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掃羅梳洗過後,稍稍進了些飲食。感覺腹中再無異樣,漸漸精神恢複如常,心想:這病症來得突然,去得倒也迅速,看來我還沒老……正在得意,元帥阿布內進帳來報:“啟稟我王。適才快馬來報:巴拿、利奇布兩位將軍,已把糧草運抵伯利恒。”
掃羅點頭道:“多派探馬,留意非利士人如何調兵,我軍再相機行事。”
阿布內說道:“我已安排下去了。或許明日就會有消息回報――呃……我剛才在虎賁軍營中聽說――我王這次南下圍捕大衛期間,幾次三番他都手下留情、以德報怨,不敢對王……呃……下狠手。如果我王再苦苦相逼,隻怕人心所向不利於……”
掃羅歎道:“我當然知曉這其中利害。所以我不會再動兵圍剿那牧羊童子――如果這次他為救父家舍身丟了性命,那也怨不到我身上……”
阿布內急道:“大衛重情重義、忠義仁孝。他知道父母兄弟遭難,必要奮不顧身前去赴援……”
掃羅怒道:“那你是在說我無情無義、卑鄙無恥了?”
阿布內連忙躬身道:“末將不敢!我王英明神武,雄才大略足以定國安邦――隻是……隻是我還聽說王在何烈樹林邊上,殺了這一帶的祭司:亞希米勒全家。”
掃羅怒氣更甚,厲聲道:“亞希米勒目無主上,出言不遜!更與亂黨同謀,擒殺我不少軍士!他一家幾十口人命,償我部下性命,公平之極!”
阿布內連聲附和道:“我王言之有理!按我朝律法,凡故意埋伏流人血之罪的,必不得赦免!一命還一命,正該這樣辦理。”
掃羅麵色稍霽,輕聲說道:“時候不早了!元帥該回營休息。來日還有血戰,我等都應養精蓄銳,勿再爭執這些細枝末節。”
阿布內小聲應承,默默倒退出帳。心中暗歎:以色列國君居然不懼天賦神權,任意濫殺祭司、百姓!這事遲早要傳遍猶大全地,民心盡失隻在朝夕。就算這次伯利恒誘敵之計能成,擊退非利士人。他的國位也必不長久,我得早做打算才是……
次日清晨,掃羅升帳,召集所有將領議事。一眾武將分列兩旁,個個昂首挺胸、摩拳擦掌、踴躍欲戰。掃羅對帳下諸將的鬥誌頗為滿意,他大聲說道:“我剛剛得到探馬快報,非利士人已於昨日三更,派遣一萬輕騎,意欲奇襲我伯利恒重鎮。幸好巴拿、利奇布小心戒備,毫不鬆懈,未留可趁之機――力保大軍糧草和城池不失。”
阿布內出列諫道:“雖然非利士人奇襲未果,他們必要增兵圍困我軍糧草重地――敵我都深知糧草乃是大戰成敗的根本,敵軍定欲取之而後快。懇請我王先分兵希伯侖。因為伯利恒與希伯侖兩地相距隻有四十餘裏,萬一情況危急,也好就近施援。倘若我們一直陳兵利乏音穀,恐怕到時鞭長莫及。”
掃羅點頭讚同:“嗯……元帥所慮甚是!不過如果此時分兵希伯侖,非利士人得悉我軍動向,不敢傾全軍之力合圍伯利恒。我那一石二鳥之策恐怕要半途而廢,還是再等一等。”
阿布內正要再說,一名哨探進帳報道:“啟稟我王。非利士人昨晚五更,分兵三萬斜出利乏音穀。現在已到伯利恒城下,攻城甚急!”
眾人聞聽,都在驚歎非利士將帥的用兵神速,紛紛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掃羅全沒料到伊斯貝竟這般果敢,毫不遲疑――猛撲自己的屯糧重地。一旦伯利恒半日即被攻陷,自己的這一石二鳥非但半隻鳥也沒打著,反而弄巧成拙:既失糧草,又被敵軍分割合圍,實在大大不妙!
他正自擔心。北路一名探馬前來報道:“啟稟我王。大王子喬那丹領五千精騎,星夜馳抵伯利恒,與城中守軍已成犄角之勢,互為支援。非利士人攻勢暫緩!”
掃羅登時長籲一口氣,喜道:“我兒喬那丹文武雙全、智勇兼備。有他協防,伯利恒今日無憂!隻是還要辛苦元帥一趟。”
阿布內應道:“末將謹遵號令!”
掃羅說道:“著你引二萬五千軍,明日晌午前進入希伯侖。那時或戰或守,全由你自行裁決,無須通報本王。”
阿布內領命自去整頓兵馬,其餘眾將各歸本職,嚴守營盤。過了三日,戰事陷入僵局――非利士人未能急攻而下伯利恒,又忌憚希伯侖的以色列援軍,無法全力大舉攻城。而在利乏音穀,兩軍對峙,都不敢再輕易分兵,一時雙方都感進退兩難。
第四日,多益對掃羅諫道:“啟稟我王。營中糧草已所剩無幾!再無退敵良策,隻怕軍心不穩。”
掃羅歎道:“元帥已經說過。軍中口糧隻夠五日!如今敵我相持不下,而我方又不能久戰,徒呼奈何。將軍可有妙計?”
多益答道:“末將以為這樣耗下去,我軍必無勝算!而且再過兩天,隻怕不用非利士人進攻,我軍便要潰散!須得出其不意,方能出奇製勝!”
掃羅問道:“將軍打算如何出其不意,出奇製勝?”
多益說道:“末將意欲今晚率五千輕騎,從南麵夜襲敵營。待敵軍與我交戰之時,王再領兵從東麵殺入。叫他首尾不能相顧,敵營必破。”
掃羅沉吟道:“雖然有些冒險,但目前景況,這倒是打破平衡的好辦法。速戰也利於我軍!我即刻通告阿布內元帥,令他明晨兵發伯利恒,與城中守軍內外齊出,痛擊圍城敵兵!讓他們無力回援利乏音穀……”
掃羅點頭道:“多派探馬,留意非利士人如何調兵,我軍再相機行事。”
阿布內說道:“我已安排下去了。或許明日就會有消息回報――呃……我剛才在虎賁軍營中聽說――我王這次南下圍捕大衛期間,幾次三番他都手下留情、以德報怨,不敢對王……呃……下狠手。如果我王再苦苦相逼,隻怕人心所向不利於……”
掃羅歎道:“我當然知曉這其中利害。所以我不會再動兵圍剿那牧羊童子――如果這次他為救父家舍身丟了性命,那也怨不到我身上……”
阿布內急道:“大衛重情重義、忠義仁孝。他知道父母兄弟遭難,必要奮不顧身前去赴援……”
掃羅怒道:“那你是在說我無情無義、卑鄙無恥了?”
阿布內連忙躬身道:“末將不敢!我王英明神武,雄才大略足以定國安邦――隻是……隻是我還聽說王在何烈樹林邊上,殺了這一帶的祭司:亞希米勒全家。”
掃羅怒氣更甚,厲聲道:“亞希米勒目無主上,出言不遜!更與亂黨同謀,擒殺我不少軍士!他一家幾十口人命,償我部下性命,公平之極!”
阿布內連聲附和道:“我王言之有理!按我朝律法,凡故意埋伏流人血之罪的,必不得赦免!一命還一命,正該這樣辦理。”
掃羅麵色稍霽,輕聲說道:“時候不早了!元帥該回營休息。來日還有血戰,我等都應養精蓄銳,勿再爭執這些細枝末節。”
阿布內小聲應承,默默倒退出帳。心中暗歎:以色列國君居然不懼天賦神權,任意濫殺祭司、百姓!這事遲早要傳遍猶大全地,民心盡失隻在朝夕。就算這次伯利恒誘敵之計能成,擊退非利士人。他的國位也必不長久,我得早做打算才是……
次日清晨,掃羅升帳,召集所有將領議事。一眾武將分列兩旁,個個昂首挺胸、摩拳擦掌、踴躍欲戰。掃羅對帳下諸將的鬥誌頗為滿意,他大聲說道:“我剛剛得到探馬快報,非利士人已於昨日三更,派遣一萬輕騎,意欲奇襲我伯利恒重鎮。幸好巴拿、利奇布小心戒備,毫不鬆懈,未留可趁之機――力保大軍糧草和城池不失。”
阿布內出列諫道:“雖然非利士人奇襲未果,他們必要增兵圍困我軍糧草重地――敵我都深知糧草乃是大戰成敗的根本,敵軍定欲取之而後快。懇請我王先分兵希伯侖。因為伯利恒與希伯侖兩地相距隻有四十餘裏,萬一情況危急,也好就近施援。倘若我們一直陳兵利乏音穀,恐怕到時鞭長莫及。”
掃羅點頭讚同:“嗯……元帥所慮甚是!不過如果此時分兵希伯侖,非利士人得悉我軍動向,不敢傾全軍之力合圍伯利恒。我那一石二鳥之策恐怕要半途而廢,還是再等一等。”
阿布內正要再說,一名哨探進帳報道:“啟稟我王。非利士人昨晚五更,分兵三萬斜出利乏音穀。現在已到伯利恒城下,攻城甚急!”
眾人聞聽,都在驚歎非利士將帥的用兵神速,紛紛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掃羅全沒料到伊斯貝竟這般果敢,毫不遲疑――猛撲自己的屯糧重地。一旦伯利恒半日即被攻陷,自己的這一石二鳥非但半隻鳥也沒打著,反而弄巧成拙:既失糧草,又被敵軍分割合圍,實在大大不妙!
他正自擔心。北路一名探馬前來報道:“啟稟我王。大王子喬那丹領五千精騎,星夜馳抵伯利恒,與城中守軍已成犄角之勢,互為支援。非利士人攻勢暫緩!”
掃羅登時長籲一口氣,喜道:“我兒喬那丹文武雙全、智勇兼備。有他協防,伯利恒今日無憂!隻是還要辛苦元帥一趟。”
阿布內應道:“末將謹遵號令!”
掃羅說道:“著你引二萬五千軍,明日晌午前進入希伯侖。那時或戰或守,全由你自行裁決,無須通報本王。”
阿布內領命自去整頓兵馬,其餘眾將各歸本職,嚴守營盤。過了三日,戰事陷入僵局――非利士人未能急攻而下伯利恒,又忌憚希伯侖的以色列援軍,無法全力大舉攻城。而在利乏音穀,兩軍對峙,都不敢再輕易分兵,一時雙方都感進退兩難。
第四日,多益對掃羅諫道:“啟稟我王。營中糧草已所剩無幾!再無退敵良策,隻怕軍心不穩。”
掃羅歎道:“元帥已經說過。軍中口糧隻夠五日!如今敵我相持不下,而我方又不能久戰,徒呼奈何。將軍可有妙計?”
多益答道:“末將以為這樣耗下去,我軍必無勝算!而且再過兩天,隻怕不用非利士人進攻,我軍便要潰散!須得出其不意,方能出奇製勝!”
掃羅問道:“將軍打算如何出其不意,出奇製勝?”
多益說道:“末將意欲今晚率五千輕騎,從南麵夜襲敵營。待敵軍與我交戰之時,王再領兵從東麵殺入。叫他首尾不能相顧,敵營必破。”
掃羅沉吟道:“雖然有些冒險,但目前景況,這倒是打破平衡的好辦法。速戰也利於我軍!我即刻通告阿布內元帥,令他明晨兵發伯利恒,與城中守軍內外齊出,痛擊圍城敵兵!讓他們無力回援利乏音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