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敵之計?”馬祥麟嗤之以鼻,“難道你的儀仗一出,敵人就上趕著讓你打?我看你不過是想在雲娘麵前抖抖威風罷了。[求書小說網.qiushu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你這種燒包的行為,大哥十幾年前倒是做過,不過現在我長大了……”
朱由誠被馬祥麟這番硬充人生導師的話弄得哭笑不得,道:“你看我像這種人嗎?”。
“像,非常像。”馬祥麟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肯定地說道,“你見過大明有哪個官員把蟒袍當成常服來穿的?尋常的官員被皇上賞賜了一件蟒袍――還別說是蟒袍,就算是鬥牛服,那也是放進祠堂裏供起來,逢年過節時才穿出來顯擺一下。哪有人像你這樣得瑟,把蟒袍當成常服來穿,看你胸口這一大塊油漬,嘖嘖……”
他決定不和馬祥麟討論這個問題,說道:“錦衣衛之所以能輕鬆平定貴州的安邦彥,全賴他的愚蠢與貪婪,把所有兵力集中在貴陽城外,這才讓錦衣衛一舉殲滅。奢崇明在大涼山,山高林密,清剿不易。如果能把他們集中到一處,憑錦衣衛的實力,消滅他們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馬祥麟前天在大營門口,親眼看見兩百錦衣衛把三四千叛軍打得潰不成軍,對錦衣衛的戰鬥力有了非常直觀的認識,自然明白朱由誠的自信從何而來,便點了點頭。
馬祥麟說道:“朱燮元大人率領四川軍民屢敗奢崇明,現在已經把他壓縮在大涼山一帶。[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有傳聞他想進入貴州,與叛賊安邦彥合流。虧得朱燮元大人把川貴邊境守得很緊。否則就被他得逞了。我想,奢崇明應該沒有那麽愚蠢,把他那少得可憐的兵力集中在一起,和你率領大明精銳部隊對撼。如果我是奢崇明,我會化整為零,打不贏你。我也要累死你。”
朱由誠道:“所以我給奢崇明下了個魚餌,一個讓他利令智昏的魚餌。”
“什麽魚餌?”
“我和信王。這兩個人,一個是未來的內閣首輔,皇上的弟弟;另一個是大明親王,也是皇上的弟弟。在烏蒙府,錦衣衛看起來鬆懈的軍紀,讓那個順從的土司起了反心,由此可見黑夷的貪婪與狂妄。現在錦衣衛看起來更加鬆懈了,不知道能不能勾起奢崇明的貪心。他如果能把我和信王抓住。大明朝廷為了贖回我們,再高的代價都願意付出……”
“妙,妹夫的計策真妙!”馬祥麟豎起了大拇指。
朱由誠卻沒有洋洋得意,反而有點擔憂地說道:“我就怕奢崇明不肯上當啊。一來,奢崇明被你們打得實在太慘,都產生寄人籬下的想法了;二來,建奴與安邦彥勾結,就不會與奢崇明勾結嗎?有建奴為他出謀劃策。他未必會上當啊。我又不能修改這個計策,因為誘餌太小。奢崇明不願上當;誘餌太大,容易被建奴發現問題。難哪……”
事情果然像朱由誠想象的那樣,錦白聯軍一路行來,風平浪靜,連小毛賊都沒有遇到半個。
行到好幾個險峻的隘口,朱由誠暗令錦衣衛提高警惕。但直到錦衣衛最後一名士兵通過礙口,也沒有看到半個敵人。隻是苦了那上登上懸崖峭壁的白杆兵,他們白跑了一趟。
朱由誠的妙計落空了,這讓錦衣衛上下不免有些失落。但朱由誠卻鬥誌昂揚,妙計落空。說明叛軍中也有能人,這種仗有挑戰性,打起來痛快。
大明天啟六年六月十九日,錦白聯軍終於趕到了大涼山的北社縣(今昭覺縣)。
北社縣是個小得可憐的縣城,隻有一條街道,人少,店鋪更少,城牆矮得可憐,錦衣衛連工具都不用,便可以輕鬆爬上去。
這麽小的縣城當然住不下錦白聯軍一萬五千多人,不過朱由誠和秦良玉並不以為意。
這一路風餐露宿,他們在荒郊野外紮過不知多少次營,而且野外紮營視野非常好,不用派斥侯,都能一眼看清來犯的敵人。
北社土司慌忙到軍營前來見禮,他這個小地方的土司哪裏見過這麽高規格的官員。一個三品兵部右侍郎,一個親王,這些是他平常踮起腳尖也看不到的大人物,現在突然出現在他麵前,怎麽不讓他心驚肉跳呢?
錦衣衛的帥帳是第一個搭建起來的,所以雖然錦白聯軍還在紮營,但北社土司還能順利地在帥帳拜見朱由誠。
進了帥帳,他見到主位上坐著兩個年輕得不像話的人,都是身著蟒袍,而旁邊的客位上坐著一個非常威嚴的老太太。
他鬧不清誰是兵部右侍郎,誰是王爺,猶豫了片刻。
後麵的侍衛見他半天不行禮,喝道:“兵部右侍郎、錦衣衛指揮同知朱大人和信王在上,你為何不行禮?”
北社土司趕緊跪下給朱由誠和信王行禮。
信王揮手示意他免禮。
北社土司站起身來,說道:“大人,小人乃是北社土司,名叫……”
“叫什麽名字就不用說了,說了我們也記不住。”朱由誠毫不客氣地說道,“你還是說說吧,你來找我們有什麽事?”
北社土司好玄沒被朱由誠的話給噎死,心道:“果然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連基本的禮儀都不講。大明不是最講禮儀的嗎?怎麽這位說話這麽衝?”
心中嘀咕,北社土司的臉上卻洋溢著笑容,道:“既然大人不愛聽小人的名字,小人不說也罷。這次小人進來,是想問一問,大人蒞臨本地,有何貴幹?可有用得著小人幫忙的地方?”
朱由誠乜斜了北社土司一眼,略一沉思,答道:“無他,皇上覺得夷人甚苦,決定改善民生,讓夷人百姓也能分享大明的繁榮與富強。”
北社土司大喜過望,兩手不停地搓著,道:“這麽說,大人是給我們送錢來的?那怎麽好意思,我們啥也沒做呀……”
朱由誠冷笑一聲,道:“想什麽美事呀。”
北社土司大惑不解,問道:“大人不是說皇上要讓夷人百姓也能分享大明的繁榮與富強嗎?這不明擺著送錢給我們嗎?”。
“請注意,皇上說的是夷人百姓,不是夷人貴族。比如閣下您,就不在其列。”
“沒關係,小人一向不計較個人得失。為了夷人的幸福,小人甘願付出一切。”北社土司做出一副大公無私的模樣。(未完待續……)
朱由誠被馬祥麟這番硬充人生導師的話弄得哭笑不得,道:“你看我像這種人嗎?”。
“像,非常像。”馬祥麟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肯定地說道,“你見過大明有哪個官員把蟒袍當成常服來穿的?尋常的官員被皇上賞賜了一件蟒袍――還別說是蟒袍,就算是鬥牛服,那也是放進祠堂裏供起來,逢年過節時才穿出來顯擺一下。哪有人像你這樣得瑟,把蟒袍當成常服來穿,看你胸口這一大塊油漬,嘖嘖……”
他決定不和馬祥麟討論這個問題,說道:“錦衣衛之所以能輕鬆平定貴州的安邦彥,全賴他的愚蠢與貪婪,把所有兵力集中在貴陽城外,這才讓錦衣衛一舉殲滅。奢崇明在大涼山,山高林密,清剿不易。如果能把他們集中到一處,憑錦衣衛的實力,消滅他們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馬祥麟前天在大營門口,親眼看見兩百錦衣衛把三四千叛軍打得潰不成軍,對錦衣衛的戰鬥力有了非常直觀的認識,自然明白朱由誠的自信從何而來,便點了點頭。
馬祥麟說道:“朱燮元大人率領四川軍民屢敗奢崇明,現在已經把他壓縮在大涼山一帶。[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有傳聞他想進入貴州,與叛賊安邦彥合流。虧得朱燮元大人把川貴邊境守得很緊。否則就被他得逞了。我想,奢崇明應該沒有那麽愚蠢,把他那少得可憐的兵力集中在一起,和你率領大明精銳部隊對撼。如果我是奢崇明,我會化整為零,打不贏你。我也要累死你。”
朱由誠道:“所以我給奢崇明下了個魚餌,一個讓他利令智昏的魚餌。”
“什麽魚餌?”
“我和信王。這兩個人,一個是未來的內閣首輔,皇上的弟弟;另一個是大明親王,也是皇上的弟弟。在烏蒙府,錦衣衛看起來鬆懈的軍紀,讓那個順從的土司起了反心,由此可見黑夷的貪婪與狂妄。現在錦衣衛看起來更加鬆懈了,不知道能不能勾起奢崇明的貪心。他如果能把我和信王抓住。大明朝廷為了贖回我們,再高的代價都願意付出……”
“妙,妹夫的計策真妙!”馬祥麟豎起了大拇指。
朱由誠卻沒有洋洋得意,反而有點擔憂地說道:“我就怕奢崇明不肯上當啊。一來,奢崇明被你們打得實在太慘,都產生寄人籬下的想法了;二來,建奴與安邦彥勾結,就不會與奢崇明勾結嗎?有建奴為他出謀劃策。他未必會上當啊。我又不能修改這個計策,因為誘餌太小。奢崇明不願上當;誘餌太大,容易被建奴發現問題。難哪……”
事情果然像朱由誠想象的那樣,錦白聯軍一路行來,風平浪靜,連小毛賊都沒有遇到半個。
行到好幾個險峻的隘口,朱由誠暗令錦衣衛提高警惕。但直到錦衣衛最後一名士兵通過礙口,也沒有看到半個敵人。隻是苦了那上登上懸崖峭壁的白杆兵,他們白跑了一趟。
朱由誠的妙計落空了,這讓錦衣衛上下不免有些失落。但朱由誠卻鬥誌昂揚,妙計落空。說明叛軍中也有能人,這種仗有挑戰性,打起來痛快。
大明天啟六年六月十九日,錦白聯軍終於趕到了大涼山的北社縣(今昭覺縣)。
北社縣是個小得可憐的縣城,隻有一條街道,人少,店鋪更少,城牆矮得可憐,錦衣衛連工具都不用,便可以輕鬆爬上去。
這麽小的縣城當然住不下錦白聯軍一萬五千多人,不過朱由誠和秦良玉並不以為意。
這一路風餐露宿,他們在荒郊野外紮過不知多少次營,而且野外紮營視野非常好,不用派斥侯,都能一眼看清來犯的敵人。
北社土司慌忙到軍營前來見禮,他這個小地方的土司哪裏見過這麽高規格的官員。一個三品兵部右侍郎,一個親王,這些是他平常踮起腳尖也看不到的大人物,現在突然出現在他麵前,怎麽不讓他心驚肉跳呢?
錦衣衛的帥帳是第一個搭建起來的,所以雖然錦白聯軍還在紮營,但北社土司還能順利地在帥帳拜見朱由誠。
進了帥帳,他見到主位上坐著兩個年輕得不像話的人,都是身著蟒袍,而旁邊的客位上坐著一個非常威嚴的老太太。
他鬧不清誰是兵部右侍郎,誰是王爺,猶豫了片刻。
後麵的侍衛見他半天不行禮,喝道:“兵部右侍郎、錦衣衛指揮同知朱大人和信王在上,你為何不行禮?”
北社土司趕緊跪下給朱由誠和信王行禮。
信王揮手示意他免禮。
北社土司站起身來,說道:“大人,小人乃是北社土司,名叫……”
“叫什麽名字就不用說了,說了我們也記不住。”朱由誠毫不客氣地說道,“你還是說說吧,你來找我們有什麽事?”
北社土司好玄沒被朱由誠的話給噎死,心道:“果然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連基本的禮儀都不講。大明不是最講禮儀的嗎?怎麽這位說話這麽衝?”
心中嘀咕,北社土司的臉上卻洋溢著笑容,道:“既然大人不愛聽小人的名字,小人不說也罷。這次小人進來,是想問一問,大人蒞臨本地,有何貴幹?可有用得著小人幫忙的地方?”
朱由誠乜斜了北社土司一眼,略一沉思,答道:“無他,皇上覺得夷人甚苦,決定改善民生,讓夷人百姓也能分享大明的繁榮與富強。”
北社土司大喜過望,兩手不停地搓著,道:“這麽說,大人是給我們送錢來的?那怎麽好意思,我們啥也沒做呀……”
朱由誠冷笑一聲,道:“想什麽美事呀。”
北社土司大惑不解,問道:“大人不是說皇上要讓夷人百姓也能分享大明的繁榮與富強嗎?這不明擺著送錢給我們嗎?”。
“請注意,皇上說的是夷人百姓,不是夷人貴族。比如閣下您,就不在其列。”
“沒關係,小人一向不計較個人得失。為了夷人的幸福,小人甘願付出一切。”北社土司做出一副大公無私的模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