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種說法,並沒被大多數人所認同。


    若是僅僅因為寒冷,就能延長壽命,那南極北極地區的那些生物,就都應該是長壽生物了。


    可很明顯,事實並非如此。


    當然,要是說這種假設完全錯誤,那也不至於。


    寒冷確實能夠激活生物的抗衰老基因,幫助動物更好地折疊基因。


    甚至極度的低溫環境,還能有效擊退感染,從而延長動物壽命。


    科學家還為這種假說找到了作證,那就是格陵蘭鯊魚因為生成代謝緩慢,所以生長速度也很緩慢,所以它們需要發育很長時間才能徹底成熟並擁有繁殖的能力,也就是一百六十年。


    當然,格陵蘭鯊魚這漫長的幼年期不算什麽。


    格陵蘭鯊魚不是一種幼年期很脆弱的鯊魚。


    不管是成年的格陵蘭鯊魚,還是幼年的格陵蘭鯊魚,它們都沒有天敵。


    或者說,格陵蘭鯊魚的天敵,隻有它們自己跟人類。


    人類很好解釋。


    漁民嘛。


    除了漁民,在格陵蘭鯊魚的主要繁衍棲息地,也就是冰島附近的格陵蘭人有吃格陵蘭鯊魚以及用睡鯊的肝髒提取魚肝油的習慣。


    說格陵蘭鯊魚是它自己的天敵,這是因為格陵蘭睡鯊有同類相殘的習慣。


    除了這兩種天敵外,格陵蘭鯊魚在海洋內,幾乎是沒有任何天敵的。


    這點一是跟它們龐大體型有關。


    當然,這關係並不大。


    畢竟北極最頂尖的海洋掠食者是虎鯨,虎鯨捕獵起來,可不會管獵物的體型是大還是小。


    格陵蘭鯊魚之所以沒有天敵,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們的肉有毒。


    格陵蘭睡鯊本身對這種毒素是免疫的,所以它們可以吃同類。


    但北極最頂尖的海域掠食者,虎鯨對這種毒素是不免疫的。


    所以,格陵蘭鯊魚在海底,是不需要為自己的安全而擔心的。


    這種長壽的生物,讓科學家們非常感興趣。


    畢竟人對長生這兩個字,是充滿了向往的,上到帝王將相,下到販夫走卒,都渴望長生不老,就連科學家們也不例外。


    若是能夠解開這種長生生物的長壽之謎,很有可能就能找到人類長壽的鑰匙。


    除了環境因素減緩生物新陳代謝這種原因外,科學家們還提出了兩種有關格陵蘭鯊魚能夠長壽的假說。


    首先就是格陵蘭鯊魚的移動速度。


    移動速度需要兩個關鍵因素的支撐,能量攝入和新陳代謝速率,作為海洋中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大多數的鯊魚遊泳速度快,是捕獵高手。


    但是格陵蘭睡鯊不同,它們的遊泳速度慢到了人類進入水中都能用手抓住它們的地步。


    正是如此慢的移動速度,降低了它對能量的消耗以及新陳代謝的速率,因此它的長壽與慢吞吞是有必然的關係的。


    最後,就是格陵蘭鯊魚本身的dna問題了。


    但這點,對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而言,要研究透徹還太過於艱難了,說句不客氣點的,這已經脫離了人類的範疇,是屬於神的領域了。


    想要解開格陵蘭鯊魚長壽的秘密,還有待於科學家們進一步地深入研究。


    這時候,一個船員突然提出了一個問題,“船長,既然那條格陵蘭鯊魚體內有著大量的寄生蟲跟病菌,那跟它一同撈上來的這些阿拉斯加帝王蟹,還能吃嗎?會不會這些阿拉斯加帝王蟹的體內,也被寄生蟲跟病菌給感染了?”


    “這?”李軒挑了挑眉,不知道該怎麽去回答。


    想了想,李軒道:“不用管這個,就算有寄生蟲感染到了這些阿拉斯加帝王蟹,經過高溫消毒,也是能夠殺死那些寄生蟲的,要是有人非要吃刺身,那咱們也沒辦法不是?”


    陳斌也在一旁附和,“就是,好好的,吃什麽刺身?真搞不懂那些吃刺身的人,究竟是怎麽吃得下去生的東西的。”


    李軒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螃蟹確實是不適合吃刺身,但也有不少魚蝦,確實生吃的味道更好。


    這其中首推就是三文魚。


    在處理掉那條格陵蘭鯊魚之後,船隊也快航行到之前那隻北極凋捕魚的地方了。


    這裏的海水,從海水表麵看起來,跟之前的那處海域沒什麽區別。


    但在海水底下,李軒的章魚分身已經確認了,這下邊是真的有魚的。


    李軒也明白,之前為啥在遠處看著,那隻海凋在躍出海麵的時候,爪子上抓著的那條魚為何那麽的奇怪了,整條魚有成年男子的手臂那麽長,但又怎麽看都不像是一條大魚,就好像是那條魚在海底下,被那隻海凋給吃掉了一半,隻剩下一半打包帶出海麵上一樣。


    原來這片海域底下遊著的是一群毛鱗魚,它們正在海水的表層下方一點點朝前方遊動。


    毛鱗魚是一種北極地區很常見的魚類,它的叫法來自阿尹努人,因魚身有一種鮮黃瓜般的氣味,又名胡瓜魚,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被食用魚類。


    看到這群魚,李軒的心底還是很高興的,毛鱗魚的營養價值較高,尤其是鈣質豐富,市場價格並不低。


    同時李軒也徹底明白了那頭海凋為啥在那麽高的天空中,還能準確確定水底下有魚,而且精準的,真的從海水底下抓了一條魚上來。


    毛鱗魚是一種群體生活的魚類,同時又是海水中上層雜食性魚類,這麽大群的遊動在海水上層,被天空中的飛鳥發現並不奇怪。


    這時候,船上的其他船員,也發現了海水下麵的這些毛鱗魚。


    “船長,這海水下邊有魚,而且數量還不少,我們真找到魚群了,就是不知道這是什麽魚。”一個船員指著海水下邊,向李軒興奮的大聲喊道。


    李軒點了點頭,“嗯,我看見了,是毛鱗魚,準備撒網吧。”


    陳斌一聽,手上的動作不慢,嘴上則問道:“這魚值錢嗎?”


    這是每當陳斌看到一種海產後,最喜歡問的問題了。


    李軒搖了搖頭,“這魚雖然是海水表層魚類,但出水後還是養不活,在運輸過程中很容易變質,所以在國內海鮮市場上,是很少出現毛鱗魚的,它的具體價值我也不知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逍遙漁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努力大閘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努力大閘蟹並收藏逍遙漁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