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軒一行人走走停停,欣賞著沿途的風光,因為大家的腳程都不慢,即使這樣也是很快就到達了少林的山門前。
少林作為千年古刹,寺院大門修建的古色古香,可是和玉清派所在的那個道觀一樣,遊人絡繹不絕,香客更是人山人海,早就沒有了過往的深山修禪之所的意味所在了,更多的透著一股濃濃的紅塵氣息。
易軒一行人在明悟的帶領下並沒有像普通遊客一樣從正門進去,而是轉到一幽深的小徑之中,沿途雖然已久修建的便於遊人同行的過道,但是不知道是不是這裏比較偏僻,並沒有什麽人走在這裏。
看著旅遊部門懸掛的指示牌,這條路是通向少林後山的,易軒估計這裏也會像玉清派一樣,接待世俗香客的正門都讓了出來,真正的門派重點都是建在了後麵。
看來少林也與玉清派一樣,隻是它在世俗中的名氣更大,所以難免香客更多,就不好在廟裏引一條路了,畢竟總有誘人會走錯路的,但是如果把門派重地放在後山,就最大程度的避免遊人亂入的問題了。
蒼山巍峨,綠柏幽翠,行走在這條人跡罕至的石板路上,讓人的心情自然而然都泛起了一股飄渺之感,特別是遠處不時傳來的鍾聲,更是讓人幾欲出塵而去。
當易軒一行人轉入後山,遙遙看到少林著名的塔林時,易軒還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就在易軒期待少林的門派駐地是什麽樣子時,結果走下一條山間的吊橋後,迎麵而來兩位剃度的僧人攔在了前方。
“施主止步,這裏是少林後山僧人靜修之地,還望施主原路折返,從前院正門入寺參觀禮佛。”其中一位看起來年長些的僧人說道。
易軒早就在精神力視界中發現橋頭有人,看他們一直守在那裏,就知道是少林的,所以並不驚訝,可是看到這兩名僧人雖然嘴上說的客氣,但是無論從手勢上還是眼神上都透露出一種咄咄逼人的氣勢,好像如果易軒等人不聽招呼就要出手趕人一樣。
明悟上前,用道家的禮節行了一禮,語氣輕緩的說道:“兩位大師,我們是這次前來參加盂蘭盆會的,這是請柬,還望大師通報則個。”
兩名僧人臉色一下變了過來,像是沒想到這幾個人是參加盂蘭盆會的武林人一樣,疑惑的互相看了看,上前拿起請柬一看後答道:“施主是玉清派的?沒想到久未行走江湖的玉清派這次居然來了,我這就進去通知羅漢堂主持,請各位移步旁邊涼亭稍等。”
在僧人的帶領下,易軒等人走下吊橋,隨即轉入一條幽深的走道裏,這裏不像一開始的行走的山道是現代修建的,這裏的道路更加顯得古老幽深,給人一種曆史滄桑之感,整個路麵由青石雕琢而成,上麵刻滿曆史的痕跡。
易軒估計這裏從來沒有對外開放,要不然以少林現在國際知名度,不可能還保持著如此的原始風貌。
來到涼亭坐好,稍事休息,易軒幾人都沒有多說話語,畢竟一直有個小沙彌在旁邊恭候,作為客人隨意品評總是不好,而七人雖然以年輕人為多,但是玉清派的教育讓這幾個年輕人都保持著一種必要的禮貌,而易軒就更不用說了,他相對與明悟年輕,但是畢竟也是快30歲的人了,不可能太過跳脫。
易軒閑來無事,擴大了自己的精神力範圍,發現這個涼亭在繼續向下走,這條幽深的古道直接通向了一處院落,而這處院落就在少林廣大院落的最後方,相當於他們的後門。
看來少林一直用前門接待遊客,而後門就處理著一般人不知道的事情,這也是這裏如此幽靜的原因所在。
易軒的精神力很快就找到了剛才去通報的僧人,隻見這名僧人腳步迅速,明顯練有不錯的腿功,穿行與寺院樓閣之間,很快就和一名明顯裝束上更加高級別的僧人碰麵,而這名高級僧人和到來通知的僧人說了幾句後就轉身進入了一處佛堂。
這個佛堂上麵的匾閣寫著羅漢堂三個大字,但是易軒記得自己精神力偶爾掃過前院時,看過羅漢堂的佛堂啊,這裏怎麽又有一個羅漢堂,難道他們就連佛堂都弄了兩個?
就在易軒胡思亂想時,就看到這個羅漢堂中,很快走出好幾個人,以一名身披袈裟一臉橫肉的僧人帶隊,和一直站在門口的報信僧人說了幾句話後,就帶著身後的人跟著報信僧人緩緩而來,好像並不著急自己等人的到訪。
易軒散去精神視界,抬頭看了看從進入涼亭就閉目養神的明悟,和一直安靜坐在那裏東看看西看看的俊傑幾人,想說點什麽,又發覺無從說起,也許少林接待誰都是這麽不慌不忙吧?
雖然很好奇這座千年古刹的秘密,可是看到羅漢堂出來的人一個個不慌不忙的前來迎接自己等人,就知道他們沒太把玉清派看在眼裏,也就絕了繼續用精神力探查的心情,再說即使繼續探查也不清楚自己看到的東西都有著什麽意義。
就這樣,等了約莫快半個小時,易軒才聽到遠處有一群人正走了過來,而明悟明顯也聽到動靜,睜開眼睛注視那個方向起來,李俊傑等人突然發現師父和易軒都看向一個方向,知道來人了,都趕緊坐好,注視起同一個方向起來。
弄的旁邊的小沙彌十分奇怪,這幫人都怎麽了,都看後院的方向幹什麽,就在他胡思亂想之際,沒過一會一眾人就出現在了遠處的古道之間,小沙彌立刻就知道了易軒這幫人在看什麽了,難道他們聽力那麽好?自己也是練了幾年拳腳,也是才發現有人來,看來這幫人的都不是一般人啊。
易軒看到遠處越來越近的一幫人,正是自己在精神視界裏看到的那個滿臉橫肉的身披袈裟的僧人帶隊,一群人緩緩步行,好像閑庭信步一般,一點都不像是要來迎接貴客的樣子。
易軒沒想到這幫人走到當麵了還是保持這樣一副樣子,還是他們本來就是走路的?可是看一開始報信去的僧人的腿功,一點也不像啊?那也就隻能說明這幫人是故意如此。
明悟並沒有表現出太奇怪的樣子,而那四名三代弟子們卻有些坐不住了,畢竟再沉得住氣也是年輕人,看到少林僧眾擺出這樣一副態度了,多少都感覺到了一種被怠慢的感覺,臉上紛紛露出了憤怒的表情。
一臉橫肉的僧人率眾來到涼亭邊,明悟並沒站起來出亭,而是繼續坐在亭子中,就好象來的人不需要自己站起來一樣,易軒心中一樂知道自己這個明悟師父雖然表情沒變,但是心裏還是十分不高興對方的態度,於是也就故意這樣,而自己等人自然也是要跟隨長輩的態度,也是紛紛端坐在那裏,看的旁邊的恭候的小沙彌十分著急,趕緊說道:“各位施主,本派羅漢堂主持到來!”
聲音很大,好像不是說給易軒等人,而是說給外麵的僧眾聽的一樣,但是易軒等人仍然坐在那裏不動。
那個一臉橫肉的僧人估計也是沒想到對方這樣無視自己等人的到來,一點沒有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行為有著怠慢對方的意思,隻是覺得對方這樣就死對於自己的不敬。
“哼!”的一聲,一臉橫肉的僧人十分生氣,但是又不好僵在這裏,隻好沉聲說道:“玉清派的施主是不是耳朵不好使,需要貧僧幫忙診治一番不?”
易軒沒想到這位雖然一身袈裟,但是手上的手表可是十分名貴的,雖然易軒對表沒有研究,但是也看得出來它的價值不菲,這還是又一次和鄭琇姸逛街時,鄭琇姸想給他買塊手表時說起過的一塊,當時易軒就覺得這個牌子太貴了就沒同意,沒想到這個一臉橫肉身披袈裟的“貧僧”卻有一塊。
“哦?原來是悟法禪師來了,年紀大了耳朵不好使,不好意思啊!”易軒沒想到平時給人一臉忠厚樣子的明悟居然也演了起來,看來明悟和這個一臉橫肉的悟法也是老相識了,估計過去關係並不好,要不然也不回這樣說話了。
悟法的一臉橫肉在聽到明悟的話後,不自覺的抖了抖,語氣越發不善起來:“明悟施主真是好大的架子,不知道多年不見身手是不是也年紀大了不好使了?”
易軒聽到悟法這麽說,心裏十分驚訝於悟法的心態,居然還沒反映過來是他們之前的態度不好才造成這樣的對持,居然還想要拳腳一番不成?
就看到悟法一句話完,站在其身後的一眾弟子都是露出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易軒等人就是盤中肉一番,紛紛想要上來教訓一番,看來真是有其師必有其徒啊!一點沒有想想這樣的原因,居然還想對自己等人動手動腳,讓易軒對於少林的印象失落無比,難道他們就是這麽對待武林同道的嗎?
少林作為千年古刹,寺院大門修建的古色古香,可是和玉清派所在的那個道觀一樣,遊人絡繹不絕,香客更是人山人海,早就沒有了過往的深山修禪之所的意味所在了,更多的透著一股濃濃的紅塵氣息。
易軒一行人在明悟的帶領下並沒有像普通遊客一樣從正門進去,而是轉到一幽深的小徑之中,沿途雖然已久修建的便於遊人同行的過道,但是不知道是不是這裏比較偏僻,並沒有什麽人走在這裏。
看著旅遊部門懸掛的指示牌,這條路是通向少林後山的,易軒估計這裏也會像玉清派一樣,接待世俗香客的正門都讓了出來,真正的門派重點都是建在了後麵。
看來少林也與玉清派一樣,隻是它在世俗中的名氣更大,所以難免香客更多,就不好在廟裏引一條路了,畢竟總有誘人會走錯路的,但是如果把門派重地放在後山,就最大程度的避免遊人亂入的問題了。
蒼山巍峨,綠柏幽翠,行走在這條人跡罕至的石板路上,讓人的心情自然而然都泛起了一股飄渺之感,特別是遠處不時傳來的鍾聲,更是讓人幾欲出塵而去。
當易軒一行人轉入後山,遙遙看到少林著名的塔林時,易軒還有種果然如此的感覺,就在易軒期待少林的門派駐地是什麽樣子時,結果走下一條山間的吊橋後,迎麵而來兩位剃度的僧人攔在了前方。
“施主止步,這裏是少林後山僧人靜修之地,還望施主原路折返,從前院正門入寺參觀禮佛。”其中一位看起來年長些的僧人說道。
易軒早就在精神力視界中發現橋頭有人,看他們一直守在那裏,就知道是少林的,所以並不驚訝,可是看到這兩名僧人雖然嘴上說的客氣,但是無論從手勢上還是眼神上都透露出一種咄咄逼人的氣勢,好像如果易軒等人不聽招呼就要出手趕人一樣。
明悟上前,用道家的禮節行了一禮,語氣輕緩的說道:“兩位大師,我們是這次前來參加盂蘭盆會的,這是請柬,還望大師通報則個。”
兩名僧人臉色一下變了過來,像是沒想到這幾個人是參加盂蘭盆會的武林人一樣,疑惑的互相看了看,上前拿起請柬一看後答道:“施主是玉清派的?沒想到久未行走江湖的玉清派這次居然來了,我這就進去通知羅漢堂主持,請各位移步旁邊涼亭稍等。”
在僧人的帶領下,易軒等人走下吊橋,隨即轉入一條幽深的走道裏,這裏不像一開始的行走的山道是現代修建的,這裏的道路更加顯得古老幽深,給人一種曆史滄桑之感,整個路麵由青石雕琢而成,上麵刻滿曆史的痕跡。
易軒估計這裏從來沒有對外開放,要不然以少林現在國際知名度,不可能還保持著如此的原始風貌。
來到涼亭坐好,稍事休息,易軒幾人都沒有多說話語,畢竟一直有個小沙彌在旁邊恭候,作為客人隨意品評總是不好,而七人雖然以年輕人為多,但是玉清派的教育讓這幾個年輕人都保持著一種必要的禮貌,而易軒就更不用說了,他相對與明悟年輕,但是畢竟也是快30歲的人了,不可能太過跳脫。
易軒閑來無事,擴大了自己的精神力範圍,發現這個涼亭在繼續向下走,這條幽深的古道直接通向了一處院落,而這處院落就在少林廣大院落的最後方,相當於他們的後門。
看來少林一直用前門接待遊客,而後門就處理著一般人不知道的事情,這也是這裏如此幽靜的原因所在。
易軒的精神力很快就找到了剛才去通報的僧人,隻見這名僧人腳步迅速,明顯練有不錯的腿功,穿行與寺院樓閣之間,很快就和一名明顯裝束上更加高級別的僧人碰麵,而這名高級僧人和到來通知的僧人說了幾句後就轉身進入了一處佛堂。
這個佛堂上麵的匾閣寫著羅漢堂三個大字,但是易軒記得自己精神力偶爾掃過前院時,看過羅漢堂的佛堂啊,這裏怎麽又有一個羅漢堂,難道他們就連佛堂都弄了兩個?
就在易軒胡思亂想時,就看到這個羅漢堂中,很快走出好幾個人,以一名身披袈裟一臉橫肉的僧人帶隊,和一直站在門口的報信僧人說了幾句話後,就帶著身後的人跟著報信僧人緩緩而來,好像並不著急自己等人的到訪。
易軒散去精神視界,抬頭看了看從進入涼亭就閉目養神的明悟,和一直安靜坐在那裏東看看西看看的俊傑幾人,想說點什麽,又發覺無從說起,也許少林接待誰都是這麽不慌不忙吧?
雖然很好奇這座千年古刹的秘密,可是看到羅漢堂出來的人一個個不慌不忙的前來迎接自己等人,就知道他們沒太把玉清派看在眼裏,也就絕了繼續用精神力探查的心情,再說即使繼續探查也不清楚自己看到的東西都有著什麽意義。
就這樣,等了約莫快半個小時,易軒才聽到遠處有一群人正走了過來,而明悟明顯也聽到動靜,睜開眼睛注視那個方向起來,李俊傑等人突然發現師父和易軒都看向一個方向,知道來人了,都趕緊坐好,注視起同一個方向起來。
弄的旁邊的小沙彌十分奇怪,這幫人都怎麽了,都看後院的方向幹什麽,就在他胡思亂想之際,沒過一會一眾人就出現在了遠處的古道之間,小沙彌立刻就知道了易軒這幫人在看什麽了,難道他們聽力那麽好?自己也是練了幾年拳腳,也是才發現有人來,看來這幫人的都不是一般人啊。
易軒看到遠處越來越近的一幫人,正是自己在精神視界裏看到的那個滿臉橫肉的身披袈裟的僧人帶隊,一群人緩緩步行,好像閑庭信步一般,一點都不像是要來迎接貴客的樣子。
易軒沒想到這幫人走到當麵了還是保持這樣一副樣子,還是他們本來就是走路的?可是看一開始報信去的僧人的腿功,一點也不像啊?那也就隻能說明這幫人是故意如此。
明悟並沒有表現出太奇怪的樣子,而那四名三代弟子們卻有些坐不住了,畢竟再沉得住氣也是年輕人,看到少林僧眾擺出這樣一副態度了,多少都感覺到了一種被怠慢的感覺,臉上紛紛露出了憤怒的表情。
一臉橫肉的僧人率眾來到涼亭邊,明悟並沒站起來出亭,而是繼續坐在亭子中,就好象來的人不需要自己站起來一樣,易軒心中一樂知道自己這個明悟師父雖然表情沒變,但是心裏還是十分不高興對方的態度,於是也就故意這樣,而自己等人自然也是要跟隨長輩的態度,也是紛紛端坐在那裏,看的旁邊的恭候的小沙彌十分著急,趕緊說道:“各位施主,本派羅漢堂主持到來!”
聲音很大,好像不是說給易軒等人,而是說給外麵的僧眾聽的一樣,但是易軒等人仍然坐在那裏不動。
那個一臉橫肉的僧人估計也是沒想到對方這樣無視自己等人的到來,一點沒有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行為有著怠慢對方的意思,隻是覺得對方這樣就死對於自己的不敬。
“哼!”的一聲,一臉橫肉的僧人十分生氣,但是又不好僵在這裏,隻好沉聲說道:“玉清派的施主是不是耳朵不好使,需要貧僧幫忙診治一番不?”
易軒沒想到這位雖然一身袈裟,但是手上的手表可是十分名貴的,雖然易軒對表沒有研究,但是也看得出來它的價值不菲,這還是又一次和鄭琇姸逛街時,鄭琇姸想給他買塊手表時說起過的一塊,當時易軒就覺得這個牌子太貴了就沒同意,沒想到這個一臉橫肉身披袈裟的“貧僧”卻有一塊。
“哦?原來是悟法禪師來了,年紀大了耳朵不好使,不好意思啊!”易軒沒想到平時給人一臉忠厚樣子的明悟居然也演了起來,看來明悟和這個一臉橫肉的悟法也是老相識了,估計過去關係並不好,要不然也不回這樣說話了。
悟法的一臉橫肉在聽到明悟的話後,不自覺的抖了抖,語氣越發不善起來:“明悟施主真是好大的架子,不知道多年不見身手是不是也年紀大了不好使了?”
易軒聽到悟法這麽說,心裏十分驚訝於悟法的心態,居然還沒反映過來是他們之前的態度不好才造成這樣的對持,居然還想要拳腳一番不成?
就看到悟法一句話完,站在其身後的一眾弟子都是露出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易軒等人就是盤中肉一番,紛紛想要上來教訓一番,看來真是有其師必有其徒啊!一點沒有想想這樣的原因,居然還想對自己等人動手動腳,讓易軒對於少林的印象失落無比,難道他們就是這麽對待武林同道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