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州,這是楊鳳樓選定的戰場。
當他帶著貴和班的一眾人等進城的時候,所有人已經把蘄州城的詳細地圖爛熟於心,同時還牢記了超過三套的撤離方案。
當然,在撤離之前,他們還需要再演出一場京劇。
蘄州刺史府,為了保證貴和班的演出效果,後花園中早早搭就了一座戲台,其形製也是按照貴和班的要求處理的,整體看起來,與博陵崔氏祖宅之中的那一處戲台極為相似。
除此之外,裴渥甚至命人搭建了一座看台,還用布幔相圍。
蘄州刺史裴渥,原如州刺史王鐐,與刺史府的一眾僚佐,陪著王仙芝黃巢等反唐軍首領,已然早早落座,就等著好戲開鑼。
楊鳳樓也在後花園中,依舊混跡於反唐軍的各路首領之中,不起眼地站在賽臥龍的身後,隱晦地看了王仙芝和黃巢一眼,特別期待他們一會的表現。
八、八大台,倉、才,倉、才,倉,倉、才,倉……
一串急急風響起,好戲正式開始。
貴和班延續了在反唐軍表演的傳統,依舊是以韓信為主角。
這出戲的名字,叫做——《未央宮》!
情節比較簡單,說的是:劉邦即位後,命陳豨出征。陳豨求計韓信,韓信勸同反,並作內應。陳豨反後,劉邦親往征討,並捉住下書人,搜得韓信反書,降旨委呂後處之。呂後與蕭何定計,誆韓信入未央宮,斬之。
所以,它還有一個比較直接的名字,叫做《斬韓信》!
果然,僅僅報出了戲命,黃巢的臉就黑了,現在幾乎所有反唐軍都在流傳,黃巢就是當代韓信,甚至刺史裴渥,聽到王鐐的傳言之後,也拿這件事情調侃過黃巢,他雖然從來沒有直接承認過自己和韓信之間的關係,不過誰都看得出來,在他的心中,很是認可這種說法。
結果,反唐軍準備不反唐了,準備和大唐坐下來好好聊聊,就在這麽重要的場合,貴和班上演一出新戲,叫做《斬韓信》,又怎麽能夠讓黃巢開心?
這貴和班,到底是怎麽想的!?
不僅僅是黃巢納悶,就連蘄州刺史府上一眾僚佐都不明所以,開始神色古怪地竊竊私語,唯有心中早有定計的裴渥和王鐐不動如山。
至於反唐軍一邊,王仙芝更是仰頭一口喝幹了眼前的美酒,麵帶微笑,一言不發。
就這樣,貴和班的新戲《未央宮》,在這種極其怪異的氛圍中開演。
第一場,有冒頓在代州興兵,劉邦親命大將陳豨出兵平叛。
第二場,陳豨在出兵之前,前往原來的元帥府,問計於韓信。
韓信一出場就念道:“本爵,韓信。曾在……漢室才得一統。可恨劉邦隻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他疑心於我,將我兵權撤掉,三齊王貶為淮陰侯。是我心中不服,久不上殿朝拜,長此以往,何日是俺出頭之日!正是:
汗馬功勞終何用,敵國一破亡謀臣。”
結果韓信剛剛念完,台下頓時響起一陣陣嗤笑之聲。
還有人不斷在重複了“隻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一邊笑還一邊偷偷打量黃巢王仙芝二人。
弄得所有反唐軍的將領,臉上都有些不好看。
那黃鄴柳彥璋之輩剛想開口,卻不想裴渥說話了。
“老龜,莫要怪聲怪語,好生看戲才是。”
老龜不知道什麽時候轉到了蘄州刺史府,看他的座次,應該是右龍武軍在蘄州的行軍長史,想必也是汝州一戰的功勞所致,雖然老龜的個性不招人喜歡,不過現在配合起裴渥來,還算是不遺餘力。
老龜哈哈一笑,陰陽怪氣地說道:
“是,正要‘好好看戲’才是。”
他刻意加強了“好好看戲”這幾個字的讀音,也不知道要好好看貴和班的《未央宮》,還是要好好看看大唐版的《斬韓信》。
黃家軍眾多首領有心發作,卻發現這貨一語過後,便一言不發,裝出一副欣賞京劇的樣子,也不由得一陣氣結,隻得把注意力再一次轉向台上。
台上演出還在繼續。
韓信與陳豨相約起兵反漢,陳豨依計而行,劉邦親自提兵平叛,離開京師的時候,特意給呂後留下一柄“斬韓信”的寶劍,並且叮囑呂後,如果韓信當真造反的話,就去請丞相蕭何出手。
陳豨不是劉邦的對手,派人送密信給韓信,韓信另派他人送回信,卻不想被劉邦軍士所截獲,正式確定了韓信確有反意,即令留守鹹陽的呂後和蕭何斬殺韓信。
蕭何也得到了消息,進宮麵見呂後,兩人議定,以陳豨授首為名,邀請所有重臣前去未央宮大賀,開辦人頭大會,實際就要捉拿韓信。
貴和班吹拉彈唱、唱念做打,盡顯京劇的絕代芳華,看著台下一種人等如癡如醉。
整個過程中,再也沒人如同老龜一般橫生枝節。
不過黃家軍的各路首領,都是越看越有些惱怒,一個勁地目視黃巢,就等他一聲令下,甚至一個眼神,就要上台大鬧。
不過黃巢雖然麵沉似水,卻也一直沒有發作,就這麽靜靜坐著一言不發,不斷豪飲杯中的美酒,一副借酒澆愁的樣子。
直到演出到第十場。
滿朝文武前去邀請韓信共同赴宴,韓信疑竇叢生,不準備前去。
此時蕭何親至,一句“我蕭何保你無妨礙”,才算是打消了韓信的顧慮,欣然與蕭何一起,共赴未央宮。
看到這裏,黃巢突然一笑,笑容有些牽強,有些複雜,更多的,是酒入愁腸愁更愁的醉後憨態,他搖搖晃晃地端起酒杯,對裴渥敬酒,說道:
“裴刺史,這貴和班的京劇,可算入眼?”
“當然入眼!”裴渥哈哈大笑,“不瞞黃大俠,裴某人也算見識不淺,不過卻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精致的表演,今天還真是長了見識……”
說完之後,同樣端起酒杯,遙遙向黃巢一讓,就要與他共飲。
卻不想,黃巢根本沒有飲酒的意思,而且直勾勾地盯著眼前的酒杯,輕聲說道:
“真要是算起來,這貴和班,和黃某人淵源不淺,以前我就以為他們不過是一個玩物而已,如今看來,卻不是這樣……”
“哦?願聞其詳。”
裴渥見狀,不明所以,端著酒杯,輕聲問道。
不僅僅是他,看戲眾人也都開始關注著黃巢,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黃巢依舊保持著剛才的姿勢,輕聲說道:
“貴和班今天倒是給我提了個醒,既然我乃是大唐韓信,那麽未央宮中的蕭何,又是誰?”
說完之後,突兀抬頭,雙眼之中,隱藏在醉眼眯斜之中的,是一道厲芒!(未完待續。)
當他帶著貴和班的一眾人等進城的時候,所有人已經把蘄州城的詳細地圖爛熟於心,同時還牢記了超過三套的撤離方案。
當然,在撤離之前,他們還需要再演出一場京劇。
蘄州刺史府,為了保證貴和班的演出效果,後花園中早早搭就了一座戲台,其形製也是按照貴和班的要求處理的,整體看起來,與博陵崔氏祖宅之中的那一處戲台極為相似。
除此之外,裴渥甚至命人搭建了一座看台,還用布幔相圍。
蘄州刺史裴渥,原如州刺史王鐐,與刺史府的一眾僚佐,陪著王仙芝黃巢等反唐軍首領,已然早早落座,就等著好戲開鑼。
楊鳳樓也在後花園中,依舊混跡於反唐軍的各路首領之中,不起眼地站在賽臥龍的身後,隱晦地看了王仙芝和黃巢一眼,特別期待他們一會的表現。
八、八大台,倉、才,倉、才,倉,倉、才,倉……
一串急急風響起,好戲正式開始。
貴和班延續了在反唐軍表演的傳統,依舊是以韓信為主角。
這出戲的名字,叫做——《未央宮》!
情節比較簡單,說的是:劉邦即位後,命陳豨出征。陳豨求計韓信,韓信勸同反,並作內應。陳豨反後,劉邦親往征討,並捉住下書人,搜得韓信反書,降旨委呂後處之。呂後與蕭何定計,誆韓信入未央宮,斬之。
所以,它還有一個比較直接的名字,叫做《斬韓信》!
果然,僅僅報出了戲命,黃巢的臉就黑了,現在幾乎所有反唐軍都在流傳,黃巢就是當代韓信,甚至刺史裴渥,聽到王鐐的傳言之後,也拿這件事情調侃過黃巢,他雖然從來沒有直接承認過自己和韓信之間的關係,不過誰都看得出來,在他的心中,很是認可這種說法。
結果,反唐軍準備不反唐了,準備和大唐坐下來好好聊聊,就在這麽重要的場合,貴和班上演一出新戲,叫做《斬韓信》,又怎麽能夠讓黃巢開心?
這貴和班,到底是怎麽想的!?
不僅僅是黃巢納悶,就連蘄州刺史府上一眾僚佐都不明所以,開始神色古怪地竊竊私語,唯有心中早有定計的裴渥和王鐐不動如山。
至於反唐軍一邊,王仙芝更是仰頭一口喝幹了眼前的美酒,麵帶微笑,一言不發。
就這樣,貴和班的新戲《未央宮》,在這種極其怪異的氛圍中開演。
第一場,有冒頓在代州興兵,劉邦親命大將陳豨出兵平叛。
第二場,陳豨在出兵之前,前往原來的元帥府,問計於韓信。
韓信一出場就念道:“本爵,韓信。曾在……漢室才得一統。可恨劉邦隻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他疑心於我,將我兵權撤掉,三齊王貶為淮陰侯。是我心中不服,久不上殿朝拜,長此以往,何日是俺出頭之日!正是:
汗馬功勞終何用,敵國一破亡謀臣。”
結果韓信剛剛念完,台下頓時響起一陣陣嗤笑之聲。
還有人不斷在重複了“隻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一邊笑還一邊偷偷打量黃巢王仙芝二人。
弄得所有反唐軍的將領,臉上都有些不好看。
那黃鄴柳彥璋之輩剛想開口,卻不想裴渥說話了。
“老龜,莫要怪聲怪語,好生看戲才是。”
老龜不知道什麽時候轉到了蘄州刺史府,看他的座次,應該是右龍武軍在蘄州的行軍長史,想必也是汝州一戰的功勞所致,雖然老龜的個性不招人喜歡,不過現在配合起裴渥來,還算是不遺餘力。
老龜哈哈一笑,陰陽怪氣地說道:
“是,正要‘好好看戲’才是。”
他刻意加強了“好好看戲”這幾個字的讀音,也不知道要好好看貴和班的《未央宮》,還是要好好看看大唐版的《斬韓信》。
黃家軍眾多首領有心發作,卻發現這貨一語過後,便一言不發,裝出一副欣賞京劇的樣子,也不由得一陣氣結,隻得把注意力再一次轉向台上。
台上演出還在繼續。
韓信與陳豨相約起兵反漢,陳豨依計而行,劉邦親自提兵平叛,離開京師的時候,特意給呂後留下一柄“斬韓信”的寶劍,並且叮囑呂後,如果韓信當真造反的話,就去請丞相蕭何出手。
陳豨不是劉邦的對手,派人送密信給韓信,韓信另派他人送回信,卻不想被劉邦軍士所截獲,正式確定了韓信確有反意,即令留守鹹陽的呂後和蕭何斬殺韓信。
蕭何也得到了消息,進宮麵見呂後,兩人議定,以陳豨授首為名,邀請所有重臣前去未央宮大賀,開辦人頭大會,實際就要捉拿韓信。
貴和班吹拉彈唱、唱念做打,盡顯京劇的絕代芳華,看著台下一種人等如癡如醉。
整個過程中,再也沒人如同老龜一般橫生枝節。
不過黃家軍的各路首領,都是越看越有些惱怒,一個勁地目視黃巢,就等他一聲令下,甚至一個眼神,就要上台大鬧。
不過黃巢雖然麵沉似水,卻也一直沒有發作,就這麽靜靜坐著一言不發,不斷豪飲杯中的美酒,一副借酒澆愁的樣子。
直到演出到第十場。
滿朝文武前去邀請韓信共同赴宴,韓信疑竇叢生,不準備前去。
此時蕭何親至,一句“我蕭何保你無妨礙”,才算是打消了韓信的顧慮,欣然與蕭何一起,共赴未央宮。
看到這裏,黃巢突然一笑,笑容有些牽強,有些複雜,更多的,是酒入愁腸愁更愁的醉後憨態,他搖搖晃晃地端起酒杯,對裴渥敬酒,說道:
“裴刺史,這貴和班的京劇,可算入眼?”
“當然入眼!”裴渥哈哈大笑,“不瞞黃大俠,裴某人也算見識不淺,不過卻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精致的表演,今天還真是長了見識……”
說完之後,同樣端起酒杯,遙遙向黃巢一讓,就要與他共飲。
卻不想,黃巢根本沒有飲酒的意思,而且直勾勾地盯著眼前的酒杯,輕聲說道:
“真要是算起來,這貴和班,和黃某人淵源不淺,以前我就以為他們不過是一個玩物而已,如今看來,卻不是這樣……”
“哦?願聞其詳。”
裴渥見狀,不明所以,端著酒杯,輕聲問道。
不僅僅是他,看戲眾人也都開始關注著黃巢,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黃巢依舊保持著剛才的姿勢,輕聲說道:
“貴和班今天倒是給我提了個醒,既然我乃是大唐韓信,那麽未央宮中的蕭何,又是誰?”
說完之後,突兀抬頭,雙眼之中,隱藏在醉眼眯斜之中的,是一道厲芒!(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