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三婆子,你最近是皮又在癢了吧,你不知道你指著鼻子罵的人是誰嗎?誰給你這個膽子?長兄如父,他可是你家老頭子的二哥,再說了,你家牡丹那是好去處嗎?老頭子是出於好心才來去勸你們,秦家打死丫頭的事情誰不知道,你進城裏去問問!”


    麵對老孫氏的劈頭蓋臉,屋子裏沒有一個人敢開口說話,大丫暗暗地吐著舌頭,奶奶真是太威武了,看看,這就是效果呀。


    “回去了,老頭子,你還在這裏說啥,人家都說你上門是沒安好心!還在這裏惹人家嫌嗎!”老孫氏不耐煩的撂下一句話,拉著大丫就先行回家去了。


    老孫頭歎了一口氣,“老三,秦家真的不是個好人家,你要是真的為牡丹著想,還是相想想改怎麽辦吧!哎,咋好好地想去給人家當丫鬟哩!”說著邁著沉重的腳步往大門走去,到底不是自己家的事情,他已經說到了這個地步,要是……他這個二爺爺也算是盡了責任了。


    留下孫三老漢一家麵麵相覷,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是好。


    還沒等老孫頭對這件事情緩過來,第二天花婆子竟然就帶著人把牡丹接走了,大丫看見牡丹穿著一身一看就知道是新買的大紅色的裙子,梳著複雜的發髻,好生打扮了一番,在她們麵前耀武揚威的,還特地走到了大丫的麵前,抬著一張被塗抹的像紅屁股一樣的小臉,高傲的說道。


    “大丫,哼,往後我可就是城裏人哩,要是你以後也想去做丫鬟的話,可以來找我。看在我們同為堂姐妹的份上,我還是可以幫你一把的!”


    大丫在心裏無語的掀了掀眼皮子,還真以為每個人都跟她一樣哩,她正想開口說話,一旁的阿芳就忍不住的憤憤的說道,“牡丹,你有啥好得意的,你要去做丫鬟就去唄,這丫鬟都是伺候人的,我們才不樂意去呢,大丫,桂花,你們說是不是?”


    笑的得意洋洋的牡丹一下子臉色僵住了,咬牙切齒的望著阿芳,這個死丫頭,一向都喜歡跟自己作對,哼,等她成了人上人,看她怎麽收拾她們。


    “我知道你們心裏這是羨慕我哩,我不跟你們說了,我要去秦家哩


    !”說著還故作翹著蘭花指搖著扇子,一邊裝作不經意的大聲說道,“哎呀,聽說秦家丫鬟可享福了,每個月有幾百文的月錢哩,還有平常人吃不著的好東西,衣服更是穿不完,……”


    看著牡丹跟著花婆子越走越遠,阿芳忍不住的跺了跺腳,“這個牡丹真討厭,臨走的時候還來氣我們,哼,我娘都跟我說了,做丫鬟可累了,還得看人家臉色,也不知道她得意個啥!”


    大丫笑著說道,“好了,牡丹走都走了,反正也不關我們的事兒,我們過好我們的小日子,隨牡丹當丫鬟去!”


    大丫她們說了一會兒的話就各自散了,回家去了,大丫剛剛走進院子裏,就看見自家爺爺正在椅子上悶悶不樂的坐著哩。


    老孫頭在院子裏坐著,根本連看都懶得看一眼,既然改變不了事情,他也不想出來看,免得看見老三老兩口會忍不住的上去揍兩拳。


    聽著老孫頭連連的歎氣和搖頭,老孫氏忍不住的白了她一眼,“我說老頭子,你這唉聲歎氣的幹啥哩,這快過年了的日子,明日就是送灶王爺升天的日子你可別給我添晦氣,這是人家的家事,你管也管了。他不聽有啥法子,你唉聲歎氣個啥!”


    老孫頭嘴巴張張合合的壓根不知道說啥了。看見大丫進門,還是忍不住的問了一句,“咋樣,牡丹走了沒有?”


    大丫點頭,“跟著花婆子剛剛走了,她看著挺高興的,爺爺,你也不要為牡丹擔心了,指不定她以後就有大造化哩!我瞧著她是個心誌高的!”


    其實這話也就是哄哄人罷了,就牡丹那性子,以後能有啥大造化?除非是改了她那囂張跋扈,記仇小心眼的性子,不過,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大丫覺得有點難。


    老孫氏暗暗地撇了撇嘴巴,顯然對於大丫的話不太相信,不過看著老頭子的臉色也沒說啥。


    老孫頭歎了一口氣,“哎,以後就看她自己的造化哩!”


    牡丹的事情就在老孫頭家就是曇花一現,就隻有老孫頭心裏有些不舒服,畢竟是他孫家的子孫,對於老孫氏和大丫二寶三寶來說,這件事就是件熱鬧,看過了也就忘了。


    於是第二天,老孫氏和大丫就開始熱熱鬧鬧的準備著臘月二十三給灶王爺升天的日子,也就是俗稱的小年


    。


    據說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的時候,人們要在灶王像前供著糖果﹑清水﹑料豆等東西。


    這些東西老孫氏早就吩咐阿偉買好了,大清早的起來就開始張羅著,吃了早飯就開始掃塵,為的就是除舊迎新,拔出不祥。大丫也跟著一起忙活,雖然前兩天也掃了,今日也得應應景。


    民間的習俗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因此,祭灶的時候是老孫頭領著二寶三寶去的,而忙活了一上午的老孫氏和大丫根本就沒有那個資格,隻能站在一邊觀看的份兒。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稀裏嘩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鍋肉,二十七宰隻雞,二十八把麵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臘月的日子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就到了除夕,當日,大丫整了一大桌子的好菜,什麽糖醋排骨,紅燒鯉魚,拔絲番薯,清炒土豆絲……滿滿的一大桌子,為了應景,大丫還特地把她釀造扥葡萄酒搬了出來,一人給倒了一碗,當然了二寶三寶也倒了一碗----碗底。


    本來是大好的日子,老孫氏的心情卻不怎麽好,大丫心裏歎了一口氣,除夕本來就是一家團聚的日子,不過今年的孫家的桌子上明顯少了那麽些人,奶奶一看就是又想起了去世的幾個家人。大丫心裏也難受,不知道怎麽安穩她。


    “爺爺(奶奶),你們辛苦了,這是二寶(三寶)特地把自己的雞腿給你們喲!”二寶三寶接到大丫的眼色,立馬見機行事,雖然我們的三寶同誌心裏有一丟丟那麽的不舍,不過想到大姐的話,還是毫不猶豫的把自己碗裏的雞腿夾到了奶奶的碗裏。


    老孫頭和老孫氏瞪大著眼睛,望了望碗裏的雞腿,又瞧著兩個小家夥,“好,不愧是我孫家的孩兒,都是好孩子!”老孫頭高興的說道。


    老孫氏則是熱淚盈眶的,捂著嘴巴,眼裏的淚水都要掉下來了,不住的點頭,“二寶三寶真乖,乖孩子……”老大,老大媳婦,你們看見了嗎,大丫長大了,懂事,把整個家都撐了起來,二寶三寶也懂事聽話,還有老二,她的大孫子……


    這日中午,老孫氏喝了整整兩大碗的葡萄酒,雖然這酒度數不高,大丫也知道奶奶肯定是心裏難受,扶著她進屋子躺著,蓋好被子,就出去收拾碗筷了,沒多久,老孫頭也進了屋子


    。


    沒多久屋子裏就傳來烤孫氏壓抑而痛苦的哭聲,大丫坐在吃飯的椅子上,兩眼出神,臉色恍惚。過年了,爸爸媽媽,我在這裏過年了,你們現在還好嗎,我想你們了,真的,想的心都疼了,……


    大丫收拾好心情就領著二寶三寶開始貼對聯,大門口的對聯當然是在縣城買的,但是家裏的倒福,是二寶三寶親自寫的,雖然稚嫩,還歪歪扭扭的,但是自家人看著就歡喜。


    整個最快樂的當屬二寶三寶,跟在大丫的屁股後麵,讓遞米糊就搶著遞米糊,讓拿對聯,兩個人就一人拿一邊屁顛屁顛的把對聯拿過來,……他們畢竟還小,雖然當時也是嚇著了,可是畢竟不理解去世這個詞的意思,他們現在高興的等著大姐給他們發壓歲錢哩。


    老孫氏在**躺了一個下午,起來的時候臉色發白,兩眼紅腫,連走路都是顫顫巍巍的,大丫看著心酸,“奶奶,你咋起來了,身子不舒服就多躺一會兒!”


    老孫氏搖了搖手,努力笑了笑,“沒事,我呀剛剛就是想你爹爹娘親還有你小叔,大哥了,沒啥大事!”


    大丫眼睛一酸,努力的把眼淚咽下去,低聲說道,“奶奶,我……”


    “好了不說了。”沒等大丫把話說完,老孫氏就打斷她說道,雖然眼裏含著淚水可是還是笑道,“不說這個了,招你的眼淚,今兒可是除夕,我們要高高興興的,高高興興……”


    吃了晚飯,孫家一家人就圍在火爐旁邊,經過一下午的緩神,老孫氏的神色好多了,一家人笑笑嗬嗬的說著家常話。


    “二寶三寶,過了今天就又長了一歲了,那你們多少歲了?”


    “六歲了!”“明天就六歲了,我曉得!”二寶三寶爭著說道。二寶轉了轉大眼珠子,眼睛裏帶著一絲狡黠說道,“爺爺奶奶,大姐,我和三寶都六歲了,壓歲錢是不是也會多一些哩?”


    “撲哧!”大丫忍不住的笑的前仰後翻的,老孫頭和老孫氏也是笑的樂嗬嗬的,這個二寶是越來越小聰明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當家農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謝惟愛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謝惟愛你並收藏當家農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