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匯昇隆打聽過……”李燁遲疑了一下:“聽他們是有這個意思,我自己也感覺免費存款讓我們錢莊的利潤少了很多……”


    當時陸駿在準備免費存款業務時,其實和錢莊的掌櫃夥計解釋的很清楚了,現在連李燁都沒信心,錢莊的夥計估計也都是信心動搖了。


    但陸駿作為穿越者,豈能不知道大勢所趨,而且他認真研究了一下這個時代的經濟情況,認為現在的工商水平可以做到存款付息的地步,隻是步子邁的太大,他先選擇免費存款,再漸漸過度到存款付息的地步。


    想不到阻力依舊很大,大到他們陸家都有些承受不起了。


    隻要匯昇隆繼續拖著,甚至聯合其他票號、錢莊一起抵製自己,五日過後他陸家隻能敗亡!這算不得陰謀,隻是被人抓住這個時間差。


    陸駿緊鎖眉頭,後麵跟著垂頭喪氣的李燁和陸義,默默無話來到客棧。


    開好房間,陸駿把自己關在房間裏,仔細思索前世有哪些案例可以幫助自己度過這個難關。其中不由的想到前世看到的小說《喬家大院》裏麵就有這類似的一幕。


    其實隻要能讓儲戶門對恒豐錢莊有信心,不發生擠兌的情況,那麽三千兩銀子完全足夠周轉過來。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大家都擠兌呢?


    足足七千兩銀子,目前差額有四千兩,他真不知道從哪裏能弄到這筆錢。


    苦思冥想,時間不知不覺到了晚上,陸義帶進來一個好消息,是楊夫人送來了三千兩銀票,這讓陸駿放心不少。


    銀票和匯票不同,主要由錢莊發放的,算是紙幣,隻是麵額比較大,最起碼都是百兩銀子起。錢莊見票即兌,不問所以,一般隻在發票錢莊的影響範圍內流通。


    收好銀票,陸駿就寫了一封退婚文書,內容無非是家道中落,且德薄才淺,不足以配得上對方雲雲,總之要突出自己的不足,來襯托對方的好,把退婚對女方的影響降到最低。


    陸駿知道楊夫人一直對自己不太滿意,退婚的想法也不是一天兩天的,最主要的是他對那位沒見過幾麵的楊小姐實在沒啥想法。楊老爺雖然愛麵子不願退婚,但內心怎麽想的誰也不清楚,不然婚前的六禮真能拖到現在沒完成?


    與其到時弄得灰頭土臉,倒不如現在光棍些,說不準還能讓自家躲過一劫。


    同時歎了口氣,退婚作為穿越者必須的一門功課,自己這算是完成了!這也預示著自己以後能飛黃騰達了?不過這種想法也隻是在腦袋裏過一下,就繼續頭痛銀子的事情了。


    還有四千兩銀子的差額,難道真的沒辦法了嗎?陸駿有些想抓破腦袋,把前世的記憶重新翻一遍,看看能否找出方法來。


    可惜隻找出來因為擠兌導致銀行破產的消息,其中不乏那些老牌的大銀行,倒是新中國幾乎沒有銀行破產的消息。


    “唉,還是社會主義好,這些涉及到民生的行業由國家背書……”陸駿不由的感慨,若是在新中國,從來不用擔心擠兌事件,因為可以調動整個社會資源來應對。當然在社會主義時期,類似銀行的錢莊也不允許私人開辦。


    等等……陸駿靈光一閃,雖然沒有國家為自己背書,但有困難找官府,乃是千古名言……


    一夜無眠,陸駿內心反複思考了求助官府的可能性,最後認為是可以的,而且在內心中打好腹稿,來說服知府。


    翌日清晨梳洗好之後,陸駿叫上李燁,也不解釋,直奔府衙而去,隻是到了府衙卻被門口門房攔了下來。


    府衙作為整個潁州府的中樞,日夜都有人值班把守,普通老百姓哪裏能隨便進入?縱然陸駿是位穿越客,但對麵前的門房來說,也隻是一個草民。


    “二位大人,小民真是有事求見,麻煩行個方便……”陸駿知道要進門就要交進門費,靠近門房摸出二兩銀子奉上。


    那門房臉色暗自掂量一下,發現不少,臉色頓時好看了許多,不過也不會表現太過,依舊麵容嚴肅道:“看這位小哥實在有急事……這樣吧,你寫封拜帖,我幫你遞進去。至於大老爺見或不見,就不由我做主了。”其實門房心中卻暗道:真是傻帽,大老爺日理萬機,怎麽會有功夫見你?


    這樣的拜帖他接觸不少,但一般人很少能得到知府大老爺的接見,能讓大老爺接見的,基本上都是鄉紳名流,或是名動一時的俊傑。


    不過這對於陸駿來說就很不錯了,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拜帖遞上:“小民早已準備好了,麻煩大人傳遞給大老爺。”


    潁州知府姓趙名昆,已是花甲之年,平日裏精神頭不足,一般都是在後院歇著。今日不知為何,竟然有空到前麵轉悠了一番,連帶著整個衙門的氣氛都有些緊張,眾官吏都是小心翼翼的伺候著。


    大老爺以寬厚愛人著稱,但隻是對於百姓,府衙這些胥吏可都見過大老爺厲害的一麵。


    此時的趙知府正在和同知閑聊著,說些公務之外的趣聞。


    “……如今我潁州府風調雨順、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老大人牧民有方,說不準要再次被聖上嘉獎。”同知張澤林說著就不由的把話題說到民生上,這顯然是對症下藥,正好撓到趙知府的癢處。


    趙昆知潁州府有十多年了,最得意的是事情就是多次被朝廷嘉獎其治民之功績。不過因為趙昆是貢生出身,且年歲也高了,雖然被朝廷多次嘉獎,卻也沒了上升的空間。


    若無意外,趙昆將在潁州知府的位子上致仕,按照國朝慣例,也就這兩年時間。


    趙知府捋了捋胡須,笑嗬嗬道:“用不著拍馬屁,平日裏我都在內衙待著,府衙的事務卻是都有張大人處理……功勞少不了你的……”


    張澤林心中一熱,看著趙知府滿含鼓勵的眼神,忽然明白了什麽。不過此處人多口雜,不適宜多說。


    “老大人這是無為而治……”張澤林繼續恭維。


    此時,門房把拜帖傳遞過來,倒沒有直接給知府大人,而是要先存著,到時一起給知府大人的師爺過目,若是無名人士,多數直接就被師爺丟在垃圾堆裏了。


    房間內自有刀筆吏接過拜帖,一看是拜見知府大人的,就有些猶豫。他是府中的老人,曉得老大人的性格,最恨下麵的胥吏阻塞言路。


    當年老大人剛剛上任時,因為下麵人欺上瞞下可是沒少處理和發落,最近這幾年趙昆年事已高,精力大不如前,才很少過問這些,拜帖之類的也都是交由師爺代為處理。


    不過今日正巧老大人在,這刀筆吏就不好再轉交給師爺了,這一猶豫的功夫,就被趙昆看到了,就問道:“可是有事?”


    刀筆吏道:“正巧有一拜帖,是求見老大人的……”


    “拿來我看看。”趙昆沒等刀筆吏說完,就直接言道。


    此時正巧無事,趙昆也是很隨意的拆開書信,求見之人沒聽過,趙昆也沒放在心上。


    打開書信一看,趙昆頓時大驚:“快讓人進來!”


    周邊的人包括張澤林都很是詫異,老大人平日裏都是雲淡風輕的,何事能讓他如此失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財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太白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太白豁並收藏大明財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