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單名一個清字,雖說有些時運不濟,卻也是從縣學州學,一步一個腳印升上來的趙州貢生,著實有些真才實學。


    他進入貴和班幾天之後,讓楊鳳樓不得不感歎,這人啊,隻要放對了位置,就能煥出他獨有的光彩。


    張清,便是如此。


    進入貴和班不過幾天功夫,便完成了所有資產登記造冊,大到蟒服大靠,小到旦角頭麵上的一支釵子,都按照楊鳳樓提供的粗陋條目,全都在花冊上記錄得明明白白。


    說實話,這些演出用的服裝,除了楊鳳樓自己製作的那些,都是他承接了任務之後,通過用龍武軍的關係,請將作監和織造署的匠人趕製的,由於時間緊迫,楊鳳樓一拿到這些服裝道具,便急急上路,還真沒時間仔細清點一番。


    等到張清把清單舉到他的麵前,楊鳳樓才知道貴和班現在到底有多少家底。


    不但如此,張清還按照楊鳳樓的建議,形成了出入賬目,簡單分工之下,張清執掌出賬,泥鰍執掌入賬,約定每月頂對一次,雖然形式上還有所疏漏,也一改貴和班以前花多錢根本沒數的局麵。


    最讓楊鳳樓欣喜的,便是張清還能夠在劇目的排演上提供建議。


    “這兩出戲,我覺得第一次登台,還是演《長阪坡》為好,《鎖麟囊》當然也好,但是咱們貴和班排演的時間過短,怕很多細節之處還表演不出來,尤其是這出戲主要以薛靈湘的唱段來吸引觀眾,第一怕聶姑娘的壓力太大,第二也怕那些觀眾的接受能力還沒有培養好,弄不好就白白糟蹋了好東西……”


    “這出《長阪坡》就好的多,趙子龍單騎救主,張翼德喝退曹兵,這趙張二人,都是咱們幽燕人士,在河朔三鎮算得上家喻戶曉,就算沒啥見識的鄉野村夫,也都聽說過他們的大名,隻要上演,必然轟動。”


    “隻不過,這個劇本還是要調整一下為好……您看,這出戲的第一場從曹操點將開始,不算龍套,僅武將就八員,不說人員,就是八套硬靠,咱們貴和班也拿不出來啊,我看不如直接從第二場的當陽歇馬開始演,另外,我還建議,把八員大將改成四員,逃難的百姓也得削減,要不然的話,就算咱們貴和班全上台,也不夠,再說,也沒有那麽大的台子啊……”


    楊鳳樓聽了之後,感覺張清說得很是在理,便點頭答應,之後在劇目的排演上,也總是請他過來,對他頗為倚重。


    張清加入貴和班隻不過短短的時間,就徹底融入,而且還漸漸有了向智囊展的勢頭。


    隻不過,聶一錦對他卻一直沒啥好臉色。


    後來一琢磨,這才想明白。


    原來是聶一錦埋怨他把《鎖麟囊》排在了後麵,很不滿意。


    楊鳳樓知道這件事後,不由得啞然失笑,對聶一錦這種小女兒的心思,也沒有太在意,隻是囑咐張先生好好做事,其他不必多想,就算了事。


    長話短說,貴和班六月十七離開長安,白天趕路三程九十裏,夜晚排演《長阪坡》,過河中府,走絳州,晉州,沁州,儀州,曆時半月有餘,便來到了太行山下。


    按照原本的計劃,應該在這裏歇腳一天,然後走太行八徑之一的井陘,直奔成德方鎮。


    貴和班歇腳的小鎮,隸屬太原廣陽縣,名曰承天,得名於鎮守井陘葦澤關的承天軍。


    這葦澤關,便是鼎鼎大名的娘子關,相傳是太宗朝長公主平陽公主,練兵駐守的所在,在玄宗朝安史之亂的時候,那是朝廷軍隊東出太行的必經之路,也是防守亂軍的重中之重,戰亂之中重建加固,建成軍堡,由肅宗親自命名“承天”。承天堡,又在四鎮之亂之時,抵擋方鎮人馬,可謂朝廷防禦河朔三鎮的第一道防線。


    一直以來,承天堡都由承天軍鎮守,隨著承天堡的軍事作用越來越凸顯,承天軍的人數也越來越多,自然對各種生活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久而久之,便在井陘西頭展出一個小鎮,這便是承天鎮了。


    小鎮雖然不大,卻很是繁華,茶肆酒樓一應俱全。


    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不但有沐休的承天軍軍卒,也有南來北往的商賈行腳,更有數量眾多的江湖人士,佩劍挎刀,昂昂然行走於鬧市。


    貴和班進入承天鎮,尋找了一家客棧住下,楊鳳樓難得沒有排演新戲,帶著泥鰍和牛四,隨意行走。


    抬頭看到一酒樓,隨意一掃,楊鳳樓卻眼神一凝,邁步進去,自有夥計招呼,楊鳳樓卻是一笑。


    “找你們掌櫃的……”


    說完之後,竟然不再理會夥計,雙眼直勾勾地盯著酒樓一層的正中。


    那裏正有一位說書先生表演評書,卻不是隨意坐在八仙桌旁邊,而是坐在一座高台之上,居高臨下地表演,眾多酒客,散亂在周圍。


    正是這張高台,吸引了楊鳳樓。


    高約三尺,長約五十步,寬約三十步,三麵突出,說書先生背後的一麵,掛著一幅寬大的帷帳,將後麵的空間,遮擋了個嚴嚴實實。


    除了三麵突出的部分沒有圍欄之外,這就是一座標準的戲台!


    “這位公子,小老兒姓何,乃是此間酒樓的掌櫃,請問,有何賜教?”


    卻是酒樓的掌櫃來到了楊鳳樓的身旁。


    楊鳳樓一指高台。


    “這張台子,我明天要用,你開個價吧……”


    何掌櫃一愣,還真沒見過這樣的客人。


    楊鳳樓見他不說話,以為他在考慮銀錢的問題,便開口說道:“這樣吧,我說個辦法,請何掌櫃斟酌,我從明天辰時開始使用,到華燈初上為止,保證你酒樓的酒水收入,比今天高出三成,如果不行的話,我就給你補足三成……而我分文不取,隻是借用一下貴寶地……”


    何掌櫃一聽,更是迷糊了。


    “請問這位公子,您要這座高台,有何用處?”


    “打-炮!


    何掌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武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匹夫帶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匹夫帶刀並收藏大唐武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