八歲的小童身穿飛魚服,腰間佩戴一把小小的繡春刀,心下一驚,難道這就是皇上新自提拔的那個香水百戶?這小家夥別看年齡小,可不是盞省油的燈,前段時間把一個從一品的右都督和正三品的順天府尹給拉下了馬,一文一武,被他耍弄於股掌之間。
“他不會是來找本同知的麻煩來了吧,我可沒惹你,而且我還是你的頂頭上司呢。”吳璉此刻心中不免有些惴惴不安。說來好笑,平時吳鏈別說見到同級的官員,就算是見到一二品的朝中大員也是趾高氣揚,但今天一個小小的百戶卻讓他有點忌憚。
國誠很有禮貌,上堂來先給吳璉深鞠一躬:“下官錦衣衛百戶國誠見過同知大人。”
國誠並不認得吳璉,不過明朝是一個很有趣的朝代,從官服上就可以看出官員是文還是武,是什麽品級,所以國誠認得堂上的官員是指揮同知。
吳璉心下稍安,問道:“國百戶今日來到南鎮撫司有何貴幹哪?”
國誠道:“有人欺負到錦衣衛頭上來了,帶人打了錦衣衛。”
吳璉拍案而起:“是誰這麽大膽,錦衣衛是皇上親軍,攻擊錦衣衛就是打皇上的臉,還有王法嗎?”
國誠道:“彭城伯。”
吳璉一下子軟了:“伯爺呀,這可有點難辦了。”
明代的勳爵,除了朱元璋敢大開殺戒之外,沒哪個皇帝敢動他們,更別談錦衣衛了。
國誠道:“沒事,我打回來了,還把張光祖的兩條手給廢了。”
吳璉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卻沒有請國誠喝。原來明人喝茶是有講究的,如果自己端起茶杯,同時請對方喝茶,這叫端茶送客,而自已想喝茶是拿起茶杯獨飲。這口茶還沒有下咽,聽說國誠已經廢了張光祖的兩條手,不由嗆了一下,咳嗽了幾聲,失聲叫道:“你廢了張光祖的兩隻手?”
“是呀,欺負到錦衣衛頭上,不是找倒黴嗎?”國誠氣憤地說,接著他把事情的原委說細地說給吳璉聽。
吳璉聽了半晌說不出話來,問道:“打也打了,你把這事告訴本官又有何用呢?”
國誠道:“大人,您放心,黑鍋用不了您背,我國誠年齡雖小,背卻很寬,再大的黑鍋也不怕。這次來是找您要武器來了。”
吳璉倒抽一口涼氣:“喝,還嫌打得不夠重啊,木棍板凳都搞斷人兩隻手,再上武器,不要出人命嗎?沒有、沒有。”
國誠站起身來,摸出一卷黃色絲綢卷軸出來,高高舉起,道:“請指揮同知大人接旨。”
吳璉心道:“你還帶聖旨來的呀,早說呀,這不是讓我白跪你一趟嗎,喝,這百戶比我這從三品的同知還威風。”
吳璉無可奈何地跪下,國誠道:“同知大人親自看吧。”
吳璉接過聖旨一看,聖旨不是發給自己的,還真白跪一趟。聖旨上說和明白,國誠自行招募百餘名錦衣衛,專職保衛皇孫的安全,請各級官員予以配合。
國誠收過聖旨,對吳璉說道:“同知大人,皇上請您給我一點武器。”
吳璉苦笑著說:“你把皇上都搬出來了,看樣子我不給也不成了,走,我們去倉庫看看。”
國誠帶來的來的錦衣衛一聲歡呼,跟著吳璉往武器倉庫而去。
進了倉庫,裏麵的武器琳琅滿目,什麽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啦,什麽盾牌、弓箭、弩槍啦,什麽三眼銃、鳥銃、拐子銃啦真是應有盡有。
吳璉道:“全在裏麵,拿吧。待會兒點個數,到我那填個領條,就可以拿走了。醜話說在前頭啊,拿走了以後,保管可就歸你了,丟了槍械自己負責啊。”
國誠對錦衣衛們說道:“除了弓箭、弩槍什麽也別拿,力氣大的,用弓箭,力氣小的用弩槍。”
國誠自己卻挑了一支鳥銃和一支拐子銃,現代人,還是對火器感興趣啊。
盧受已經得知街頭發生的事情,向萬曆匯報。當萬曆聽到國誠明知張光祖是彭城伯的後人,還要折斷他的雙手,歎道:“殺伐果決,看來由檢撿到了個人才呀。”
盧受道:“奴婢倒覺得這國誠啊,殺氣太重,人家都求饒了,放過他算了。古語有雲,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會饒人。”
萬曆道:“收起你那副仁義道德吧,我可沒聽說你饒過誰呀。李長庚,你饒過了嗎?”
盧受嚇得跪倒在地,和小雞啄米似的磕頭:“奴婢該死,奴婢該死。”
萬曆道:“起來吧,不知道的,還以為朕在欺負你呢。你是朕的心腹,用得久了,也不願意換了。李長庚的事朕心裏明白,你委屈了。”
盧受哭道:“萬歲,你的話讓奴婢心暖哪。”
萬曆丟給他一條毛巾,道:“擦擦吧,一大把年紀了。再說說國誠吧。”
盧受擦幹眼淚,道:“萬歲,這國誠現在已經進了錦衣衛南鎮撫司了,你說他是不是向吳璉求援呢?”
萬曆道:“不會。國誠的性子剛毅,斷不會做出這麽沒誌氣的事。他去那裏做什麽呢?”
萬曆皺著眉頭思考,手指無意識地在扶手上敲著。突然,他霍地起身,道:“不好,他去南鎮撫司拿武器去了,要出大事了。”
盧受忙道:“奴婢這就讓人把國誠宣進宮來,這小猴崽子,還翻天了。”
萬曆又緩緩地坐下:“算了,別插手這件事。太平了許多日子,怪沒意思的,看看熱鬧也好。”
盧受心道:“彭城伯張靜之,你自求多福吧,地上的禍你不惹,偏惹天上的禍。你不知道國誠這小子領了奉旨打人證的啊,不打白不打,打了也白打。”
國誠領著興高采烈的錦衣衛回到了國府,今天的收獲真不錯,打了人,領了兵器,回來還有新製服穿。
製服是量體裁製的,非常合身,穿上新衣,連頭上的包,身上的烏青也顯得漂亮了許多。隻是陳國齊有點鬱悶,因為國誠剛才扔在地上猛踩的衣服正是他的那件。
國誠哪管這些,拿到誰的衣服算誰倒黴,要知道運氣也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呢。他道:“陳國齊,你從後門出去,用繩子在離牆兩尺的地方拉起警戒線,把咱們的後牆包起來,上麵掛上一張告示牌,上麵寫著錦衣衛演習,閑人免入。吳虎平,你在前門也這樣辦。別說你不會寫字,學了兩個月,這幾個字應該會寫的。”
陳國齊、吳虎平齊聲問道:“有誰會來?這細繩能擋住來人嗎?”
國誠冷然道:“記住一句話,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當上級下命令時,你不是提出疑問,而是盡力完成任務。以後我下完命令後,隻想聽到兩個字,遵命。”
陳國齊和吳虎平一凜,齊聲道:“卑職錯了,遵命,這就去辦。”
陳國齊和吳虎平帶領人去布置,人多力量大,不一會兒就布置完了。他們先後回來複命。
國誠對陳國齊和吳虎平說:“今天我們打了張光祖,這件事定然不能善了。他一定會帶人前來報仇,而且會很快前來。我不知道他們會從前門來,還是後門來,你們各帶56人把守前後兩道圍牆,如果有人來了,就告訴我,我親自處理。你們聽我號令,我說射,你們就盡力放箭。”
陳國齊和吳虎平齊聲應了聲遵命,就去布置人員了。
看到國誠前來視察,陳國齊道:“早知到今天要打仗,我該多練練射箭的。”
國誠道:“射得中也好,射不中也好,沒有關係。彭城伯隻能調家丁前來進攻,就算能從五城兵馬司借兵,看到我們錦衣衛的服裝還敢進攻嗎?所以主力部隊還是家丁,這些家丁見我們動了真家夥,肯定嚇得拔腿就跑,到時候聽我命令抓俘虜去。”
盧受把打聽到最新的情況跟萬曆匯報了一下,萬曆沉吟了半天說:“我仿佛聽到了陷阱打開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