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符四年七月十二,百日參禪,臨近結束,楊鳳樓在少林之中,已經習慣了聞鍾而起,聞鼓而眠,聞板上殿,聞梆過堂的日子。
每天清晨,少室山還有山嵐彌漫、群鳥稀聲的時候,便有當值僧人,手持雲板,環寺一周,同時有節奏地敲響四聲木板。
一聽板聲,楊鳳樓就起床了,收拾完床鋪,簡單洗漱一番,耳邊已經傳來敲鍾之聲。
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
這是催促全寺僧人前往大雄寶殿,參加早課。
天色未亮,大雄寶殿中僅僅點燃兩支蠟燭,佛陀端坐大殿正中,居高臨下地看著少林全寺僧人,排列好整齊的隊列,無論是少林“了”字輩高僧,還是“可”字輩弟子,都神情肅穆、目不斜視。
楊鳳樓隨同僧人一起,來到大雄寶殿,緣於他僅僅是一位在寺掛單的居士,隻能在大雄寶殿的角落中安排一蒲團,楊鳳樓每天就在這裏和少林僧人一起誦經。
卯時整,本信大師,步入大雄寶殿,合掌,閉目,立於佛陀正下方。
此時,銅鍾恰好敲響了最後一聲,誦經之聲,頓時響起。
阿彌陀佛,心經,大悲咒……
嚶嚶嗡嗡,繞梁不絕。
每誦完一經,僧人都跪下禮佛,隨後,再誦一經。
楊鳳樓就跟著少林眾僧一起誦經,在那種奇特的韻律之中,心頭摒棄種種雜念,靈台之中一片清明。
卯時三刻,誦經結束,眾僧再次禮佛之後,隨著方丈本信的腳步,靜靜散出大雄寶殿,期間,無一人說話喧嘩。
片刻之後,大雄寶殿東側的齋堂響起鍾聲,早齋開始。
早齋很是簡單,一粥一饃一鹹菜。
念過供養咒之後,便可以開飯。
楊鳳樓謹守“三不”,不許說話、不要發出咀嚼的聲音、不要有筷子碰碗的聲音。
吃過早齋,眾僧散去,開始了一天的勞作。
有執勤的僧人,充當知客,前往山門。
有年老的僧人,開始清理整個少林。
有武僧,開始習武。
楊鳳樓卻跟著一位老年僧人,走向了後山。
那裏是少林的菜園,不大,但是其中的田畝,都是少林僧人一鋤頭一鋤頭開墾出來的,雖然大唐給少林劃撥的大量的共產田畝,但是隨著少林僧人越來越多,雖說糧食還夠,不過青菜就顯得有些不足,所以少林在後山開辟了這麽一個小小菜園。
時值初秋,草原中的很多青菜早已收割完成,不過還有一部分還為長成,仔細算算,成熟也就在這些時日了,常年侍弄菜園老僧告訴楊鳳樓,這正是最要勁的時候,施肥,澆水,除草,樣樣馬虎不得。
楊鳳樓就跟著老僧一起,一趟又一趟地往來於田畝之間,不知不覺,一個上午的時間就過去了。
雲板再響,這是午齋信號。
勞作半天,楊鳳樓也著實有些饑餓,和老僧相視一笑,將水桶中的淨水灑向菜苗,這才不緊不慢地走回齋堂。
午齋比早齋稍稍豐富一些,有些青菜,有些豆腐,也就僅此而已,倒是每人多發了一個饃饃。
吃過午齋,上午當值的僧人下值,另有當值的僧人前去替代,其餘誤事的僧人,有一個時辰的休息時間,可以自行安排。
楊鳳樓回到僧房,打開佛經,繼續背誦,這一本《禮佛大懺悔文》雖然每天晚課都要念誦,不過楊鳳樓總是背誦得不得其法,別的經文還好說,就是背誦《禮佛大懺悔文》的時候,總是感覺和少林總僧的節奏不相符合,這才趁著休息的時間,好好溫習一番。
一個時辰之後,楊鳳樓離開僧房,卻沒有前往後山菜園繼續勞作,而是專向了後山的初祖庵。
初祖庵門外的小廣場上,二十名僧人已然在列,見到楊鳳樓,一起行禮。
楊鳳樓回禮之後,開始分配僧人。
有的僧人繼續熟悉鑼鼓經,有的僧人繼續修煉基本功,而他把小和尚小可愛等幾位僧人,叫到了身邊,給他們一板一眼地說戲。
自從楊鳳樓留宿少林之後,在參禪勞作之餘,按照與本信大師的約定,教導這些僧人學習京劇。
以小可愛為首的二十名僧人,年歲都不算大,接受新東西的能力也比較強,學習京劇,很快,雖然以楊鳳樓的眼光來看,他們身上的毛病還是很多,不過,也算是勉強能夠支應下來了。
要知道,在後世學習京劇,正規的教育,一下就是七年,七年之後離開戲校,然後慢慢在舞台上摸爬滾打,恐怕要到三四十歲才能進入藝術的成熟期,前指一算,沒有十年往上的功夫,在台上根本立不住。
小可愛等僧人,要不是有少林打下的武功基礎,想要上台表演,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所以,現在的情況,雖然不能讓楊鳳樓滿意,不過也是最大的努力結果了。
對於這種情況,楊鳳樓也沒有辦法。
學習京劇,終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沒辦法,隻能按照貴和班的套路,一邊表演一邊學習。
好在大唐之人,畢竟沒有見識過京劇到底是什麽樣子,且就這麽迷糊著看吧。
而最讓楊鳳樓耿耿於懷的是,本信方丈被楊鳳樓的“出人意表”嚇壞了,打死都不同意排演《西遊記》,隻同意在佛經之中選取故事改編京劇,而且還暗自叮囑小可愛,把每天排演的情況及時匯報,根本不給楊鳳樓偷梁換柱的機會。
楊鳳樓提前上演《西遊記》的計劃,就此破產,隻得按照本信方丈的指示,選取了一個佛經故事排演。
“楊施主,多日幸苦,再過三天就是盂蘭盆節,不知這出京劇,是否可以上演?”
“雖然瑕疵不少,卻也可以試試……”
“如此最好,盂蘭盆節乃是我教重要節日之一,本寺要開始盂蘭盆法會,為亡者祈福,能夠得楊施主的京劇相助,自然如虎添翼……”
“對了,百日參禪時日將至,我已安排少林俗家弟子,護送菩提果前來,想必也快到了,等到盂蘭盆節結束,正好菩提果抵達,楊施主這一段因果,就算了去了……”
楊鳳樓聽了,撇了撇嘴。
這本信方丈還是那樣,天天把因果掛在嘴邊,不就是希望加緊排練麽?
“還請方丈放心,楊某必竭盡全力,助可愛演出成功!”(未完待續。)
每天清晨,少室山還有山嵐彌漫、群鳥稀聲的時候,便有當值僧人,手持雲板,環寺一周,同時有節奏地敲響四聲木板。
一聽板聲,楊鳳樓就起床了,收拾完床鋪,簡單洗漱一番,耳邊已經傳來敲鍾之聲。
緊十八,慢十八,不緊不慢又十八。
這是催促全寺僧人前往大雄寶殿,參加早課。
天色未亮,大雄寶殿中僅僅點燃兩支蠟燭,佛陀端坐大殿正中,居高臨下地看著少林全寺僧人,排列好整齊的隊列,無論是少林“了”字輩高僧,還是“可”字輩弟子,都神情肅穆、目不斜視。
楊鳳樓隨同僧人一起,來到大雄寶殿,緣於他僅僅是一位在寺掛單的居士,隻能在大雄寶殿的角落中安排一蒲團,楊鳳樓每天就在這裏和少林僧人一起誦經。
卯時整,本信大師,步入大雄寶殿,合掌,閉目,立於佛陀正下方。
此時,銅鍾恰好敲響了最後一聲,誦經之聲,頓時響起。
阿彌陀佛,心經,大悲咒……
嚶嚶嗡嗡,繞梁不絕。
每誦完一經,僧人都跪下禮佛,隨後,再誦一經。
楊鳳樓就跟著少林眾僧一起誦經,在那種奇特的韻律之中,心頭摒棄種種雜念,靈台之中一片清明。
卯時三刻,誦經結束,眾僧再次禮佛之後,隨著方丈本信的腳步,靜靜散出大雄寶殿,期間,無一人說話喧嘩。
片刻之後,大雄寶殿東側的齋堂響起鍾聲,早齋開始。
早齋很是簡單,一粥一饃一鹹菜。
念過供養咒之後,便可以開飯。
楊鳳樓謹守“三不”,不許說話、不要發出咀嚼的聲音、不要有筷子碰碗的聲音。
吃過早齋,眾僧散去,開始了一天的勞作。
有執勤的僧人,充當知客,前往山門。
有年老的僧人,開始清理整個少林。
有武僧,開始習武。
楊鳳樓卻跟著一位老年僧人,走向了後山。
那裏是少林的菜園,不大,但是其中的田畝,都是少林僧人一鋤頭一鋤頭開墾出來的,雖然大唐給少林劃撥的大量的共產田畝,但是隨著少林僧人越來越多,雖說糧食還夠,不過青菜就顯得有些不足,所以少林在後山開辟了這麽一個小小菜園。
時值初秋,草原中的很多青菜早已收割完成,不過還有一部分還為長成,仔細算算,成熟也就在這些時日了,常年侍弄菜園老僧告訴楊鳳樓,這正是最要勁的時候,施肥,澆水,除草,樣樣馬虎不得。
楊鳳樓就跟著老僧一起,一趟又一趟地往來於田畝之間,不知不覺,一個上午的時間就過去了。
雲板再響,這是午齋信號。
勞作半天,楊鳳樓也著實有些饑餓,和老僧相視一笑,將水桶中的淨水灑向菜苗,這才不緊不慢地走回齋堂。
午齋比早齋稍稍豐富一些,有些青菜,有些豆腐,也就僅此而已,倒是每人多發了一個饃饃。
吃過午齋,上午當值的僧人下值,另有當值的僧人前去替代,其餘誤事的僧人,有一個時辰的休息時間,可以自行安排。
楊鳳樓回到僧房,打開佛經,繼續背誦,這一本《禮佛大懺悔文》雖然每天晚課都要念誦,不過楊鳳樓總是背誦得不得其法,別的經文還好說,就是背誦《禮佛大懺悔文》的時候,總是感覺和少林總僧的節奏不相符合,這才趁著休息的時間,好好溫習一番。
一個時辰之後,楊鳳樓離開僧房,卻沒有前往後山菜園繼續勞作,而是專向了後山的初祖庵。
初祖庵門外的小廣場上,二十名僧人已然在列,見到楊鳳樓,一起行禮。
楊鳳樓回禮之後,開始分配僧人。
有的僧人繼續熟悉鑼鼓經,有的僧人繼續修煉基本功,而他把小和尚小可愛等幾位僧人,叫到了身邊,給他們一板一眼地說戲。
自從楊鳳樓留宿少林之後,在參禪勞作之餘,按照與本信大師的約定,教導這些僧人學習京劇。
以小可愛為首的二十名僧人,年歲都不算大,接受新東西的能力也比較強,學習京劇,很快,雖然以楊鳳樓的眼光來看,他們身上的毛病還是很多,不過,也算是勉強能夠支應下來了。
要知道,在後世學習京劇,正規的教育,一下就是七年,七年之後離開戲校,然後慢慢在舞台上摸爬滾打,恐怕要到三四十歲才能進入藝術的成熟期,前指一算,沒有十年往上的功夫,在台上根本立不住。
小可愛等僧人,要不是有少林打下的武功基礎,想要上台表演,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所以,現在的情況,雖然不能讓楊鳳樓滿意,不過也是最大的努力結果了。
對於這種情況,楊鳳樓也沒有辦法。
學習京劇,終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沒辦法,隻能按照貴和班的套路,一邊表演一邊學習。
好在大唐之人,畢竟沒有見識過京劇到底是什麽樣子,且就這麽迷糊著看吧。
而最讓楊鳳樓耿耿於懷的是,本信方丈被楊鳳樓的“出人意表”嚇壞了,打死都不同意排演《西遊記》,隻同意在佛經之中選取故事改編京劇,而且還暗自叮囑小可愛,把每天排演的情況及時匯報,根本不給楊鳳樓偷梁換柱的機會。
楊鳳樓提前上演《西遊記》的計劃,就此破產,隻得按照本信方丈的指示,選取了一個佛經故事排演。
“楊施主,多日幸苦,再過三天就是盂蘭盆節,不知這出京劇,是否可以上演?”
“雖然瑕疵不少,卻也可以試試……”
“如此最好,盂蘭盆節乃是我教重要節日之一,本寺要開始盂蘭盆法會,為亡者祈福,能夠得楊施主的京劇相助,自然如虎添翼……”
“對了,百日參禪時日將至,我已安排少林俗家弟子,護送菩提果前來,想必也快到了,等到盂蘭盆節結束,正好菩提果抵達,楊施主這一段因果,就算了去了……”
楊鳳樓聽了,撇了撇嘴。
這本信方丈還是那樣,天天把因果掛在嘴邊,不就是希望加緊排練麽?
“還請方丈放心,楊某必竭盡全力,助可愛演出成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