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符三年七月十七,貴和班在德和樓演出的第三天,也是鎮州城盂蘭盆節慶祝活動的最後一天。
一大早,德和樓門前就人聲鼎沸,僅僅兩天,德和樓貴和班的名聲,就震動了整個鎮州城,很多民眾,都想親自感受一下京劇的神奇和優美。
貴和班,自然不會讓他們失望。
楊鳳樓精挑細選之下,選擇了兩場精品的應節戲,在整個盂蘭盆節最熱鬧的一天上演。
第一場,《天女散花》全本。
經過聶一錦整整兩天賣力的演出,再加上楊鳳樓最初級的饑餓營銷,讓《天女散花》這個佛經上的小故事,在鎮州城內幾乎家喻戶曉,楊鳳樓相信,《天女散花》的第一次全本演出,反響必然不錯。
第二場,《目蓮救母》。
要說應節,這才是最適合盂蘭盆節的京劇劇目。
它同樣取材於佛經,佛經的名字,叫做《佛說盂蘭盆經》!
相傳,目連的母親青提夫人,家中甚富,然而吝嗇貪婪,兒子卻極有道心且孝順。其母趁兒子外出時,天天宰殺牲畜,大肆烹嚼,無念子心,更從不修善。母死後被打入陰曹地府,受盡苦刑的懲處。
目連為了救母親而出家修行,始得六通後,想要度化父母以報哺育之恩,卻現亡母生於餓鬼道中。目連盛飯奉母,但食物尚未入口便化成火炭,其母不能得食。
目連無計可施,十分悲哀,又祈求於佛。佛陀教目連於七月十五日建盂蘭盆會,借十方僧眾之力讓母吃飽。目連乃依佛囑,於是有了七月十五設盂蘭供養十方僧眾以度亡人,目連母親得以吃飽,卻終究罪孽深重,隻能從餓鬼道進入畜生道。
目連又誦經七天七夜,使他母親脫離畜生道,進入天堂。
這便是盂蘭盆節的由來。
《目蓮救母》,詮釋的,就是這個故事。
楊鳳樓無比堅信,這場京劇,絕對不會讓鎮州城失望。
在《天女散花》表演結束之後,《目蓮救母》的名字一報出來,就引得德和樓中齊聲驚呼。
女雉飾演青提夫人。
雄雞飾演目蓮。
兩個人一上場,就是一陣碰頭彩。
雄雞飾演的目蓮,寶相莊嚴,甚至招惹得虔誠信徒頂禮膜拜。
隨著劇情的展,德和樓中的觀眾看得如癡如醉,尤其看到目蓮到地獄中尋找母親,那一重重地獄的場景,在德和樓機關布景的表現之下,變得活靈活現,不由得驚呼連連,甚至還有膽小的,直接閉上了眼睛。
據說《目蓮救母》演出結束之後,鎮州城中佛教信徒大增,甚至到了無家不供佛的程度。
這當然是楊鳳樓所沒有想到的,但是,德和樓中如癡如魔的狀態,已經明確的告訴他,貴和班三天的京劇演出,已然大獲成功。
果然,還沒等他喘上一口氣,賬房張先生就樂嗬嗬地來了。
“楊老板,咱們貴和班……嘿嘿,這回……嘿嘿……這回算是成了!”
這位張先生,現在一點也沒有讀書人的矜持,笑得都快能看見昨天的晚飯了。
“楊老板,我跟您說,剛才我去門廳,您猜怎麽著?三文錢一位,今天足足進來三百多位,好家夥,就這大半天,就是一貫錢啊!等到明天咱們的價錢恢複成三十文,豈不就是十貫錢!”
“這還僅僅是門票收入,按照咱們和德和樓的分成,咱們貴和班拿四成,再算上茶水點心幹鮮果品的分成,咱們一天下來,收入八貫,一點問題都沒有,哈哈……這麽算來,咱們貴和班就算不能日進鬥金,日進一兩金子,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啊……”
“我還聽門廳買票的人說了,茶樓也好,戲樓也好,隻聽說賣票賣不出去的,從來沒有聽說過,還能賣站票!別說這鎮州城了,就算全大唐,咱們貴和班,也是獨一份!哈哈……”
楊鳳樓點了點頭,錢雖不少,卻也在意料之中,張先生這種表現,純屬沒見過世麵,要是把京劇在黃金時代的演出情況說出來,楊鳳樓估計,嚇死了張先生都有可能!
此時,李思睿也過來了,張清一看,頓時抱拳道喜:“東家,財啊……?”
“還不是托了貴和班的福,張先生,咱們是‘共同’財啊……”
說完之後,兩人相視大笑,隨後,自是一陣相互吹捧,直說得張清哈哈大笑,最後又去找貴和班的其他人去報喜。
他一走,李思睿才對楊鳳樓說道:“楊參軍,高興一些吧……別的不說,隻要是右龍武軍出任務,我就沒見過不用經費還能自己掙錢的,您這也算是開了右龍武軍的先河啊……”
楊鳳樓搖搖頭,沒有理會李公子的調侃,說道:
“我剛才看了,崔七公子……還是沒來……”
說到這個,李思睿也是一聲長歎。
“別等了,今天他沒來,估計明天後天,也來不了……我剛才得到消息,他這次前來鎮州,是來拜會節度使大人的,一方麵是為了節度使大人的獨子賀壽,另一方麵,估計也身負使命,將博陵崔氏組建青雲門的相關事宜,向節度使大人通報一聲……”
楊鳳樓點了點頭,這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俗話說縣官不如現管,要知道,在河朔三鎮,成德節度使就是一方諸侯,說是土皇帝也不為過,博陵崔氏在朝堂上如何風生水起,卻也不能把成德節度使不放在眼裏,趁著節度使獨子過壽的機會,順便將青雲門組建的相關事宜,與節度使大人做一個相應的解釋,這是一個態度問題,隻要博陵崔氏祖宅所在地深州,還在成德節度使的治下,這個過程,就不可避免。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便注定了崔七公子不會在鎮州待太長的時間,他一旦完成了與節度使的會麵,就會馬上離開,將節度使的態度,帶回博陵崔氏。
現在,擺在楊鳳樓和李思睿麵前的問題,就是崔七公子僅僅提出了請貴和班前去深州祝壽的意向,卻沒有確定相關的其他事宜,這讓楊鳳樓很是難受,一想到這件事,楊鳳樓就想起王鎔那個熊孩子來,要不是他,兩天前這件事就落聽了。
“在崔七離開之前,還能不能見到他?”
“很難……”李思睿搖了搖頭,然後一咬牙,,“實在不行的話,就以我個人為崔老太爺賀壽的名義,讓貴和班前往深州……”
楊鳳樓卻搖了搖頭。
“這樣不行,顯得太過突兀,很容易引起有心人的懷疑……”
“那怎麽辦?”
楊鳳樓想了想,突然問道:“節度使獨子,什麽時候過壽?”
“明天……”
“明天節度使獨子過壽,崔七公子肯定會前往節度使府邸,要是想見他的話,這應該是個機會……最好,能讓貴和班到節度使府邸去演上一場……”
李思睿一臉為難。
“這個難度更大,想進節度使的府邸演戲,必須得到節度使的邀請,毛遂自薦……沒有可能……”
楊鳳樓也是一陣頭疼,總不能在節度使府邸門口搭台唱戲吧,搞得節度使不高興,牙兵一圍,剁碎了貴和班都有可能,作死都不是這麽個玩法……
就在兩人一籌莫展的時候,賬房張先生和謝掌櫃一起跑了過來。
“東家……”
“楊老板……”
“大喜啊!節度使府邸的二管家,剛才親自過來通知,明天,叫咱們貴和班,去節度使府邸演出!”
楊鳳樓和李思睿麵麵相覷。
打瞌睡就有人送枕頭?
這麽巧?
到底怎麽回事!?
一大早,德和樓門前就人聲鼎沸,僅僅兩天,德和樓貴和班的名聲,就震動了整個鎮州城,很多民眾,都想親自感受一下京劇的神奇和優美。
貴和班,自然不會讓他們失望。
楊鳳樓精挑細選之下,選擇了兩場精品的應節戲,在整個盂蘭盆節最熱鬧的一天上演。
第一場,《天女散花》全本。
經過聶一錦整整兩天賣力的演出,再加上楊鳳樓最初級的饑餓營銷,讓《天女散花》這個佛經上的小故事,在鎮州城內幾乎家喻戶曉,楊鳳樓相信,《天女散花》的第一次全本演出,反響必然不錯。
第二場,《目蓮救母》。
要說應節,這才是最適合盂蘭盆節的京劇劇目。
它同樣取材於佛經,佛經的名字,叫做《佛說盂蘭盆經》!
相傳,目連的母親青提夫人,家中甚富,然而吝嗇貪婪,兒子卻極有道心且孝順。其母趁兒子外出時,天天宰殺牲畜,大肆烹嚼,無念子心,更從不修善。母死後被打入陰曹地府,受盡苦刑的懲處。
目連為了救母親而出家修行,始得六通後,想要度化父母以報哺育之恩,卻現亡母生於餓鬼道中。目連盛飯奉母,但食物尚未入口便化成火炭,其母不能得食。
目連無計可施,十分悲哀,又祈求於佛。佛陀教目連於七月十五日建盂蘭盆會,借十方僧眾之力讓母吃飽。目連乃依佛囑,於是有了七月十五設盂蘭供養十方僧眾以度亡人,目連母親得以吃飽,卻終究罪孽深重,隻能從餓鬼道進入畜生道。
目連又誦經七天七夜,使他母親脫離畜生道,進入天堂。
這便是盂蘭盆節的由來。
《目蓮救母》,詮釋的,就是這個故事。
楊鳳樓無比堅信,這場京劇,絕對不會讓鎮州城失望。
在《天女散花》表演結束之後,《目蓮救母》的名字一報出來,就引得德和樓中齊聲驚呼。
女雉飾演青提夫人。
雄雞飾演目蓮。
兩個人一上場,就是一陣碰頭彩。
雄雞飾演的目蓮,寶相莊嚴,甚至招惹得虔誠信徒頂禮膜拜。
隨著劇情的展,德和樓中的觀眾看得如癡如醉,尤其看到目蓮到地獄中尋找母親,那一重重地獄的場景,在德和樓機關布景的表現之下,變得活靈活現,不由得驚呼連連,甚至還有膽小的,直接閉上了眼睛。
據說《目蓮救母》演出結束之後,鎮州城中佛教信徒大增,甚至到了無家不供佛的程度。
這當然是楊鳳樓所沒有想到的,但是,德和樓中如癡如魔的狀態,已經明確的告訴他,貴和班三天的京劇演出,已然大獲成功。
果然,還沒等他喘上一口氣,賬房張先生就樂嗬嗬地來了。
“楊老板,咱們貴和班……嘿嘿,這回……嘿嘿……這回算是成了!”
這位張先生,現在一點也沒有讀書人的矜持,笑得都快能看見昨天的晚飯了。
“楊老板,我跟您說,剛才我去門廳,您猜怎麽著?三文錢一位,今天足足進來三百多位,好家夥,就這大半天,就是一貫錢啊!等到明天咱們的價錢恢複成三十文,豈不就是十貫錢!”
“這還僅僅是門票收入,按照咱們和德和樓的分成,咱們貴和班拿四成,再算上茶水點心幹鮮果品的分成,咱們一天下來,收入八貫,一點問題都沒有,哈哈……這麽算來,咱們貴和班就算不能日進鬥金,日進一兩金子,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啊……”
“我還聽門廳買票的人說了,茶樓也好,戲樓也好,隻聽說賣票賣不出去的,從來沒有聽說過,還能賣站票!別說這鎮州城了,就算全大唐,咱們貴和班,也是獨一份!哈哈……”
楊鳳樓點了點頭,錢雖不少,卻也在意料之中,張先生這種表現,純屬沒見過世麵,要是把京劇在黃金時代的演出情況說出來,楊鳳樓估計,嚇死了張先生都有可能!
此時,李思睿也過來了,張清一看,頓時抱拳道喜:“東家,財啊……?”
“還不是托了貴和班的福,張先生,咱們是‘共同’財啊……”
說完之後,兩人相視大笑,隨後,自是一陣相互吹捧,直說得張清哈哈大笑,最後又去找貴和班的其他人去報喜。
他一走,李思睿才對楊鳳樓說道:“楊參軍,高興一些吧……別的不說,隻要是右龍武軍出任務,我就沒見過不用經費還能自己掙錢的,您這也算是開了右龍武軍的先河啊……”
楊鳳樓搖搖頭,沒有理會李公子的調侃,說道:
“我剛才看了,崔七公子……還是沒來……”
說到這個,李思睿也是一聲長歎。
“別等了,今天他沒來,估計明天後天,也來不了……我剛才得到消息,他這次前來鎮州,是來拜會節度使大人的,一方麵是為了節度使大人的獨子賀壽,另一方麵,估計也身負使命,將博陵崔氏組建青雲門的相關事宜,向節度使大人通報一聲……”
楊鳳樓點了點頭,這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俗話說縣官不如現管,要知道,在河朔三鎮,成德節度使就是一方諸侯,說是土皇帝也不為過,博陵崔氏在朝堂上如何風生水起,卻也不能把成德節度使不放在眼裏,趁著節度使獨子過壽的機會,順便將青雲門組建的相關事宜,與節度使大人做一個相應的解釋,這是一個態度問題,隻要博陵崔氏祖宅所在地深州,還在成德節度使的治下,這個過程,就不可避免。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便注定了崔七公子不會在鎮州待太長的時間,他一旦完成了與節度使的會麵,就會馬上離開,將節度使的態度,帶回博陵崔氏。
現在,擺在楊鳳樓和李思睿麵前的問題,就是崔七公子僅僅提出了請貴和班前去深州祝壽的意向,卻沒有確定相關的其他事宜,這讓楊鳳樓很是難受,一想到這件事,楊鳳樓就想起王鎔那個熊孩子來,要不是他,兩天前這件事就落聽了。
“在崔七離開之前,還能不能見到他?”
“很難……”李思睿搖了搖頭,然後一咬牙,,“實在不行的話,就以我個人為崔老太爺賀壽的名義,讓貴和班前往深州……”
楊鳳樓卻搖了搖頭。
“這樣不行,顯得太過突兀,很容易引起有心人的懷疑……”
“那怎麽辦?”
楊鳳樓想了想,突然問道:“節度使獨子,什麽時候過壽?”
“明天……”
“明天節度使獨子過壽,崔七公子肯定會前往節度使府邸,要是想見他的話,這應該是個機會……最好,能讓貴和班到節度使府邸去演上一場……”
李思睿一臉為難。
“這個難度更大,想進節度使的府邸演戲,必須得到節度使的邀請,毛遂自薦……沒有可能……”
楊鳳樓也是一陣頭疼,總不能在節度使府邸門口搭台唱戲吧,搞得節度使不高興,牙兵一圍,剁碎了貴和班都有可能,作死都不是這麽個玩法……
就在兩人一籌莫展的時候,賬房張先生和謝掌櫃一起跑了過來。
“東家……”
“楊老板……”
“大喜啊!節度使府邸的二管家,剛才親自過來通知,明天,叫咱們貴和班,去節度使府邸演出!”
楊鳳樓和李思睿麵麵相覷。
打瞌睡就有人送枕頭?
這麽巧?
到底怎麽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