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南海一號的發現,無疑是為我國無航海史的定論打上了一個問號。


    南海一號,就是我國古代,也曾有過轟轟烈烈的大航海時代的鐵的證明。


    南海一號是南宋初年建造的船隻,船身長41.8米,寬11米,不算桅杆船高四米左右。


    船隻吃水量為八百多噸,可以載重四百噸的貨物。


    縱觀整個世界,隻有我國能在八百多年前建造出這樣水平的船。


    南海一號船上除了我們熟知的瓷器,還有金器、銀器、鐵器和銅環,這也就是說,我國古代出口的商品中,不全是人們傳統認知中的瓷器,還有其他貨物。


    根據曆史學家們的估算,南海一號上麵的文物價值達到了三千億美元。


    更重要的是,南海一號的船身曆經八百多年的時間沒有腐爛,上麵的文物都保存得比較完好,可以為研究南宋曆史提供重要的依據和參考。


    從這一點說,南海一號的曆史意義超越了它的商業價值。


    至於南海一號為何會保存得這麽完好,專家們也有過分析。


    首先是選材很好,我國造船選用的都是上等的木材,不僅堅固不易散架,還能抵抗海水腐蝕。


    其次就是造船工藝先進,在建造的過程中,不僅給船隻塗上了桐油防水,還將船艙加工成了很多艙室,專門儲存貨物的艙室密封性很好。


    加之當時船在南海遇到了極端天氣不幸遇難,沉入海底後,很快海水就填滿了艙室的空間,加之裏麵就沒有多少空氣,所以這些貨物保存得非常好。


    當然,這並不是李軒這麽激動的原因。


    真正讓李軒激動的是,南海一號並不是我國古代唯一出海的船隻,也不是我國航海貿易的開始,更不是我過古代大航海時代的句號。


    據考證,早在先秦時代,我國的船隻就已經揚帆起航,去往了陌生的領域。


    海上絲綢之路的開始時間,遠比陸地絲綢之路早。


    特別是到了1405年,鄭和開啟了下西洋計劃。


    此時的歐洲距離哥倫布揚帆起航還有八十年的時間。


    可惜,鄭和的下西洋是我國古代航海的絕唱。


    從那之後,我國再也沒有過大規模的遠洋活動。


    李軒雖然還是在跟陳天姿、王胖子他們在酒店內吃吃喝喝,但實際上,心思跟注意力,早就已經全部沉到了海底的章魚分身那。


    這艘船,不算大。


    殘存的軀殼,大概還剩下三十幾米。


    船頭的位置已經完全撕裂斷開,並且不知去向了。


    所以這艘船具體有多大,李軒也不知道。


    船身上,長滿了茂密的海草。


    在沉船的四周,灑落著無數的碗碗罐罐,以及一錠一錠的銀錠子。


    這艘船具體是那一個年代的,李軒不是專業的考古人員,對此根本不得而知。


    至於派專業的考古人員來,更是毫不現實。


    ….


    水下考古須在平潮期進行作業,因為漲退潮時水流急容易把人衝走,所以考古隊員們每天最多趕兩段平潮期下潛。


    為延長水下作業時間,有事會采取高氧、雙瓶潛水技術,將每次水下作業時間提升至三十分鍾左右,兩人一組,小組接力分批次下水作業。


    隊員們通常一整天都漂在海上,吃飯、休息都在船上。


    從裝備上來說,一般考古人員的潛水裝備,還比不上李軒的潛水設備。


    這艘沉船在海底一千多米的海溝內,可以說是人類的禁區也不為過。


    根本就不可能有考古人員,能夠


    下到這麽深的海底。


    而且這艘不知年代的沉船,經過至少上百年的沉積,早已深陷淤泥當中。


    這讓考古變得更加困難。


    就算有人能夠下潛到這個深度,想真正考察這艘沉船,首先也需要把沉船四周的淤泥清理幹淨。


    在洋流影響下,挖掘工作幾乎是不可能能夠完成的。


    再者,水下文物一般都非常脆弱,是不能直接打撈上來的。


    海水衝刷對文物原貌破壞性強,後期的複原難度很大。


    所以綜合起來,這艘沉船,如果不是李軒的章魚分身恰巧的發現了它,那它將永遠躺在這條幽深的海溝內,永遠也沒有得見天日的機會。


    李軒控製著章魚分身,小心翼翼的繞著這艘沉船遊了幾圈。


    李軒沒有猴急的立刻進入船艙尋找可能出現的寶貝。


    因為李軒知道,不研究仔細了,除了那些散落在沉船四周的銀錠子,別的東西,他什麽也帶不上去。


    沉船上的那些古董,都經過海水上百年浸泡,被海水中的各種鹽分侵蝕。


    這些古董出水後都必須得要第一時間進行脫鹽處理,否則包括瓷器跟金屬在內,都會崩壞。


    拖鹽處理倒也簡單,不過李軒的章魚分身辦不到,因為出水的古董,首先要放在脫鹽池中清洗,去除表麵鹽分,再通過脫鹽溶液或者新型脫鹽循環水池等提高脫鹽效率,直到內部鹽分近乎全部析出。


    脫鹽結束後,這些古董也要妥善保管,才能夠保存下來。


    這點,絕對不是不借助任何工具能夠辦到的。


    即便是在李軒在海底力大無窮的章魚分身也不行。


    李軒看著這艘沉船,腦袋有些頭痛。


    要想打撈一艘沉船,是非常困難的。


    海上航行的船舶、軍艦時有海難事故發生。


    隻要發生了海難事故就有沉沒海底的可能。


    每年,全世界沉沒的船舶就有上百艘,還不時有潛艇發生海難事故、飛機墜海事件的發生。


    沉沒於海底的船舶、軍艦、飛機中,有的載有珍貴文物和金銀財寶,有的藏有重要的機密,有的其本身構造就是重要機密。


    打撈海底沉船、沉物,無論在軍事上或者經濟上都有重要意義。


    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底下都有數以萬計的沉船,單在南海海底有大量的古沉船。


    據統計,南海具有打撈價值的古沉船的數量至少超過兩千艘。


    但是這些沉船,卻鮮有人去打撈。


    為什麽?


    就是因為打撈沉船,對人類而言實在是太困難了。


    逍遙漁場.


    努力大閘蟹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您也可以用手機版:wap.,隨時隨地都可以暢閱無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漁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努力大閘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努力大閘蟹並收藏逍遙漁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