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同時也是社會中的一員。莊子認為,在人的內心應該堅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隨波逐流,而麵對外在的世界,則應該通達和順應。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內心的堅持和外在的順應呢?
莊子在他的書裏麵提出一種人生的價值觀。這一次他是假托了孔子之口說的。《知北遊》篇中說:“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內不化,今之人內化而外不化。”
這兩句話怎麽理解呢?
“外化而內不化”,字麵上的意思是說,外表隨物變化,而內心有所堅持,凝靜不變。
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需要順應規則,遵從法度,與人交往,這一切都是我們可以叫做外化的東西。一個人在表麵上可以非常隨和,一切可以放下來,與人融通,這就是一種化境。但是,一個人之所以成為他自己,有他獨特的價值觀,有他獨特的風格,有一個人內心的秉持,就在於他的內心真正有他的“不化”。
也就是說,生命應該有所堅持,而生存可以隨遇而安。
我們真的能夠做到這一點嗎?其實,這個命題對今人來講更加重要。
我們外在的大千世界每天都在變化著,已經進入了一個信息時代。每天出現的新情況、提出的新規則對每個人來講都是一種新的尺度、新的坐標。我們是食古不化,堅持自己保守陳舊的、循規蹈矩的、墨守成規的準則,還是與時俱進調整自己呢?
“外化而內不化”,就是說,麵對外在的世界,則應該通達和順應;而人的內心應該堅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隨波逐流。
那麽,為什麽對於外在世界,我們一定要通達和順應呢?
芸芸眾生,大千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不得已,不是我們能夠左右的。人人會在這個世界上遭遇危險,人人都會麵臨一些困境,人人都會在一些突然而來的變故中遭遇到一種內心的挑戰。
我們能做到處變而不驚嗎?
莊子在《秋水》篇裏麵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還是假托為孔子。孔子有一次周遊衛國匡地的時候,突然之間遭到了衛國人的圍攻,大家把他一層一層地包圍起來。孔子坐在那裏,“■歌不■”,在那兒彈著琴,唱著歌,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這時候,他的弟子子路慌慌張張地進來了,一看老師還這樣呢,就質問老師說:“何夫子之娛也?”外麵都要打進來了,咱們有性命之憂了,您怎麽還有娛樂的心思啊?
孔子淡淡地說:“來,吾語女。”你過來,我告訴你我是怎麽想的。
孔子說:子路啊,你看看我這個人,我的道行陷於窮困之境已經很久了,叫做“我諱窮久矣”,這是為什麽呢?這是我的命。我希望我的道行通達也已經很久了,但是也沒有得到,為什麽呢?這是時運不好。在堯舜的時代,政治清明,天下是沒有不得誌的人的,並不是因為他們智慧高超;在桀紂的時代,暴君當道,天下沒有得誌的人,也不是因為他們才能低下。這一切都是時勢造成的啊!
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勇敢,一個人在水中穿行不避蛟龍,這是漁夫的勇敢;一個人在陸地行走不避犀牛猛虎,這是獵人的勇敢;一個人在白刃相交於前,能夠視死若生,這是烈士的勇敢;懂得窮通之道是由於天命時運,遭遇大難而不畏懼,這是聖人的勇敢。
最後,他安慰了子路一句,說“由處矣”,你就稍安毋躁,歇歇吧,“吾命有所製矣”,我自己知道我的命數是有定數的。
又過了一會兒,果然有個帶著兵器的軍官進來,對孔子說:對不起,我們弄錯人了,我們圍的是一個叫陽虎的人。《論語》裏麵對這件事也有記載,說陽虎的麵貌跟孔子麵貌有點相似。現在知道你不是陽虎,我們向你道歉,撤兵了。
莊子在他的《秋水》篇裏為什麽要引用到這個寓言呢?這是為了告訴人們,隻有內心安靜、勇敢,在外在的氣度上才能表現為處變不驚。
這就是內心有所秉持,是為“內不化”。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太容易受外在言論的幹擾了。這樣一個豐富的物質時代,隻要有幾個人跟你說話,三人而成虎,就能夠影響人的想法;如果七八個人一起鼓噪,那改變一個人的想法就很容易了。
我讀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有一個人,他的朋友跟他打賭,說:你今天在你屋子裏麵掛一隻空鳥籠子,掛一些天之後,你非養鳥不可。他說:不可能。掛鳥籠子和養鳥,是兩回事。
他朋友說:那我們打個賭吧,你掛一個鳥籠子試試。
他就真在屋裏掛了一個鳥籠子。從他掛上鳥籠子起,到他家來的客人不經意地都要看一眼籠子,然後就問他:你的鳥是死了,還是飛了?你原來養的是什麽鳥啊?要不然我給你送一隻吧。
這個人跟人解釋。第二天,客人又來了,說:你看看空籠子還掛在這兒,你特傷心吧!你那鳥死了多長時間了?你是不是不會養鳥啊?我給你買了一本養鳥的書,看看吧。
到第三天,有人就開始捧著小鳥來了,說:大夥兒看見了空鳥籠子,鳥死了,挺可惜的。我送你一隻鳥吧,還有鳥食,我告訴你怎麽養鳥。拿鳥的,拿食的,拿書的,來的實在讓這個人不堪其擾。
沒過一星期,他說:算了,我就養隻鳥吧,省得別人成天問這個鳥到底是怎麽回事。所以,這個籠子裏真地養上了鳥。
這是一個寓言嗎?它多像是我們的生活。
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內心都是有所堅持的。但是,日常生活總是在考驗著我們,外部世界總是在試圖改變我們。這其實就跟空籠子終於養上了鳥是一個道理。也就是說,我們為什麽會改變一種習慣呢?是因為我們“內不化”的力量太弱了。
莊子在他的書裏麵提出一種人生的價值觀。這一次他是假托了孔子之口說的。《知北遊》篇中說:“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內不化,今之人內化而外不化。”
這兩句話怎麽理解呢?
“外化而內不化”,字麵上的意思是說,外表隨物變化,而內心有所堅持,凝靜不變。
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需要順應規則,遵從法度,與人交往,這一切都是我們可以叫做外化的東西。一個人在表麵上可以非常隨和,一切可以放下來,與人融通,這就是一種化境。但是,一個人之所以成為他自己,有他獨特的價值觀,有他獨特的風格,有一個人內心的秉持,就在於他的內心真正有他的“不化”。
也就是說,生命應該有所堅持,而生存可以隨遇而安。
我們真的能夠做到這一點嗎?其實,這個命題對今人來講更加重要。
我們外在的大千世界每天都在變化著,已經進入了一個信息時代。每天出現的新情況、提出的新規則對每個人來講都是一種新的尺度、新的坐標。我們是食古不化,堅持自己保守陳舊的、循規蹈矩的、墨守成規的準則,還是與時俱進調整自己呢?
“外化而內不化”,就是說,麵對外在的世界,則應該通達和順應;而人的內心應該堅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隨波逐流。
那麽,為什麽對於外在世界,我們一定要通達和順應呢?
芸芸眾生,大千世界,有太多太多的不得已,不是我們能夠左右的。人人會在這個世界上遭遇危險,人人都會麵臨一些困境,人人都會在一些突然而來的變故中遭遇到一種內心的挑戰。
我們能做到處變而不驚嗎?
莊子在《秋水》篇裏麵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還是假托為孔子。孔子有一次周遊衛國匡地的時候,突然之間遭到了衛國人的圍攻,大家把他一層一層地包圍起來。孔子坐在那裏,“■歌不■”,在那兒彈著琴,唱著歌,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這時候,他的弟子子路慌慌張張地進來了,一看老師還這樣呢,就質問老師說:“何夫子之娛也?”外麵都要打進來了,咱們有性命之憂了,您怎麽還有娛樂的心思啊?
孔子淡淡地說:“來,吾語女。”你過來,我告訴你我是怎麽想的。
孔子說:子路啊,你看看我這個人,我的道行陷於窮困之境已經很久了,叫做“我諱窮久矣”,這是為什麽呢?這是我的命。我希望我的道行通達也已經很久了,但是也沒有得到,為什麽呢?這是時運不好。在堯舜的時代,政治清明,天下是沒有不得誌的人的,並不是因為他們智慧高超;在桀紂的時代,暴君當道,天下沒有得誌的人,也不是因為他們才能低下。這一切都是時勢造成的啊!
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勇敢,一個人在水中穿行不避蛟龍,這是漁夫的勇敢;一個人在陸地行走不避犀牛猛虎,這是獵人的勇敢;一個人在白刃相交於前,能夠視死若生,這是烈士的勇敢;懂得窮通之道是由於天命時運,遭遇大難而不畏懼,這是聖人的勇敢。
最後,他安慰了子路一句,說“由處矣”,你就稍安毋躁,歇歇吧,“吾命有所製矣”,我自己知道我的命數是有定數的。
又過了一會兒,果然有個帶著兵器的軍官進來,對孔子說:對不起,我們弄錯人了,我們圍的是一個叫陽虎的人。《論語》裏麵對這件事也有記載,說陽虎的麵貌跟孔子麵貌有點相似。現在知道你不是陽虎,我們向你道歉,撤兵了。
莊子在他的《秋水》篇裏為什麽要引用到這個寓言呢?這是為了告訴人們,隻有內心安靜、勇敢,在外在的氣度上才能表現為處變不驚。
這就是內心有所秉持,是為“內不化”。
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太容易受外在言論的幹擾了。這樣一個豐富的物質時代,隻要有幾個人跟你說話,三人而成虎,就能夠影響人的想法;如果七八個人一起鼓噪,那改變一個人的想法就很容易了。
我讀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有一個人,他的朋友跟他打賭,說:你今天在你屋子裏麵掛一隻空鳥籠子,掛一些天之後,你非養鳥不可。他說:不可能。掛鳥籠子和養鳥,是兩回事。
他朋友說:那我們打個賭吧,你掛一個鳥籠子試試。
他就真在屋裏掛了一個鳥籠子。從他掛上鳥籠子起,到他家來的客人不經意地都要看一眼籠子,然後就問他:你的鳥是死了,還是飛了?你原來養的是什麽鳥啊?要不然我給你送一隻吧。
這個人跟人解釋。第二天,客人又來了,說:你看看空籠子還掛在這兒,你特傷心吧!你那鳥死了多長時間了?你是不是不會養鳥啊?我給你買了一本養鳥的書,看看吧。
到第三天,有人就開始捧著小鳥來了,說:大夥兒看見了空鳥籠子,鳥死了,挺可惜的。我送你一隻鳥吧,還有鳥食,我告訴你怎麽養鳥。拿鳥的,拿食的,拿書的,來的實在讓這個人不堪其擾。
沒過一星期,他說:算了,我就養隻鳥吧,省得別人成天問這個鳥到底是怎麽回事。所以,這個籠子裏真地養上了鳥。
這是一個寓言嗎?它多像是我們的生活。
我們在年輕的時候內心都是有所堅持的。但是,日常生活總是在考驗著我們,外部世界總是在試圖改變我們。這其實就跟空籠子終於養上了鳥是一個道理。也就是說,我們為什麽會改變一種習慣呢?是因為我們“內不化”的力量太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