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一切的好心情在下山後全都被破壞了,因為北京來的客人帶來了一個不算太好的消息。(.好看的小說


    大明天啟六年七月十二日,一個麵白無須還略帶點書卷氣的太監來到了北社縣,他就是來宣旨的天使。


    天使駕臨,舉縣震動,唯獨錦衣衛若無其事。


    陳國齊客客氣氣地告訴天使,朱大人和信王正在登山。


    朱大人說了,登山是今天最重要的事。如果有什麽突發情況,哪怕是天塌地陷的大事,也得等下山再處理。


    朱由誠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叛匪已平,不穩定因素已除,再加上有名臣朱燮元坐鎮,出不了什麽大事,他難得任性一次。


    陳國齊最後說,接旨之事,得等到晚上兩位大人下山後再行安排。


    如果普通人這麽傲慢,天使早一巴掌呼過去,然後回京,在皇帝耳朵邊大進饞言,讓這個任性的人嚐嚐任性的苦果。


    可是朱由誠是誰?那是天啟皇帝的寵臣,給他進饞言,純粹是找死。


    所以天使隻好在錦衣衛的營帳裏等候。


    好在陳國齊挺會做人的,給他安排下好酒好菜,又帶他參觀錦衣衛的訓練,沒有讓他坐冷板凳。


    到了酉時四刻,朱由誠和信王珊珊來遲。


    待朱由誠排下香案,天使展開黃色的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聖旨很長,大意是朱由誠已經剿滅了安邦彥叛軍,又將信王由重重包圍中解救出來,厥功甚偉,命令他即刻班師回京,好讓京師官民領略王師威武。至於奢崇明,他已經被朱燮元包圍在深山,日薄西山,無須朱由誠率錦衣衛圍剿。


    接完旨,信王悄聲問道:“誠哥哥。我們不是已經剿滅了奢崇明嗎,怎麽皇上還說奢崇明被圍在深山?不會我們捉的奢崇明是替身吧。[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信王聽朱由誠講過許多武俠故事,對那些神奇的情節信得一塌糊塗,而替身、易容又是武俠小說的常用的橋段。這麽一來。天啟皇帝的聖旨一出,他誤認為抓住的是假的奢崇明。


    朱由誠笑道:“我們抓住的當然是真奢崇明,但我們距離北京太遠……”


    信王恍然大悟,抓住奢崇明是前些天的事情,而大涼山離北京那麽遠。即使八百裏加急也得五六天才能到北京,所以北京那邊現在還不一定知道奢崇明被活捉的消息,即使知道,派出第二批傳旨的天使,那也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


    見朱由誠和信王悄聲嘀咕,傳旨太監也不上前打擾,隻是含笑看著他們。


    朱由誠見狀,明白還有一件事情沒做,太監在這裏等著呢。


    這道聖旨算是喜事,給人報喜一般都是要收喜錢的。更何況是貪財兼吝嗇的太監呢?


    朱由誠上前兩步,抓住太監的手用力地搖晃了一下,道:“這位公公辛苦了,我和信王收拾一下行裝,明天就啟程回京。”


    在握手的同時,五枚銀圓神不知鬼不覺地到了太監手裏。


    太監感受到手裏又圓又硬的東西,臉笑得像一朵花似的,連聲說道:“那怎麽好意思呢?”


    按理說,接了旨,領了賞。太監就可以走了。


    可是這位太監卻還不走,一直候在旁邊。


    朱由誠問道:“你還有事嗎?”


    那太監賠笑道:“咱家劉若愚,是李永貞公公的生死之交。咱家常聽李永貞公公稱讚朱大人豐神俊朗,風|流瀟灑。起了崇拜之心。現在見大人果然和傳聞中一樣,所以在一旁觀摩,以期學得大人的一二。”


    劉若愚和其他太監不一樣,他家世襲延慶衛指揮僉事,而他的父親更是官至遼陽協鎮副總兵,算是一方大員了。劉若愚家學淵源。能文能武,本來有錦秀前程,可惜十六歲那年做了個奇怪的夢,一個白胡子老神仙說他的前程在宮裏。他左思右想,痛下決心,自己切了那話兒,進宮侍奉萬曆皇帝。


    因為文化水平高,他現在進了司禮監管理文書,算是離當初的目標近了一步。


    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樣,這樣奉迎的話講得情真意切、入情入理,如果不是朱由誠兩世為人,幾乎誤以為這是真的了。


    不過信王畢竟是大明知名的誠實小郎君,信了個十成十。


    聽到朱由誠被人推崇,信王比朱由誠還高興,道:“那是,我誠哥哥是什麽人?大明第一好哥哥,大明第一才子,大明第一猛人。你便在邊上好好看著吧,學得一二,你也可以在宮裏橫著走了。”


    劉若愚連聲附和。


    朱由誠見劉若愚嘴裏不盡不實,知道他想告訴自己的事情未必能讓信王知道,也不點破。


    耽擱到夜色深沉,信王告辭回帳睡覺後,劉若愚道:“朱大人,咱家奉李永貞公公的命令,有事來找你。”


    “李永貞?不是魏公公嗎?”


    “當然不是,這件事咱家還瞞著魏公公呢,因為這件事與大人的身世有關。”


    “身世?我的身世有什麽可說的?”


    “朱大人,我還是從頭講起吧。朱大人,您不是從小被人抱走,然後遺棄在京郊的破廟嗎?現在,當年那個抱走你的人找到了。”


    “嗯。”朱由誠不置可否地點點頭。


    對於這具肉身的恩怨,他根本不在乎。


    再說,沒有那個人販子,他哪裏能遇到朱由檢這個好兄弟呢?


    劉若愚覺得朱由誠的態度給人一種莫測高深的感覺,也許這正是李永貞推崇朱由誠的原因。


    這麽年輕,城府就這麽深,日後的成就一定不可限量。


    劉若愚咽了口口水,接著說道:“那人供認,你的確是滄州人,但與魏公公沒有任何關係。你的父親已經過世,但母親還健在,就住在滄州城外的小黃莊。他說,朱大人的本姓應該是黃,全名是黃狗剩。”


    朱由誠的城府再深,此時也忍不住了,一口茶全噴了出來,道:“狗剩?這是誰取的名字?似乎和本官有不小的怨念哪。”


    劉若愚正站在朱由誠的麵前,那口茶一點兒也沒浪費,全噴在他身上了。


    他哀怨地擦擦身上的茶水,道:“據說這個名字就是你那便宜父親取的,說是賤名好養活。”


    朱由誠低頭,輕輕用茶碗蓋把茶水上的浮沫撇到一邊,漫不經心地問道:“怎麽知道就是他抱走……抱走本官的?而且,本官為何不能是從魏家抱走的?”


    “那人說,抱走魏家外孫的那人在尋找買家時,遇到山洪暴發,連老帶小一起淹死了,所以你不可能是魏家血脈。而且你父親與魏公公的相貌有七八分相似,所以判斷你是黃……黃家小子。”


    “死無對證,誰知道他說的是真是假?”


    “那人說他還有一個鐵證,就是黃家世代信佛,所以每個孩子滿月後,都會用香在頭上點九個疤。大人頭上……”


    朱由誠撓撓頭皮,心裏有些打鼓。雖然頭皮被頭發蓋著,但他平時洗頭時,確實覺得頭上有些地方不平,原來還以為是當乞丐時碰傷的,沒有介意,想不到那卻是九個戒疤,是他與魏忠賢沒有任何關係的鐵證。


    朱由誠心亂如麻,他並不是個喜歡奉迎的人,再說魏忠賢的粗腿能抱幾年?等崇禎皇帝上台,第一個要幹掉的人就是魏忠賢。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事實上,這個說法並不準確。三朝元老、四朝元老甚至五朝元老,在曆史上都屢見不鮮。但太監大多隻有一朝,哪怕再權勢熏天,老皇帝大行,這太監的下場也不太妙。所以,一朝天子一朝太監更準確些。(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第一猛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梁方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梁方陽並收藏明朝第一猛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