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符二年,對於大唐來說,並不安穩。
一夜之間,仿佛整個大唐都橫生波瀾。
王仙芝聚眾反唐,王郢侵掠沿海,李茂勳驅逐盧龍節度使張公素,西北回鶻不穩,西南南詔用兵,……
而這種波瀾,跨越了乾符二年的新年,來到了乾符三年,仿佛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三月,南詔再用兵。
四月,原州軍亂。
五月,昭王汭薨。
六月,撫王紘薨
七月,鄂王潤薨……
在六月的時候,雄州地裂,水湧而出,全城公榭私宅,盡沒……
當然,在這些天災人-禍之中,最牽動人心的,還是江湖宗師王仙芝……
乾符三年,七月二十九,夜。
天降大雨。
河南道,孟津古渡,地處黃河以北,雖屬河陽三城節度使管轄,卻是東都東北方向最重要的水陸關卡,有“洛陽八關”之稱,曆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也是河南道上溝通黃河南北的最重要渡口之一,自然甚是繁華。
自古就有“黃河不夜渡”之說,再加上天降大雨,滯留在黃河北岸的行人商賈,都被逼到了孟津渡之內。
當官的有勢的,自然棲身於孟津官驛,有美酒,有美食,說不定還有美人。
那些沒錢沒勢的,自然散落在官驛周圍的客棧酒肆,喝上兩口渾酒去去濕氣,聽著那走南闖北耳目通靈的江湖旅人天南海北地扯上一通,也能在昏黃的燈光之中,消磨一個無聊而又愜意的雨夜時光。
福來客棧在孟津渡算不上大,不過價錢公道,酒菜幹淨,口碑還算不錯,在這個雨夜,自然也容納了數量不少的客人。
其中一位粗豪的漢子,操著一口河朔口音,高聲說道:
“要說這江湖宗師,王仙芝大俠,當真厲害,舉事不過年半,就已經聚攏了幾萬人在麾下,轉戰南北幾百裏,未嚐一敗,堪稱所向披靡,真為我等江湖人士提氣長臉,說不了別的,當浮一大白……”
這自是江湖遊俠現在最流行的開場白,仿佛提到了王仙芝,自己也能榮光共享,讓被人都高看自己一眼,顯然,這位河朔漢子也是這麽想的。
隻不過,這個開場白,今天注定有些不合時宜。
河朔漢子話音剛落,旁邊就有人嗤笑。
“老哥,您這都是什麽時候的消息了?”
“怎麽?”
“去年年底,朝廷詔大軍圍剿,以宋威送老將軍為行營總管,月前已然在沂州大破王仙芝了……未嚐一敗,可是不行了……”
“那又怎麽了?”河朔漢子老臉一紅,卻有強詞奪理地說道,“王大俠雖說丟了一陣,實力卻是未損,這不一路西進,眼看就要攻進東都?嘿嘿……實話與你說,咱們從成德趕過來,過了黃河,就是要投靠王大俠共謀大事的!”
河朔漢子說完,對方不說話了。
這貨要投賊!
過了黃河,豈不就是窮凶極惡的亂賊?
現在要是說得多了,激得他興起,說不定抽出長刀就要血濺五步,這誰還和他抬杠?
不但那嗤笑的漢子不說話了,其他酒客也都為之一靜,尤其是河朔漢子身邊的酒客,更是刻意向外坐了坐。
河朔漢子一見如此,更是恣意,哈哈一笑,一口抽幹了眼前的渾酒,大聲招呼小二給他上酒。
他卻沒有注意到,在客棧的角落中,有個少年,隱晦地看了他一眼,將他的相貌牢牢記在了心中。
這位少年,正是楊鳳樓。
自從乾符二年八月十九,在深州經曆了重重困難,完成了博陵崔氏有關青雲門的任務之後,楊鳳樓就帶著貴和班駐紮在成德鎮州,曆經半年多的努力,他才通過宋皓和趙郡李氏的關係,搭上了朝中重臣的線,幾經斡旋之下,終於拿到了前來河南道直麵王仙芝的任務,之後又多方籌備,又一個半年之後,楊鳳樓才帶著貴和班,踏上了河南道的土地。
這一次,貴和班前來河南道,明麵上,是應五姓七家之一的潁陽鄭氏邀請,前來表演京劇,暗地裏,自然肩負著右龍武軍針對王仙芝的一個秘密計劃。
楊鳳樓與貴和班在河陽城分開,貴和班將前往鄭州,而楊鳳樓要在孟津渡過黃河,前往正麵迎擊王仙芝的陽翟。
誰料,在這小小的孟津渡福來客棧中,竟然碰到了一位要投靠王仙芝的江湖人士,說不得別的,楊鳳樓自然會將他牢牢記在腦海之中。
在牢記了這位河朔漢子的麵容之後,楊鳳樓卻悵然一聲長歎——他知道,僅僅記住這位河朔漢子,根本沒用,即便擊殺了他,也會有更多的江湖漢子,投向王仙芝的叛唐隊伍。
隻因,王仙芝的聲勢,越來越大。
這裏麵,固然有他本就是江湖宗師,在江湖上號召力強大的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乃是大唐針對叛軍的應對,實在讓人難堪。
原本,去年年底,王仙芝寇沂州,平路節度使宋威,上表請示,要再練步騎五千別為一軍,另外帶著河南道所有兵將前往沂州討賊。
朝堂上大為歡心。
天子封宋威為諸道行營招討草賊使,統領河南一道人馬,並且再撥出禁軍三千,甲騎五百,一並歸宋威統領,命他討賊。
宋威統兵上萬,與乾符三年七月,大破王仙芝於沂州城下。
如果宋威能夠窮追猛打,說不定現在已經平定了王仙芝亂賊。
但是,這位“聲名赫赫”的老將軍,在一戰之後,竟然上表謊稱王仙芝已死於亂軍之中!
不但如此,還就地遣散了手下的各路人馬!
自己帶著親軍,浩浩蕩蕩地跑回青州,等著加官進爵去了!
這就給了王仙芝喘息的機會,他和黃巢等人隻用了三天時間,就重新召集了被打散的兵馬,並且利用宋威遣散各軍的空檔,一路西行,直撲東都洛陽。
等到宋威反應過來,王仙芝早就跳出了包圍圈,並且兵臨陽翟,威脅汝州了。
朝堂大為震動,袞袞諸公甚至喊出了“宋威誤國當殺”的口號,卻也於事無補,隻得重新調動兵馬,保衛洛陽。
命忠武節度使崔安潛,在陽翟迎擊王仙芝。
命昭義節度使曹翔,率領步騎五千及義成軍,保衛東都宮,任命左散騎常侍曾元裕為招討副使,全麵負責防禦洛陽。
命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選步騎二千,駐守汝、鄧要路。
命邠寧節度使李侃、鳳翔節度使令狐綯,選步兵一千、騎兵五百守陝州、潼關。
……
原本在沂州左近重兵圍剿王仙芝,變成現在重兵防禦東都洛陽,無論朝堂上如何調兵遣將,也難以掩蓋戰略優勢盡失的尷尬。
說句不客氣的話,宋威雖然贏得了一場戰爭,卻輸了整個國家的戰略優勢!
王仙芝的氣焰,自然更加囂張,而像這位河朔漢子一樣的江湖人士,準備投誠叛軍,也就不足為奇了。
“咣當……”
就在楊鳳樓胡思亂想的時候,福來客棧的大門洞開,一道身影,夾帶著屋外的風雨,走進了福來客棧。
身穿八卦道袍,頭頂五梁道冠,手持長杆,杆上長帆,上書小字兩行“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又有大字四個——“鐵口直斷”!
楊鳳樓一看,樂了。
這不是,江湖騙子賽臥龍麽?(未完待續。)
一夜之間,仿佛整個大唐都橫生波瀾。
王仙芝聚眾反唐,王郢侵掠沿海,李茂勳驅逐盧龍節度使張公素,西北回鶻不穩,西南南詔用兵,……
而這種波瀾,跨越了乾符二年的新年,來到了乾符三年,仿佛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三月,南詔再用兵。
四月,原州軍亂。
五月,昭王汭薨。
六月,撫王紘薨
七月,鄂王潤薨……
在六月的時候,雄州地裂,水湧而出,全城公榭私宅,盡沒……
當然,在這些天災人-禍之中,最牽動人心的,還是江湖宗師王仙芝……
乾符三年,七月二十九,夜。
天降大雨。
河南道,孟津古渡,地處黃河以北,雖屬河陽三城節度使管轄,卻是東都東北方向最重要的水陸關卡,有“洛陽八關”之稱,曆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同時,也是河南道上溝通黃河南北的最重要渡口之一,自然甚是繁華。
自古就有“黃河不夜渡”之說,再加上天降大雨,滯留在黃河北岸的行人商賈,都被逼到了孟津渡之內。
當官的有勢的,自然棲身於孟津官驛,有美酒,有美食,說不定還有美人。
那些沒錢沒勢的,自然散落在官驛周圍的客棧酒肆,喝上兩口渾酒去去濕氣,聽著那走南闖北耳目通靈的江湖旅人天南海北地扯上一通,也能在昏黃的燈光之中,消磨一個無聊而又愜意的雨夜時光。
福來客棧在孟津渡算不上大,不過價錢公道,酒菜幹淨,口碑還算不錯,在這個雨夜,自然也容納了數量不少的客人。
其中一位粗豪的漢子,操著一口河朔口音,高聲說道:
“要說這江湖宗師,王仙芝大俠,當真厲害,舉事不過年半,就已經聚攏了幾萬人在麾下,轉戰南北幾百裏,未嚐一敗,堪稱所向披靡,真為我等江湖人士提氣長臉,說不了別的,當浮一大白……”
這自是江湖遊俠現在最流行的開場白,仿佛提到了王仙芝,自己也能榮光共享,讓被人都高看自己一眼,顯然,這位河朔漢子也是這麽想的。
隻不過,這個開場白,今天注定有些不合時宜。
河朔漢子話音剛落,旁邊就有人嗤笑。
“老哥,您這都是什麽時候的消息了?”
“怎麽?”
“去年年底,朝廷詔大軍圍剿,以宋威送老將軍為行營總管,月前已然在沂州大破王仙芝了……未嚐一敗,可是不行了……”
“那又怎麽了?”河朔漢子老臉一紅,卻有強詞奪理地說道,“王大俠雖說丟了一陣,實力卻是未損,這不一路西進,眼看就要攻進東都?嘿嘿……實話與你說,咱們從成德趕過來,過了黃河,就是要投靠王大俠共謀大事的!”
河朔漢子說完,對方不說話了。
這貨要投賊!
過了黃河,豈不就是窮凶極惡的亂賊?
現在要是說得多了,激得他興起,說不定抽出長刀就要血濺五步,這誰還和他抬杠?
不但那嗤笑的漢子不說話了,其他酒客也都為之一靜,尤其是河朔漢子身邊的酒客,更是刻意向外坐了坐。
河朔漢子一見如此,更是恣意,哈哈一笑,一口抽幹了眼前的渾酒,大聲招呼小二給他上酒。
他卻沒有注意到,在客棧的角落中,有個少年,隱晦地看了他一眼,將他的相貌牢牢記在了心中。
這位少年,正是楊鳳樓。
自從乾符二年八月十九,在深州經曆了重重困難,完成了博陵崔氏有關青雲門的任務之後,楊鳳樓就帶著貴和班駐紮在成德鎮州,曆經半年多的努力,他才通過宋皓和趙郡李氏的關係,搭上了朝中重臣的線,幾經斡旋之下,終於拿到了前來河南道直麵王仙芝的任務,之後又多方籌備,又一個半年之後,楊鳳樓才帶著貴和班,踏上了河南道的土地。
這一次,貴和班前來河南道,明麵上,是應五姓七家之一的潁陽鄭氏邀請,前來表演京劇,暗地裏,自然肩負著右龍武軍針對王仙芝的一個秘密計劃。
楊鳳樓與貴和班在河陽城分開,貴和班將前往鄭州,而楊鳳樓要在孟津渡過黃河,前往正麵迎擊王仙芝的陽翟。
誰料,在這小小的孟津渡福來客棧中,竟然碰到了一位要投靠王仙芝的江湖人士,說不得別的,楊鳳樓自然會將他牢牢記在腦海之中。
在牢記了這位河朔漢子的麵容之後,楊鳳樓卻悵然一聲長歎——他知道,僅僅記住這位河朔漢子,根本沒用,即便擊殺了他,也會有更多的江湖漢子,投向王仙芝的叛唐隊伍。
隻因,王仙芝的聲勢,越來越大。
這裏麵,固然有他本就是江湖宗師,在江湖上號召力強大的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乃是大唐針對叛軍的應對,實在讓人難堪。
原本,去年年底,王仙芝寇沂州,平路節度使宋威,上表請示,要再練步騎五千別為一軍,另外帶著河南道所有兵將前往沂州討賊。
朝堂上大為歡心。
天子封宋威為諸道行營招討草賊使,統領河南一道人馬,並且再撥出禁軍三千,甲騎五百,一並歸宋威統領,命他討賊。
宋威統兵上萬,與乾符三年七月,大破王仙芝於沂州城下。
如果宋威能夠窮追猛打,說不定現在已經平定了王仙芝亂賊。
但是,這位“聲名赫赫”的老將軍,在一戰之後,竟然上表謊稱王仙芝已死於亂軍之中!
不但如此,還就地遣散了手下的各路人馬!
自己帶著親軍,浩浩蕩蕩地跑回青州,等著加官進爵去了!
這就給了王仙芝喘息的機會,他和黃巢等人隻用了三天時間,就重新召集了被打散的兵馬,並且利用宋威遣散各軍的空檔,一路西行,直撲東都洛陽。
等到宋威反應過來,王仙芝早就跳出了包圍圈,並且兵臨陽翟,威脅汝州了。
朝堂大為震動,袞袞諸公甚至喊出了“宋威誤國當殺”的口號,卻也於事無補,隻得重新調動兵馬,保衛洛陽。
命忠武節度使崔安潛,在陽翟迎擊王仙芝。
命昭義節度使曹翔,率領步騎五千及義成軍,保衛東都宮,任命左散騎常侍曾元裕為招討副使,全麵負責防禦洛陽。
命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選步騎二千,駐守汝、鄧要路。
命邠寧節度使李侃、鳳翔節度使令狐綯,選步兵一千、騎兵五百守陝州、潼關。
……
原本在沂州左近重兵圍剿王仙芝,變成現在重兵防禦東都洛陽,無論朝堂上如何調兵遣將,也難以掩蓋戰略優勢盡失的尷尬。
說句不客氣的話,宋威雖然贏得了一場戰爭,卻輸了整個國家的戰略優勢!
王仙芝的氣焰,自然更加囂張,而像這位河朔漢子一樣的江湖人士,準備投誠叛軍,也就不足為奇了。
“咣當……”
就在楊鳳樓胡思亂想的時候,福來客棧的大門洞開,一道身影,夾帶著屋外的風雨,走進了福來客棧。
身穿八卦道袍,頭頂五梁道冠,手持長杆,杆上長帆,上書小字兩行“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又有大字四個——“鐵口直斷”!
楊鳳樓一看,樂了。
這不是,江湖騙子賽臥龍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