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山上,晨曦初現,少林寺的晨鍾剛剛敲響,誦經的呢喃還沒有傳來,一連串的馬蹄聲,就打破了少室山的寧靜。


    兩人,四馬,一路奔行,直奔東都洛陽。


    正是楊鳳樓和多日不見的柴飛。


    原來,楊鳳樓和董昌錢繆兩人,“護送”原嵩山劍派大長老吳飛龍前往少林,在山門處,執勤的僧人放行了董昌錢繆以及吳飛龍,卻攔住了楊鳳樓。


    “楊施主,方丈有法旨,你與少林的因果已了,不必再進山門,如果楊施主想要在少林禮佛的話,還請等寺中僧人做完早課才可……


    另外,昨夜二更時分,有位柴施主前來少林找你,說是急事……”


    話還沒有說完,柴飛就從少林中跑了出來。


    “猴子,我可找到你了!”


    說完之後,伸手入懷,取出一物,高舉過頂。


    正是右龍武軍銅符。


    “大將軍令!”


    楊鳳樓一驚。


    不是和大將軍宋皓談好一年之約麽,怎麽剛剛過半,就有事相招,還動用的右龍武軍銅符?


    雖然心中疑惑,卻也趕緊肅容,叉手為禮。


    “楊台聽令。”


    “右龍武軍大將軍,宋皓,令:命右龍武軍中侯,楊台,前往東南剿賊行轅,麵見招討副使楊複光,楊都監,即日起程!”


    “楊台領命!”


    說完之後,楊鳳樓不敢怠慢,牽過柴飛早就準備好的戰馬,翻身上馬,打馬直奔東都洛陽。


    所謂“即日起程”,按照唐律,要求接到命令之後,百刻之內,必須執行,否則的話,就有軍律處置,楊鳳樓身為右龍武軍一員,自然不敢不從,隻得直奔洛陽,卻沒有時間回銅鑒山莊看看貴和班的眾位了。


    奔行在路上,楊鳳樓還有些不明所以,不由開口詢問柴飛,到底是怎麽回事。


    “楊樞密,不是官居樞密使,一直在宮中陪伴天子麽,什麽時候來到東都的,怎麽還成了招討副使?”


    “此事說來話長……”


    柴飛本就是將門出身,身具一手好騎術,瘦小的身軀伏在戰馬之上,隨著戰馬的奔騰不斷起伏,還有空閑開口說話:


    “去年八月十五,你成功離間了黃巢和王仙芝,令叛軍一分為二,本是各個擊破的大好良機,東南剿賊招討使宋威卻消極怠戰,總以新師甫立,尚需訓練為由,就這麽駐紮在東都洛陽不曾出擊,生生坐失平滅叛賊的天賜良機。


    黃巢和王仙芝的叛軍,在這難得的時間中發展壯大,繼續荼毒天下,如今不但沒有被消弱,甚至比當初的聲勢還要大。


    這件事,終於被天子得知。


    宰相鄭畋奏請換將,盧攜不從,硬生生地在天子麵前吵了起來,吵到最後,天子也不能決斷,也就這麽不了了之。


    不過,天子終於是聽了鄭畋和王鐸兩位的意見,將樞密使楊複光派了出來,擔任招討副使,實為監軍,看樣子,是要逼得宋威大戰一場了。”


    楊鳳樓聽了,卻搖了搖頭。


    如果是別人,被監軍相逼,自然會盡起洛陽大軍,尋覓戰機和王仙芝或者黃巢的叛軍決一死戰,如果要是宋威的話,恐怕不行。


    宋威擔任招討使已有三年時間,早在乾符二年,王仙芝和黃巢起兵反唐,起兵之初,聲勢雖大,力量卻薄弱,當時朝堂調動五支大軍圍剿,宋威就是招討使,如果他盡心竭力,未必沒有一戰功成的機會,結果這貨殺散了叛軍,便謊報王仙芝已然授首,竟然解散了五支大軍,就連他自己,也帶著嫡係人馬,返回了青州。


    這是因為如此,才讓王仙芝和黃巢的叛軍複起!


    隨後朝廷再次提點大軍,眾多兵卒往來奔赴,怨聲載道,而宋威竟然和麾下幕僚商議,要養匪自重,還說什麽“要是剿了王仙芝,哪裏還有招討使”,就這樣一直貽誤戰機,硬生生地幫著王仙芝和黃巢發展壯大!


    這麽一個人,沒有切實的利益,僅僅憑借楊都監相逼,就能讓他出兵圍剿王仙芝,別人信不信,楊鳳樓不知道,反正他是不信。


    不過,他還是要執行宋皓的命令,前往東都洛陽麵見楊複光。


    不僅僅是因為身在軍中,必須服從命令,還是因為,他和楊複光有一段淵源。


    想當初,楊鳳樓在河朔三鎮謀劃離間王仙芝和黃巢,計劃做完了,卻得不到朝堂的認可,即使當時在沿海剿匪的宋皓不斷上疏,朝堂那邊也覺得這個計劃實在異想天開,根本沒有操作的必要。


    最後,還是宋皓派身邊副將,借著回京述職的機會,帶著楊鳳樓和宋岩兩人,前往都城長安,不斷遊說朝堂上的袞袞諸公,最終說服了兩位真正的大人物,一在朝堂,一在內廷,兩廂共同用力之下,才讓楊鳳樓的“未央宮”計劃得以實施,並且在隨後的實施過程中,兩人不斷通過自身的影響力,為楊鳳樓提供足夠的支持和配合。


    朝堂上的大人物,乃是時任中書門下平章事的王鐸。


    而內廷的大人物,就是這位招討副使,時任內廷樞密使的楊複光楊都監。


    雖然楊鳳樓並不看好剿賊行轅的下一步行動,不過楊複光相招,於公,宋皓有令在先,於私,楊複光曾有恩與楊鳳樓,又在“未央宮”計劃實施的過程中,不斷給予他各種配合,無論如何,楊鳳樓也要前去東都洛陽,走上一趟。


    既然搞明白了怎麽回事,楊鳳樓和柴飛二人也不再多話,一路煙塵滾滾,打馬向前,直奔洛陽。


    三十裏一換馬,馬歇人不歇,兩人全然按照大唐驛投行進的方式一路急行,好在東都洛陽距離少室山不算太遠,要不然的話,四匹甲等戰馬,必然會活活累死,即便是這樣,也都累得大汗淋漓,口吐白沫。


    第二天的中午,楊鳳樓兩人,帶著一路的風塵,來到了東都洛陽。


    來不及洗去塵埃,進城,直奔東南剿賊行轅。


    在門口勘合印信,放行之後,一進行轅,兩人竟然在這裏碰到了一個絕對沒有想到的人……(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武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匹夫帶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匹夫帶刀並收藏大唐武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