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道:“師父,師弟們打坐修行,你我都去,萬一那惡人有個幫手,師弟們被人攻擊就不好了。”
三藏道:“既然如此,我一個人去。”
猴子道:“師父,你去更不妥,如果惡人來的目標就是你,你去不正好中了他們的計了嗎?”
三藏道:“猴子,依你的意思,那該如何?”
“師父,等到天明,我們慢慢的去,讓檮杌師弟去查探消息,又快又準確,就算對方神通廣大想隱藏都不行。”
三藏道:“好吧!”
三藏本想自持自己四階菩薩,又有諸多寶物護身,所以想去一探究竟的。聽了猴子的話,三藏收起獨自去查探的心思,為弟子們安靜護法。
天亮,八戒檮杌李雄醒來,都大驚,因為那顆奇樹不見了,地麵平平,野草上掛著露珠,什麽異樣的痕跡都沒有。
八戒道:“師父,那樹去哪裏?不好,那樹果然是來紮師父的對頭。”
三藏道:“八戒,那樹是觀世音菩薩淨瓶裏的青藤。”
檮杌道:“師父,那藤是從你的青藤上折斷的一截?”
三藏道:“是!”
檮杌道:“觀世音菩薩的生命神水有起死回生的神力,隻不知道她偷偷來此,是來警示我們生命?”
三藏道:“文殊菩薩的青毛獅子王走脫,她是來問我關於那青毛獅子王下落的。”
李雄道:“師父,文殊菩薩和觀世音菩薩可能更關心的是那兩樣寶物的下落。蓮花罩和照妖鏡,是文殊菩薩的寶物。”
三藏道:“文殊菩薩認定我說了謊,他要觀世音菩薩前來查探一下。希望能找到蓮花罩和照妖鏡的下落。”
八戒道:“師父,你是如何向觀世音菩薩說的?”
“我實話是誰,觀世音菩薩見蓮花罩和照妖鏡並不在我的手上,她就自去了。”
“可她為何要讓青藤變成奇樹攔路呢?這中間必然有緣故。”八戒道。
“她想聽一聽我們師徒的言語,看看我們西行取經的決心動搖了沒有。”三藏道。
“菩薩也太過小心了,我們都走了一半大的路了,她還是並不放心。”八戒說道。
猴子道:“師弟們,前麵千裏處有一個高山,殺氣逼人,飛禽走獸戰戰兢兢,嚇得不敢飛不敢行。我去四下查探了,並無妖魔痕跡,也沒有靈氣仙氣。”
檮杌道:“千裏之外,我們要好幾天才能走到,慢慢走去,有人出來攔路就殺死他。”
猴子道:“師父說那惡人是新占山為王的,檮杌師弟,你不如去查探一下,看看那來人是誰,會不會對我們師父不利。”
檮杌道:“師兄,就算有人為了我們師父來,那也不怕。我的斧法,昨夜又有了新的領會。”
猴子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師弟還最好辛苦去跑一次。”
檮杌道:“千裏之外,無須先查看。憑我們現在的神通,就算是大羅金仙來,聯手也能鬥上一鬥了。”
三藏道:“大羅金仙來此的話,土地山神都會被驚動,那就先依了檮杌,繼續西行,走到了山腳,再去查看。”
幾天後,師徒走得近了,遠遠的看見一山,巍峨凶險,殺氣令天空的雲層都稀薄。
三藏師徒一起停下。
他們走了許多的路,還是第一次遇上如此殺氣彌漫的地方。
如此殺氣,自然是修行者才能散發出來。
三藏道:“猴子,你腳程快,先去南海請觀世音菩薩來。”
猴子神情凝重,說道:“是,師父。”一個筋鬥雲,向南海而去。
三藏道:“弟子們,不要前行了。這山險惡,山中雲霧沒有妖氣也沒有鬼氣,可也看不見靈氣仙光,就隻有滔天的殺氣,占山為王的人殺機太重,明目張膽,我們千萬小心。”
檮杌道:“師父,我去查看一下。”
三藏道:“就近查看,別深入群山。這人有恃無恐,神通道恒必然很高,就算是金仙或者是大羅金仙,我也不會覺得意外。”
李雄八戒都打起精神,橫刀持耙,守在師父左右。
檮杌也不敢怠慢,並不飛身空中,而是就地一滾,化為一小老鼠,大洞進入地底。
三藏道:“我們好個背風陰涼的地方,搭建禪房,不要貿進,恐怕要在這裏住上幾天了。”於是師徒三人在小山坡上砍樹伐木,很快就搭建起三間柴房。
檮杌鑽進地底,來到山下,念動箴言,要喚土地前來詢問,咒語發出,過了許久,土地卻毫無消息。檮杌於是鑽出地麵,不敢念動箴言拘來飛禽走獸,如果那惡人的道恒很高,飛禽走獸都懼怕他散發出來的殺氣,一旦異動,就會被那惡人知道,打草驚蛇。
檮杌躲藏前行,所過之處,飛禽走獸的眼和耳都成了他的眼和耳,檮杌跟躲在地洞裏的走**流,又跟棲息在大樹鳥窩中的飛禽言談,得知數天前此山來了一個七、八歲的孩童,衝天辮、紅肚兜、火尖槍,手腕一串紅色珠子,殺氣衝霄。更占了山神的洞府,歸攏了此山的大小妖精,殺死了說話做事慢騰騰的土地神,做了這山的大王。
檮杌查探明白,依然從地下行走,回來見了師父,把打聽到的一切都說了一遍。
三藏道:“悟道,那孩子叫什麽名字?”
“飛禽走獸昆蟲們口口相傳,那孩童稱紅孩兒。我借用飛禽走獸的眼睛看了,那孩子正在山神洞府操練這山裏的大小妖精,山裏的猛禽猛獸都成了他的家畜,那山神也成了他的手下。”
三藏道:“這孩童什麽修為境界?”
“師父,那孩童三品上仙,還不是金仙。”檮杌道。
三藏道:“三品上仙不足懼,隻是不知道這孩童的來曆和神通。要是真隻有他一個人在這裏占山為王,我們倒是無須怕他。就怕這孩子的身後師門厲害,借機我們欺負孩童來戰我們。”
檮杌道:“師父,那孩子就一人,並無任何幫手。”
八戒也是三品上仙境界,忍不住道:“師父,我去會會那小孩,看看他有何本事。”(未完待續。)
三藏道:“既然如此,我一個人去。”
猴子道:“師父,你去更不妥,如果惡人來的目標就是你,你去不正好中了他們的計了嗎?”
三藏道:“猴子,依你的意思,那該如何?”
“師父,等到天明,我們慢慢的去,讓檮杌師弟去查探消息,又快又準確,就算對方神通廣大想隱藏都不行。”
三藏道:“好吧!”
三藏本想自持自己四階菩薩,又有諸多寶物護身,所以想去一探究竟的。聽了猴子的話,三藏收起獨自去查探的心思,為弟子們安靜護法。
天亮,八戒檮杌李雄醒來,都大驚,因為那顆奇樹不見了,地麵平平,野草上掛著露珠,什麽異樣的痕跡都沒有。
八戒道:“師父,那樹去哪裏?不好,那樹果然是來紮師父的對頭。”
三藏道:“八戒,那樹是觀世音菩薩淨瓶裏的青藤。”
檮杌道:“師父,那藤是從你的青藤上折斷的一截?”
三藏道:“是!”
檮杌道:“觀世音菩薩的生命神水有起死回生的神力,隻不知道她偷偷來此,是來警示我們生命?”
三藏道:“文殊菩薩的青毛獅子王走脫,她是來問我關於那青毛獅子王下落的。”
李雄道:“師父,文殊菩薩和觀世音菩薩可能更關心的是那兩樣寶物的下落。蓮花罩和照妖鏡,是文殊菩薩的寶物。”
三藏道:“文殊菩薩認定我說了謊,他要觀世音菩薩前來查探一下。希望能找到蓮花罩和照妖鏡的下落。”
八戒道:“師父,你是如何向觀世音菩薩說的?”
“我實話是誰,觀世音菩薩見蓮花罩和照妖鏡並不在我的手上,她就自去了。”
“可她為何要讓青藤變成奇樹攔路呢?這中間必然有緣故。”八戒道。
“她想聽一聽我們師徒的言語,看看我們西行取經的決心動搖了沒有。”三藏道。
“菩薩也太過小心了,我們都走了一半大的路了,她還是並不放心。”八戒說道。
猴子道:“師弟們,前麵千裏處有一個高山,殺氣逼人,飛禽走獸戰戰兢兢,嚇得不敢飛不敢行。我去四下查探了,並無妖魔痕跡,也沒有靈氣仙氣。”
檮杌道:“千裏之外,我們要好幾天才能走到,慢慢走去,有人出來攔路就殺死他。”
猴子道:“師父說那惡人是新占山為王的,檮杌師弟,你不如去查探一下,看看那來人是誰,會不會對我們師父不利。”
檮杌道:“師兄,就算有人為了我們師父來,那也不怕。我的斧法,昨夜又有了新的領會。”
猴子道:“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師弟還最好辛苦去跑一次。”
檮杌道:“千裏之外,無須先查看。憑我們現在的神通,就算是大羅金仙來,聯手也能鬥上一鬥了。”
三藏道:“大羅金仙來此的話,土地山神都會被驚動,那就先依了檮杌,繼續西行,走到了山腳,再去查看。”
幾天後,師徒走得近了,遠遠的看見一山,巍峨凶險,殺氣令天空的雲層都稀薄。
三藏師徒一起停下。
他們走了許多的路,還是第一次遇上如此殺氣彌漫的地方。
如此殺氣,自然是修行者才能散發出來。
三藏道:“猴子,你腳程快,先去南海請觀世音菩薩來。”
猴子神情凝重,說道:“是,師父。”一個筋鬥雲,向南海而去。
三藏道:“弟子們,不要前行了。這山險惡,山中雲霧沒有妖氣也沒有鬼氣,可也看不見靈氣仙光,就隻有滔天的殺氣,占山為王的人殺機太重,明目張膽,我們千萬小心。”
檮杌道:“師父,我去查看一下。”
三藏道:“就近查看,別深入群山。這人有恃無恐,神通道恒必然很高,就算是金仙或者是大羅金仙,我也不會覺得意外。”
李雄八戒都打起精神,橫刀持耙,守在師父左右。
檮杌也不敢怠慢,並不飛身空中,而是就地一滾,化為一小老鼠,大洞進入地底。
三藏道:“我們好個背風陰涼的地方,搭建禪房,不要貿進,恐怕要在這裏住上幾天了。”於是師徒三人在小山坡上砍樹伐木,很快就搭建起三間柴房。
檮杌鑽進地底,來到山下,念動箴言,要喚土地前來詢問,咒語發出,過了許久,土地卻毫無消息。檮杌於是鑽出地麵,不敢念動箴言拘來飛禽走獸,如果那惡人的道恒很高,飛禽走獸都懼怕他散發出來的殺氣,一旦異動,就會被那惡人知道,打草驚蛇。
檮杌躲藏前行,所過之處,飛禽走獸的眼和耳都成了他的眼和耳,檮杌跟躲在地洞裏的走**流,又跟棲息在大樹鳥窩中的飛禽言談,得知數天前此山來了一個七、八歲的孩童,衝天辮、紅肚兜、火尖槍,手腕一串紅色珠子,殺氣衝霄。更占了山神的洞府,歸攏了此山的大小妖精,殺死了說話做事慢騰騰的土地神,做了這山的大王。
檮杌查探明白,依然從地下行走,回來見了師父,把打聽到的一切都說了一遍。
三藏道:“悟道,那孩子叫什麽名字?”
“飛禽走獸昆蟲們口口相傳,那孩童稱紅孩兒。我借用飛禽走獸的眼睛看了,那孩子正在山神洞府操練這山裏的大小妖精,山裏的猛禽猛獸都成了他的家畜,那山神也成了他的手下。”
三藏道:“這孩童什麽修為境界?”
“師父,那孩童三品上仙,還不是金仙。”檮杌道。
三藏道:“三品上仙不足懼,隻是不知道這孩童的來曆和神通。要是真隻有他一個人在這裏占山為王,我們倒是無須怕他。就怕這孩子的身後師門厲害,借機我們欺負孩童來戰我們。”
檮杌道:“師父,那孩子就一人,並無任何幫手。”
八戒也是三品上仙境界,忍不住道:“師父,我去會會那小孩,看看他有何本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