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山在河南登封西北,相傳夏禹王的第二個妻子,塗山氏之妹棲於此,故山名謂“少室”。
山勢陡峭峻拔,有三十六峰。諸峰簇擁起伏,如旌旗環圍,似劍戟羅列,有的拔地而起,有的逶迤延綿,有的象猛虎蹲坐、有的似雄獅起舞,有的若巨龍睡眠,有的如烏龜爬行,峰巒參差,峽穀縱橫,頗為壯觀。
大名鼎鼎的少林寺,就坐落在少室山五乳峰之下,因其坐落在少室山的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
少林寺創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孝昌三年,達摩祖師西渡而來,傳授佛法,自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仁、六祖慧能以下,代代相傳,直至今日。
大唐之初,少林曾有十三棍僧相救秦王,等到秦王登基之後,對少林大肆封賞,賜田千頃,水碾一具,自此之後,少林寺名揚天下,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刹。
事實上,自從達摩祖師以降,少林能人輩出,雖然少林僧人佛法精深、不惜爭鬥,卻也勤加修煉武技,少林七十二絕技,流傳至今,每一代少林,都有江湖宗師坐鎮,其他高手更是不計其數,更有“天下武功出少林”的美譽。
楊鳳樓和柴飛宋岩從銅鑒山莊出發,不過一日時間,就到了五乳峰下,在農舍借宿一晚,第二天一早,登山而上。
太陽初升,三人就已然到了山門之外。
山門為少林寺大門,山門的正門是一座麵闊三間的單簷歇山頂建築,坐落與兩米高的磚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側門和八字牆,門額上正中有“少林寺”三個大字。
山門前有石獅一對,雄雌相對。
山門的八字牆東西兩邊對稱立有兩座石坊,東石坊外橫額:“祖源諦本”四字,內橫額“跋陀開創”;西石坊內橫額:“大乘勝地”,外橫額:“嵩少禪林”。
三人一到山門,就有知客僧人上前相迎。
“幾位施主,隨喜請沿甬道向前。”
三人趕緊行禮,楊鳳樓更是抱拳道:
“這位大師,我等來少林不為拜佛,乃是前來拜會了怨大師。”
知客僧人頓時神情肅然,詳加解釋之後,三人才算明白,原來,現在的少林,乃是“本”字輩當家,“了”字輩的高僧僅餘六人,了怨大師便是其中之一,尤其是他在河朔三鎮成就了金剛境之後,更是成為當代少林的定海神針,在少林的地位很是超然。
這樣的大師,別說他在少林之中的地位,就以他江湖宗師的地位,也足以讓所有嚴正以待。
知客僧人乃是“本”字輩分下一輩的“可”字輩僧人,對少林一代傳奇的了怨大師更是尊重。
楊鳳樓等人指名點姓要拜見了怨,知客僧人問明了楊鳳樓三人的名號,便去通稟。
三人足足等待了半個多時辰,知客僧人這才回轉。
“師祖法旨,不見。”
楊鳳樓一聽,臉都黑了,好個了怨,在河朔三鎮的時候並肩戰鬥多日,現在竟然連見都不見,不過畢竟是求人辦事,他也發作不得,隻得追問了一句。
“大師,可曾明言,乃是河朔故人楊鳳樓來訪?”
“說了,師祖明言,您和他的因果已了,了怨師祖不願再次沾染因果,還是不見的好。”
這事就麻煩了。
前來少林,就是為了請了怨出手解決苦禪的隱患,現在連人都見不到,總不能隨便找個僧人,就提苦禪的事情吧?
楊鳳樓正在愁悶,突然靈光一閃,因果,因果,了怨和自己的因果已了,可還有人與自己的因果未了,便對著知客僧人問道:
“可愛小和尚可在少林?”
知客僧人頓時一愣。
“施主認識可愛大師兄?”
可愛……大師兄……?
一想到小可愛和尚萌萌的樣子,還有那張還沒有褪去嬰兒肥的小臉,楊鳳樓默念即便“大師兄”,嘴角就是一陣抽抽。
不過,這個時候,也不便糾結此事。
“我等與可愛……大師,朝夕相處一月有餘,如果他在少林的話,還勞煩大師通稟一聲,就說河朔故人楊鳳樓來訪。”
知客僧人點頭,說道:
“通稟,沒問題,不過還要請三位施主等待片刻,可愛大師兄佛法精深,遊曆江湖歸來,更是精進,年前時分,本信方丈頒下法旨,命可愛大師兄帶領眾師兄弟早課誦經,現在這個時間,正是可愛大師兄傳授佛法的時間,不便打擾,還請三位見諒……”
楊鳳樓聽完,不由得和柴飛宋岩麵麵相覷,可愛小和尚在河朔三鎮的時候,是六歲還是七歲?一年多不見,就能給少林眾僧傳授佛法了?
這可是少林寺!
佛教禪宗祖庭!
這件事,怎麽聽,都感覺有些不對……
小可愛佛法精通不精通,楊鳳樓倒是不知道,不過他知道,小可愛倒是有神通,別的不說,當初在成德節度使府的時候,要不是小可愛早早感受到了王鎔身邊仆人心中的惡意,也許神秘人刺殺王鎔的計劃,就會成功了。
這麽一想,楊鳳樓三人,也就接受了知客僧人的說法,就在少林山門之外,靜靜等待。
又是半個時辰之後,知客僧人口宣佛號,前去通稟。
不多時,一高一矮,來了兩個僧人。走在前麵的,正是小可愛。
經年不見,小和尚足足長高了一頭,臉上倒是沒有多少變化,內穿一件明黃色僧衣,外罩大紅袈裟,一步一步遠遠行來,倒是真有些大德高僧的意思,尤其是知客僧人低眉順眼地亦步亦趨跟在他的身後,更是襯托出可愛大師兄的威嚴。
楊鳳樓三人見狀,也都收起了臉上的戲謔。
可愛小和尚走到麵前,口宣佛號,單手為禮。
楊鳳樓趕緊抱拳回禮。
還沒等他抬頭,突然覺得迎麵惡風不善。
大驚之下一抬頭,隻見小可愛合身撲到楊鳳樓的懷裏,圓圓的笑臉都笑開花了。
“楊大哥,你終於來看我了!我還以為你把我忘了呢!”
楊鳳樓不由得啞然失笑。
知客僧人,卻看了個目瞪口呆。(未完待續。)
山勢陡峭峻拔,有三十六峰。諸峰簇擁起伏,如旌旗環圍,似劍戟羅列,有的拔地而起,有的逶迤延綿,有的象猛虎蹲坐、有的似雄獅起舞,有的若巨龍睡眠,有的如烏龜爬行,峰巒參差,峽穀縱橫,頗為壯觀。
大名鼎鼎的少林寺,就坐落在少室山五乳峰之下,因其坐落在少室山的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
少林寺創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孝昌三年,達摩祖師西渡而來,傳授佛法,自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仁、六祖慧能以下,代代相傳,直至今日。
大唐之初,少林曾有十三棍僧相救秦王,等到秦王登基之後,對少林大肆封賞,賜田千頃,水碾一具,自此之後,少林寺名揚天下,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刹。
事實上,自從達摩祖師以降,少林能人輩出,雖然少林僧人佛法精深、不惜爭鬥,卻也勤加修煉武技,少林七十二絕技,流傳至今,每一代少林,都有江湖宗師坐鎮,其他高手更是不計其數,更有“天下武功出少林”的美譽。
楊鳳樓和柴飛宋岩從銅鑒山莊出發,不過一日時間,就到了五乳峰下,在農舍借宿一晚,第二天一早,登山而上。
太陽初升,三人就已然到了山門之外。
山門為少林寺大門,山門的正門是一座麵闊三間的單簷歇山頂建築,坐落與兩米高的磚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側門和八字牆,門額上正中有“少林寺”三個大字。
山門前有石獅一對,雄雌相對。
山門的八字牆東西兩邊對稱立有兩座石坊,東石坊外橫額:“祖源諦本”四字,內橫額“跋陀開創”;西石坊內橫額:“大乘勝地”,外橫額:“嵩少禪林”。
三人一到山門,就有知客僧人上前相迎。
“幾位施主,隨喜請沿甬道向前。”
三人趕緊行禮,楊鳳樓更是抱拳道:
“這位大師,我等來少林不為拜佛,乃是前來拜會了怨大師。”
知客僧人頓時神情肅然,詳加解釋之後,三人才算明白,原來,現在的少林,乃是“本”字輩當家,“了”字輩的高僧僅餘六人,了怨大師便是其中之一,尤其是他在河朔三鎮成就了金剛境之後,更是成為當代少林的定海神針,在少林的地位很是超然。
這樣的大師,別說他在少林之中的地位,就以他江湖宗師的地位,也足以讓所有嚴正以待。
知客僧人乃是“本”字輩分下一輩的“可”字輩僧人,對少林一代傳奇的了怨大師更是尊重。
楊鳳樓等人指名點姓要拜見了怨,知客僧人問明了楊鳳樓三人的名號,便去通稟。
三人足足等待了半個多時辰,知客僧人這才回轉。
“師祖法旨,不見。”
楊鳳樓一聽,臉都黑了,好個了怨,在河朔三鎮的時候並肩戰鬥多日,現在竟然連見都不見,不過畢竟是求人辦事,他也發作不得,隻得追問了一句。
“大師,可曾明言,乃是河朔故人楊鳳樓來訪?”
“說了,師祖明言,您和他的因果已了,了怨師祖不願再次沾染因果,還是不見的好。”
這事就麻煩了。
前來少林,就是為了請了怨出手解決苦禪的隱患,現在連人都見不到,總不能隨便找個僧人,就提苦禪的事情吧?
楊鳳樓正在愁悶,突然靈光一閃,因果,因果,了怨和自己的因果已了,可還有人與自己的因果未了,便對著知客僧人問道:
“可愛小和尚可在少林?”
知客僧人頓時一愣。
“施主認識可愛大師兄?”
可愛……大師兄……?
一想到小可愛和尚萌萌的樣子,還有那張還沒有褪去嬰兒肥的小臉,楊鳳樓默念即便“大師兄”,嘴角就是一陣抽抽。
不過,這個時候,也不便糾結此事。
“我等與可愛……大師,朝夕相處一月有餘,如果他在少林的話,還勞煩大師通稟一聲,就說河朔故人楊鳳樓來訪。”
知客僧人點頭,說道:
“通稟,沒問題,不過還要請三位施主等待片刻,可愛大師兄佛法精深,遊曆江湖歸來,更是精進,年前時分,本信方丈頒下法旨,命可愛大師兄帶領眾師兄弟早課誦經,現在這個時間,正是可愛大師兄傳授佛法的時間,不便打擾,還請三位見諒……”
楊鳳樓聽完,不由得和柴飛宋岩麵麵相覷,可愛小和尚在河朔三鎮的時候,是六歲還是七歲?一年多不見,就能給少林眾僧傳授佛法了?
這可是少林寺!
佛教禪宗祖庭!
這件事,怎麽聽,都感覺有些不對……
小可愛佛法精通不精通,楊鳳樓倒是不知道,不過他知道,小可愛倒是有神通,別的不說,當初在成德節度使府的時候,要不是小可愛早早感受到了王鎔身邊仆人心中的惡意,也許神秘人刺殺王鎔的計劃,就會成功了。
這麽一想,楊鳳樓三人,也就接受了知客僧人的說法,就在少林山門之外,靜靜等待。
又是半個時辰之後,知客僧人口宣佛號,前去通稟。
不多時,一高一矮,來了兩個僧人。走在前麵的,正是小可愛。
經年不見,小和尚足足長高了一頭,臉上倒是沒有多少變化,內穿一件明黃色僧衣,外罩大紅袈裟,一步一步遠遠行來,倒是真有些大德高僧的意思,尤其是知客僧人低眉順眼地亦步亦趨跟在他的身後,更是襯托出可愛大師兄的威嚴。
楊鳳樓三人見狀,也都收起了臉上的戲謔。
可愛小和尚走到麵前,口宣佛號,單手為禮。
楊鳳樓趕緊抱拳回禮。
還沒等他抬頭,突然覺得迎麵惡風不善。
大驚之下一抬頭,隻見小可愛合身撲到楊鳳樓的懷裏,圓圓的笑臉都笑開花了。
“楊大哥,你終於來看我了!我還以為你把我忘了呢!”
楊鳳樓不由得啞然失笑。
知客僧人,卻看了個目瞪口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