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劉備的目光襲來,李涉仍肆無忌憚的掃視著劉備,然後報以了一個善意的微笑,心有餘悸的想到:不愧為梟雄,好有壓迫力的眼神!
劉備同樣回敬了一個笑容給李涉,隨即目光轉移,落在了站於袁紹之後的曹操身上,曹操也在觀察著劉備,眼神對望之間,似有火花產生,同時想到:“此人若不除,必為我日後勁敵!”
最後劉備的眼神才落在了袁紹的身上,心想:此人不足為慮。(.無彈窗廣告)
就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劉備的眼神三次跳轉,分別為李涉、曹操、袁紹,而不是先注意這裏最光芒四射的袁紹。
袁紹與公孫瓚寒暄了一番,同樣也訝於劉備三人異於常人的麵相,問道:“這是?”
公孫瓚向旁輕移一步,讓劉備上前,“幼時兄弟,平原縣令劉備。”
劉備與公孫瓚一同拜於盧植門下,因此關係還是很不錯的,不然公孫瓚也不會帶劉備來了。
袁紹似乎聽說過這個名字,問道:“莫不是當年破黃巾有功的劉玄德?”
“微末之功,不值一提。”劉備謙虛笑道。
公孫瓚又在一旁道:“說起來玄德還是漢室宗親呢。”
“哦,還有這事!”不止是袁紹,在場的各位諸侯皆吃了一驚,這漢室宗親的身份在如今看來破有些敏感,目前還有名氣的宗室有北平的劉虞。目前正和公孫瓚鬥的不可開交,還有一位在洛陽稱為“八駿”之一的劉表,劉表身在洛陽環境更是尷尬。至於在川地享樂的劉璋已被自動忽略了,難成大器。
“既是漢室之後,何故隻為區區一個縣令。”袁紹的話語頗有些譏諷的意味。
“劉備不才,乃中山靖王之孫,因家道中落才落得於此。”劉備對袁紹的譏諷視若無睹,反而還恭敬的拱手而言。
中山靖王?劉備一說這個名字,各位諸侯便覺得劉備的這個身份肯定參了許多水份。中山靖王劉勝的風流是出了名的,兒子就有數百個。再加上一些遺留在外的不知有多少個,所以說劉備的這個身份也不靠譜,但卻也能說過去,至於是不是也隻有劉備知道了。
“竟然是漢室宗親。那便一同落座好了。”袁紹也不願一直和這種不起眼的小人物糾纏,便各自落座,劉備也因為自己說出的身份得了一個位置,關羽、張飛一聲不吭的立於劉備身後,氣勢驚人,李涉不禁感歎:不愧為蓋世虎將!
經過一番折騰,安頓士卒去了的公孫瓚與孫堅都回來了,酒過三巡,王匡便道:“王某不才。但也知一支軍隊若沒有統領便與一盤散沙沒有兩樣,不如我們選擇一位盟主出來。”
“不錯,我讚成王將軍的提議!”曹操立即附和。
“我們也讚成!”各路諸侯通通應和。
袁紹這時頗為懊惱的說道:“這盟主必須要有足夠的威望才能鎮住大家。不如就孟德吧!”
曹操哪能不知袁紹這般全是作態,若自己真接受了隻怕會鬧個大笑話,立馬道:“本初說笑了,試問誰能不知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乃漢朝名相之裔。這裏除了本初你能為盟主外,別無他選。”
“孟德太過抬舉了。”袁紹故作慌亂的擺了擺手。
“本初就不要推辭了。這是大義所向!”孔融也說道。
“是啊,是啊,本初就不要推辭了。”眾人紛紛說道。
孔融亦是當世大儒,相信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也都不陌生,身為大儒,在這種事情上說出的話頗有分量,袁紹也覺得樣子做足了,便不在拒絕,“如此,本初就接下這重任了。”
袁紹踏台階而上,在上方的方形長桌前坐下了,各路諸侯中也隻有袁術的臉色比較難看,同樣是袁家兄弟,自己還是嫡出,可風頭卻全被袁紹給搶了。
“哈哈哈……,實至名歸,恭賀本初了。”曹操大笑道,又對各位諸侯道:“如今盟主已選出,何故等到明日,不如今日便築台起兵!”
“此事當行!”孫堅拍案而起,袁紹點頭同意。
築台隻是一個形式,宣誓自己出兵的目的,就像現在的袁紹一樣,袁紹已經登上了士卒們搭建的三層高台。
高台上遍布五方令旗,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在眾位諸侯的注視下,袁紹挺胸而上,焚香一拜,“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今有紹等義士組成聯盟,意欲討伐董賊,不梟賊首,誓不罷休,還望祖宗保佑,助紹等旗開得勝!”
袁紹憤然起身,拔劍大喝道:“各路義士何在!”
李涉等一幹人紛紛單膝下跪,一次喝道:“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最後由袁紹高喝道:“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誓討董賊……”
“不死不休!”各路諸侯回應,人物依舊是曆史上的各路諸侯,所不同的是這裏又多了一路,關內侯李涉,一個隻帶了五十兵甲的諸侯,使十八路諸侯變成了十九路諸侯。
不遠處有三人正定神的望著這邊,有一黑臉大喊說道:“弄這些玄乎的東西幹嘛,要打就打!”
“翼德慎言,這是儀式,不可不做!”劉備頭也不回的說道,眼神略帶羨慕的望著高台上正意氣風發的袁紹。
張飛仍甕聲甕氣的說道:“照我說直接殺進洛陽城裏,殺的那董賊屁股尿流,不比這求祖宗保佑管用多了,二哥你說是不?”
“是極!”關羽一副下顎長須,傲然而言。
“嗬嗬,你們兩個真要改改性子。”劉備依舊望著袁紹。心想:我劉玄德何時才能有這般風光。
高台上的袁紹又道:“糧草乃軍營立身之本,我將這任務交由後將軍袁術,諸位可有異議!”
各路諸侯沉默不語,你都已經是盟主了,想著自己兄弟也是應該的,袁紹在道:“既然諸位無異議,我便將糧草交付於後將軍了。”袁紹喝道:“後將軍袁術聽令!”
“在!”
“我命你總督糧草,以應付各營,請接符印!”立馬士卒取下高台上的一塊符印遞給了袁術,接過符印的袁術心情才算好了不少,這下可有不少油水撈了。
見袁術接了符印,袁紹又道:“後方已有後將軍做保障必平安無事,隻欠一名無畏先鋒了,不知何人敢直抵汜水關前去挑戰,我們各路諸侯隨後接應。”
李涉右手第三人立馬上前一步,聲若洪鍾,“孫堅不才,願挑此大任!”
“有文台在,汜水關必破矣,來人!上符印!”
孫堅接過符印,立即轉身糾集兵馬去了,之後各位諸侯都得了分有任務的符印,卻唯獨李涉沒有。
李涉十分不爽的回到了自家的小賬之中,郭嘉與於禁自然也在裏麵,見李涉一臉不痛快,連忙問其原因,其實李涉也知道這不能怪袁紹看不起他,實在是李涉帶的兵太少了,什麽都不能做,但李涉就是不爽。
郭嘉笑道:“沒有戰事豈不更好,免得又要打打殺殺,坐等功名到手何樂而不為。”
是啊,自己現在已經混為了諸侯裏的一份力,已經露臉了,接下來的事自己已經幫不了什麽忙了,自己又在不爽什麽東西,難道是因為自己不能參加戰事而生氣?應該不會吧?
李涉不知道,在這亂世中他已經變為了一個有熱血,有欲望,充滿野心的男人了,他已經開始漸漸喜歡那種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的感覺了,他也喜歡上了那血霧彌漫的沙場,這是一種脫變,這種蛻變過後,李涉也就算是真正的具有了一代梟雄的氣質。(未完待續)
劉備同樣回敬了一個笑容給李涉,隨即目光轉移,落在了站於袁紹之後的曹操身上,曹操也在觀察著劉備,眼神對望之間,似有火花產生,同時想到:“此人若不除,必為我日後勁敵!”
最後劉備的眼神才落在了袁紹的身上,心想:此人不足為慮。(.無彈窗廣告)
就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劉備的眼神三次跳轉,分別為李涉、曹操、袁紹,而不是先注意這裏最光芒四射的袁紹。
袁紹與公孫瓚寒暄了一番,同樣也訝於劉備三人異於常人的麵相,問道:“這是?”
公孫瓚向旁輕移一步,讓劉備上前,“幼時兄弟,平原縣令劉備。”
劉備與公孫瓚一同拜於盧植門下,因此關係還是很不錯的,不然公孫瓚也不會帶劉備來了。
袁紹似乎聽說過這個名字,問道:“莫不是當年破黃巾有功的劉玄德?”
“微末之功,不值一提。”劉備謙虛笑道。
公孫瓚又在一旁道:“說起來玄德還是漢室宗親呢。”
“哦,還有這事!”不止是袁紹,在場的各位諸侯皆吃了一驚,這漢室宗親的身份在如今看來破有些敏感,目前還有名氣的宗室有北平的劉虞。目前正和公孫瓚鬥的不可開交,還有一位在洛陽稱為“八駿”之一的劉表,劉表身在洛陽環境更是尷尬。至於在川地享樂的劉璋已被自動忽略了,難成大器。
“既是漢室之後,何故隻為區區一個縣令。”袁紹的話語頗有些譏諷的意味。
“劉備不才,乃中山靖王之孫,因家道中落才落得於此。”劉備對袁紹的譏諷視若無睹,反而還恭敬的拱手而言。
中山靖王?劉備一說這個名字,各位諸侯便覺得劉備的這個身份肯定參了許多水份。中山靖王劉勝的風流是出了名的,兒子就有數百個。再加上一些遺留在外的不知有多少個,所以說劉備的這個身份也不靠譜,但卻也能說過去,至於是不是也隻有劉備知道了。
“竟然是漢室宗親。那便一同落座好了。”袁紹也不願一直和這種不起眼的小人物糾纏,便各自落座,劉備也因為自己說出的身份得了一個位置,關羽、張飛一聲不吭的立於劉備身後,氣勢驚人,李涉不禁感歎:不愧為蓋世虎將!
經過一番折騰,安頓士卒去了的公孫瓚與孫堅都回來了,酒過三巡,王匡便道:“王某不才。但也知一支軍隊若沒有統領便與一盤散沙沒有兩樣,不如我們選擇一位盟主出來。”
“不錯,我讚成王將軍的提議!”曹操立即附和。
“我們也讚成!”各路諸侯通通應和。
袁紹這時頗為懊惱的說道:“這盟主必須要有足夠的威望才能鎮住大家。不如就孟德吧!”
曹操哪能不知袁紹這般全是作態,若自己真接受了隻怕會鬧個大笑話,立馬道:“本初說笑了,試問誰能不知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乃漢朝名相之裔。這裏除了本初你能為盟主外,別無他選。”
“孟德太過抬舉了。”袁紹故作慌亂的擺了擺手。
“本初就不要推辭了。這是大義所向!”孔融也說道。
“是啊,是啊,本初就不要推辭了。”眾人紛紛說道。
孔融亦是當世大儒,相信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也都不陌生,身為大儒,在這種事情上說出的話頗有分量,袁紹也覺得樣子做足了,便不在拒絕,“如此,本初就接下這重任了。”
袁紹踏台階而上,在上方的方形長桌前坐下了,各路諸侯中也隻有袁術的臉色比較難看,同樣是袁家兄弟,自己還是嫡出,可風頭卻全被袁紹給搶了。
“哈哈哈……,實至名歸,恭賀本初了。”曹操大笑道,又對各位諸侯道:“如今盟主已選出,何故等到明日,不如今日便築台起兵!”
“此事當行!”孫堅拍案而起,袁紹點頭同意。
築台隻是一個形式,宣誓自己出兵的目的,就像現在的袁紹一樣,袁紹已經登上了士卒們搭建的三層高台。
高台上遍布五方令旗,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在眾位諸侯的注視下,袁紹挺胸而上,焚香一拜,“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今有紹等義士組成聯盟,意欲討伐董賊,不梟賊首,誓不罷休,還望祖宗保佑,助紹等旗開得勝!”
袁紹憤然起身,拔劍大喝道:“各路義士何在!”
李涉等一幹人紛紛單膝下跪,一次喝道:“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最後由袁紹高喝道:“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誓討董賊……”
“不死不休!”各路諸侯回應,人物依舊是曆史上的各路諸侯,所不同的是這裏又多了一路,關內侯李涉,一個隻帶了五十兵甲的諸侯,使十八路諸侯變成了十九路諸侯。
不遠處有三人正定神的望著這邊,有一黑臉大喊說道:“弄這些玄乎的東西幹嘛,要打就打!”
“翼德慎言,這是儀式,不可不做!”劉備頭也不回的說道,眼神略帶羨慕的望著高台上正意氣風發的袁紹。
張飛仍甕聲甕氣的說道:“照我說直接殺進洛陽城裏,殺的那董賊屁股尿流,不比這求祖宗保佑管用多了,二哥你說是不?”
“是極!”關羽一副下顎長須,傲然而言。
“嗬嗬,你們兩個真要改改性子。”劉備依舊望著袁紹。心想:我劉玄德何時才能有這般風光。
高台上的袁紹又道:“糧草乃軍營立身之本,我將這任務交由後將軍袁術,諸位可有異議!”
各路諸侯沉默不語,你都已經是盟主了,想著自己兄弟也是應該的,袁紹在道:“既然諸位無異議,我便將糧草交付於後將軍了。”袁紹喝道:“後將軍袁術聽令!”
“在!”
“我命你總督糧草,以應付各營,請接符印!”立馬士卒取下高台上的一塊符印遞給了袁術,接過符印的袁術心情才算好了不少,這下可有不少油水撈了。
見袁術接了符印,袁紹又道:“後方已有後將軍做保障必平安無事,隻欠一名無畏先鋒了,不知何人敢直抵汜水關前去挑戰,我們各路諸侯隨後接應。”
李涉右手第三人立馬上前一步,聲若洪鍾,“孫堅不才,願挑此大任!”
“有文台在,汜水關必破矣,來人!上符印!”
孫堅接過符印,立即轉身糾集兵馬去了,之後各位諸侯都得了分有任務的符印,卻唯獨李涉沒有。
李涉十分不爽的回到了自家的小賬之中,郭嘉與於禁自然也在裏麵,見李涉一臉不痛快,連忙問其原因,其實李涉也知道這不能怪袁紹看不起他,實在是李涉帶的兵太少了,什麽都不能做,但李涉就是不爽。
郭嘉笑道:“沒有戰事豈不更好,免得又要打打殺殺,坐等功名到手何樂而不為。”
是啊,自己現在已經混為了諸侯裏的一份力,已經露臉了,接下來的事自己已經幫不了什麽忙了,自己又在不爽什麽東西,難道是因為自己不能參加戰事而生氣?應該不會吧?
李涉不知道,在這亂世中他已經變為了一個有熱血,有欲望,充滿野心的男人了,他已經開始漸漸喜歡那種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的感覺了,他也喜歡上了那血霧彌漫的沙場,這是一種脫變,這種蛻變過後,李涉也就算是真正的具有了一代梟雄的氣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