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京城,大明宮。


    金殿之上,文武百官山呼萬歲。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依舊是走流程,這時,隻見下方一些官員相互看了一眼,隨即就見一名禦史台言官大步走出,躬身回稟道:“皇上,微臣有事啟奏。”


    “準奏!”


    龍椅上,孝康帝麵色平靜,沉聲道。


    “謝皇上,啟奏皇上,微臣彈劾三品爵威烈將軍賈環,昨夜無故帶人,手持兵刃圍攻禮親王府,逼死禮親王側妃,此乃大逆不道,藐視皇家威嚴,請皇上將其處以極刑,寧國府上下抄家流放,以正視聽。”


    話音剛落,下方就有人附議道:“微臣附議,請皇上明鑒。”


    這一出聲,差不多大半個禦史台的言官都站了出來,為三皇子站台。


    見狀,孝康帝眼眸中閃爍著莫名的精光,他真的很想同意,畢竟賈環這些年賺了多少銀子,他差不多是有數的。


    然而,想歸想,他卻明白不能這麽做,一來太上皇那邊未有態度,二來如此做無異於殺雞取卵,得不償失。


    “諸位愛卿,可有其他說法?”孝康帝看向其他人問道。


    這時,一名四品官員緩緩走出,朗聲道:“啟奏皇上,微臣有一事不解!”


    “趙愛卿有何事不解?說來聽聽。”


    “回皇上,此前錢大人所奏,雖是事實,但請問賈環帶人圍禮親王府,理由是什麽?


    眾所周知,賈環乃是我朝開國以來,最年輕的狀元郎,照理說也是聰明人,他應該知道帶人圍禮親王府是何大罪。


    <a id="wzsy" href="https://m.biquge.name">筆趣閣</a>


    然而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敢問哪位大人能夠解釋一下?為什麽?”


    話音落下,孝康帝看著滿朝文武揣著明白裝糊塗,心裏不禁有些玩味,隨即說道:“朕也很好奇,到底是什麽情況下,能讓咱們國朝最年輕的狀元郎如此做?哪位卿家能給朕解釋解釋?”


    下方,三皇子聽著孝康帝這話,雙手握成拳頭,心裏暗恨不已。


    正當眾人你看我,我看你之時,現在文官最前方的當朝首輔閣臣李唯庸緩緩走到正中央,他對著孝康帝躬身行禮道:“皇上的疑問,老臣或許可以解釋一二!”


    “轟!”


    一時間,整個金殿之上一片嘩然之聲響起。


    誰也沒想到,李唯庸居然站出來了,而且看情況,剛剛出來的那個四品官員就是他的意思,隻不過是為了拋磚引玉罷了。


    “哦?閣老知道?”


    孝康帝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重視。


    “啟奏皇上,昨日在龍首原偏殿中,甄太妃的靈堂前,禮親王側妃當著所有誥命的麵,打了寧國府三品淑人林氏一巴掌,之後直接離去。


    或許是因為此事,賈環才會帶人前往禮親王府罷了!”


    說到這兒,李唯庸又道:“隻是據老臣所知,禮親王側妃與賈林氏二人應該是第一次見麵,此前並無接觸才是,敢問禮親王殿下,這二人之間難不成之前有仇?”


    三皇子愣了愣,他沒想到李唯庸居然把他拉進來了。


    “回李閣老,並無恩怨!”三皇子行禮回答。


    上方,龍椅上的孝康帝也不說話,靜靜地看著李唯庸將這台大戲靜靜唱下去。


    這時,李唯庸很是奇怪道:“既然並無恩怨,為何殿下的側妃會在甄太妃的靈堂上出手打人呢?


    還是說,殿下與賈環之間有恩怨,致使您的側妃看不過去,想要打賈林氏一巴掌,為您解恨?”


    這話一出,三皇子嚇了一跳,甄家的事情不能放在明麵上來說,而李唯庸身為當朝首輔閣臣,必然知曉其中詳情,否則也不會一口一個甄太妃靈堂,一口一個恩怨。


    想到這兒,三皇子麵色有些不善,隨即冷聲道:“並沒有,我與賈環之前相交甚少,除了當時他被父皇啟複時,本王送過一次禮,而賈環當時便派人送了回禮之外,昨夜是第一次真正的見麵。”


    “謝殿下解惑。”


    李唯庸行了一禮,隨後看向孝康帝行禮道:“皇上,老臣也弄不明白了,既然賈環與禮親王殿下並無仇怨,賈林氏又與禮親王側妃並無恩怨,那麽為何禮親王側妃會在甄太妃的靈堂上悍然出手?


    這其中必有隱情,還請皇上下旨,一是召賈環上殿,詢問他為何要逼死親王側妃,二是徹查禮親王與賈環之間是否真的有所結怨。


    既然今日禦史台近半言官都出麵彈劾,想來事出有因,該查的查,該處理的處理,絕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叛逆之人,皇上以為如何?”


    李唯庸這話說的極重,又是放著孝康帝和滿朝文武的麵說的,可見他對彈劾這件事十分重視。


    上方,孝康帝有些坐蠟,沒想到李唯庸居然想把甄家的事情扯進來,真要徹查,皇家的臉就丟大了。


    且不說三皇子目的如何,吃了被他吞下甄家財物的虧,敢怒而不敢言,真查出來,甄家跑不掉,一個其心可誅的罪名足夠讓甄家身敗名裂,這事必然會驚動太上皇。


    一旦太上皇出麵,事情就變了質。


    而三皇子也跑不掉,一個勾結外臣,結黨朋私的罪名落下,此後必然再無繼承大統的可能。


    最後,孝康帝跑不掉,甄家的錢財無故到了皇家內庫,這可是驚天醜聞,更別說孝康帝還打算以後清算甄家,更加不可能將這事查下去。


    而到了那時,賈環因為首尾做得幹淨,並無人見過百鳥如何出手,所以最多就會拉一些山賊流寇出來頂罪,再加上衝擊禮親王府的罪名,最多就是丟官除爵的下場。


    況且他還年輕,以後有的是機會起複,實在不行,也可以安心當個富家翁。


    真到了那時候,孝康帝恐怕會咆哮不止了,皇家內庫每年的缺口誰來填?


    因此,孝康帝絕不會允許徹查下去,但是,李唯庸已經說到這兒,又不能不辦,又該如何是好?


    龍椅上,孝康帝有些忌憚地看著李唯庸,可這位閣老根本不看他,隻是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一旁,戴權見孝康帝進退兩難之際,急忙走到孝康帝身邊,小聲說道:“主子爺,何不先把賈環叫來?”


    聞言,孝康帝頓時明悟,讚賞地看了戴權一眼,隨後對李唯庸以及百官說道:“既然是彈劾賈環,那麽正主都不在,如何進行下去?


    既如此,宣賈環上殿,看看他有何辯解?”


    “宣賈環上殿!”


    戴權朗聲喊了一句,隨後就有小太監傳話。


    不一會兒,就見賈環快速走了進來,用餘光看了看眾人表情之後,來到正中央對著孝康帝行禮道:“微臣賈環,見過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榮親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邊烏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邊烏蒙並收藏紅樓之榮親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