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兒哈蚩見到覺華島的城牆裏拋出好些七零八碎的東西,奇道:“那邊扔出來的是什麽東西?”
他的四個兒子的眼力雖好,但也看不太清楚。[]
阿敗叫來一名騎兵,讓他騎近一點瞧瞧。
騎兵飛馬過去,片刻後回來稟報道:“扔出來的是人的碎片,嘖嘖,真慘,心肝都挖了出來。看來,島上的守軍和咱們大清一樣心狠手辣。”
“完了?”
“完了。”
阿敗飛起一腳把騎兵踹翻在地,怒道:“我打你個丟臉的東西,你最起碼也看看死的那家夥是誰吧。”
唐古代叫來兩名騎兵,讓他們去查探一下情況。
兩名騎兵衝了過去。因為要查看屍體是誰,他們比阿敗的親兵衝得近了一些。正當他們覺得守軍畏懼大清兵鋒不敢放箭而自鳴得意的時候,隻聽“嗖嗖”兩聲,兩支弩箭向他們飛來。一支射中當先騎兵的胸口,透胸而過,他當即摔倒在地上起不來了。另一支稍微射偏了一些,射中了另一名騎兵的左肩,把他的左肩胛骨打得粉碎。受傷的騎兵不敢過多停留,匆匆掃了一眼屍塊,便敗回本陣。
見建奴敗退,覺華島圍牆上的門再次開啟,出來一個金盔金甲的士兵。隻見他上前把死掉的騎兵的腦袋砍下,提在手上,然後翻身上馬,就這麽把建奴的馬騎進了城門。
回到建奴隊伍裏麵,受傷的騎兵從戰馬上滾了下來。
唐古代問道:“看清了死的是誰嗎?”
“回……回四阿哥,沒……沒有看清。不過我看到首級了,上麵還有辮子,應該是咱們的人吧。”
莽古爾太正想叫人去把屍首的頭顱提過來仔細辨認,黃太極把手一搖。道:“不用了,我知道死的人是誰了。如果我猜得不錯,應該是我們派去的特使蠻子楊燕餒。”
奴兒哈蚩怒不可遏。大罵道:“覺華島的守將真是不知好歹,本汗是愛惜你的才華。不忍心讓你埋沒在蠻子明國的偽帝手中,才派特使招降你。你居然把我派去的特使亂刀分屍,你真以為本汗不敢殺你嗎?”
黃太極笑道:“我看這位守將,父汗花再多的錢也收買不了。[]”
“哦,這是為何?大明還有用錢買不到的官嗎?”
“對麵的恐怕不是官,而是——大明的皇帝!”
此言一出,在場的人都是目瞪口呆。
奴兒哈蚩的臉不自覺地抽搐起來,問道:“你說的可是真的?”
“八九不離十吧。即使不是皇帝,也是蠻子皇室地位比較尊貴的人。剛才我注意到出城的一個軍士,他穿的不是大明邊軍常用的大紅鴛鴦戰襖,而是金盔金甲。”
“金盔金甲,金盔金甲,”奴兒哈蚩皺眉沉思,突然,他興奮得幾乎跳了起來,“大漢將軍。大漢將軍是皇上的儀仗隊,我去北京朝拜皇帝時曾經看過。”
因為過於激動。他都忘了在明朝皇帝前麵加個“偽”字來顯示自己的正宗。
他興奮地向在場諸將解釋道:“蠻子朝廷對金、黃兩色控製得很緊,明軍隻有大漢將軍才能著金色戰甲。而大漢將軍是皇帝的儀仗隊,隻要出現大漢將軍。皇帝一定就在旁邊,否則就是僭越,要殺頭的。”
他不知道,大漢將軍也屬於錦衣衛,是錦衣衛中的儀仗兵,他們的戰甲就是錦衣衛戰甲。隻不過戰甲沉重,而其他錦衣衛的士兵又無須上戰場,隻是監督百官,非常安全。不必時時著甲,這才讓人誤以為錦衣衛沒有戰甲。金色戰甲隻有大漢將軍才能穿。朱由誠招募的是百戰精兵,要上戰場的。所以從軍官到士兵,都著金色戰甲。朱由誠不知道,他的軍隊的這身裝束,讓建奴以為大明皇帝駕到。
莽古爾太有些疑惑,問道:“蠻子皇帝那麽有種,敢禦駕親征?”
範文程諂媚地笑道:“怎麽不敢。蠻子皇帝從洪武帝開始就很喜歡親征:永樂帝五征蒙古,最後死在了半路上;正統帝親征瓦剌,結果土木堡一役被俘,差點就死在瓦剌軍中;正德帝親赴大同,指揮五萬兵馬與蒙古小王子對決,不過戰果慘點,隻打死十六個蒙古人。聽說現在的偽帝天啟,頗有他祖宗的血勇,偷偷瞞著蠻子朝廷來遼東,怎麽不可能?”
奴兒哈蚩哈哈大笑,道:“今天我要重演一次土木堡之變,把蠻子皇帝抓住,向明廷要錢要糧。阿敗,你速去盛京,頒布我的命令,‘三丁抽一’,再調十萬人來圍攻覺華島,一定要趁蠻子皇帝離京的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把他抓住。”
黃太極沉吟一會兒,道:“父汗,恐怕是遠水難解近渴啊。抽丁雖然可以使我軍兵力大增,但調兵到前線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沒有一兩個月功夫,兵力難以投放到覺華島。而且覺華島有海船,如果看到我軍兵力暴增,蠻子皇帝肯定會登上海船逃跑,隻怕到時候竹籃打水一場空啊。而且,我懷疑這是明廷的一計。記得袁崇煥給我們的信嗎?上麵說覺華島有糧,而且無險可守,根本就是誘使我們攻打覺華島。我們開始還以為袁崇煥犯傻,現在看來,一定是蠻子皇帝命令他這樣做的,準備東西夾擊,將我們消滅在覺華島。”
阿敗道:“蠻子打得好算盤。”
奴兒哈蚩聽了黃太極的分析,心裏猶豫不決,既害怕明軍的陰謀,又對眼前誘人的香餌戀戀不舍。
莽古爾太說道:“好計策也要配合好部隊。大明的軍隊,咱們又不是沒見過,打起仗來,保命第一,逃命最強。孫蠻子不是吹噓關寧鐵騎冠絕天下嗎?結果柳河之戰,咱們七百破七千,而且還是留守的二線部隊。”
“老五說得有理,我也是這麽想的。”黃太極說道,“蠻子皇帝的計策雖好,但軍隊不行,再好的計策也是白搭。不過,如果被明廷的大軍拖在寧遠、覺華太長的時間,咱們的老家就有點危險了。所以,我的建議是,覺華島可打、能打、必打,但絕不可拖延,力爭兩日內解決戰鬥,然後回師盛京,防備明軍的偷襲部隊。”
奴兒哈蚩捋須大笑,高興強盜事業後繼有人。
他笑道:“你們成長於軍旅之中,本汗實在有些擔心你們隻有血氣之勇,而沒有治國謀略。今天聽到你們的商議,我放心了。好好幹,大清國總歸要傳到你們手裏的。”
“我們手裏?怕是多爾滾那個小子的手裏吧。”黃太極心裏嘀咕,“你把兩黃旗分配給阿巴亥那賤婢生的阿濟格,多爾滾,和多鐸三兄弟,又準備讓多爾滾再接管鑲白旗,不是擺明了想讓多爾滾上位嗎?現在還拿根本不可能兌現的承諾誘|惑我們兄弟賣命。”
心裏雖然老大不願意,但他嘴裏還是連連謙虛。
黃太極接著說道:“蠻子皇帝既然出現在覺華島,就說明他對軍隊有信心,不到萬不得已,不會登船離開。如果我們以最快的速度攻克覺華島,蠻子皇帝就沒有逃命的機會。”
“現在的問題是蠻子皇帝手上有多少兵?據我們的探馬探知,最近三個月,蠻子並沒有大規模調兵進入覺華島。也就是說,蠻子皇帝是坐海船來覺華島的,受運力限製,帶來的兵力不多。蠻子皇帝手中有所謂的京師三大營: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三大營有十萬多兵馬,不可能全部帶來。我估計來的人應該在五千到一萬之間,再加上島上原來的守軍七八千,現在島上的兵力總數在一萬三到一萬八之間,人數遠遜於大清。更關鍵的是,據我了解,自土木堡之變後,三大營戰力每況逾下,戰鬥力尚不及邊軍。弄得蠻子朝廷經常從邊軍中挑選精銳充實三大營。人數又少,戰力又差,蠻子軍隊必敗無疑。”
“唯一值得我們擔心的就是蠻子的武器。我檢驗過屍山上的屍體,上麵有明顯的火銃傷口,還一些留有炸彈爆炸的傷痕,所以蠻子皇帝一定把神機營帶來了。不過紅衣大炮過於沉重,搬運麻煩,蠻子軍隊帶的可能性不大,最大的可能性是虎蹲炮或是其他小炮,數量也不會太多。估計也就二三十門的樣子。否則也不會留下兩座這麽高的屍山了。”
“好,”奴兒哈蚩聽完黃太極的分析,心中有了譜,大聲命令道,“莽古爾太,你帶兩萬騎兵,給我猛攻城牆。攻進覺華島,算你頭功。”
他們在這裏製訂計策,萬萬沒想到,他們這是在按照朱由誠的戰略構想走。朱由誠的想法是,利用覺華島的錢糧吸引建奴主力,然後再用防禦工事消耗掉建奴一半的兵力,以此來打擊奴兒哈蚩在建奴中的號召力,同時消滅建奴的主戰部隊,這樣可以削弱建奴的戰爭能力。到時候,不用他挑拔,被建奴欺負得很慘的蒙古鄰居可不會放棄痛打落水狗的機會,在建奴背後猛插他們一刀。這樣,朱由誠就可以給他的部隊爭取兩到三年的訓練時間。訓練結束,即使建奴不來找他,他也會去找建奴,清算這些年他們欠下大明的血債。(未完待續)
ps:(感謝訂閱的書友,順便滾鍵盤求推薦,求月票。第二更送到。)
他的四個兒子的眼力雖好,但也看不太清楚。[]
阿敗叫來一名騎兵,讓他騎近一點瞧瞧。
騎兵飛馬過去,片刻後回來稟報道:“扔出來的是人的碎片,嘖嘖,真慘,心肝都挖了出來。看來,島上的守軍和咱們大清一樣心狠手辣。”
“完了?”
“完了。”
阿敗飛起一腳把騎兵踹翻在地,怒道:“我打你個丟臉的東西,你最起碼也看看死的那家夥是誰吧。”
唐古代叫來兩名騎兵,讓他們去查探一下情況。
兩名騎兵衝了過去。因為要查看屍體是誰,他們比阿敗的親兵衝得近了一些。正當他們覺得守軍畏懼大清兵鋒不敢放箭而自鳴得意的時候,隻聽“嗖嗖”兩聲,兩支弩箭向他們飛來。一支射中當先騎兵的胸口,透胸而過,他當即摔倒在地上起不來了。另一支稍微射偏了一些,射中了另一名騎兵的左肩,把他的左肩胛骨打得粉碎。受傷的騎兵不敢過多停留,匆匆掃了一眼屍塊,便敗回本陣。
見建奴敗退,覺華島圍牆上的門再次開啟,出來一個金盔金甲的士兵。隻見他上前把死掉的騎兵的腦袋砍下,提在手上,然後翻身上馬,就這麽把建奴的馬騎進了城門。
回到建奴隊伍裏麵,受傷的騎兵從戰馬上滾了下來。
唐古代問道:“看清了死的是誰嗎?”
“回……回四阿哥,沒……沒有看清。不過我看到首級了,上麵還有辮子,應該是咱們的人吧。”
莽古爾太正想叫人去把屍首的頭顱提過來仔細辨認,黃太極把手一搖。道:“不用了,我知道死的人是誰了。如果我猜得不錯,應該是我們派去的特使蠻子楊燕餒。”
奴兒哈蚩怒不可遏。大罵道:“覺華島的守將真是不知好歹,本汗是愛惜你的才華。不忍心讓你埋沒在蠻子明國的偽帝手中,才派特使招降你。你居然把我派去的特使亂刀分屍,你真以為本汗不敢殺你嗎?”
黃太極笑道:“我看這位守將,父汗花再多的錢也收買不了。[]”
“哦,這是為何?大明還有用錢買不到的官嗎?”
“對麵的恐怕不是官,而是——大明的皇帝!”
此言一出,在場的人都是目瞪口呆。
奴兒哈蚩的臉不自覺地抽搐起來,問道:“你說的可是真的?”
“八九不離十吧。即使不是皇帝,也是蠻子皇室地位比較尊貴的人。剛才我注意到出城的一個軍士,他穿的不是大明邊軍常用的大紅鴛鴦戰襖,而是金盔金甲。”
“金盔金甲,金盔金甲,”奴兒哈蚩皺眉沉思,突然,他興奮得幾乎跳了起來,“大漢將軍。大漢將軍是皇上的儀仗隊,我去北京朝拜皇帝時曾經看過。”
因為過於激動。他都忘了在明朝皇帝前麵加個“偽”字來顯示自己的正宗。
他興奮地向在場諸將解釋道:“蠻子朝廷對金、黃兩色控製得很緊,明軍隻有大漢將軍才能著金色戰甲。而大漢將軍是皇帝的儀仗隊,隻要出現大漢將軍。皇帝一定就在旁邊,否則就是僭越,要殺頭的。”
他不知道,大漢將軍也屬於錦衣衛,是錦衣衛中的儀仗兵,他們的戰甲就是錦衣衛戰甲。隻不過戰甲沉重,而其他錦衣衛的士兵又無須上戰場,隻是監督百官,非常安全。不必時時著甲,這才讓人誤以為錦衣衛沒有戰甲。金色戰甲隻有大漢將軍才能穿。朱由誠招募的是百戰精兵,要上戰場的。所以從軍官到士兵,都著金色戰甲。朱由誠不知道,他的軍隊的這身裝束,讓建奴以為大明皇帝駕到。
莽古爾太有些疑惑,問道:“蠻子皇帝那麽有種,敢禦駕親征?”
範文程諂媚地笑道:“怎麽不敢。蠻子皇帝從洪武帝開始就很喜歡親征:永樂帝五征蒙古,最後死在了半路上;正統帝親征瓦剌,結果土木堡一役被俘,差點就死在瓦剌軍中;正德帝親赴大同,指揮五萬兵馬與蒙古小王子對決,不過戰果慘點,隻打死十六個蒙古人。聽說現在的偽帝天啟,頗有他祖宗的血勇,偷偷瞞著蠻子朝廷來遼東,怎麽不可能?”
奴兒哈蚩哈哈大笑,道:“今天我要重演一次土木堡之變,把蠻子皇帝抓住,向明廷要錢要糧。阿敗,你速去盛京,頒布我的命令,‘三丁抽一’,再調十萬人來圍攻覺華島,一定要趁蠻子皇帝離京的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把他抓住。”
黃太極沉吟一會兒,道:“父汗,恐怕是遠水難解近渴啊。抽丁雖然可以使我軍兵力大增,但調兵到前線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沒有一兩個月功夫,兵力難以投放到覺華島。而且覺華島有海船,如果看到我軍兵力暴增,蠻子皇帝肯定會登上海船逃跑,隻怕到時候竹籃打水一場空啊。而且,我懷疑這是明廷的一計。記得袁崇煥給我們的信嗎?上麵說覺華島有糧,而且無險可守,根本就是誘使我們攻打覺華島。我們開始還以為袁崇煥犯傻,現在看來,一定是蠻子皇帝命令他這樣做的,準備東西夾擊,將我們消滅在覺華島。”
阿敗道:“蠻子打得好算盤。”
奴兒哈蚩聽了黃太極的分析,心裏猶豫不決,既害怕明軍的陰謀,又對眼前誘人的香餌戀戀不舍。
莽古爾太說道:“好計策也要配合好部隊。大明的軍隊,咱們又不是沒見過,打起仗來,保命第一,逃命最強。孫蠻子不是吹噓關寧鐵騎冠絕天下嗎?結果柳河之戰,咱們七百破七千,而且還是留守的二線部隊。”
“老五說得有理,我也是這麽想的。”黃太極說道,“蠻子皇帝的計策雖好,但軍隊不行,再好的計策也是白搭。不過,如果被明廷的大軍拖在寧遠、覺華太長的時間,咱們的老家就有點危險了。所以,我的建議是,覺華島可打、能打、必打,但絕不可拖延,力爭兩日內解決戰鬥,然後回師盛京,防備明軍的偷襲部隊。”
奴兒哈蚩捋須大笑,高興強盜事業後繼有人。
他笑道:“你們成長於軍旅之中,本汗實在有些擔心你們隻有血氣之勇,而沒有治國謀略。今天聽到你們的商議,我放心了。好好幹,大清國總歸要傳到你們手裏的。”
“我們手裏?怕是多爾滾那個小子的手裏吧。”黃太極心裏嘀咕,“你把兩黃旗分配給阿巴亥那賤婢生的阿濟格,多爾滾,和多鐸三兄弟,又準備讓多爾滾再接管鑲白旗,不是擺明了想讓多爾滾上位嗎?現在還拿根本不可能兌現的承諾誘|惑我們兄弟賣命。”
心裏雖然老大不願意,但他嘴裏還是連連謙虛。
黃太極接著說道:“蠻子皇帝既然出現在覺華島,就說明他對軍隊有信心,不到萬不得已,不會登船離開。如果我們以最快的速度攻克覺華島,蠻子皇帝就沒有逃命的機會。”
“現在的問題是蠻子皇帝手上有多少兵?據我們的探馬探知,最近三個月,蠻子並沒有大規模調兵進入覺華島。也就是說,蠻子皇帝是坐海船來覺華島的,受運力限製,帶來的兵力不多。蠻子皇帝手中有所謂的京師三大營:五軍營﹑三千營和神機營,三大營有十萬多兵馬,不可能全部帶來。我估計來的人應該在五千到一萬之間,再加上島上原來的守軍七八千,現在島上的兵力總數在一萬三到一萬八之間,人數遠遜於大清。更關鍵的是,據我了解,自土木堡之變後,三大營戰力每況逾下,戰鬥力尚不及邊軍。弄得蠻子朝廷經常從邊軍中挑選精銳充實三大營。人數又少,戰力又差,蠻子軍隊必敗無疑。”
“唯一值得我們擔心的就是蠻子的武器。我檢驗過屍山上的屍體,上麵有明顯的火銃傷口,還一些留有炸彈爆炸的傷痕,所以蠻子皇帝一定把神機營帶來了。不過紅衣大炮過於沉重,搬運麻煩,蠻子軍隊帶的可能性不大,最大的可能性是虎蹲炮或是其他小炮,數量也不會太多。估計也就二三十門的樣子。否則也不會留下兩座這麽高的屍山了。”
“好,”奴兒哈蚩聽完黃太極的分析,心中有了譜,大聲命令道,“莽古爾太,你帶兩萬騎兵,給我猛攻城牆。攻進覺華島,算你頭功。”
他們在這裏製訂計策,萬萬沒想到,他們這是在按照朱由誠的戰略構想走。朱由誠的想法是,利用覺華島的錢糧吸引建奴主力,然後再用防禦工事消耗掉建奴一半的兵力,以此來打擊奴兒哈蚩在建奴中的號召力,同時消滅建奴的主戰部隊,這樣可以削弱建奴的戰爭能力。到時候,不用他挑拔,被建奴欺負得很慘的蒙古鄰居可不會放棄痛打落水狗的機會,在建奴背後猛插他們一刀。這樣,朱由誠就可以給他的部隊爭取兩到三年的訓練時間。訓練結束,即使建奴不來找他,他也會去找建奴,清算這些年他們欠下大明的血債。(未完待續)
ps:(感謝訂閱的書友,順便滾鍵盤求推薦,求月票。第二更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