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朱由誠陰毒的話,老太太打了個哆嗦。[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她站起身,邁著沉重的腳步退了回去,全然沒了剛才那盛氣淩人的架勢。
門在她身後悄然關上,關住了她頹唐的背影,這大概是安老夫人留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個背影。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片刻後,門裏一片哭聲,接著便是一片喧嘩,然後聲音慢慢歸於沉寂。
信王問道:“誠哥哥,我真高興你答應那老太太的要求。我還以為你鐵石心腸,肯定會拒絕那可憐的老太太的要求呢。”
朱由誠轉身拍拍信王的肩膀,道:“我也沒有辦法,咱們的錦衣衛雖然勇猛,但要讓他們屠殺手無寸鐵的敵人,恐怕也下不去手。讓安家人自尋死路,對貴州死難的百姓或有不公,但好歹也算是幫他們報了一點血海深仇,隻是沒有那麽痛快淋漓。阿檢,哥哥可要批評你一句,對於敵人,你可千萬不能有婦人之仁。要知道,對敵人的同情,就是對國民的犯罪。”
信王想起一路上被叛軍殺死的百姓的遺骸,不由有些臉紅,自己怎麽會同情起造下這一路殺孽的安家呢?
信王知錯就改,立刻說道:“我叫人盯緊安府四周,絕不讓安家人趁亂逃走。”
說著,信王就去巡視把守安↗府四周的錦衣衛士兵,勉勵他們認真仔細,連一隻蒼蠅也別放出來。然後又走到監測安府地下動靜的士兵旁邊,讓他們再接再厲,確保沒有一個安家的人逃逸。
朱由誠沒有顧得上安撫信王羞惱的情緒,叫人將那四千多死囚提了出來,就在安府門口擺開殺陣,逐一將死囚處決。[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
死囚們哭聲振天。他們殺百姓時,百姓的哭聲沒有融化他們的鐵石心腸,但他們挨刀時,哭聲又有什麽用呢?
聽到振天的哭聲,西邊的寨子裏更加悄無聲息,連間或響起的嬰兒啼哭聲也聽不見了。
處決完死囚。差不多過去了一個多時辰,朱由誠讓兩名士兵去推安府的門。
門已經反鎖,朱由誠便讓人把門撞開。
門早已變形,用木樁撞了三五下,大門便轟然倒地。
進入安府,四周一片死寂,各個房間橫七豎八,倒著各種屍體,有用刀自刎的。有用剪刀自盡的,有懸梁自殺的,更多的是服毒而死。
朱由誠四下轉了一圈,安府裏已經找不到一個活人,甚至連活物也沒有——安家人很自覺,帶著家禽、家畜一起榮登西方極樂世界。
安老夫人坐在正廳,四下坐著三四十個衣著華麗的男男女女——這些大概是她的直係兒女。他們麵色如生,隻是嘴角有已經幹涸的血漬。想來是服毒自盡的。
朱由誠略一沉思,道:“本官已經答應要收斂、安葬安家老小的。既然已經答應了。就不能不做到。來人哪,在安家旁邊找一處地方,挖個大坑,把安家人全部丟進去。另外,讓我們帶來的鐵匠趕緊生爐子,把安家能找到的鐵器全部熔了。打成鐵板,本官有用。”
大家一聽,都愣住了。錦衣衛原來搜刮戰利品,除了武器、鎧甲,其他的鐵製品一律不要。因為大明物產豐富,鐵器非常便宜。現在朱大人突然要搜集鐵器,還要融成鐵板,他究竟想幹什麽?
盡管不明白,但錦衣衛上下還是依令行事。
士兵在安家附近找了塊土質幹燥的地,挖了一個大坑,把安家老小的屍體一具一具地放進坑裏。
朱由誠走到一棵大樹下。
他來自現代,其實看不得那些殘酷的畫麵,如果有可能的話,他更喜歡喝喝茶,唱唱歌,帶上三五個美女泛舟碧波上——呃,少了一點,帶上十個美女吧。
可惜他的理想暫時實現不了,大明的仁慈換來的不是感恩與掌聲,而是赤|裸|裸|地背叛。
當年建奴被朝鮮人從朝鮮半島驅逐,無家可歸,大明把建州借給他們暫住,可是他們是怎樣回報大明的?遼東200萬軍民被他們屠戮一空。大明讓安家永駐西南,世襲罔替,可是安家是怎樣回報大明的?安家率叛軍圍困貴陽,40萬軍民隻有2萬生還。
既然大明的仁慈得不到回報,那麽朱由誠就替大明執掌複仇之劍,讓世界看看,大明不但有美酒款待朋友,更有火銃對付敵人。
為此,朱由誠不惜讓敵人的鮮血玷|汙他那握慣毛筆的手,讓敵人的慘叫折磨他那聽慣絲竹之聲的耳朵。
雖說如此,但朱由誠的心情還是十分複雜,既有為貴州百姓報仇的喜悅,又有濫殺敵人的鬱悶。
站在樹下,他不禁放聲大唱後世雄壯的軍歌《我們的隊伍向太陽》,以歌聲排解他心中的憂鬱。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我們是人民的子弟,我們是大明的武裝,從無畏懼,絕不屈服,英勇戰鬥,誓把一切敵人消滅幹淨,錦衣衛的旗幟高高飄揚。聽!風在呼嘯軍號響,戰鬥的歌聲多嘹亮……”
錦衣衛的士兵激動不已,這支歌唱出了他們的心聲,唱出了他們的誌向,許多人不禁跟著唱了起來。
不能不說錦衣衛的學習本領很強,朱由誠隻唱了一遍,錦衣衛居然就有人學會了,一人唱,爾後百人唱,千人唱,最後匯聚成了萬人大合唱。
錦衣衛的歌聲響徹天地,衝淡了殺人場的肅殺之氣,也帶走了朱由誠心中的憂鬱:有這樣英勇無畏的士兵,還怕什麽強大的敵人嗎?
朱由誠剛想走出樹陰,就聽見樹上有人發出一聲嬌叱:“奸賊,看劍。”
話音剛落,樹上就跳下一個人影,揮劍向他刺去。
朱由誠身穿蟒袍,當然不會帶著八棱亮銀錘,更沒有帶著梅花亮銀槍,但好在錦衣衛的製式裝備中有一柄繡春刀,他是隨身攜帶的,百忙之中抽刀一格。
“當”的一聲,火星四射。
這柄繡春刀雖然不是皇帝命人特製的,卻也是京西皇莊名匠李打鐵師傅千錘百煉打出來的,鋒利異常。刀劍相交,繡春刀居然吃了個小虧,崩出了一個缺口。
朱由誠從不因為外物的得失而或喜或憂,刀上的缺口動搖不了他的戰意。但這個缺口提醒他,對方的兵刃為神兵利刃。直接對砍的話,繡春刀被毀是小事,萬一傷到自己,那可就是在陰溝裏翻船,要被別人笑死的。
對方見朱由誠擋住這一劍,招式一變,劍尖前探,直剌他的哽嗓咽喉。
朱由誠的刀架住對方的寶劍,此時如果把刀往上推,劍尖倒是剌不到咽喉,但會把下巴劃開,那以後喝粥就麻煩了。
朱由誠彎腰,下身不動,上身像柔軟的柳枝一樣,向後倒去,右腳順勢上踢,直踢對方的手肘。
對方發出一聲驚叫,竟然是一個女的。
借著對方閃避的功夫,朱由誠一挺腰,又站了起來。
侍衛們此時如夢初醒,趕緊上前來幫忙。
朱由誠瞪了他們一眼,道:“早幹什麽去了,現在假積極。不過這個安家餘孽還傷不了我,看我怎麽修理他。”
那女子有著一雙又黑又亮的大眼睛,此刻她眼中含著霧氣,道:“人家才不是安家人呢。”
“那你還幫大明的反叛出頭?不怕《大明律》的製裁嗎?”
“道不平有人踩,事不平有人管。姓朱的,你作惡多端,今天你的死期到了,看劍!”
說著,那女子又是一劍剌來。(未完待續。。)
ps:(太忙了,作者君保證,從今天開始,好好把握時間,準時更新。)
(..)
門在她身後悄然關上,關住了她頹唐的背影,這大概是安老夫人留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個背影。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片刻後,門裏一片哭聲,接著便是一片喧嘩,然後聲音慢慢歸於沉寂。
信王問道:“誠哥哥,我真高興你答應那老太太的要求。我還以為你鐵石心腸,肯定會拒絕那可憐的老太太的要求呢。”
朱由誠轉身拍拍信王的肩膀,道:“我也沒有辦法,咱們的錦衣衛雖然勇猛,但要讓他們屠殺手無寸鐵的敵人,恐怕也下不去手。讓安家人自尋死路,對貴州死難的百姓或有不公,但好歹也算是幫他們報了一點血海深仇,隻是沒有那麽痛快淋漓。阿檢,哥哥可要批評你一句,對於敵人,你可千萬不能有婦人之仁。要知道,對敵人的同情,就是對國民的犯罪。”
信王想起一路上被叛軍殺死的百姓的遺骸,不由有些臉紅,自己怎麽會同情起造下這一路殺孽的安家呢?
信王知錯就改,立刻說道:“我叫人盯緊安府四周,絕不讓安家人趁亂逃走。”
說著,信王就去巡視把守安↗府四周的錦衣衛士兵,勉勵他們認真仔細,連一隻蒼蠅也別放出來。然後又走到監測安府地下動靜的士兵旁邊,讓他們再接再厲,確保沒有一個安家的人逃逸。
朱由誠沒有顧得上安撫信王羞惱的情緒,叫人將那四千多死囚提了出來,就在安府門口擺開殺陣,逐一將死囚處決。[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
死囚們哭聲振天。他們殺百姓時,百姓的哭聲沒有融化他們的鐵石心腸,但他們挨刀時,哭聲又有什麽用呢?
聽到振天的哭聲,西邊的寨子裏更加悄無聲息,連間或響起的嬰兒啼哭聲也聽不見了。
處決完死囚。差不多過去了一個多時辰,朱由誠讓兩名士兵去推安府的門。
門已經反鎖,朱由誠便讓人把門撞開。
門早已變形,用木樁撞了三五下,大門便轟然倒地。
進入安府,四周一片死寂,各個房間橫七豎八,倒著各種屍體,有用刀自刎的。有用剪刀自盡的,有懸梁自殺的,更多的是服毒而死。
朱由誠四下轉了一圈,安府裏已經找不到一個活人,甚至連活物也沒有——安家人很自覺,帶著家禽、家畜一起榮登西方極樂世界。
安老夫人坐在正廳,四下坐著三四十個衣著華麗的男男女女——這些大概是她的直係兒女。他們麵色如生,隻是嘴角有已經幹涸的血漬。想來是服毒自盡的。
朱由誠略一沉思,道:“本官已經答應要收斂、安葬安家老小的。既然已經答應了。就不能不做到。來人哪,在安家旁邊找一處地方,挖個大坑,把安家人全部丟進去。另外,讓我們帶來的鐵匠趕緊生爐子,把安家能找到的鐵器全部熔了。打成鐵板,本官有用。”
大家一聽,都愣住了。錦衣衛原來搜刮戰利品,除了武器、鎧甲,其他的鐵製品一律不要。因為大明物產豐富,鐵器非常便宜。現在朱大人突然要搜集鐵器,還要融成鐵板,他究竟想幹什麽?
盡管不明白,但錦衣衛上下還是依令行事。
士兵在安家附近找了塊土質幹燥的地,挖了一個大坑,把安家老小的屍體一具一具地放進坑裏。
朱由誠走到一棵大樹下。
他來自現代,其實看不得那些殘酷的畫麵,如果有可能的話,他更喜歡喝喝茶,唱唱歌,帶上三五個美女泛舟碧波上——呃,少了一點,帶上十個美女吧。
可惜他的理想暫時實現不了,大明的仁慈換來的不是感恩與掌聲,而是赤|裸|裸|地背叛。
當年建奴被朝鮮人從朝鮮半島驅逐,無家可歸,大明把建州借給他們暫住,可是他們是怎樣回報大明的?遼東200萬軍民被他們屠戮一空。大明讓安家永駐西南,世襲罔替,可是安家是怎樣回報大明的?安家率叛軍圍困貴陽,40萬軍民隻有2萬生還。
既然大明的仁慈得不到回報,那麽朱由誠就替大明執掌複仇之劍,讓世界看看,大明不但有美酒款待朋友,更有火銃對付敵人。
為此,朱由誠不惜讓敵人的鮮血玷|汙他那握慣毛筆的手,讓敵人的慘叫折磨他那聽慣絲竹之聲的耳朵。
雖說如此,但朱由誠的心情還是十分複雜,既有為貴州百姓報仇的喜悅,又有濫殺敵人的鬱悶。
站在樹下,他不禁放聲大唱後世雄壯的軍歌《我們的隊伍向太陽》,以歌聲排解他心中的憂鬱。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背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我們是人民的子弟,我們是大明的武裝,從無畏懼,絕不屈服,英勇戰鬥,誓把一切敵人消滅幹淨,錦衣衛的旗幟高高飄揚。聽!風在呼嘯軍號響,戰鬥的歌聲多嘹亮……”
錦衣衛的士兵激動不已,這支歌唱出了他們的心聲,唱出了他們的誌向,許多人不禁跟著唱了起來。
不能不說錦衣衛的學習本領很強,朱由誠隻唱了一遍,錦衣衛居然就有人學會了,一人唱,爾後百人唱,千人唱,最後匯聚成了萬人大合唱。
錦衣衛的歌聲響徹天地,衝淡了殺人場的肅殺之氣,也帶走了朱由誠心中的憂鬱:有這樣英勇無畏的士兵,還怕什麽強大的敵人嗎?
朱由誠剛想走出樹陰,就聽見樹上有人發出一聲嬌叱:“奸賊,看劍。”
話音剛落,樹上就跳下一個人影,揮劍向他刺去。
朱由誠身穿蟒袍,當然不會帶著八棱亮銀錘,更沒有帶著梅花亮銀槍,但好在錦衣衛的製式裝備中有一柄繡春刀,他是隨身攜帶的,百忙之中抽刀一格。
“當”的一聲,火星四射。
這柄繡春刀雖然不是皇帝命人特製的,卻也是京西皇莊名匠李打鐵師傅千錘百煉打出來的,鋒利異常。刀劍相交,繡春刀居然吃了個小虧,崩出了一個缺口。
朱由誠從不因為外物的得失而或喜或憂,刀上的缺口動搖不了他的戰意。但這個缺口提醒他,對方的兵刃為神兵利刃。直接對砍的話,繡春刀被毀是小事,萬一傷到自己,那可就是在陰溝裏翻船,要被別人笑死的。
對方見朱由誠擋住這一劍,招式一變,劍尖前探,直剌他的哽嗓咽喉。
朱由誠的刀架住對方的寶劍,此時如果把刀往上推,劍尖倒是剌不到咽喉,但會把下巴劃開,那以後喝粥就麻煩了。
朱由誠彎腰,下身不動,上身像柔軟的柳枝一樣,向後倒去,右腳順勢上踢,直踢對方的手肘。
對方發出一聲驚叫,竟然是一個女的。
借著對方閃避的功夫,朱由誠一挺腰,又站了起來。
侍衛們此時如夢初醒,趕緊上前來幫忙。
朱由誠瞪了他們一眼,道:“早幹什麽去了,現在假積極。不過這個安家餘孽還傷不了我,看我怎麽修理他。”
那女子有著一雙又黑又亮的大眼睛,此刻她眼中含著霧氣,道:“人家才不是安家人呢。”
“那你還幫大明的反叛出頭?不怕《大明律》的製裁嗎?”
“道不平有人踩,事不平有人管。姓朱的,你作惡多端,今天你的死期到了,看劍!”
說著,那女子又是一劍剌來。(未完待續。。)
ps:(太忙了,作者君保證,從今天開始,好好把握時間,準時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