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秦良玉把兩人的墨寶收好,朱由誠這才向她解釋了一下這高速馬路實際上是收費馬路,建成之後,不但不會貼錢,可能還略有盈餘。(.無彈窗廣告)[ads:本站換新網址啦,速記方法:,.]當然,這是大涼山,人煙稀少,要是換在江南,那可是大有賺頭的。
不過,如果收費馬路建成,大涼山也會慢慢發展起來,人煙也會逐漸稠密,馬路的收益也會一年更比一年好。
秦良玉一聽,信王在她心中高大的形象頓時崩塌。
她正想指責兩人,卻想到要不是這兩個人貪財,從涼山到成都的馬路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動工開建,便歎了一口氣。
當然,她也不再提起投資公路的事情了。
她不提,可不代表馬祥麟不想投資。
馬祥麟道:“娘,收費公路有賺頭,又是信王的產業,還能虧了咱不成?投點錢進去吧。石砫土司馬上就要交出去,到時家裏可就沒有什麽收入了。投資馬路,正正經經,利國利民,誰還能說咱不成?”
秦良玉跺了跺腳,道:“由你們這些財迷去搞吧。”
說完,她轉身便出了門。
看到馬祥麟涎著臉過來,沒等他“妹夫”二字喊出口,朱由誠就一指王承恩,道:“具體投資事宜和王總管談,我一向隻管出主意的。”
朱由誠行動一向雷厲風行,沒馬祥麟和王承恩敲定投資方案,他就立刻修書,讓魏良卿調拔一批建築工人和水泥工人到大涼山,在這裏建立水泥廠,準備開工鋪路。
他倒不怕奢崇明搗亂,從大涼山到北京足有四千五百多裏路,一來一去怕不要五六個月,到那時奢崇明殘餘勢力還沒被他剿滅,他不如找根麵條自殺算了。
要知道,曆史上的奢崇明可比安邦彥肉腳多了,被朱燮元一路從四川重慶(重慶原屬四川)趕到貴州水西。最後和安邦彥一起戰敗。
朱由誠連實力遠勝奢崇明的安邦彥都能生擒活捉,更別談奢崇明了。[.超多好看小說]如果不是大涼山地形複雜,錦衣衛早就找奢崇明決戰去了,不會在這裏空耗時間。
寫完信。朱由誠叫來一名信使,讓他快馬去北京找魏良卿。
------------------
轉天早上,信王拉著朱由誠的手,一起去視察夷人營地。
夷人營地,房新人舊——不管是誰。身上穿著補丁摞補丁的衣服,都會覺得非常陳舊。
信王看到貧困的夷人,心中惻隱之心大動。他看到一個光著屁股的少年,見他沒有遮羞之物,忙脫下自己的披風罩住他的身體。
可是很快他就發現他做錯了,因為後麵還有一大串沒穿衣服的夷人呢,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這要都給,夷人倒是不光屁股了。他得光屁股。
朱由誠含笑看著他。剛才信王脫下披風時,他並沒有勸告,想用事實告訴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周濟一人,何如周濟天下。
信王贈人衣物,隻能幫助一個人一時,而幫不了人一世。隻有創造工作崗位,才能直正幫助一個人脫貧致富。
不管信王以後能不能成為崇禎皇帝,多學點為君之道。對他沒有壞處。
信王見朱由誠正看著他,依賴之心大起,道:“誠哥哥,你幫幫我幫幫他們。”
如果不是朱由誠明白信王的心思。幾乎要被這饒口令式的話給弄暈。
朱由誠微笑道:“其實幫助白夷的方案早在你心,昨天我們不是商量好鋪路的事情嗎?把給他們工作的話告訴他們的,他們就自然可以擺脫目前的困境。”
信王大喜,命令侍衛們叫白夷集中。
白夷們住著新房子,吃著白米飯,按道理應當非常愉快才對。可是事情卻恰恰相反,白夷們卻一個個人心浮動。
原因很簡單,白夷們都明白一個道理,一日不作,一日無食。錦衣衛把他們放在這裏,又給房住,又給飯吃,必定不是長久之計。
如果沒有事做,一天兩天還好說,天長日久,誰也不甘心養著一幫吃閑飯的。
聽說有大官來訓話,白夷們來了精神,這是要給自己分派任務,還是轉移安置呢?
信王站在營地中間由幾張木工桌拚成的平台上,朗聲說道:“諸位白夷——現在應該稱你們為新大明人了,你們不畏黑夷的阻撓,跨越千山萬水來投奔我們,我代表大明朝廷歡迎你們,並賜予你們自由。從此以後,你們就是大明治下自由的百姓,不用再受任何人的壓迫與盤剝了。”
朱由誠知道信王在夷人營地肯定需要演講,所以派了二十個大嗓門的錦衣衛跟著。信王一開口,這些人就同聲傳譯。
信王演講慣了,知道怎樣和肉喇叭配合,說一句,停一會兒,讓士兵們把這句話再傳一遍。
夷人營地雖大,人數雖然眾多,但錦衣衛配合無間,人人都聽得清楚,個個都聽得明白。
北社與大明其他地方的人來往密切,是以大部的白夷都會漢話,都清楚信王說了些什麽。當然也有少數不懂漢話的,有好心人在旁邊小聲翻譯給他們聽。
信王熱情洋溢的歡迎辭,引起了白夷的好感,所有的人都鼓起掌來。
信王滿意地點點頭,接著說道:“你們在營地裏呆了兩天,可能現在有些人已經有點後悔了,不是後悔追求自由,而是後悔行動得太早,給錦衣衛和自己增添了麻煩。”
夷人深有同感,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不過,你們放心,既然找到錦衣衛,必定會有安置。白夷是樸實、善良、勤勞的人民,為了讓你們更快、更好地融入大明,所以大明朝廷準備修建一條從北社縣通往成都府的馬路,這條馬路不怕風、不怕雨,晴天幹幹淨淨,雨天幹幹淨淨,既可以騎馬,又可以趕車……”
聽到新馬路這麽奇怪的優點,所以百姓都交頭接耳起來。他們不是沒有見過這樣的馬路,黑夷老爺家門口就有這樣的路,那是用大塊青石鋪成的,隻有短短的一段,因為造價太高了。
錦衣衛居然想用青石從北社鋪到成路,這得多少錢哪,再說,大涼山找得到這麽多大石頭嗎?
信王見百姓疑惑的眼神,略帶些得意地說道:“大家不用想了,新馬路用的是我們研製出來的新型材料,名字叫水泥。鋪路的師傅、水泥廠的技術人員四五個月以後到,到時大家可以去鋪路大隊或是水泥廠工作,每個月的月錢是——”
白夷的呼吸都加重了。
“一百文!”
白夷都歡呼起來,一百文,對於他們這些白夷來說,那可是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巨款。別說白夷,就算是沒有畜奴的黑夷,也不一定能賺到這麽多錢。一月一百文,一年就是一千二百文,要是一文一文地數的話,那可有得數嘍。
他們沒有注意到,看到白夷們歡快的表情,信王情不自禁用手拍了拍胸口,輕輕地“噓”了一聲,像是鬆了一口氣。
昨天他和朱由誠商量夷人的工錢時,朱由誠提出八十文的工錢,差點把他嚇一個跟頭。
節約是美德,這個道理他當然懂,但他更懂,要讓“馬兒跑得快,就要讓馬兒吃得飽”。
朱由誠解釋道:“夷人新學鋪路,動作必然遲緩,月錢低,情有可原。而且夷鄉的物價非常低,八十文已經夠他們花的了。到以後他們動作熟練,夷鄉物價上漲,我們再把他們的工資漲上去。恩要一點一點地布施,這才能讓夷人記得久,記得牢。”
信王點點頭,表示記住了朱由誠的話。不過上台時,他還是忍不住上調了二十文,把夷人的工資漲到了一百文。
信王看著夷人狂喜的表情,猜到自己恐怕又做錯了事,不禁有點心虛的看了看朱由誠,卻看到朱由誠朝他點了點頭,這才放下心來。(未完待續。)
(狀態恢複了,但事情有多了。作者君一定會盡早把事情辦完,然後更快更新。)
不過,如果收費馬路建成,大涼山也會慢慢發展起來,人煙也會逐漸稠密,馬路的收益也會一年更比一年好。
秦良玉一聽,信王在她心中高大的形象頓時崩塌。
她正想指責兩人,卻想到要不是這兩個人貪財,從涼山到成都的馬路不知道什麽時候才會動工開建,便歎了一口氣。
當然,她也不再提起投資公路的事情了。
她不提,可不代表馬祥麟不想投資。
馬祥麟道:“娘,收費公路有賺頭,又是信王的產業,還能虧了咱不成?投點錢進去吧。石砫土司馬上就要交出去,到時家裏可就沒有什麽收入了。投資馬路,正正經經,利國利民,誰還能說咱不成?”
秦良玉跺了跺腳,道:“由你們這些財迷去搞吧。”
說完,她轉身便出了門。
看到馬祥麟涎著臉過來,沒等他“妹夫”二字喊出口,朱由誠就一指王承恩,道:“具體投資事宜和王總管談,我一向隻管出主意的。”
朱由誠行動一向雷厲風行,沒馬祥麟和王承恩敲定投資方案,他就立刻修書,讓魏良卿調拔一批建築工人和水泥工人到大涼山,在這裏建立水泥廠,準備開工鋪路。
他倒不怕奢崇明搗亂,從大涼山到北京足有四千五百多裏路,一來一去怕不要五六個月,到那時奢崇明殘餘勢力還沒被他剿滅,他不如找根麵條自殺算了。
要知道,曆史上的奢崇明可比安邦彥肉腳多了,被朱燮元一路從四川重慶(重慶原屬四川)趕到貴州水西。最後和安邦彥一起戰敗。
朱由誠連實力遠勝奢崇明的安邦彥都能生擒活捉,更別談奢崇明了。[.超多好看小說]如果不是大涼山地形複雜,錦衣衛早就找奢崇明決戰去了,不會在這裏空耗時間。
寫完信。朱由誠叫來一名信使,讓他快馬去北京找魏良卿。
------------------
轉天早上,信王拉著朱由誠的手,一起去視察夷人營地。
夷人營地,房新人舊——不管是誰。身上穿著補丁摞補丁的衣服,都會覺得非常陳舊。
信王看到貧困的夷人,心中惻隱之心大動。他看到一個光著屁股的少年,見他沒有遮羞之物,忙脫下自己的披風罩住他的身體。
可是很快他就發現他做錯了,因為後麵還有一大串沒穿衣服的夷人呢,有男有女,有老有少,這要都給,夷人倒是不光屁股了。他得光屁股。
朱由誠含笑看著他。剛才信王脫下披風時,他並沒有勸告,想用事實告訴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周濟一人,何如周濟天下。
信王贈人衣物,隻能幫助一個人一時,而幫不了人一世。隻有創造工作崗位,才能直正幫助一個人脫貧致富。
不管信王以後能不能成為崇禎皇帝,多學點為君之道。對他沒有壞處。
信王見朱由誠正看著他,依賴之心大起,道:“誠哥哥,你幫幫我幫幫他們。”
如果不是朱由誠明白信王的心思。幾乎要被這饒口令式的話給弄暈。
朱由誠微笑道:“其實幫助白夷的方案早在你心,昨天我們不是商量好鋪路的事情嗎?把給他們工作的話告訴他們的,他們就自然可以擺脫目前的困境。”
信王大喜,命令侍衛們叫白夷集中。
白夷們住著新房子,吃著白米飯,按道理應當非常愉快才對。可是事情卻恰恰相反,白夷們卻一個個人心浮動。
原因很簡單,白夷們都明白一個道理,一日不作,一日無食。錦衣衛把他們放在這裏,又給房住,又給飯吃,必定不是長久之計。
如果沒有事做,一天兩天還好說,天長日久,誰也不甘心養著一幫吃閑飯的。
聽說有大官來訓話,白夷們來了精神,這是要給自己分派任務,還是轉移安置呢?
信王站在營地中間由幾張木工桌拚成的平台上,朗聲說道:“諸位白夷——現在應該稱你們為新大明人了,你們不畏黑夷的阻撓,跨越千山萬水來投奔我們,我代表大明朝廷歡迎你們,並賜予你們自由。從此以後,你們就是大明治下自由的百姓,不用再受任何人的壓迫與盤剝了。”
朱由誠知道信王在夷人營地肯定需要演講,所以派了二十個大嗓門的錦衣衛跟著。信王一開口,這些人就同聲傳譯。
信王演講慣了,知道怎樣和肉喇叭配合,說一句,停一會兒,讓士兵們把這句話再傳一遍。
夷人營地雖大,人數雖然眾多,但錦衣衛配合無間,人人都聽得清楚,個個都聽得明白。
北社與大明其他地方的人來往密切,是以大部的白夷都會漢話,都清楚信王說了些什麽。當然也有少數不懂漢話的,有好心人在旁邊小聲翻譯給他們聽。
信王熱情洋溢的歡迎辭,引起了白夷的好感,所有的人都鼓起掌來。
信王滿意地點點頭,接著說道:“你們在營地裏呆了兩天,可能現在有些人已經有點後悔了,不是後悔追求自由,而是後悔行動得太早,給錦衣衛和自己增添了麻煩。”
夷人深有同感,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不過,你們放心,既然找到錦衣衛,必定會有安置。白夷是樸實、善良、勤勞的人民,為了讓你們更快、更好地融入大明,所以大明朝廷準備修建一條從北社縣通往成都府的馬路,這條馬路不怕風、不怕雨,晴天幹幹淨淨,雨天幹幹淨淨,既可以騎馬,又可以趕車……”
聽到新馬路這麽奇怪的優點,所以百姓都交頭接耳起來。他們不是沒有見過這樣的馬路,黑夷老爺家門口就有這樣的路,那是用大塊青石鋪成的,隻有短短的一段,因為造價太高了。
錦衣衛居然想用青石從北社鋪到成路,這得多少錢哪,再說,大涼山找得到這麽多大石頭嗎?
信王見百姓疑惑的眼神,略帶些得意地說道:“大家不用想了,新馬路用的是我們研製出來的新型材料,名字叫水泥。鋪路的師傅、水泥廠的技術人員四五個月以後到,到時大家可以去鋪路大隊或是水泥廠工作,每個月的月錢是——”
白夷的呼吸都加重了。
“一百文!”
白夷都歡呼起來,一百文,對於他們這些白夷來說,那可是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的巨款。別說白夷,就算是沒有畜奴的黑夷,也不一定能賺到這麽多錢。一月一百文,一年就是一千二百文,要是一文一文地數的話,那可有得數嘍。
他們沒有注意到,看到白夷們歡快的表情,信王情不自禁用手拍了拍胸口,輕輕地“噓”了一聲,像是鬆了一口氣。
昨天他和朱由誠商量夷人的工錢時,朱由誠提出八十文的工錢,差點把他嚇一個跟頭。
節約是美德,這個道理他當然懂,但他更懂,要讓“馬兒跑得快,就要讓馬兒吃得飽”。
朱由誠解釋道:“夷人新學鋪路,動作必然遲緩,月錢低,情有可原。而且夷鄉的物價非常低,八十文已經夠他們花的了。到以後他們動作熟練,夷鄉物價上漲,我們再把他們的工資漲上去。恩要一點一點地布施,這才能讓夷人記得久,記得牢。”
信王點點頭,表示記住了朱由誠的話。不過上台時,他還是忍不住上調了二十文,把夷人的工資漲到了一百文。
信王看著夷人狂喜的表情,猜到自己恐怕又做錯了事,不禁有點心虛的看了看朱由誠,卻看到朱由誠朝他點了點頭,這才放下心來。(未完待續。)
(狀態恢複了,但事情有多了。作者君一定會盡早把事情辦完,然後更快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