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的酒宴已經過去了快一個月了,易軒和老院長請辭後,把公司的籌備工作已經立上了議事日程,但是易軒的工廠的交接根據政府一貫的流程,估計也要過完春節才能真正啟動。


    照國企管理局官員的話說,還需要一係列的審批流程,而且這些都和他們沒關係,這裏牽扯到更高層的決定,他們隻是執行者。


    要不是易軒執意要換那個快要破產的老廠,國家上層決策機構還不會同意把一個國企交換出去的,畢竟這裏涉及到很多博弈,不是易軒這種平民百姓能夠理解的。


    但是李棟梁那邊已經開始幫助易軒物色各種科研人才,因為易軒已經直言不諱的說明,他的目標和理想。


    所以現在國內各大科研院所和高校迎接畢業生裏,各種材料學、船體製造甚至物理研究等方麵的人才很多都接到了各種招聘的邀請,一時間在國內的相關學術圈裏造成了不小的轟動。


    一開始李棟梁還打算到國外找一找這方麵的人才,畢竟這樣可挑選的方麵還是更為廣闊的一點,但是被易軒斷然否定了。


    易軒的意思是國外的人才再好,在公司籌備階段還是暫時不要招入科研人才,最多可以招一些金融管理方麵的,畢竟以後公司還是會準備上市的,雖然還要10年的時間。


    對於易軒的意見,李棟梁還是比較認可的同意了,畢竟易軒的這家企業涉及到了能夠改變時代的科研技術水平,所以對於保密性的要求還是比較嚴格的,暫時不招外國人才也是出於這方麵的考慮。


    不是說國內人才就不會泄密了,隻是可以把可能減少罷了,畢竟在國外辛迪加組織不知道藏在那裏,還是小心點為妙。


    所以,易軒準備在新公司成立前,先成立研究院,畢竟以後公司的產品設計能力肯定就是靠這個研究院了。


    易軒雖然有個超級大腦,但是人的精力畢竟有限,招聘一些其餘方麵的相關人才,也會讓易軒公司的產品更好的實現。


    就這樣,還沒過春節時,方舟公司研究院就在西南省省會建立了。


    這個公司的名字是易軒根據未來自己的公司主打產品,星空方舟命名的,除了李棟梁等有數幾人知道易軒的意思外,很多人包括一些招來的各方麵科研人才,都以為易軒隻是起個名字罷了,隻有等到他們以後看到公司的第一個劃時代的產品時,才會驚訝的發現這個名字的由來。


    這個研究院的辦公場所隻是暫時的,易軒打算等工廠那邊交接完後,就整體搬遷過去,所以這個研究院目前隻是暫住在一個寫字樓裏。


    很多知道易軒以後要把總部安排在一個窮鄉僻壤裏,很多人都放棄了易軒許給的高薪,畢竟大家還是都願意在大城市裏生活的。


    但是也有部分人才並不排斥易軒的決定,都認為雖然那裏不是大城市,但是現代交通發達,進會城還是很容易的,而且隻有在那些不喧鬧的地方才能靜下心來好好研究。


    而其中的代表就是一個叫錢東旭的中年人,他是上海造船廠裏一個老資格的船體設計和建造專家,因為為人性格也是像易軒那樣比較宅,經常把時間撲在工作上。


    雖然他的收入在全國來看也屬於高收入人群了,但是在上海那個地方就有點不起眼了,因此他的老婆不止一次的催促他換個工作,最好是去美國那些地方掙更高的工資。


    結果錢東旭這個人的心思就不在這些地方,隻是一心想把國家的造船技術更上一層樓,因此在一個大家都可以想得到的原因下,他的老婆最終還是選擇和他離婚,帶著女兒踏上了去往美國的班機,據說那裏有一個有錢的白人老頭等著她。


    單純的錢東旭一開始隻是以為,前妻隻是為了女兒得到美國式的教育而非要去往美國,但是直到一次女兒和自己的視頻電話裏說道她母親和那個白人老頭親密無間,天天流連於各種社交派對後,才發現自己是多麽的天真。


    囑咐好女兒要認真學習,保護好自己後,錢東旭投入了更多的熱情到工作中去,可惜天不遂人願,更加努力的錢東旭反而為此得罪了公司裏的一些關係戶。


    究其原因居然是認為他管理的項目太過拚命,使得大家過於勞累,所以錢東旭在公司技術部門成為了人見人惡的瘋子。


    時間長了,很多人都對於他表達了心中的不滿,這不滿很快也傳到了公司領導那裏,但是作為一個重要的技術專家,公司也不能把它辭退。


    隻好盡量不分給他項目做,久而久之,錢東旭已經快半年沒有項目做了,就連天真如他的書呆子也明白事情的緣由,但是也是無可奈何。


    但是易軒這次公司的成立,大肆招聘各種人才,而且待遇非常優厚,除了需要在西南鄉下裏上班外,簡直是一份金飯碗。


    錢東旭本來一開始也沒想離開造船廠的,但是李棟梁不知道從那個渠道知道還有他這麽一個國家級專家被閑置著,立刻派人反複上門邀請起來。


    易軒知道這個事情後,還專門乘飛機趕到上海上門和錢東旭聊了一個下午,第二天就帶著錢東旭踏上了回去的飛機,一時也讓李棟梁很是驚詫易軒的人格魅力,居然隻是談了談就請到了這麽一個大拿。


    其實易軒自己也是很驚奇,但是作為錢東旭自己來說,一開始是不相信易軒的說辭的,畢竟到西南內陸去生產輪船,想想也是醉了。


    但是當易軒拿出了那個多次出現的小鐵片後,作為技術狂人之一的錢東旭,立刻就毫不猶豫的答應了易軒的邀請。


    除了錢東旭外,還有一些船體建造和材料科學方麵的人才上了易軒的賊船,雖然沒有錢東旭那麽複雜的原因,但是基本也是看重了易軒開出的優厚條件。


    一時間易軒的研究院也是初具規模,雖然還不能進行實物試生產,但是各種初級的理論設計也已經在易軒和錢東旭的領導下有序開展了。


    李棟梁也為易軒找到了不少財務方麵的管理人才,在這個小小的寫字樓裏,易軒的公司已經初具規模,除了總經理等重要職位還在遴選外,財務、人事和研究院都已經有走上正軌。


    現在就剩工廠的交接和設備的采購了,至於技術工人,易軒暫時還是打算沿用老廠的人員,畢竟老廠原先生產的產品就培養了大批的電焊工和鉚工,至於機械製造和鉗工也是不少,就隻是差些電氣技師,相對起來就好找不少。


    老廠的接收,在易軒和國企管理局簽署協議後沒多久就在家屬區裏傳開了,但是大家都不知道是誰收購了工廠,隻是人人都擔心自己會被新老板清退。


    一時間這個幾千人的廠子裏和家屬區裏,到處都彌漫著一風言風語,很多人都開始尋思著自己的出路。


    更是有人主動申請買斷工齡,爭取在新老板來之前就置身事外,深怕私人老板來後,就不執行國家的政策了。


    但是易軒早就料到會出現類似的狀況,但是易軒並沒有做任何事情,這些人想走就走吧,那些真的想和廠子一起發展的和實在走不了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沒有關係,平時隻知道幹活的老實人,這樣工廠的職工隊伍也得到了一次純淨,省卻了以後自己的一些麻煩。


    但是事情總是會有些波折,不知道是從那裏得到的消息,易軒將成為這個廠子的新老板的消息就在工廠的社交圈裏傳了開來。


    一開始是沒人相信的,但是當消息越傳越多,就使得人們不僅相信了幾分,畢竟空穴不起風,傳誰不好,傳易軒,那就說明一定有問題,畢竟易軒原先就是廠裏的一個窮絲啊,雖然現在據說當了什麽大學教授,但是大家更多的是對於易軒過去的一貫印象。


    特別是那些當年沒少瞧易軒一家笑話的人,更是打破腦袋都不相信這個傳言,直到一次易軒帶著研究院的同事,提前過來參觀工廠時,這個傳言才被證實。


    一時間易軒家門口簡直門庭若市,各種攀親戚,找關係的,打聽消息的人都像是從地裏冒出來一樣,紛至遝來。


    嚇得易軒父母趕緊給易軒打個電話詢問清楚,易軒聽說這個事情後,反複囑咐父母不要管什麽找關係的人,不管誰送東西都不能要,更不能幫他答應任何事情。


    所有事情,都等春節回來,易軒好好和父母解釋,現在是能推脫就推脫,不能推脫就說等他回來。


    易軒父母隻好趕緊把有些人攀親戚送來的東西,趕緊送了回去,深怕易軒因為這個受到紀委那樣的人的追查。


    但是易軒的父母並不知道,這次易軒將要給這個沉寂已久的老工廠帶來怎樣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將會載入人類史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真實之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幻雲之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幻雲之心並收藏真實之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