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一看,認識,來人乃是原來大唐的宦官,在天子逃離的時候,由於職位低下,被遺留在宮城之中,和他情況一樣的宦官宮娥,足有幾千人。


    等黃巢入主大唐宮城,自然接收了他們,將年歲大一點的宮娥,都賞賜給了軍中有功之人,至於宦官,便挑選機靈的,服侍在他的身邊。


    這個小宦官,就是如此,他年歲不大,很是機靈,處處又表現得忠心耿耿,很是得黃巢歡心。


    卻沒有想到,今天竟然這麽沒規矩,在天子議事的時候探頭縮腦。


    黃巢頓時臉色一沉。


    “無理!還不退下!”


    卻沒有想到,這個小宦官雖然嚇得麵無人色,卻沒有離開,反倒是快步走入大殿,跪倒在地,報告了一個消息。


    “騎兵陛下,宮城外來了一軍中令官,說是有消息,十萬火急,需要馬上報告尚將軍,結果在軍營中得知尚將軍起來宮城參加朝會,這才前來宮城……宮城守衛的劉將軍派人來到大殿之外請示……小人鬥膽,這才來報……”


    “哦?”黃巢一愣,將目光投向尚讓。


    尚讓也是一愣,他自從投靠黃巢之後,知道自己麾下的嫡係人馬,畢竟和黃巢的黃家軍有所區別,就連他自己也少不得被猜忌,便刻意低調行事,除了在戰爭中提調人馬統領全軍之外,平日中很少與軍中將領來往,更是嚴令麾下兵將小心做人,不得無故惹是生非,事實上,麾下的這些兵將,自從投靠了黃巢一來,當真算是夾著尾巴做人,處處小心翼翼、與人為善,就算偶爾受了欺壓,大都以忍氣吞聲為主。


    卻不想今日,在朝會時上報消息,還追到了宮城之外,這實在讓尚讓摸不著頭腦。


    不過他也深知部下謹慎的個性,要不是十萬火急的事情,頁不會做出這樣出格的舉動。


    想到這裏,尚讓先是向黃巢請罪,隨後上報,必然是有要事。


    黃巢一聽,那就叫進來吧。


    不多時,尚讓麾下的傳令官被帶入大殿。


    黃巢見過此人,他名叫王播,本是尚君長在鹽幫銳金堂的一名下屬,自從王仙芝起兵之後,就一直追隨尚君長,後來尚君長身死,他就在尚讓麾下做了傳令官,同時還兼官著尚讓麾下的中軍,算得上尚家兄弟嫡係中的嫡係。


    王播一進大殿,行禮之後,抬眼看向尚讓,就要湊近回稟,卻被尚讓所阻,讓他直接稟報就是。


    王播也不再多言,直接把所知的消息說了出來。


    這個消息一出,太極殿上頓時一片嘩然。


    大唐勤王各軍,比想象中的動作,還要快!


    鄭畋在鳳翔整頓鳳翔軍,不日就要開拔,自然不必多說。


    更關鍵的是,鄭畋以京城四麵諸軍行營都統的名義傳檄天下,共同討賊。


    根據王播的情報,其他的唐軍將領,得到檄文之後,紛紛景從,蠢蠢欲動。


    義武節度使王處存,聽聞長安失守,頓時痛哭流涕,也不等詔令,直接開始整頓義武軍,等到鄭畋之事瘋傳天下,更是直接起兵,如今已然快到長安城了。


    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匯同鄜延節度使李孝昌,同盟保唐、討伐黃巢,如今正在鄜州厲兵秣馬,隨時準備出擊。


    奉天鎮使齊克儉,派人前往鳳翔,與鄭畋約定,一旦鳳翔軍出兵,奉天軍也會同時出擊。


    ……


    一時之間,天下局勢風起雲湧,大唐的忠臣良將,仿佛在一夜之間,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那真是個個赤膽忠心,恨不得即日克複長安、擒殺黃巢。


    這讓黃巢等人很是鬱悶,他們於乾符元年和王仙芝一同起兵,折騰到現在,已然五六年的時間了,也沒見大唐軍將有多少忠於國事,倒是前有宋威,後有高駢,讓黃巢對大唐的領軍將領的認識,全停留在擁兵自重上麵,還真沒見多少敢於死節之人,說實話,以黃巢等人的立場來看,大唐天下兵馬給他們造成的麻煩,還不如一個楊鳳樓呢。


    結果,到了現在,一個鄭畋傳檄,搞得黃巢有種千夫所指的感覺。


    王播最後報告的消息,也是最讓黃巢等人心痛的。


    王重榮,也反了。


    王重榮原是大唐的河中節度留後,在黃巢攻克潼關的時候,就已經投黃,可以算是大唐地方藩鎮中向黃巢投誠最早的一方諸侯。


    在得到王重榮的投誠之後,黃巢喜形於色,相對於金吾大將軍張直方投誠,隻能帶來象征性意義不同,王重榮不但給後來人樹立榜樣,還給黃巢送上了一項大禮——


    鹽!


    更確切地說,是鹽利。


    提到鹽利,就不能不說河中方鎮在大唐所有方鎮中的特殊性。


    它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大唐最重要的兩處鹽池,解縣和安邑,就地處河中方鎮。


    這兩處鹽池,不但為長安和洛陽提供食鹽,還未大唐財政提供鹽利。


    有唐一朝,解縣和安邑兩處鹽池,每年向大唐提供鹽水一百萬貫,高峰時能夠達到一百五十萬貫,而大唐一年的整體財政收入,才僅僅是一千三百萬貫!


    也就是說,僅僅這兩處鹽池,就為大唐解決了將近十分之一的財政收入!


    王重榮率領河中方鎮投黃,怎麽不令黃巢欣喜若狂?


    而且,無論是黃巢兄弟八人,還是鹽幫出身的江湖好手,他們都有一個統一的身份,那邊是私鹽販子。


    要說他們如何經營天下,他們可能不知道。


    但是要問他們鹽利如何,那簡直是烙印在靈魂之中的事情,從來不敢有一刻或忘!


    但是成也是鹽,敗也是鹽。


    正是由於黃巢等人對鹽利知之甚深,也加速了他們對王重榮的掠奪。


    在王播的報告中,王重榮正是受不得一而再再而三的欺壓,這才反叛,甚至拿出鹽利大肆封賞軍卒,準備到長安和黃巢拚個你死我活。


    其實,剛才尚讓分析長安局勢的時候,有一點沒有說對,黃巢之所以能夠在長安養兵,根本不是依靠富戶家中的錢糧,而是依靠河中的兩座鹽池,這才是他最大的底氣所在。


    現在,王重榮一反,等於切斷了黃巢最大的經濟來源。


    黃巢枯坐大殿之上,一時之間,竟然沉默了起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武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匹夫帶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匹夫帶刀並收藏大唐武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