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等了小半個時辰,陸駿看到從府衙出來一人四處張望,陸駿指著他對陸義道:“你快去問下那人是否在找我們。”
陸義應了一聲就快步趕過去,陸駿在座位上看陸義和那人說了幾句,那人就跟著陸義一起過來,心思不由得的活泛起來。
來人四十來歲,管家模樣,甚是富態,陸義介紹道:“這就是我家公子。”
“給陸公子請安!”此人拱了拱手,拿出一封信道:“這是我家老爺讓我交給陸公子的。”說完話,此人甚是利落的轉身離去。
陸駿望著他的背影有些發呆,稍一時緩過神來拆開信件,頓時了然。
寫這封信的不是旁人,乃是同知張澤林,言語中不乏對陸駿的褒獎與賞識,隻是最後提到一點:恐拆借的五千兩銀子不足,若是陸駿有需,盡可問他來借。
“莫不是看上我承諾的利息了?”陸駿自語道。
國朝風氣講究的是官不與民掙利,讓知府大老爺借錢還問人要利息,那被人知道了,定會被參上一本,嚴重的話,遇到政敵煽風點火,那名聲就毀了!
做官講究的是官聲和在士林的名譽,經商則講究的是誠信。當官的若是名聲都沒了,仕途生涯也就此結束了。
何況做官的都是受到傳統的儒家教育,講究的是扶危救難、不求回報,所以陸駿問趙知府借錢付利息一事,直接被趙知府回絕了。
但一旁還有張同知呢,聽到陸駿要付利息,他頓時起了心思。
說來張澤林來潁州府做同知也有五六年時間了,不同於其他“搖頭老爺”,他自三年前那次趙知府身染重病開始,就開始管理潁州府了。雖然後來趙知府康複,但精神頭已是大不如前,到如今也都是張澤林在主持府衙的日常工作,除非遇到重大事件,如一年一次的府試,必須是由知府大人坐鎮的,以示對教育工作的重視。
嚐到權利滋味之後,張澤林自然不願等趙知府致仕後,重新做回“搖頭老爺”,從早就已開始謀劃著,趙知府致仕之後自己也能再上一層,當然他能肯定,潁州知府一職是不用想的,因為潁州府乃是中上府,依他的資曆出任知府一職都難,何況潁州知府?
他和趙知府出身一樣,都是貢生出身,在仕途上很難混,一般都是到同知的位置上就退下來了,趙知府因緣際會才得到知府一職,如今張澤林卻沒這個機緣。
但不妨礙他會攀關係,借助主持潁州府工作的機會,他和省裏的大員關係打得火熱,這讓他看到一條路子。
不過這條路子需要錢,而且不是小數目!依他的實力也堪堪能維持和省裏的關係,但想再進一步所需的銀子就拿不出來了。
他也不是沒想過以權謀私,但想想也是作罷。趙知府雖然無為而治,卻不是老糊塗,也不會被人糊弄,不然能把潁州府治理的井井有條?
趙知府早已為府中諸官、吏畫下一條紅線,一般如各種節日孝敬、火耗等,屬於半公開的收入,趙知府不會過問。但越線貪贓枉法、以權謀私,那肯定是要被問責的,前些年經常有些小吏以身試法,結果俱被罰沒贓款、剝去官身。也正是因為張澤林能守得住底線,才能三年來一直代替趙知府住持工作。
然而銀子一事,一直困擾著張澤林。今日陸駿的話卻讓他眼前一亮,立刻就想到了利息上麵,這才有陸駿臨走時,他特意使了個眼色給陸駿。而陸駿也沒讓他失望,心領意會,在這裏等候。
若陸駿猜測不差,張澤林就是想拿府裏的存銀放在自己這裏生息,至於利息幾何,還不是二人商量來的?到時給府裏一部分,張澤林拿一部分……陸駿把張澤林的心思猜了個七七八八,事實上張澤林的打算是自己把利息全部吃掉。
“這可有些犯難了。”陸駿坐下後,把自己的猜測說給了李燁,李燁當即臉色變得很難看。
“這可真是才出狼口,又如虎口,而且老虎的胃口不小……”隨便猜想一番,李燁也知道百八十兩銀子很難打發了張同知。
但是他們陸家才多大的家業?前天為了打發鬧事的史員外,幾乎把陸家的家底掏空了,現在錢莊一百兩銀子都不到。現在張澤林的做法,在李燁看來就是明著問他們陸家要錢了。至於張同知承諾的存銀,李燁自動忽略掉了。誰要信這個誰是傻瓜?那個當官的伸手要錢不找點好聽的理由?至於能不能意會,那是你的事情了。
何況李燁本來就對那巨額存銀有心理陰影,在他看來,除了自家少東家會花錢外,在鎮子上誰家能花的完那麽多銀子?這也是他對陸駿推出的免費存款有異議的原因。
不過免費存款不至於讓自己虧,隻是少掙點。但存款給利息無異於挖坑給自己跳,有錢也不是這麽糟蹋的,何況沒錢?
“李掌櫃和官府打交道有經驗,你估計這張同知想要多少銀子?”陸駿的看法和李燁不一樣,他作為現代人的靈魂,自然有自己的理解,隻是現階段確實用不了那麽多銀子,這才是讓他犯難的原因。
他吸收的七千兩存款,其中兩千兩放貸出去,而這中間有一千兩是他以自己的名義借貸的,所以想要在鎮上再次大規模放款是不現實的,因為市場已經飽和了,除非有特殊情況。
“府裏的情況不知道,不過參考縣裏的情況,估摸著最少五百兩!”李燁思索一會道。
五百兩,陸家的小半家產,陸駿心頭也是一沉,他預估的利息也就百十兩,然後準備從府衙拉來一萬兩的存銀。這五百兩已經超出他的承受範圍。
“不如公子回信拒絕?”陸義在旁建議道。
“這哪裏是能回絕的?”李燁搖頭,一時間三人都有些沉默不語,內心俱是沉甸甸的。
是啊,上麵既然開了口,你豈能回絕掉?尤其是他們這些商人,官場不打好關係,隨便一個理由都能把你限製死死的。
許久,陸駿長出一口氣,對李燁道:“李掌櫃,回去之後,你便帶兩個夥計到府城開間分號!”
“什麽?”李燁大吃一驚,陸駿的思維跳躍太快,他有些跟不上。
“當然,你的主要工作其實是和府衙打好關係,業務多少沒關係,但是要把府城裏的各種關係摸清楚!一兩年後,相信我們的總號就要放到府城來了!”
李燁險些被陸駿的話雷倒,勉強讓自己不失態:“少東家沒事吧……”
陸義應了一聲就快步趕過去,陸駿在座位上看陸義和那人說了幾句,那人就跟著陸義一起過來,心思不由得的活泛起來。
來人四十來歲,管家模樣,甚是富態,陸義介紹道:“這就是我家公子。”
“給陸公子請安!”此人拱了拱手,拿出一封信道:“這是我家老爺讓我交給陸公子的。”說完話,此人甚是利落的轉身離去。
陸駿望著他的背影有些發呆,稍一時緩過神來拆開信件,頓時了然。
寫這封信的不是旁人,乃是同知張澤林,言語中不乏對陸駿的褒獎與賞識,隻是最後提到一點:恐拆借的五千兩銀子不足,若是陸駿有需,盡可問他來借。
“莫不是看上我承諾的利息了?”陸駿自語道。
國朝風氣講究的是官不與民掙利,讓知府大老爺借錢還問人要利息,那被人知道了,定會被參上一本,嚴重的話,遇到政敵煽風點火,那名聲就毀了!
做官講究的是官聲和在士林的名譽,經商則講究的是誠信。當官的若是名聲都沒了,仕途生涯也就此結束了。
何況做官的都是受到傳統的儒家教育,講究的是扶危救難、不求回報,所以陸駿問趙知府借錢付利息一事,直接被趙知府回絕了。
但一旁還有張同知呢,聽到陸駿要付利息,他頓時起了心思。
說來張澤林來潁州府做同知也有五六年時間了,不同於其他“搖頭老爺”,他自三年前那次趙知府身染重病開始,就開始管理潁州府了。雖然後來趙知府康複,但精神頭已是大不如前,到如今也都是張澤林在主持府衙的日常工作,除非遇到重大事件,如一年一次的府試,必須是由知府大人坐鎮的,以示對教育工作的重視。
嚐到權利滋味之後,張澤林自然不願等趙知府致仕後,重新做回“搖頭老爺”,從早就已開始謀劃著,趙知府致仕之後自己也能再上一層,當然他能肯定,潁州知府一職是不用想的,因為潁州府乃是中上府,依他的資曆出任知府一職都難,何況潁州知府?
他和趙知府出身一樣,都是貢生出身,在仕途上很難混,一般都是到同知的位置上就退下來了,趙知府因緣際會才得到知府一職,如今張澤林卻沒這個機緣。
但不妨礙他會攀關係,借助主持潁州府工作的機會,他和省裏的大員關係打得火熱,這讓他看到一條路子。
不過這條路子需要錢,而且不是小數目!依他的實力也堪堪能維持和省裏的關係,但想再進一步所需的銀子就拿不出來了。
他也不是沒想過以權謀私,但想想也是作罷。趙知府雖然無為而治,卻不是老糊塗,也不會被人糊弄,不然能把潁州府治理的井井有條?
趙知府早已為府中諸官、吏畫下一條紅線,一般如各種節日孝敬、火耗等,屬於半公開的收入,趙知府不會過問。但越線貪贓枉法、以權謀私,那肯定是要被問責的,前些年經常有些小吏以身試法,結果俱被罰沒贓款、剝去官身。也正是因為張澤林能守得住底線,才能三年來一直代替趙知府住持工作。
然而銀子一事,一直困擾著張澤林。今日陸駿的話卻讓他眼前一亮,立刻就想到了利息上麵,這才有陸駿臨走時,他特意使了個眼色給陸駿。而陸駿也沒讓他失望,心領意會,在這裏等候。
若陸駿猜測不差,張澤林就是想拿府裏的存銀放在自己這裏生息,至於利息幾何,還不是二人商量來的?到時給府裏一部分,張澤林拿一部分……陸駿把張澤林的心思猜了個七七八八,事實上張澤林的打算是自己把利息全部吃掉。
“這可有些犯難了。”陸駿坐下後,把自己的猜測說給了李燁,李燁當即臉色變得很難看。
“這可真是才出狼口,又如虎口,而且老虎的胃口不小……”隨便猜想一番,李燁也知道百八十兩銀子很難打發了張同知。
但是他們陸家才多大的家業?前天為了打發鬧事的史員外,幾乎把陸家的家底掏空了,現在錢莊一百兩銀子都不到。現在張澤林的做法,在李燁看來就是明著問他們陸家要錢了。至於張同知承諾的存銀,李燁自動忽略掉了。誰要信這個誰是傻瓜?那個當官的伸手要錢不找點好聽的理由?至於能不能意會,那是你的事情了。
何況李燁本來就對那巨額存銀有心理陰影,在他看來,除了自家少東家會花錢外,在鎮子上誰家能花的完那麽多銀子?這也是他對陸駿推出的免費存款有異議的原因。
不過免費存款不至於讓自己虧,隻是少掙點。但存款給利息無異於挖坑給自己跳,有錢也不是這麽糟蹋的,何況沒錢?
“李掌櫃和官府打交道有經驗,你估計這張同知想要多少銀子?”陸駿的看法和李燁不一樣,他作為現代人的靈魂,自然有自己的理解,隻是現階段確實用不了那麽多銀子,這才是讓他犯難的原因。
他吸收的七千兩存款,其中兩千兩放貸出去,而這中間有一千兩是他以自己的名義借貸的,所以想要在鎮上再次大規模放款是不現實的,因為市場已經飽和了,除非有特殊情況。
“府裏的情況不知道,不過參考縣裏的情況,估摸著最少五百兩!”李燁思索一會道。
五百兩,陸家的小半家產,陸駿心頭也是一沉,他預估的利息也就百十兩,然後準備從府衙拉來一萬兩的存銀。這五百兩已經超出他的承受範圍。
“不如公子回信拒絕?”陸義在旁建議道。
“這哪裏是能回絕的?”李燁搖頭,一時間三人都有些沉默不語,內心俱是沉甸甸的。
是啊,上麵既然開了口,你豈能回絕掉?尤其是他們這些商人,官場不打好關係,隨便一個理由都能把你限製死死的。
許久,陸駿長出一口氣,對李燁道:“李掌櫃,回去之後,你便帶兩個夥計到府城開間分號!”
“什麽?”李燁大吃一驚,陸駿的思維跳躍太快,他有些跟不上。
“當然,你的主要工作其實是和府衙打好關係,業務多少沒關係,但是要把府城裏的各種關係摸清楚!一兩年後,相信我們的總號就要放到府城來了!”
李燁險些被陸駿的話雷倒,勉強讓自己不失態:“少東家沒事吧……”