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


    甄老太妃寢宮。


    元春如同受驚了的兔子,心裏一下子砰砰直跳,她滿臉驚喜地看著眼前的甄老太妃,恨不得立刻答應。


    隻是,到底還是有分寸的,強壓下內心的狂喜,她歎息道:“如果有這樣的機會,奴婢應該會願意吧,隻可惜奴婢是小選入的宮,也沒機會接觸到皇上。


    所以這輩子啊,也沒這個福分,還不如就守著太妃您一輩子呢!”


    嘴上雖然如此說,可她清楚,老太妃不會無的放矢,那就意味著她可以驟登高位了。


    元春一應表情,都被甄老太妃看在眼裏,不由得在心裏微微搖了搖頭,但是也能理解。


    所以老太妃並未出言說她什麽,隻是心平氣和地開口說道:“元春啊,你我兩家本為世交,前些年在金陵,甄家若沒有你賈家的庇護,說不得我也沒有機會就在太上皇身邊。


    如今你我兩家雖然一在金陵,一在神京,但也是常有往來。


    前些年,你們家將你送入宮中,也存了讓我照看的緣故。


    我也坦白的告訴你,伴君如伴虎,成為皇上的妃子,未必有想象中的那麽好。


    我這一生,也算是運氣好,遇到了太上皇,他對我寵了一生,愛了一生,但後宮之中,總是隻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元春啊,我是把你當親孫女看待,所以才如此說,你也莫要嫌我囉嗦。”


    “奴婢不敢,自從進宮之後,就一直承蒙太妃照顧,讓奴婢幸免於宮中陰私之事,奴婢對太妃感激還來不及,怎麽會嫌您囉嗦呢?”一邊說著,元春眼中淚水不斷流淌,特別是想起當初剛剛入宮的那段遭遇,心裏愈加對甄老太妃感激不已。


    見她這般,老太妃笑著將她摟在懷裏,忍不住說道:“都是癡兒啊,你既然願意,我便回了皇後。


    隻是有句話,我得和你說在前麵!”


    “還請太妃直言,奴婢必不敢不從。”元春保證道。


    “哎。”


    甄老太妃歎息一聲,隨後正色道:“你雖然有機會成為皇帝的人,但是未必是好事兒,如今皇帝和太上皇博弈已經到了關鍵時期,想來你也是他破局的關鍵。


    雖然不曾知曉皇帝這般做的原因,但想來應該是拉攏你家以及你家背後的勢力,以此增加皇帝的權威。


    可是依著太上皇的性子,絕不會坐看皇帝這樣做,他們兩父子都是心狠手辣之人,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背叛之人。


    你若有機會待在皇帝身邊,最好是能夠獨善其身,不管家族如何做,你隻需要記住,你先是皇帝的人,最後才是賈家人。


    也隻有守住了本分,才有機會能在後宮之中長青不倒!”


    甄老太妃這話,可謂是金玉良言,同樣這也是她在宮裏的處世之道,而且不管甄家如何有權有勢,她隻會做太上皇身邊的小女人。


    她有著如今的身份地位,也離不開這樣的處世之道。


    一旁,元春聽後,有些疑惑道:“若沒有家族支持,我身在這深宮高牆之內,又豈能...”


    話還沒說完,就被老太妃擺手打斷道:“聽與不聽在你,我也隻是說幾句牢騷話罷了。”


    說到這裏,老太妃並不理會元春提出的疑惑,隨後又道:“你明日便去鳳藻宮當差吧,去了之後會有人安排你的!”


    說罷,老太妃再次閉目養神起來,留下滿心歡喜,卻強忍著笑容不斷哭泣,說著什麽舍不得之類的話的元春。


    原著的力量還是很強大的,且說九月二十六,本做了二十來年從六品工部員外郎的賈政,忽然被升為正六品的工部郎中。


    雖然在偌大的神京之中,可能隨便扔塊石頭都能夠砸中和五品以上的官員,正六品根本就算不得入流,但是這並不妨礙榮國府處人丁齊集慶賀,鬧熱非常。


    直到九月二十六日晚,賓客都還未散盡,忽然守門小廝匆匆忙忙跑進來,至席前報說:“有六宮都太監夏老爺來降旨。”


    賈赦賈政等一幹人等一下子就站了起來,且不知是何消息,於是連忙止了戲文,撤去酒席,擺了香案,啟中門跪接。


    還未走到正大門前,早早就看到六宮都太監夏守忠乘馬而至,前後左右又有許多內監跟從。


    隻見夏守忠也並不曾負詔捧敕,至簷前下馬,滿麵笑容,走至廳上,南麵而立,口內說:“特旨:立刻宣賈政入朝,在臨敬殿陛見。”


    說完,也不沒來得及吃茶,便乘馬去了,賈赦賈政等不知是好是壞,隻得急忙更衣入朝。


    <a href="http://m.xiashuba.com" id="wzsy">xiashuba.com</a>


    賈母處。


    賈母等闔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接二連三讓人飛馬來往報信。


    大概兩個時辰工夫,忽見榮國府新上任的三四個管家喘籲籲跑進儀門報喜,又說:“奉老爺命,速請老太太帶領太太等進朝謝恩。”


    一聽“謝恩”二字,賈母雖不知喜從何來,本就心神不定,在大堂廊下佇立許久的她,立馬讓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紈、鳳姐、迎春姐妹以及薛姨媽等全部來到一處。


    隨後賈母便讓管事進來細問事由。


    隻是這管事哪裏有資格知道其中緣由,隻得小心翼翼地回稟道:“小的們隻在臨敬門外伺候,裏頭的信息一概不能得知。


    後來還是夏太監出來道喜,說咱們家大小姐晉封為鳳藻宮尚書。


    後來二老爺出來也如此吩咐小的,如今二老爺又往東宮去了,速請老太太領著太太們去謝恩。”


    等聽完了,賈母方才心神安定,隨後不免又都洋洋喜氣盈腮,又快速吩咐丫鬟等,按品大妝起來。


    賈母帶領邢夫人,王夫人,尤氏,一共四乘大轎入朝。賈赦、賈璉亦換了朝服,奉侍賈母大轎前往東宮謝恩。


    至於榮國府上下裏外,丫鬟小廝,管事婆子,無不欣然踴躍,個個麵上皆有得意之狀,言笑鼎沸不絕。


    未曾像原著那樣,除了加封鳳藻宮尚書外,又添加了賢德妃。不得不說,原著雖然依舊強大,但仍然被改變了。


    九月二十七日一早,賈母派賈璉讓人將消息通知賈環,讓他先不要去江南遊學了,趕緊先回來祭祀列祖列宗。


    隻可惜,賈環本就走了好幾日,又是走的陸路,多條大路可供選擇,又怎麽能追得上呢?


    等賈環接到賈璉的信後,早就到了金陵城。


    剛一進城,就見到賈璉身邊的小廝興兒,一臉高興地跑了過來,頓時跪在城門邊大聲說道:“恭喜三爺,賀喜三爺,宮裏的大小姐被加封為鳳藻宮尚書,老太太讓我等前來攔住三爺,請三爺先回去主持祭祀,告慰祖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榮親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邊烏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邊烏蒙並收藏紅樓之榮親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