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信王6歲認識朱由誠,到現在已經快十年了。這些年來,信王一直跟隨著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簡直把他視若父兄,驟然要信王單獨領兵,恐怕很難實現。可是如果把信王留在京城,必然會跟隨他去遼東。遼東可有不少漢奸,到時一定會把天啟皇帝的弟弟在軍中的事情泄露出去,奴兒哈蚩說不得要傾盡全國之力來攻打。
朱由誠緊鎖雙眉,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一個好辦法。
正苦惱的時候,信王邁步走進了書房。
朱由誠眼皮一抬,見是信王,也懶得搭理他。
信王見他興致不高,便問道:“誠哥哥,你在想什麽呀?看你一臉不高興的樣子。”
“我正在頭痛,派往江南去的錦衣衛無人領導,該叫誰去好呢?”
“誠哥哥不是西鎮撫司的鎮撫使嗎?西鎮撫司的錦衣衛本來就是你的部下,為什麽要讓別人帶領呢?萬一選個不知兵的官員,會把將士們帶到溝裏去的。”
“沒辦法呀,你知道江南離北京城有多遠嗎?三千多裏地,一來一回得多少天?黃花菜都涼了。如果前方戰士遇到緊急情況,請求增援,那得多久才能得到回信?”
這句話就有點忽悠信王了。錦衣衛已經化整為零,主將身邊也沒多少士兵,怎麽救援?再說,朱由誠已經將進兵方略製訂好了。要求各個小隊穩紮穩打,深入田間地頭,調查清楚匪情再進兵。切不可貪功冒進。以錦衣衛的戰力,如果剿個匪還需要求援,那這幾年的訓練不是白費了嗎?在大明,每三天訓練一次的部隊便被稱為強軍,而西鎮撫司則是天天訓練,戰鬥力遠非一般軍隊可比。
可是信王不知道,他一聽。也有點著急,西鎮撫司能有今天的成就。他也功不可沒。兵部正式接管西鎮撫司的糧餉之前,他可是和朱由誠一起負責了幾年軍隊的開支,而且西鎮撫司的每次擴編,他也出力不少。
“你看吳虎平怎麽樣?很久以前。先帝神宗顯皇帝就禦筆親封他為副百戶。他坐鎮江南,應該沒有什麽問題吧。”
“沉穩有餘,機敏不足。況且,他和別的千戶都是同級,沒法統率全局呀。”
“陳國齊怎樣?他的頭腦可是相當靈活的。”
“機智靈活,但不夠穩重。而且同樣是千戶,名不正,言不順,還是無法統率全局。”
信王把西鎮撫司裏的千戶逐一點了一遍。(.無彈窗廣告)朱由誠一一否絕。信王這下犯了難,忽然他眼睛一亮,把胸脯一挺。道:“你看我怎麽樣?”
朱由誠心中狂喜,正想答應,忽然記起一句老話,請將不如激將。現在信王熱血上湧,同意去江南,可是事後一定會反悔。所以不能輕易答應。一定要把他激得去江南,形成騎虎難下的局麵。那麽把信王調往江南的計劃才能成功。
朱由誠假裝冷淡地瞥了他一眼,漫不經心地問道:“你,行嗎?”
朱由誠在旁的事上對信王百依百順,唯獨在軍事上獨斷專行,偶有商量,也隻是通知。信王一點兒都不介意,因為他知道,軍事上的事情關係到千軍萬馬的生死,不能開玩笑。但他畢竟是十五歲的少年了,自尊心特別強,哪裏經得起這麽一激,便臉紅脖子粗地嚷道:“誠哥哥,可不興瞧不起人,我行的。”
接著信王便扳著指頭數道:“第一,我是名將朱由誠的好徒弟,對不?別搖頭,當年某位姓朱的將軍趴在床上編軍事著作的時候,我在旁邊可是聽得真真的。第二,我是西鎮撫司地位最高的元老,對不?別搖頭,當年你當百戶、千戶時,我可是親手把軍餉發到將士們手上的,就算是現在,你當上西鎮撫司鎮撫使了,不是還請我上台講話嗎?第三,我也算是有戰功的將領,對不?怎麽還搖頭呀,你不記得嗎?我僅僅帶領五百名錦衣衛就擋住了上萬人的進攻,保衛了咱們的營寨。”
朱由誠臉上浮現出猶豫的神色,道:“可是我……”
信王伸出右手去拍朱由誠的肩膀,朱由誠左躲右閃,到底還是沒有躲過這一掌。
信王心裏這個樂呀,心道,平常都是你假裝大人拍我的肩膀,風水輪流轉,終於輪到我拍你一掌了,這隻手,今後幾天都不洗了,難得呀。
他心中暗樂,嘴裏卻假裝遺憾地說道:“誠哥哥,你也是大人了。大人有大人的事,哪能像小孩子一樣時時刻刻在一起呢?放心,我會督促錦衣衛盡快掃平江南的土匪,到時我們又可以在一起玩了。”
信王臉上神情嚴肅,但上翹的嘴角分明說明他現在心情的愉悅。
朱由誠長歎一聲,接著開始和信王商議分兵和駐紮的問題。
依著信王的意思,兩支純火器千人隊,一人分一支,但朱由誠卻說道:“江南多雨,此刻正是秋雨綿綿之際,咱們的火器雖然比普通的火銃高級,但也怕水。把火銃帶到江南,純粹是明珠暗投。不如留在幹燥的北方。”
信王想想也是,便不再抗議。關於信王的駐紮地,朱由誠建議信王進駐江西省的贛州府。那裏位於江南的中部,而且是宋代始建的城池,有完備的城防設施,城市規模也勉強說得過去,算是中部一座值得駐守的城池。
信王倒是想留在應天府,也就是南京。這倒不是他聽說南京秦淮河的花船天下聞名,而是這裏是他的老祖宗朱元璋的龍興之地,想去孝陵謁陵,順便尋訪故都的風|情。
朱由誠憂慮地說道:“陛下和我都明白。你是想去祭奠祖先,但其他的大臣呢?現在西鎮撫司兵力強盛,難免有人說三道四。如果真鬧出點什麽事來,恐怕以後阿檢就沒有帶兵的機會了。”
信王沉默了一會兒,長歎一聲,決定繞過應天府,直接去贛州。本來祭祖是私人的事,可是親王祭陵,事關皇權。天下人的眼睛都盯著呢。不過贛州倒真的挺適合作為江南剿匪的指揮中心。因為江西山高林密,真有不少土匪。再則贛州位於江南的腹地,到各個行省都比較近,命令也比較好傳達。
最後商議的結果,和朱由誠預設得差不多。三十個千戶沒有再做調整,還是按原計劃去各自的剿匪地點,軍馬大部分留在北方,去南方的士卒大多是步行前往,馬車帶走了一半,共計六十八輛,車上裝滿了糧草和各種應用的東西。
為了預防萬一,朱由誠把正在訓練信號兵的沙場宿將熊廷弼調出來,跟隨信王一起奔赴戰場。並且囑咐熊廷弼。什麽都不重要,信王才是最重要的。
熊廷弼一捊胡須,笑道:“熊某人千軍萬馬都不怕。還怕那些山賊土匪嗎?朱大人請放心,某家一定把信王全須全尾地帶回來。”
信王不知道朱由誠的安排,信心滿滿地說道:“誠哥哥,你放心,我拉走的是糧食,裝回的是金銀珠寶。”
天啟皇帝為了給弟弟壯行。舉辦了隆重的出兵儀式,一直把信王送出了德勝門外十裏。才在魏忠賢的勸慰下抹著眼淚回來了。
百姓們的心情卻和皇上不一樣,西鎮撫司已經創造了一個三天平滅五萬叛匪的奇跡,那麽他們必定能再創造一個天下無賊的奇跡。數以萬計的百姓參加了歡送儀式,目送著一萬五千人的隊伍邁著堅定的步伐,從德勝門出發,去剿滅江南的土匪。
朱由成騎著黃驃馬,信王騎著那匹白馬,兩人並轡而行。
看著路邊舉手歡呼的人,信王忽地說道:“怎麽我有種上當的感覺?誠哥哥,能不能說句實話給我聽,你是不是有意調我去江南,好自己獨自舉行一次大的軍事行動?”
朱由誠的汗一下子出來了,誰說崇禎皇帝朱由檢蠢的,人家心裏跟明鏡似的。朱由誠連忙賭咒發誓,說現在絕對沒有大的軍事行動。這句倒是大實話,他講得不太虧心。因為如果遼東將領肯聽高第的話,他是絕對不會去那裏過冬的。那時的遼東還沒有暖氣,屋裏屋外和冰窖一樣,盡管錦衣衛有保暖神器——羽絨服,但也不願意去那裏看雪景。北京的雪,可比遼東美多了。
信王狐疑地看了朱由誠半天,忽然笑了,道:“嗬嗬,被我嚇到了吧。誠哥哥怎麽會騙我呢?從小到大,隻有我騙你,沒有你騙我的時候。不愧是名字裏有個誠字,真是誠實小郎君哪。”
朱由誠幹笑幾聲,心道,奴兒哈蚩,我去你個大西瓜,就是你害得我騙了阿檢一次。你真是除了好事,啥事都做,除了臉皮,什麽都要。要是這次在遼東見麵,我非把你打殘了不可。
朱由誠心裏發狠,忽然聽到信王問:“誠哥哥,剛才你的表情非常凶狠,阿檢心裏有點怕怕的。”
朱由誠忙說道:“我在想怎麽對付北方的土匪呢。要知道,我們對待朋友,要像春天般溫暖,對待敵人,要像冬天般冷酷。”
送走了信王,朱由誠回馬奔向兒童樂園。一邊走,那匹黃驃馬一邊不停地回頭,似乎想看看它的愛侶白馬的身影。
黃驃馬沒注意路麵,可是朱由誠不能不注意路麵。京城裏都是大明的百姓,自己的骨肉同胞,傷了誰也不好。
忽然,朱由誠一勒絲韁,黃驃馬“噅噅”人立而起。卻是前麵跪著一群人。
朱由誠一拍胸脯,差點被這夥人給嚇死。有事不能去兒童樂園找我嗎?非要跪在路上。
朱由誠下定決心,不管這些人有什麽要求,絕不答應,否則自己——就是小狗兒,還是癩皮的。(未完待續)
ps:(感謝訂閱的書友,順便滾鍵盤求推薦,求月票。又晚了一點上傳,請見諒。)
朱由誠緊鎖雙眉,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一個好辦法。
正苦惱的時候,信王邁步走進了書房。
朱由誠眼皮一抬,見是信王,也懶得搭理他。
信王見他興致不高,便問道:“誠哥哥,你在想什麽呀?看你一臉不高興的樣子。”
“我正在頭痛,派往江南去的錦衣衛無人領導,該叫誰去好呢?”
“誠哥哥不是西鎮撫司的鎮撫使嗎?西鎮撫司的錦衣衛本來就是你的部下,為什麽要讓別人帶領呢?萬一選個不知兵的官員,會把將士們帶到溝裏去的。”
“沒辦法呀,你知道江南離北京城有多遠嗎?三千多裏地,一來一回得多少天?黃花菜都涼了。如果前方戰士遇到緊急情況,請求增援,那得多久才能得到回信?”
這句話就有點忽悠信王了。錦衣衛已經化整為零,主將身邊也沒多少士兵,怎麽救援?再說,朱由誠已經將進兵方略製訂好了。要求各個小隊穩紮穩打,深入田間地頭,調查清楚匪情再進兵。切不可貪功冒進。以錦衣衛的戰力,如果剿個匪還需要求援,那這幾年的訓練不是白費了嗎?在大明,每三天訓練一次的部隊便被稱為強軍,而西鎮撫司則是天天訓練,戰鬥力遠非一般軍隊可比。
可是信王不知道,他一聽。也有點著急,西鎮撫司能有今天的成就。他也功不可沒。兵部正式接管西鎮撫司的糧餉之前,他可是和朱由誠一起負責了幾年軍隊的開支,而且西鎮撫司的每次擴編,他也出力不少。
“你看吳虎平怎麽樣?很久以前。先帝神宗顯皇帝就禦筆親封他為副百戶。他坐鎮江南,應該沒有什麽問題吧。”
“沉穩有餘,機敏不足。況且,他和別的千戶都是同級,沒法統率全局呀。”
“陳國齊怎樣?他的頭腦可是相當靈活的。”
“機智靈活,但不夠穩重。而且同樣是千戶,名不正,言不順,還是無法統率全局。”
信王把西鎮撫司裏的千戶逐一點了一遍。(.無彈窗廣告)朱由誠一一否絕。信王這下犯了難,忽然他眼睛一亮,把胸脯一挺。道:“你看我怎麽樣?”
朱由誠心中狂喜,正想答應,忽然記起一句老話,請將不如激將。現在信王熱血上湧,同意去江南,可是事後一定會反悔。所以不能輕易答應。一定要把他激得去江南,形成騎虎難下的局麵。那麽把信王調往江南的計劃才能成功。
朱由誠假裝冷淡地瞥了他一眼,漫不經心地問道:“你,行嗎?”
朱由誠在旁的事上對信王百依百順,唯獨在軍事上獨斷專行,偶有商量,也隻是通知。信王一點兒都不介意,因為他知道,軍事上的事情關係到千軍萬馬的生死,不能開玩笑。但他畢竟是十五歲的少年了,自尊心特別強,哪裏經得起這麽一激,便臉紅脖子粗地嚷道:“誠哥哥,可不興瞧不起人,我行的。”
接著信王便扳著指頭數道:“第一,我是名將朱由誠的好徒弟,對不?別搖頭,當年某位姓朱的將軍趴在床上編軍事著作的時候,我在旁邊可是聽得真真的。第二,我是西鎮撫司地位最高的元老,對不?別搖頭,當年你當百戶、千戶時,我可是親手把軍餉發到將士們手上的,就算是現在,你當上西鎮撫司鎮撫使了,不是還請我上台講話嗎?第三,我也算是有戰功的將領,對不?怎麽還搖頭呀,你不記得嗎?我僅僅帶領五百名錦衣衛就擋住了上萬人的進攻,保衛了咱們的營寨。”
朱由誠臉上浮現出猶豫的神色,道:“可是我……”
信王伸出右手去拍朱由誠的肩膀,朱由誠左躲右閃,到底還是沒有躲過這一掌。
信王心裏這個樂呀,心道,平常都是你假裝大人拍我的肩膀,風水輪流轉,終於輪到我拍你一掌了,這隻手,今後幾天都不洗了,難得呀。
他心中暗樂,嘴裏卻假裝遺憾地說道:“誠哥哥,你也是大人了。大人有大人的事,哪能像小孩子一樣時時刻刻在一起呢?放心,我會督促錦衣衛盡快掃平江南的土匪,到時我們又可以在一起玩了。”
信王臉上神情嚴肅,但上翹的嘴角分明說明他現在心情的愉悅。
朱由誠長歎一聲,接著開始和信王商議分兵和駐紮的問題。
依著信王的意思,兩支純火器千人隊,一人分一支,但朱由誠卻說道:“江南多雨,此刻正是秋雨綿綿之際,咱們的火器雖然比普通的火銃高級,但也怕水。把火銃帶到江南,純粹是明珠暗投。不如留在幹燥的北方。”
信王想想也是,便不再抗議。關於信王的駐紮地,朱由誠建議信王進駐江西省的贛州府。那裏位於江南的中部,而且是宋代始建的城池,有完備的城防設施,城市規模也勉強說得過去,算是中部一座值得駐守的城池。
信王倒是想留在應天府,也就是南京。這倒不是他聽說南京秦淮河的花船天下聞名,而是這裏是他的老祖宗朱元璋的龍興之地,想去孝陵謁陵,順便尋訪故都的風|情。
朱由誠憂慮地說道:“陛下和我都明白。你是想去祭奠祖先,但其他的大臣呢?現在西鎮撫司兵力強盛,難免有人說三道四。如果真鬧出點什麽事來,恐怕以後阿檢就沒有帶兵的機會了。”
信王沉默了一會兒,長歎一聲,決定繞過應天府,直接去贛州。本來祭祖是私人的事,可是親王祭陵,事關皇權。天下人的眼睛都盯著呢。不過贛州倒真的挺適合作為江南剿匪的指揮中心。因為江西山高林密,真有不少土匪。再則贛州位於江南的腹地,到各個行省都比較近,命令也比較好傳達。
最後商議的結果,和朱由誠預設得差不多。三十個千戶沒有再做調整,還是按原計劃去各自的剿匪地點,軍馬大部分留在北方,去南方的士卒大多是步行前往,馬車帶走了一半,共計六十八輛,車上裝滿了糧草和各種應用的東西。
為了預防萬一,朱由誠把正在訓練信號兵的沙場宿將熊廷弼調出來,跟隨信王一起奔赴戰場。並且囑咐熊廷弼。什麽都不重要,信王才是最重要的。
熊廷弼一捊胡須,笑道:“熊某人千軍萬馬都不怕。還怕那些山賊土匪嗎?朱大人請放心,某家一定把信王全須全尾地帶回來。”
信王不知道朱由誠的安排,信心滿滿地說道:“誠哥哥,你放心,我拉走的是糧食,裝回的是金銀珠寶。”
天啟皇帝為了給弟弟壯行。舉辦了隆重的出兵儀式,一直把信王送出了德勝門外十裏。才在魏忠賢的勸慰下抹著眼淚回來了。
百姓們的心情卻和皇上不一樣,西鎮撫司已經創造了一個三天平滅五萬叛匪的奇跡,那麽他們必定能再創造一個天下無賊的奇跡。數以萬計的百姓參加了歡送儀式,目送著一萬五千人的隊伍邁著堅定的步伐,從德勝門出發,去剿滅江南的土匪。
朱由成騎著黃驃馬,信王騎著那匹白馬,兩人並轡而行。
看著路邊舉手歡呼的人,信王忽地說道:“怎麽我有種上當的感覺?誠哥哥,能不能說句實話給我聽,你是不是有意調我去江南,好自己獨自舉行一次大的軍事行動?”
朱由誠的汗一下子出來了,誰說崇禎皇帝朱由檢蠢的,人家心裏跟明鏡似的。朱由誠連忙賭咒發誓,說現在絕對沒有大的軍事行動。這句倒是大實話,他講得不太虧心。因為如果遼東將領肯聽高第的話,他是絕對不會去那裏過冬的。那時的遼東還沒有暖氣,屋裏屋外和冰窖一樣,盡管錦衣衛有保暖神器——羽絨服,但也不願意去那裏看雪景。北京的雪,可比遼東美多了。
信王狐疑地看了朱由誠半天,忽然笑了,道:“嗬嗬,被我嚇到了吧。誠哥哥怎麽會騙我呢?從小到大,隻有我騙你,沒有你騙我的時候。不愧是名字裏有個誠字,真是誠實小郎君哪。”
朱由誠幹笑幾聲,心道,奴兒哈蚩,我去你個大西瓜,就是你害得我騙了阿檢一次。你真是除了好事,啥事都做,除了臉皮,什麽都要。要是這次在遼東見麵,我非把你打殘了不可。
朱由誠心裏發狠,忽然聽到信王問:“誠哥哥,剛才你的表情非常凶狠,阿檢心裏有點怕怕的。”
朱由誠忙說道:“我在想怎麽對付北方的土匪呢。要知道,我們對待朋友,要像春天般溫暖,對待敵人,要像冬天般冷酷。”
送走了信王,朱由誠回馬奔向兒童樂園。一邊走,那匹黃驃馬一邊不停地回頭,似乎想看看它的愛侶白馬的身影。
黃驃馬沒注意路麵,可是朱由誠不能不注意路麵。京城裏都是大明的百姓,自己的骨肉同胞,傷了誰也不好。
忽然,朱由誠一勒絲韁,黃驃馬“噅噅”人立而起。卻是前麵跪著一群人。
朱由誠一拍胸脯,差點被這夥人給嚇死。有事不能去兒童樂園找我嗎?非要跪在路上。
朱由誠下定決心,不管這些人有什麽要求,絕不答應,否則自己——就是小狗兒,還是癩皮的。(未完待續)
ps:(感謝訂閱的書友,順便滾鍵盤求推薦,求月票。又晚了一點上傳,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