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誠讓車夫把安樂椅和美夢思床墊從車上卸下來,魏忠賢一見大喜,道:“這是皇家工匠做的安東椅和美夢思啊,我在皇宮見過,坐起來的確很舒服。(.)朱誠,你能想到爺爺,我真的很高興啊。”


    魏忠賢自認是朱誠的爺爺,所以當他的麵從不自稱咱家,而是用“我”。


    朱誠道:“皇上賞了我十車東西,您是知道的,所以我就挑了幾件送來。魏爺爺老當益壯,不過我常聽人說,會休息的人,才會工作。您不時用用這些東西,才能更好地為皇上服務啊。”


    魏忠賢微微一笑,旋即收住,掩飾不住的憂愁又露了出來。


    “魏爺爺遇到了什麽難題嗎?”朱誠忍不住問了一句。


    魏忠賢歎道:“唉,說了,你也幫不上忙……”


    朱誠勸道:“說說看,說不定我就能想出個辦法來。”


    魏忠賢看了朱誠一眼,想到他平時的表現,心中有了幾分希冀,便說道:“還不是東林書院那些人,他們人多勢眾,掌握輿論,左右民心。他們提議加重農民賦稅,以應付如今朝廷入不敷出的問題。我和皇上的意思是提高商稅,反正商人有錢,拔一毛可以利天下。但東林堅決反對,還大發議論,說我誘|惑皇上違背祖製,迫使大批禦史上表彈劾我。被禦史彈劾倒無所謂,關鍵是我回府的時候,還被沿街民眾扔了一身的臭雞蛋、爛白菜。我一心想減輕農民的負擔,卻被大眾誤解,實在讓我心寒哪。”


    東林黨大部分是大地主兼富商,大明朝有士紳免糧稅、勞役的規定,多收農稅和他們一點關係也沒有,而收商稅則觸犯了他們的利益,當然要像瘋狗一樣狂吠了。東林黨掌握了輿論,把魏忠賢描繪成敲詐盤剝的狗腿子,自然被善良而又容易被人忽悠的百姓憎恨了。


    朱誠仰天大笑,道:“魏爺爺,你就為這一點小事就愁容滿麵,虧我還在阿檢的麵前誇你是鐵血宰相呢。”


    魏忠賢大喜,忙問道:“朱誠,你有辦法?”


    朱誠道:“東林黨掌握輿論,那咱們也掌握輿論不就好了。”


    魏忠賢臉色一沉,道:“掌握輿論,難道我還去開個皇家書院,就算是建了皇家書院又有多少人進來讀,讀了又有多少年才見成效。東林書院曆史悠久,門生故舊滿天下,我一人說,怎麽抵當得住他萬人罵。”


    朱誠道:“東林書院門生故舊確實很多,但核心成員不過百餘人,其他人都是人雲亦雲之輩,況且天下讀書人難道都是東林一脈嗎?更重要的是,天下的農民數以百萬計,這才是魏爺爺要爭取的人哪。”


    魏忠賢見朱誠言之鑿鑿,似乎有所憑依,便問道:“你認為我應該怎麽做?”


    朱誠道:“魏爺爺手中有一件上好的輿論利器,為何不用呢?”


    魏忠賢問道:“哦,說來聽聽。”


    朱誠道:“便是《邸報》呀。”


    魏忠賢問道:“《邸報》不過是中央發布信息和公布奏章的公文而已,有何作用?”


    朱誠道:“魏爺爺,報紙是可以影響人心的重要工具,試想,一個人天天在您耳邊說某甲是個好人,日久天長,您認為某甲是個怎樣的人?”


    魏忠賢點頭,道:“是啊,這麽說來《邸報》是個好東西呀。”


    朱誠卻道:“現在的《邸報》可以說一無是處。首先,《邸報》的受眾麵窄,隻有一定品級的官員才能閱讀;其次《邸報》的內容有限,隻是朝廷的公文和一些大臣的奏章,讓人完全沒有閱讀的興趣。”


    魏忠賢道:“你認為《邸報》應該如何改?”


    朱誠道:“《邸報》不能改,否則那些因循守舊的大臣又該囉嗦了。不過《邸報》雖然不能改,我們卻可以借雞下蛋,在《邸報》之外,設立《〈邸報〉增刊》。《邸報》不定期發行,但《〈邸報〉增刊》卻是每日發行;《邸報》是針對官員派送,但《〈邸報〉增刊》卻是麵向大眾發售;《邸報》隻刊登朝廷公文和大臣奏章,但《〈邸報〉增刊》卻無所不包,有《時政要文》,有《政策解讀》,有《笑話》,有《連載小說》……”


    魏忠賢聽到這超越時代的建議,有點不明究裏,皺著眉頭思索。


    朱誠知道光說建議很難讓人明白,便附在魏忠賢的隨從的耳邊悄悄說了幾句,隨從會意,到裏屋拿了一大張白紙出來。


    朱誠鋪開紙,刷刷點點,便寫出了大明第一份報紙。當然,時間緊張,朱誠沒法現場編造出一份報紙出來,隻是分好欄目,寫了幾個標題,下麵的正文就用點代替。


    朱誠不等墨水吹幹,便把報紙拿到魏忠賢的麵前。


    朱誠指著報頭下的欄目對魏忠賢道:“這是《時政要聞》,裏麵是我亂編的幾條新聞,《天啟皇帝暗訪民間,和百姓親切會麵》、《魏公公深入基層,怒斥不作為的官吏》、《永不加重農民負擔,天啟皇帝定下明年的賦稅基調》。這個版麵是朝政解讀,《民貧商富,為何要奪窮人口中食》、《一個農民的自訴》、《江南富商的奢侈生活》。這個版麵是《社會新聞》,《東街李家出現人瑞,老人活了一百零七歲》、《王家小狗咬死老鼠》、《南村和北村為爭奪水源起爭執》。這個版麵是《好文共賞》,《師說》、《小窗幽記》、《滄浪亭記》、《春風樓記》。這個版麵是漫畫,用圖文並茂的形式解讀時政。這個版麵是《娛樂天地》,《笑話》、《小說連載》放在這裏。這個《小說連載》是吸引讀者一期不拉地購買我們的《〈邸報〉增刊》。”


    魏忠賢畢竟是個聰明的政治家,一看就明白了,讚道:“能想出這個主意,不愧是咱老魏家的人哪。”


    朱誠補充道:“這個《時政要聞》絕不能登東林堂的新聞,隻能登我們親民友善的活動,樹立皇上偉大、光輝、正確的形象。報紙上要登出投稿地址,開始幾期的稿件要我們自己來寫,以後報紙賣開了,自然有人投稿。”


    魏忠賢大喜過望,不過他畢竟是老狐狸,馬上想到東林黨可能會效仿,問道:“東林書院那些人模仿怎麽辦?”


    朱誠冷笑道:“那他們就要倒大黴了,除了朝廷,哪家敢出《邸報》?出一家,查封一家,連印刷的人帶主筆,全部抓起來。”


    魏忠賢的隨從聽了,渾身一顫,這朱誠,殺氣好重啊。


    魏忠賢聞言道:“對,我們是朝廷辦報,出的是《〈邸報〉增刊》,屬於《邸報》的範圍。”


    魏忠賢越想越妙,哼哼,東林黨再厲害,還能控製全國的輿論嗎?這《〈邸報〉增刊》一出,什麽東林黨、西林黨,他們肚子裏的壞水在太陽底下一曬,那還不被天下的人都看清楚他們假公濟私的嘴臉。


    不過,魏忠賢想到了一個技術難題,道:“朱誠,雖然現在《邸報》已經采取活字印刷,但排版印刷耗費時間太久,所以不是每日都有。《〈邸報〉增刊》內容這麽多,排印時間更長,別說日刊,恐怕和《邸報》同期都很難做到啊。不過旬刊也可以,一樣可以掌握輿論。”


    朱誠搖了搖頭,道:“旬刊怎麽行,朝廷每天發生的大事小情,都應當向大眾公布呀。”


    朱誠背著雙手在屋裏來回踱步,突然他的目光注意到了放在桌子上的包子。魏忠賢回府沒心情吃飯,便讓隨從出門買了幾個包子回來。包子是用紙包著帶回來的,包子裏湯汁滴在紙上,在紙上留下了一大塊油斑。


    朱誠猛然想起前世小時候,看院長爺爺出試卷的場景。他把蠟紙墊在鋼板上,用鐵筆在蠟紙上寫字,然後放在油印機上用大鐵滾一滾,一場試卷就印出來了,不由大喊道:“刻鋼板,謄寫印刷術。”


    魏忠賢有點摸不著頭腦,問道:“刻啥?”


    朱誠興奮地把用鐵筆在蠟紙刻字,然後用油墨印刷的方法一說,魏忠賢大喜過望,道:“走,我們給皇上報喜去。”


    (梁方陽在此求收藏,求推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第一猛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梁方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梁方陽並收藏明朝第一猛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